“消息已经泄露出去了,舆论对我们非常不利。前段时间,我们提出的加强战略物资储备,现在也被外界认为是证据。
反对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按照固有的套路,一般都先是记者,接着就是议员质询。
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接下来我们的日子会很难过。为了避免局势继续恶化,今天我们必须拿出一套方案来。”
内斗是不列颠政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局势危急只是他们的体会,在野党可感受不到。
不同于神罗政府高层,一步一个脚印往上爬,英国政府高层都是从选举中一步登天。
就算是有过度,那也只是在议会中当了几天喷子。在政府中有任职经历的只是少数。
即便是有过履任经历,那也是镀金意义,高于实际意义。大多数时候都是只挂名,不履行具体职责。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政府高层就是白痴了。能够在复杂政治斗争中获胜,一路从选举中脱颖而出,没有过人的能力是办不到的。
大家差的只是施政经验,一般来说当选后会有专业团队帮忙普及相关知识,处理政务也有顾问团辅助。
效果怎么样,看在任期间的奇葩政策多不多就知道了。一般来说,首相的个人能力越差,利益集团的胃口就越大,推出的乱七八糟政策就越多。
要是学习能力强,或者是提前就接触过相关知识,甩开这些充斥着利益集团的顾问团,同样也是没有问题的。
但凡是想要有所作为的,都必须摆脱对顾问团的依赖,跳出利益集团画下的圈子。
不过,这些都是当选后的事情。普通政客在野的时候,根本就接触不到相关知识,自然不需要考虑那么多。
这也是政治世家,更容易成功的原因。大家在先天见识上,就不在一个层面上。
现在也不例外,在大多数英国人眼中,皇家海军还是纵横四海所向无敌,大英帝国依旧如日中天。
神圣罗马帝国的崛起确实是一个麻烦,但也仅仅只是麻烦。有皇家海军在,不列颠不怕任何敌人。
至于更深层次的国力差距、工业差距、人口差距……通通都不在大家的知识范围之内。
不是没有“有识之士”出来做科普,怎奈现在是不列颠最辉煌的时代,大家沉浸在日不落帝国的荣光中,对危机根本就视而不见。
无知者无畏。不清楚双方的国力差距,依旧认为不列颠是曾经那个牛逼哄哄的日不落帝国,拖起后腿来自然没压力了。
外交大臣亚当:“我们筹备战争的消息,应该没有泄露出去,要不然反对党已经发难了,外面根本就不会这么太平。
从目前的事态来看,多半是有人根据目前的国际局势,推断出我们要同神罗开战。
或者是维也纳政府觉察到了我们的意图,故意放出了消息,企图打乱我们的战略布局。
反对党只是利用这个契机,借助媒体的力量在后面推波助澜。真要是掌握了我们策划战争的证据,他们早就去议会弹劾了。
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在这种局面,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直接将帝国同神罗之间的矛盾明面化,我们也可以趁机宣扬神罗威胁论,为接下来的战争做准备。
截止到目前为止,外交部已经收到了欧洲多国的询问函,还有荷兰政府牵头发出的和平倡议书。
表面上来看,这是欧洲各国都不想这场战争爆发,更深层次的原因又何尝不是对神圣罗马帝国的忌惮呢?
