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大臣艾尔莎:“陛下,普俄战争爆发,对国内工商业来说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同样也伴随着危机。
和战争带来的收益相比,投资北非殖民地能够获得的利润实在是太少了。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的话,恐怕我们的非洲大陆开发计划,就要再次夭折了。”
发展是离不开资本的,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非洲大陆开发计划自然进行不下去。
本来法国资本家们就对开发殖民地没兴趣,只是因为国内资本过剩,没有足够的投资项目。在政府的不断努力下,才勉强说服了一部分人投资殖民地。
现在不一样了,普俄战争爆发,新的发财机会又出现了。
有点儿政治头脑的人都知道,这次战争不是短时间能够结束的。只要投资战争相关领域,都能够获得丰厚的回报。
与其投资看不到回报的殖民地,不如留下来发战争财。在利益面前,大家都知道该怎么选择。
拿破仑四世的好心情瞬间没了。非洲战略对法兰西经济关系重大,普俄战争的爆发,意味着他们前期做的努力全部打了水漂。
……
第659章 无暇顾及
伦敦,自从普俄战争爆发的消息传来,英国政府就忙碌了起来。
本杰明首相:“什么,你们又要扩军?”
陆军大臣福克斯一本正经的提醒道:“首相阁下,我们已经很多年没有扩军了。除了战争时期外,陆军编制已经快五十年没有增加了。”
本杰明一脸尴尬的回答道:“抱歉,我搞错了。说说理由吧,为什么想到要扩军?”
英国陆军的存在感太低,通常要求扩军的都是海军。猛然间收到陆军的扩军申请,本杰明首相习惯性的用了“又”。
这种情况,福克斯已经习惯了。英国陆军的地位就是如此,除了需要的时候外,其它时间很少能够引起政府的重视。
“普俄战争爆发,欧洲局势即将面临洗牌,我们需要一支强大的陆军应对突发情况。”
财政大臣加菲尔德·布罗姆利·安熙龙反对道:“不,欧洲局势还在我们的掌控中。只要法奥平衡没有打破,就不会出问题。
况且,就算是欧陆平衡被打破了,我也不觉得扩充陆军,就能够改变什么。”
尽管很刺耳,但这是事实。奥地利常备陆军六十多万,法国常备陆军也接近五十万。
正在交战的普俄两国,双方都动员了上百万军队,光两家投入战场的总兵力就超过一百二十万。
英国常备陆军才多少?
13.6万!
当然,这不是大英帝国的全部武装。在广袤的殖民地上,英国人还有五六十万殖民军,以及若干个民间武装团体。
不过殖民军的战斗力,那是出了名的低。在考虑欧洲问题的时候,大家习惯性的把这些部队忽略掉。
福克斯的脸瞬间阴沉了下来,这是赤裸裸的挑衅。在最近的几次战争中,陆军的表现都不怎么好,让他说话都没有了底气。
不管陆军战斗力怎么样,作为陆军大臣福克斯都必须要维护陆军的尊严,当即问道:“阁下,这是在怀疑陆军的战斗力么?”
