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亚历山大三世发泄完了,奥斯卡·希门尼斯才试探性的解释道:“陛下,欧陆战争提前主要是法国经济撑不住了。
外交部已经做好了应急准备,我们已经和奥地利签订了合同,就算是欧陆战争爆发,也会保障我们的战略物资供应。
以反法同盟三国的工业实力,支撑多线作战是没有问题的,欧陆战争是不会影响到阿富汗战场的。”
单纯从工业实力来看,反法同盟拥有绝对的优势,光比德两国的工业实力加起来,就已经很接近法兰西了。
在这种背景下,奥地利只需要保障自家军队的后勤供应就行了,比德两国的军队后勤自家能够搞定。
就算是有缺口,也只缺工业原材料和粮食。法国人没有封锁反法同盟的实力,这些物资俄奥都可以提供。
从工业体量上来看,奥地利支撑三五百万军队作战是没有问题,不过前线肯定用不了那么多部队。
那么奥地利后勤上就会留有余力,承诺保障对俄物资出口,理论上完全是可行的。
亚历山大三世冷笑道:“确实可以不会影响,不过作为代价,在这场战争中我们就必须要无条件支持奥地利。
如果反法同盟战场上失利,我们还要出兵去帮他们打仗。要不然奥地利战败,我们也要跟着战败。
对了,我记得前段时间,还有某个蠢货把今年出口的粮食份额,全部打包出售给了奥地利。
我们早就被弗朗茨捆绑在了战车上,现在只是捆绑的更死一些。
从现在开始,大家就祈祷奥地利人表现的中用一些,要不然俄罗斯帝国也会跟着遭殃。
同时我们还要祈祷,奥地利人不要太能干,要是三五两下就击败了法国人,那么欧陆霸主我们就只能拱手相让了!”
由不得亚历山大三世不生气,欧陆战争还没开打,俄罗斯帝国的战略主动权就全没了。
除非他们能够立即割肉,果断放弃阿富汗地区,要不然在这次欧陆战争中,就只能和奥地利人一条道走到黑。
原本属于沙皇政府有力武器的粮食,被官僚们贪图利益,早早就卖给了奥地利,现在想要反悔都不可能。
除非俄罗斯帝国的粮食出口,永远都不走黑海海峡;并且在接下来的阿富汗战争中,不从奥地利采购后勤物资、工业设备。
生气也没有用,事情都已经发生了。现在除了祈祷法奥两国能够两败俱伤外,沙皇政府能做的事情并不多。
……
光阴似箭,48小时一晃而过,利奥波德二世幻想中的拖延时间没有能够实现。
法国人的立场非常坚决,根本就不给他们解释的机会,即便是有国际调停都没用。
1890年9月27日,法国政府以比利时阴谋杀害法兰西士兵为由,正式向比利时政府宣战。
第896章 乔治一世在行动
不管愿不愿意,法国人既然对比利时宣战了,利奥波德二世就只能硬着头皮跟上。
战而不宣这种没有皮面的事情,利奥波德二世还干不出来,比利时民众也不会答应。
1890年9月28日,在一片慌乱中,比利时政府对外发布通电公开向法兰西宣战。
毫无疑问,这封宣战电报不光是给法国人看的,更多的还是做给奥地利看的。
仿佛就是在说:老大,小弟都上了,现在看你的了。
当天下午,弗朗茨在帝国议会进行了反侵略演讲,痛斥了法兰西的无耻行为,然后代表们一致通过了对法宣战议案。
次日,弗朗茨在维也纳宫发布了《告法兰西人民书》,列出了一堆的战争后果,号召法国民众站起来反对政府发动的侵略战争。
毫无疑问,这样的劝告文书半点儿作用也没有,都已经宣战了,自然不可能听他吆喝几声就收手。
当然,要是把意大利人勉强也算入法国民众中,那么这次政治作秀就是完美级别。
公告发出后,罗马就爆发了反战、反侵略运动,并且迅速蔓延到多个意大利城市。如果不是意大利独立组织表现的太无能,没准又是一次人民起义。
1890年9月29日,法国政府向奥地利宣战,同日法军入侵比利时和卢森堡,拉开了欧陆战争的序幕。
汉诺威王宫中,乔治一世此刻正喋喋不休的咒骂道:“该死的不列颠骗子,都是一群生孩子……”
从表情上就可以看出来,乔治一世被英国人给坑惨了。
