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 第514节

  维塔里耶没好气道:“废话,都到了这一步,怎么能够半途而废。

  万一有什么宝贝,被错过了,岂不是抱憾终身。”

  发财的诱惑力太大,瓦连京被说服了。两人开始敲敲打打,寻找地下室入口。

  忙活了大半天,终于发现了蛛丝马迹,然而打开密室后却惊呆了两人。

  一排排全是剥光了衣服腐尸,几只正在啃尸体的老鼠,觉察到来人后迅速跑开。

  瓦连京直接恶心的吐了出来,维塔里耶也没有好多少,什么发财梦都烟消云散,直接退了出去。

  离开了至少一里地,两人才渐渐缓过神来。维塔里耶无奈的说道:“上报吧,申请燃油就地焚烧,这玩意儿根本就处理不了。”

  瓦连京魂不守舍的点了点头,整个人都不好了。

  这只是一个开始,在城市中发现这样的密室远不只一个,数量多了还是引起了俄军军官们的注意。

  尽管在宣传中,奥斯曼贵族就是如此的变态,但那都是选择个别案例,进行艺术加工放大后的结果。

  就算是个别人脑子有病,把一堆尸体放进地下室喂老鼠,又不可能一群人脑子都有病。

  ……

  上报到奥金涅茨中将这里,靠着大概加可能的分析,事情差不多已经捋清了。

  无非是奥斯曼政府不甘心失败,人为制造瘟疫,开启敌我无差别的生化攻击。

  搞清楚了来龙去脉,奥金涅茨中将还是高兴不起来,没办法发现的太晚了,鼠疫已经发生了。

  作为安卡拉的最高负责人,没有能够提前发现奥斯曼人的阴谋,奥金涅茨中将是难辞其咎。

第784章 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维也纳宫

  心情沉重的外交大臣韦森贝格,忧心忡忡的说道:“陛下,这是沙皇政府发来的外交照会。

  小亚细亚半岛出现的疫情,已经确定是奥斯曼政府人为制造的鼠疫,目前疫情已经失控。”

  “鼠疫”的矛头指向前奥斯曼政府后,俄国人立即对投降的奥斯曼高官进行了审讯。

  在大刑伺候下,该认的不该认的,全部都招认了。

  愤怒的亚历山大三世当即下达了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的追杀令,这份外交照会就是对盟友通报消息。

  仔细的看了一遍照会书,弗朗茨缓缓说道:“号召全国民众灭鼠,命令国内的相关企业,全力生产灭鼠药。

  先筹集一批灭鼠药,送到驻扎在小亚细亚半岛的守军手中,命令部队减少和外界接触。”

  不得不庆幸这是冬天,严寒不利于病毒滋生,没有蚊虫、苍蝇传播。如果在春天,或者是夏天爆发鼠疫,杀伤力还要增长几倍。

  寻找奥斯曼余孽的晦气不着急,那些家伙都躲起来了,一时半会儿很难找到,当务之急还是防疫。

  “是,陛下!”

  ……

  费利克斯首相问道:“陛下,鼠疫的消息要不要封锁?”

  弗朗茨摇了摇头:“没必要,这么大的事情不可能瞒得住,左右也就是几天时间,直接向外界披露吧!

  俄国人传来的消息未必完全,官僚们为了减少损失,很可能瞒报前期的损失。

  在加强防疫的情况下,我们也必须要做好最坏的打算,封锁小亚细亚半岛的海岸线、以及中东地区边界线。”

  停顿了一下,弗朗茨又补充道:“注意引导舆论,重点强调奥斯曼帝国制造鼠疫的事实,可以适当的往黑死病上引。

  在欧洲世界宣传我们为了防止病毒扩散做出的努力,顺便抹黑一下英国人。”