怀疑陆军战斗力可以,但是这么公然说出来,那就不行了。和皇家海军相比英国陆军是小弟弟,但是这个弟弟的背后同样又一大帮子人。
为了一句话,得罪了这么一大帮子,显然不是智者所为。
意识到了失言,加菲尔德立即补救道:“不,我从来都没有怀疑陆军战斗力的意思。
我的意思是陆军数量太少了,根本就没有办法和欧洲各国相比,就算是我们的陆军战斗力再强,也双拳难敌四手。
作为一个岛国,已经决定了不列颠的重心必须要放在海上。这种背景下,我们能够投入陆军的力量非常有限。”
听了这个解释,福克斯神色稍缓:“正是因为有差距,我们才要奋起直追,缩小同法奥之间的差距。
我们的陆军规模,和不列颠的国际地位完全不相称。不要说震慑法奥了,就算是一个三流国家都敢鄙视我们。”
看完了文件的本杰明首相,拿起了笔在上面圈起一个数字,制止了两人的争吵:“福克斯爵士,你们的扩军计划已经超出了现实。
历史已经证明,不列颠没有争霸欧陆的实力,维持平衡才最好的选择。
要实现这一目标,外交才是核心,陆军没有必要拿法奥当假想敌,这已经超过了我们的能力范围。”
面对这种情况,福克斯不为所动,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扩军被否决了。类似的事,几乎每年都会发生。
军方就没有不想扩军的,尤其是后娘养的陆军。不管能不能通过,每到年末都要尝试一次。
不期望能够达成全部目标,只要能够增加一个团的编制,都是一次伟大的胜利。
“首相,就算不考虑欧洲局势,殖民地总不能不管吧?最近这些年,殖民地的压力越来越大。
尤其是印度殖民地,我们还在准备对阿富汗、波斯用兵。
如果不扩充陆军的话,仅凭殖民地军队,恐怕无法完成政府的计划。”
本杰明眉头一皱,奥地利将势力扩张到了波斯湾地区,他们也感受到了压力。
为了遏制奥地利的扩张,伦敦政府制定了波斯战略,准备抢在奥地利消化完阿拉伯半岛前占领波斯地区。
至于阿富汗战略,那是历史遗留问题。作为世界霸主,约翰牛也是要面子的,前些年入侵阿富汗失败,自然要找回场子来。
普俄战争爆发,沙皇政府的精力被牵制在了欧洲,正是动手的良机。要是等俄国人缓过来,再想夺取这里,就不是现在这么简单了。
见首相有所意动,海军大臣约翰-瓦西尔立即拆台道:“以陆军目前的规模,确实无法完成这么多任务。
不过我们还有时间,奥地利在消化阿拉伯半岛后,他们下一个目标应该是奥斯曼帝国。在奥斯曼灭亡前,我们不用担心他们会和我们争夺波斯。
阿富汗地区也一样,普俄战争一时半会儿结束不了。只有沙皇政府赢得了战争,我们才需要担心这个威胁。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俄国人想要轻松赢得战争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这场战争过后,沙皇政府至少要修养十年。
这么长的时间,已经足够我们干很多事了。如果陆军无法完成任务,我们海军陆战队也可以代劳。”
打压陆军是皇家海军的核心战略,重要性丝毫不低于压制法奥两国,甚至是更加重要。
兵力不足?
等战争爆发后,临时扩充就行了,何必要增加编制呢!
在海军看来,陆军就是多余的。海外扩张有皇家海军和殖民地部队就够了;维护本土治安有警察就行了,陆军用来干嘛?
就算是镇压叛乱,也可以让陆战队上啊!大不了再扩充一下编制,完全不需要陆军凑热闹。
当然,这只是想想而已,陆军再怎么不受待见,伦敦政府也不可能裁撤掉。
最简单的制衡,大家还是清楚的。如果没有了陆军,岂不是全国的军事力量,都落入了海军手中。
本杰明点了点头:“这个问题先搁置下来,回头再慢慢讨论,如果陆军部有疑惑的话,可以直接提交议会讨论。
现在先来聊聊普俄战争吧,这场战争看似只局限在东欧地区,实际上已经影响到了世界局势。”
议会是最好的挡箭牌,任何问题到了议会,都不是一天两天能够讨论出结果的,堪称是拖延时间的最佳利器。
外交大臣爱德华:“普俄战争可以说是欧洲、乃至于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
根据使馆传来的情报,普俄两国动员起来的总兵力,都快要超过三百万了。或许要不了多久,双方都会投入上百万军队进行厮杀。
实在是难以令人想象,这还只是普俄两国,如果是法奥两国动员起来,恐怕还会更加可怕。
现在战争才刚刚开始,胜负谁也不知道。唯一能够肯定的是这次战争会非常惨烈,可能会有上百万人丧命。”
说话的时候,爱德华还有一些心有余悸。在战争爆发之前,谁也没有想到普俄两国会如此疯狂。
财政大臣加菲尔德直接吐槽道:“都是一群疯子!”
本杰明首相摆了摆手,故作轻松的说:“普俄两国疯不疯不重要,关键是战争带来的连锁反应,以及在这次国际局势风云变化中,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什么好处?
贸易上的可以不用说,谁都知道军火商们要发财了。我们来聊聊欧洲局势、世界局势的变化。”
外交大臣爱德华轻松的一笑:“没有那么严重。欧洲局势如果变化,虽然还无法确定,可是只要法奥两国想要维持稳定,就可以压得住。
世界局势影响更小,普俄两国虽然实力不弱,但他们都不是殖民帝国,影响力主要在欧亚大陆。
最多也就远东地区受到一定冲击,不过赛里斯的统治者太软弱了,即便是俄国人无暇东顾,他们多半也不敢妄动。
其实我们现在端起咖啡、吃着糕点,看着普俄两国厮杀就行了,真的不需要干什么!”