德意志联邦的实力不弱,背后还有一个奥地利,加入英国人承诺的安全保障,乔治一世误认为法国人这次的目标只是比利时。
在这种背景下,乔治一世自然要鼓动奥地利上,自己躲在后面看戏了。
为了拖奥地利下水,反法同盟建立前期,乔治一世是积极配合。
一直持续盟约签订过后,自认为大局已定,加上英国人的不断忽悠,乔治一世就开始消极怠工了。
反正德意志联邦内部乱得很,动作迟缓一些也说得过去,不怕盟友追究责任。
除了面子上做做样子外,乔治一世并没有督促各邦国扩军备战,盟友催促他都是往帝国议会上推。
比奥两国向法国人宣战后,乔治一世还在暗自庆祝计划成功,谁知道法国人居然连他们这个看戏的都不放过。
躲是躲不过去了,因为蝴蝶效应的关系,卢森堡仍然德意志联邦中的一员,并没有独立出去。
作为“北方的直布罗陀”,卢森堡这样的战略要地,法国人自然不可能放过。
要不然等战争进行到关键时刻,德军从卢森堡杀出,法国人就只能哭了。
事实证明,英国人的保证在法国人那边不值钱。不管德意志联邦有没有参战,反正法军都已经动手了。
除非乔治一世能够坐视卢森堡沦陷不管,要不然这场战争他们打定了。
“陛下,息怒!英国人的事情未来再和他们清算,当务之急还是尽快动员,保证西部国土的安全。
同时加强同盟友之间的联系,消除之前的误会,想办法赢得这场战争。”艾瓦尔首相劝说道
没有理会首相,乔治一世追问道:“英国人怎么说?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他们不该给我们一个解释么?”
汉诺威主导的德意志联邦中央政府,从上到下都是亲英派,就连德意志联邦境内人数最多的亲奥派,在这里都是极少数。
英汉之间传统友谊源远流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两国都拥有共同的君主,近百年来两国都是最亲密的盟友。
现在发生了这种事情,对乔治一世的冲击可想而知,连带着对亲英派领袖的首相也不待见了。
“英国政府表示这是一个误会,他们正在和法国进行沟通,让我们先保持冷静。”外交大臣魏德伦德忐忑的回答道
确实可以算是误会,起码法德两国还没有互相宣战,理论上来说还有调停的可能。
冷静是不可能的了,法军正在进攻卢森堡地区,乔治一世可以冷静,前线的官兵们可冷静不了。
再怎么亲英,乔治一世也不是傻子。如果英国政府强势宣布介入,他还可以等等看,轻描淡写的说误会,这是在糊弄傻子。
“误会个鬼,难道跑去卢森堡的法军是去度假?
告诉英国人,如果法军不在24小时内撤出德意志地区,那就战争吧!
命令驻扎在莱茵兰地区的第一师、第二师、第七师立即增援卢森堡,命令第九师、第十一师向比利时地区运动,随时做好增援比利时的准备。
通知各邦国代表,今天晚上召开帝国议会。政府立即以中央政府的名义,对外发布全国动员令。
安排下去,明天我要去柏林。事情到了现在这一步,我们必须要争取普鲁士的支持。
……”
在关键时刻,乔治一世还是表现出了一个君主应有的素质,有条不紊的发布了一系列命令。
不想和法国人开战,不等于德意志联邦就没有做战争准备。德意志地区混战了几百年,能够生存下来的诸侯王个个都是家学渊源,没有一个省油的灯。
欧洲局势紧张,大家怎么可能没有准备呢?德意志联邦最大的问题是协调难度大,而不是其他。
乔治一世被英国人忽悠,事实上也是被逼无奈。因为这个时候跟着法国人打一仗,无论胜负如何,都有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可能会丢掉皇位。
输了战争,不是被法国人撸掉皇位,就是被民众掀下台。
赢了战争,德奥合并就是大势所趋,在德意志地区哥达王朝根本就没办法和哈布斯堡王朝竞争,汉诺威也竞争不过奥地利。
对一名君主来说丢掉皇位,可不仅仅只是少了一个名头,而是伴随一生的耻辱。