  ……

  随着弗朗茨的一声令下,维也纳政府在加强防疫的同时,宣传机器也开动了起来。

  各种骇人听闻的标题,出现在了欧洲报纸上的头版头条,客观、较为符合实际的有《鼠疫制造者——奥斯曼帝国》、《人类世界的毒瘤》……

  这是有图有真相,虽然进行了一定的艺术加工,可是人为制造瘟疫的事情,并没有冤枉奥斯曼帝国。

  后面瞎扯淡的话题,就更丰富了,奥地利宣传部只是起了一个头,剩下都是新闻人自由发挥。

  《黑死病起源》、《史上最大的阴谋家》、《黑死病肆掠的真凶》……

  黑死病已经过去了几百年,谁也不知道究竟是怎么来的,不过这不妨碍大家把黑锅扣在奥斯曼帝国头上。

  结合历史,巧妙的把奥斯曼帝国崛起和“黑死病”联系在了一起。

  比如说《黑死病拯救了奥斯曼》中的案例就是:1399年帖木儿帝国远征奥斯曼帝国,已经包围了奥斯曼首都,因为黑死病肆掠被迫退去。

  又比如说《奥斯曼血腥崛起之路》,文章直接把奥斯曼帝国崛起归结为:黑死病泛滥,导致欧洲各国元气大伤,丧失了对奥斯曼帝国的压制。

  虽然奥斯曼帝国也是黑死病受害者,不过大家直接偷换了概念,忽略了双方人口的差距。

  莱茵日报就列出了一组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搜集到的数据:黑死病肆掠欧洲世界死亡2500万人vs奥斯曼死亡我21万,比例高达119:1。

  总结起来就是:没有黑死病肆掠,就没有奥斯曼帝国的崛起。

  最后得出结论:黑死病是奥斯曼人的阴谋。

  不要说普通民众了,就连弗朗茨这个始作俑者,都有些相信黑死病是奥斯曼帝国的阴谋。

  真假?时间过去了几百年,根本就没有办法查。

  结合历史,奥斯曼帝国是黑死病后崛起的,属于受益者。从阴谋论角度出发,他们有作案动机。

  又有人为制造瘟疫的现实案例佐证,加上欧洲各国长年累月的宣传,奥斯曼的本来形象就是如此。

  欧洲社会在短时间内给出盖棺定论,除了奥地利引导舆论外,更重要的还是没人替奥斯曼帝国辩护。

  几百年前的事情搞不清楚,可是发生在眼前的事实,却是无法抹杀的。

  这个时候跳出来替奥斯曼政府辩护,很容易引火烧身,万一被扣上了奥斯曼间谍的名头,那就要命了。

  就算是向来不负责任,喜欢标新立异的专家学者,这个时候也不敢跳出来和舆论对着干。

  ……

  伦敦,愤怒的格莱斯顿首相再次撕碎了手中的报纸,这已经是最近一段时间他销毁的第n份报纸。

  摸黑奥斯曼帝国也就罢了,人造瘟疫的事情一出,已经灭亡的奥斯曼帝国就不可能再洗白了。

  反正都死国了,再扣上黑死病阴谋者的帽子,也无伤大雅。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舆论就渐渐的跑偏了,先是奥地利日报的《不列颠在近东战争中的不光彩角色》。

  详细介绍了,英国人在近东战争中为奥斯曼帝国出钱出力,指责英国政府战后包庇奥斯曼“余孽”。

  平常时期这都不是事儿,还有一个冠冕堂皇的说法“政治避难”。可惜现在的时间点不对,“人造鼠疫”的事情发生了。

  不是英国民众多么有国际精神,主要是“鼠疫”这玩意儿杀伤力太大,传播性又强,一旦泛滥开来,大家都有可能成为受害者。

  对制造“鼠疫”威胁到了大家生命安全的家伙,自然是深恶痛绝。听到英国政府在包庇这些家伙,民众自然是怒了。

  这个问题不好办,要是把人交出去,伦敦政府的面子往哪儿搁?