要知道在欧陆战争时期,维也纳政府可是一呼百应,没有花多大代价就组建了反法同盟。”
别看亚当分析得头头是道,实际上他内心也是慌得不行。不管消息是谁放出去的,敌人都会产生防备。
本来就在为怎么忽悠神罗海军主力出来发愁,现在敌人有了防备,那就更难以实现了。
无法在开战第一时间重创神罗海军,他们的速战速决计划,就宣告破产了。
战争一旦持续下去,不列颠的好日子就结束了。别的不说,欧洲市场算是彻底没了。
看看欧洲各国的反应就知道了。大家反对两国开战,除了担心站错队外,更重要的还是担心战争持续下去。
在外界看来,神圣罗马帝国拥有陆权优势,不列颠则拥有海权优势,真要是打了起来,一时半会儿谁也奈何不了谁。
荷兰反应最为激烈,除了地理位置坑外,最重要的还是他们严重依赖海上贸易。
一旦不列颠和神罗的战争陷入焦灼状态,互相封锁是必然的,海上贸易中断是必然的。
要是短暂性的三五个月友谊赛,那还没有关系,大家忍忍也就过去了。
要是战争持续个三年五载,不用怀疑荷兰、葡萄牙这种严重依赖海外贸易的国家,想不崩溃都难。
在这种背景下,大家都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帮助一方赢得战争,尽快结束贸易封锁。
要么欧洲各国一起跟着不列颠混,联合将神罗拉下马;要么大家跟随神罗的脚步,一起拼命爆军舰,干翻皇家海军。
毫无疑问,不管是跟谁混,大家都会损失惨重。尤其是荷兰这个极有可能沦为战场的苦逼,就算是跟对了人一样要亏本。
别指望靠战利品弥补损失,那就是一个画饼。前面的反法战争就是一个例子,名义上大家都拿到了巨额赔款,现实却是法兰西政府没钱支付。
没钱就是没钱,甭管你有千般能耐、万般手段,法国政府还是变不出钱来。
像比利时这个苦逼,若不是战后从法兰西割回了一块土地,那简直就是血本无归。
小国的体量有限,实力支撑不起野心。估摸着想要在英奥战争中渔翁得利的,除了沙皇政府之外,也就万里之外的合众国了。
其它国家有没有野心都一样,自家的肠胃不好,不能吃油腻的食物,肉送到了嘴边,也只能闻闻味。
作为不列颠的外交大臣,亚当的个人能力还是非常强悍的。可惜现实摆在眼前,任他多能忽悠,也没有把握把人都拉到自己这边。
当然,他们也可以效仿原时空的灵活外交策略,允许各国保持中立,并且从事海外贸易。
只是这需要对手配合,要是维也纳政府不买账,硬是要拉人入伙,大家还是要必须选择阵营。
欧洲各国能够扛下神圣罗马帝国的外交压力么?
这个问题,没有人能够回答。理论上来说,只要欧洲各国一起抱团中立,维也纳政府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可是这种几率太低了,不是所有国家都有这份勇气。人心不齐,只要有几个国家带头站了队,剩下的都只能跟着站队。
局势对不列颠已经非常危险。一旦操作失误,那么站在不列颠对面就不仅仅只是神圣罗马帝国,而是整个欧洲世界。
财政大臣阿斯奎斯:“爵士,欧洲各国都是墙头草,他们的立场从来都不曾坚定过。
因为地缘政治的缘故,我们在欧洲大陆的影响力,根本就没有办法和神圣罗马帝国比。
纯粹依靠政治手段,我们未必会落入下风;可是维也纳政府一旦采取军事手段,直接进行武力威胁,我们就很难同他们竞争了。
除非我们能够拉拢俄国和西班牙,只有他们两国一起牵头,欧洲各国才有可能顶住维也纳政府的压力。
考虑到我们同俄西两国的关系,我不认为现在能够把他们拉过来。若是能够让他们在战争中保持中立,那就是上帝保佑了。”
不是阿斯奎斯悲观,实在是前面几届政府太坑了。只顾自己逍遥了,给他们留下的烂摊子太大。
没有办法,不列颠的世界霸权就是踩着西班牙上位的。十年前的菲律宾战役中,西班牙又被不列颠的小弟祸害不轻。
新仇旧恨加在一起,中间还有一个直布罗陀海峡主权之争,西班牙政府除非集体脑子进水,才有可能跟着他们混。
英俄关系更不用说了,印度问题是双方解不开的死结。现在的日俄战争,也是旧仇之上添的新恨。
即便是沙皇政府对神罗忌惮万分,可要是让他们砸锅卖铁援英,那仍然是不可能的。
没有人领头,做惯了墙头草的欧洲各国,自然不可能跳出来和神罗对着干。
当然,还有一个北欧联邦可以忽悠,这位也有实力保持中立。
可惜这位在政治上的号召力有限,当不了带头大哥,更不敢去当这个大哥。
欧洲世界指望不上,没有人愿意在这种时候当打手,想要赢得同神罗之间战争,自然是难上加上。
……
战争终归还是要靠军方打的,对文官们的抱怨,坎贝尔只能假装听不见。
现在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战争有困难、不好打,难道就能够不打了?
真要是现在停下战争脚步,估摸着维也纳政府就要乐疯了。啥都不要干,拖上个十年八年,霸权自己就送上门来了。
“海军部有什么计划?”