英国人的许诺就是一根救命稻草,内心深处的欲望,驱使着乔治一世相信。
现在谎言被拆穿了,乔治一世已经清醒了过来。既然战争无法避免,那就要面对现实。
赢了这场战争,他还有谈条件的资本,就算是保不住皇位,也可以有一个体面的落幕。
要是输了战争,那就丧失了全部主动权,只能依靠英国人的支持维系统治,还随时都有可能被民众推翻。
经历了刚刚发生的事情,乔治一世已经对英国人丧失了信心,准备自力更生了。
要和法国人打仗,普鲁士王国的重要性就体现了出来。凭借和俄国人对垒的辉煌战绩,普鲁士王国可是德意志联邦的武力担当。
尽管在之前的战争中损失惨重,战后又被奥地利挖角,普鲁士王国仍然有不俗的战斗力。
“陛下,鉴于目前复杂的国际局势,英国人很有可能和法国人站在一起,我提议暂停支付英国人的贷款。”艾瓦尔首相补救道
德意志联邦被英国人坑了,作为亲英派的领袖,相信英国人许诺的艾瓦尔首相,肯定是要负责的。
不想跟着完蛋的艾瓦尔首相,果断的选择和英国人做切割,亲英派变成了反英派。
政治人物嘛,变脸如翻书,这都是正常操作,艾瓦尔首相没有丝毫心里压力。
“这恐怕不行,英国政府在支持法国人不假,可那都是暗地里的,明面上不列颠仍然是中立国。
我们这个时候宣布债务违约,很有可能将英国人真的逼向法国人一方,局势会对我们更加不利。”外交大臣魏德伦德
现在是19世纪,赖账可不是什么好玩儿的,武力催收那是常有的事情,这年头真正赖账成功的欧洲国家也就俄国人。
面对英国债主,德意志联邦明显不具备赖账的实力。真要是撕破了脸,倒霉的还是他们自己。
犹豫了片刻功夫后,乔治一世咬了咬牙说道:“以战争爆发财政紧张为由,发电给英国人,告诉他们我们要延期支付贷。
这次他们摆了我们一道,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伦敦政府会给我们一定的安抚。
现在延期支付债务,英国人应该不会大动干戈。记住语气要诚恳一点儿,外交部要尽量安抚英国人。
必要的时刻,可以给英国人做出承诺,只要法国人撤军我们马上恢复支付。”
乔治一世要赖英国人的账也是被逼出来的,德意志联邦有钱,那是地方邦国有钱,中央政府从来都穷得叮当响。
税收收不上来,德意志联邦中央政府就连支付工作人员薪水,很多时候都拿不出来,必须要由汉诺威财政垫付。
战争又是吞金兽,巨额的战争经费,中央政府是肯定掏不出来的。
要各邦国政府承担,又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扯皮。在这个节骨眼上,那是能省一分是一分,延期支付英国人的债务总比财政破产的好。
顺便还可以警告一下英国人,不要做得太过分,要不然德意志联邦完蛋了,他们的债务也就完蛋了。
可惜乔治一世底气不足,警告的意味被吹没了。
第897章 南线
米兰城,此刻已经化身为一座军事堡垒,繁华散去只剩下金戈铁马。
自从欧陆战争爆发后,伦巴第王国就变成了法奥交锋的前线,战争爆发后摄政的卢特伯德亲王第一时间发布了全民动员令。
进入19世纪中后期,维特尔斯巴赫家族就像是被诅咒了一般,各种不幸接踵而至。
先是马克西米利安二世反应慢了一步,在国际政治斗争中站错了队,靠政治联姻才勉强保住了王位。
不过作为失败的代价,维特尔斯巴赫家族还是付出了惨重代价,丧失了长期经营的巴伐利亚,来到了伦巴第重新开辟基业。
刚刚站稳脚跟,继任国王路德维希二世又患上了精神病,好不容易送走了路德维希二世,继任国王奥托一世同样是精神病患者。
不要说威望了,维特尔斯巴赫家族直接沦为了笑柄,外界都讥讽他们为“精神病王室”,甚至有无良的家伙打赌维特尔斯巴赫家族的下一任国王还是精神病。
不光是本家不幸,希腊一脉同样不好过。同样一个叫奥托的家伙,不仅自己绝了后,还被颠覆了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