  不处理更不行,反对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格莱斯顿首相还不想声名狼藉的下台。

  迫于无奈,格莱斯顿不得不下令抓捕几名已经露面的奥斯曼高层,交给司法机关折腾,平息公众怒火。

  然而,这只是一个开始。或许是阴谋搞太多了,形象已经根深蒂固,欧洲媒体总是喜欢把他们和阴谋论联系在一起。

  这不刚刚解决包庇“奥斯曼余孽”的问题,又来了一个《不列颠的阴谋》,确切的说不是一个,而是很多个。

  欧洲主流媒体中,一半以上的报纸,都把英国政府和这次“人造鼠疫事件”联系在了一起。

  《不列颠的阴谋》只是文风最尖锐的,以最大恶意进行揣测英国政府,大胆推测:英国政府和奥斯曼人勾结,共同策划了这次“人瘟”。

  理由是:英伦三岛有海峡相隔,有利于阻隔瘟疫传播;一旦欧洲大陆重现中世纪“黑死病肆掠”的旧事,不列颠将兵不血刃的成为欧陆霸主。

  作为回报,伦敦政府将支持奥斯曼人复国。这是奥斯曼复国的唯一机会,邪恶的苏丹政府自然不会放弃。

  仅仅只是揣测而已,又没有任何实质上的证据。

  欧洲舆论中心在英法奥三国,大家互相摸黑,类似的事情发生的太多,按理来说格莱斯顿犯不着生气。

  可问题是国内也有人发难,极端主义报纸公开批判:伦敦政府执行能力太差,连这点儿小事都做不好,要是……

  后面的具体内容不重要,关键是这样的公开承认英国政府和奥斯曼人勾结,就不用考虑后果么?

  类似的添乱的报纸还不少,不要问为什么这么写,问就是:恰烂钱。

  究竟是国际上反英势力策划的,还是国内的反对党的阴谋,这个问题格莱斯顿已经顾不上研究了。

  国内都有人信这个说法,国际上就更不用说了。

  导致这一切发生的核心因素还是:伦敦政府和奥斯曼帝国确实有勾结,但是不包括后面的“人造瘟疫”。

  有一半是真的,事情就解释不清了。

  如果“鼠疫”被控制住了还好,要是演变成“黑死病”第二,格莱斯顿政府就完蛋了。

  这年头,没有哪个国家能够承担激怒整个欧洲世界的后果,不列颠也一样。

第785章 黑死病

  “事情调查清楚没有,有没有可能把责任推给反土同盟?”格莱斯顿首相急切的问道

  面对敌人的抹黑,英国政府自然不会坐以待毙,没有立即发起反击那是事发突然,他们没有任何准备。

  外交大臣乔治摇了摇头:“我们已经派出专家去现场实地查看过了,从时间上推断,奥斯曼帝国确实有人造瘟疫的嫌疑。

  在事实面前,我们无法替奥斯曼人辩护。俄奥两国正在催促国际联合调查团给出结论,估计明天伦敦的新闻上就可以看到盖棺定论。”

  英国政府没有左右国际调查团结果的能力,要当着反土同盟的面颠倒黑白,根本就不可能。

  “黑死病”的威名太盛,即便只是“疑似”也足够吓人。

  现在欧洲各国还指望俄奥防疫工作得力,能够把病毒阻挡在近东地区,免得祸及自身。

  舆论会站哪边是明显的事情,大家可顾不上奥斯曼政府是不是被逼的。对这种违反人类道德的事情,欧洲世界是绝对抵制的。

  残酷的现实,打破了格莱斯顿最后的幻想。这次奥斯曼政府把他们坑惨了,伦敦政府支援奥斯曼物资的事情,被欧洲民众迁怒是必然的。

  或许要不了几天,报纸上就会刊登:伦敦政府出钱出力,为奥斯曼帝国人造“黑死病”争取时间。

  造出来的病毒是不是“黑死病”,这个不重要。反正伦敦政府对奥斯曼帝国的支持,增加了苏丹政府的抵抗时间,确实为人造病毒创造了条件。

  大家只会说:没有英国人提供的物资,近东战争提前几个月就结束了。提前攻破安卡拉,俄军就有能力阻止奥斯曼政府的倒行逆施。

  格莱斯顿清楚现在必须要做点儿什么,要不然到了后面局势很可能会失控。

  “立即组织医疗志愿队,奔赴近东地区控制疫情,再以政府的名义采购一批物资送过去。

  外交部和奥地利人联系,皇家海军愿意派出舰队配合封锁近东地区,向外界表明我们的抗击疫情的决心。”

  迟疑了一下,格莱斯顿又补充道:“以涉嫌制造黑死病的罪名,逮捕流亡到国内的奥斯曼人,无论身份高低贵贱。”

  既然事情已经确定,对坑惨了他们的奥斯曼人,格莱斯顿自然就不会客气了。

  这不是小弟和老大的关系,而是人类和反人类的关系。扯上了“黑死病”,没有任何人敢掉以轻心。

  外交大臣乔治提醒道:“首相,医学界尚未确定是不是黑死病,目前还是在怀疑。”

首节 上一节 514/8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