战略不够,战术来凑。既然综合国力拼不过,那就只能让皇家海军爆发,继续为不列颠创造奇迹。
只见海军大臣斯温丁拿起一根指挥棒,走到悬挂的世界地图跟前说道:“神圣罗马帝国的海军主力虽然龟缩在地中海,但是海外仍然有几支分舰队。
虽然这些舰队中主力舰很少,但是舰队的吨位数量却不低,差不多占据了神罗海军总吨位的百分之四十。
在无法诱使敌军主力决战的情况下,海军部计划先解决这些海外的麻烦。
其它几支舰队都不值得一提,主要是奥属南洋舰队和中美洲舰队。不但有无畏舰充当旗舰,其它附属军舰也是新式军舰居多。
这些军舰都有一个共同特点——跑得快。
显然,敌人这是早有准备。企图在战争爆发后,利用这些高速军舰袭击我们的商船。
我们计划在战争爆发后,立即动手袭击敌人这两支分舰队,提前消除贸易线上的威胁。
在这方面日本人就干的不错,先后偷袭成功了西班牙、远东帝国、以及俄罗斯,我们完全可以效仿。”
节操是不存在的,只要能够赢得战争胜利,斯温丁不介意打破惯例一次。
反正史书是由胜利者写下的,只要击败了神圣罗马帝国,所有坏规矩的行为,都可以被洗白。
先动手干掉敌人的分舰队,总好过等战争爆发后,被敌人袭击商船的好。
作为海盗起家的皇家海军,对这些业务太熟悉不过了。以至于粗略一看,斯温丁就明白了维也纳政府的打算。
若是放任不管,恐怕战争刚刚爆发,不列颠的海上贸易线就要遭受重创。
第1109章 纠结的沙皇
政府在行动,民间也没有闲着。反应最快的就是资本市场,战略物资在期货市场上的价格不断攀升,股市同样上演了冰火两重天。
从事海外贸易的企业有一家算一家,全部都跌的怀疑人生,取而代之的是军工板块迅速拉升。
为了自家的利益,从事海外贸易的资本家们迅速行动起来,在全欧洲范发起了声势浩荡的反战活动。
尤其是欧洲小国,几乎是全民一起参与,向英奥两国驻外使馆递交请愿书,呼吁两国冷静下来用谈判解决问题。
可惜没有什么卵用,不列颠和神罗的战车均已启动,根本就不是想停下来就能够停下的。
不是弗朗茨不尊重民意,恰恰相反,发动战争正是因为民意。民间反战的声音虽然高涨,可是主战的声音更大啊!
国内反战的除了那帮利益受损的家伙,就只剩下理想主义者了。毫无疑问,和全社会相比,这些人的声音根本就微不足道。
没有办法,英国人那头鹿实在是太肥了。如果大英帝国依旧如日中天,大家纵使有野心也只能憋着。
现实非常残酷,英国人错过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直接导致了自身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原本大家虽然怀疑英国人的实力,但是震慑于皇家海军的威名,一时半会儿还不敢轻举妄动。
可是伴随着英国人宣布退出自由贸易体系,一下子就将自己的底给漏了出去,大家猛然间发现昔日的世界工厂现在已经日薄西山了。
软肋一旦露了出来,再想要拥有之前的威慑力,明显是不可能了。
这个世界上聪明人还是很多的,弗朗茨能够想到用数量堆死英国人,民间自然也有人能够想到。
凭借工业体量上的优势,神罗完全可以做到:英国人每造一艘军舰,自家就造两艘与之抗衡。
海军是技术兵种,更是科技兵种。皇家海军再怎么精锐,也不可能在海上做到以一敌二。
至少在双方军舰性能相差无几的情况下,是无法做到以一敌二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明明自家的综合国力更强,凭什么让英国人当老大?
这可不是一个虚名之争,背后还伴随着大量的利益。最大的红利自然是货币霸权了,这玩意儿差不多是世界霸权捆绑在一起的。
最近十几二十年,英国人的霸权地位不够稳固,连带着英镑的货币霸权,也被神盾分走了一大块肉走。
可是再怎么分享,也比不上吃独食的好。能够干掉英国人,独享货币霸权没有人能够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