不列颠有当吃瓜群众的底气,无论普俄战争的结果如何,都影响不到他们的利益。
殖民大臣罗伯特摇了摇头:“不,我们还可以做点儿事。大家的目光都被吸引到了东欧地区,那么南美战争就可以按照我们的剧本走了。
在普俄战争结束前,我想法奥两国应该是顾不上给我们捣乱了,智利人这次算是捡了一个大便宜。”
普俄两国海军都不咋地,作为海洋国家,不列颠可以幸福发战争财,但是处于大陆上的法奥两国就不行了。
欧洲大陆太小了,挤不下这么多大国,法奥两国不可能放任新的大国崛起,挤占自已的利益。
无论是奥地利,还是法兰西,现在都必须要保持注意力,死死的盯着东欧战场,随时做好干涉这场战争的准备。
要保证在欧陆上的力量投入,短时间内法奥两国自然是顾不上南美地区,玻利维亚和秘鲁算是悲剧了。
……
第660章 毛奇
在炮火轰鸣下,天色渐渐暗淡了下来,远处撕杀呐喊声不绝于耳,或许明天早上又将多几千具尸体。
刚刚抵达前线的毛奇元帅,拿起了望远镜,死死的盯着前方。由于距离太远,只能看到炮弹爆炸的浓烟。
片刻功夫后,毛奇叹了一口气。情况比他预想中要糟糕的多,从炮火上来看,就知道俄国人已经是今非昔比了。
夜幕降临,双方默契的停止了战斗。阴风开始怒嚎,似乎要唤醒死去的灵魂。
普军指挥部内,前来督战的毛奇元帅开始发飙了。
“战争爆发一个星期了,一个小小的布列斯特都没有拿下来,真是一群废物。
说话啊!平常时期,你们不是很能干么?一个个目中无人,吹嘘着三个月击败俄罗斯,半年之内到圣彼得堡阅兵。
现在呢,一个布列斯特都拿不下来。不要说去圣彼得堡阅兵了,再这么下去,我们的切断第聂伯河的战略都要破产了。”
众人一副聆听教诲的低着头,没办法这场仗打的确实很糟糕。
按照总参谋部的计划,普军应该在三天之内攻克布列斯特,然后沿着第聂伯河南下夺取基辅,切断俄军的水上补给通道。
这一战略的核心就是要快,俄国人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兵。一旦沙皇政府反应了过来,大量的援兵赶来,战争就不好打了。
这是历史经验教训,第一次近东战争中英法联军用血的事实,告诉了世界全副武装、后勤完善的俄军是硬骨头。
只要第聂伯河在俄军手中,奥地利的物资就可以源源不断的运过来,战争就会演变成消耗战。
西南方面军司令官霍恩洛厄·英格尔芬根硬着头皮回答道:“元帅阁下,敌人比我们想象中要顽固的多。在这七天时间里,我们正面交手了数十次。
尽管大多数时候,都是我们占据上风,但总得来说仍然不容乐观。俄军的兵力补充非常快,和我们交战的部队已经换了三波。
你可能不相信,他们不仅在原地固守,还时常发动反攻。
根据侦查到的情报,守卫布列斯特一线的俄军足有八万人,沃伦州地区还有十万俄军,更不用说后方还有源源不断的援军。
对面俄军指挥官就是一群疯子,根本就不把士兵的生命当成一回事,很多时候故意和我们兑子。
短短的一个星期内,我们西南方面军就损失了两个师的兵力。短时间内,想要在这里取得突破,几乎没有可能。”
没办法,战略这玩意儿根本就无法保密。普军想要切断第聂伯河,俄军自然不答应了。
作为敌人,自然要死死的盯着对方。尤其是飞艇部队诞生后,每天都有俄国飞艇越境侦查,大股的兵力调动,很难进行保密。
毛奇眉头紧锁,他也知道拿不下布列斯特要塞,主要责任不在这些军官。战场上要靠实力说话,普军没有压倒性的优势,陷入僵持是很正常的。
总参谋部制定的战略计划:佯攻爱沙尼亚,做出进军圣彼得堡的架势吸引俄军主力,为夺取基辅创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