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 第394节

  通常留在最后的都是顽固分子,自然要开除掉。至于是不是真的要裁员百分之十,那并不重要,只要把顽固分子、或者说是领头的人开除掉,杀鸡儆猴就行了。

  在这个比烂的时代,达可儿-兰诺自认为做得已经很不错了,至少他遵守了法律,比地下黑工厂要好得多。

  当然,这仅限于他个人,在工人们眼中他可是吸血鬼。遵守《劳工保护法》,抱歉,奥地利就没有哪家大企业敢违法,冒险的都是小企业。

  没办法,维也纳政府盯得紧,执法力度又非常强,加上《劳工保护法》并不过分,实质上也在保护双方利益。

  不是没有人以关闭工厂威胁维也纳政府,只是没有任何卵用,在维护法律尊严上,弗朗茨做得非常彻底。

  甭管有什么后果,该蹲监狱还是要蹲监狱。威胁政府前最好期待没有黑历史,要不然连关闭工厂的资格都没有,资产就全部被政府没收了。

  奥地利的国有企业很大一部分都是没收来的,几乎每隔上三五年维也纳政府就会拍卖一批国有企业,大部分都是小工厂。

  有了前车之鉴后,后面的人都低调了很多。钻法律的空子就罢了,直接和政府对着干,还是算了吧!

  看似资产阶级势大,实际上他们的实力非常有限,都是靠砸钱吹出来的声势。

  别的不说,谁能够把利益冲突严重的资产阶级整合起来,信不信分分钟有人当叛徒?

  在奥地利这种情况最明显,法律规定新闻必须保证真实性后,资本家们声势都小了很多。

  放空炮、许诺,那也是要法律负责的。牛逼你敢吹,人家报纸也不敢刊登。

  小兰诺反对道:“父亲,这不好吧!最近一年来,我们已经开除了两万老工人,现在新招的人很多技术都不过关,产品次品率都要高两个百分点。

  次品率增加会影响我们产品的口碑,现在竞争这么激烈,要是不能够保证产品质量,我们的市场就要被竞争对手抢过去了。

  这相当于一个恶性循环,不如先派人和工人代表谈谈,事后开除这些刺儿头就行了。”

  作为一名合格的资本家,永远都是把利益第一位的。

  达可儿-兰诺权衡了一番利弊过后,摇了摇头:“不能妥协,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这个先例一开,我们就永无宁日了。

  还记得隔壁那家罐头厂么,麦克多那么精明的人,为了赶一批订单,向工人们妥协了,然后直接被高额的人工成本拖垮。

  记住,就算是要提高薪水,那也必须要由我们主动来加。在他们的逼迫下让步,是不会收获任何感激的。”

  这个案例,小兰诺已经听过很多次了。只是他的看法恰恰相反,罐头厂关门了麦克多依然过的很滋润,显然不是承受不起人工成本关门的。

  伦巴第王国就没有一家有规模的罐头厂,已经能够说明很多问题。奥地利绝大部分食品工厂,都集中在匈牙利和巴尔干半岛,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原材料产地近。

  在米兰生产罐头,难道用桑果做原材料么?别逗了,这玩意儿卖给谁。

  现在市场上最好卖的罐头,都是肉类的,水果、蔬菜罐头都只有船员会采购。很遗憾,米兰在这方面真没有优势。

  不过最后一句话,小兰诺还是认可的。这个时候做出让步,确实无法收买人心。

  至于事后,都已经复工了,干嘛还要增加人工成本呢?

第611章 路德维希二世

  时代在进步,人也在进步。

  达可儿纺织厂,自从管理层宣布公司的决定后,参与罢工的工人们就三三两两议论了起来。

  一名长相普通的青年男子冷笑道:“又是这一套,难道他们就不知道换点别的花样么?”

  显然,青年男子还是有所忌惮的,不敢直呼其名。工人中间有老板的眼线,大家都是一清二楚的,之前就有人因为私底下抱怨被开除。

  不过今时不同往日,开除就开除,大不了换一家工厂上班,实在是找不到工作还可以去殖民地,反正饿不死的。

  多了一条路,大家的底气足了很多。如果达可儿纺织厂待遇好,估计大家还舍不得丢工作。

  很遗憾,或许十年前的达可儿纺织厂可以说待遇还不错,但现在绝对不是。

  旁边一名中年男子狠狠的瞪了他一眼:“闭嘴,莱克!”

  看得出来,中年男子眼里充满了忧心。这个年代工厂管理可不和谐,拳打脚踢是常有的事情。

  兰诺父子积威已久,对任何挑战他们的威严的事情,都是零容忍。

  莱克的话虽然没有直接点名,但是一旦被传了出去,还是有可能遭到打击报复。

  普通工人是斗不过资本家的,前些年还有人因为说老板坏话,而发生意外的。

  对外说是意外事故,实际上知情者都知道,这是有人安排的,人为制造意外事故干掉了那个倒霉蛋,进行杀鸡儆猴。

  意外事故,根本就查不到老板身上。造成意外的工人主动承担了全部责任,工厂赔了一笔抚恤金,事情也就过去了。

  一时间人人自危,大家都知道身边有老板眼线,除非是亲朋友,剩下的都互相不信任了起来。

  最近几年,伦巴第王国开始整治工厂乱像,经常发生意外事故的工厂,安全审核就过不去,兰诺父子才收敛了起来。

  制造意外事故不敢了,但是在工作中故意刁难、或者开除,那也是常有的事情。

  旁边的一名年约十五六岁的青年男子:“不要担心,劳尔斯叔叔。莱克是不会有事的,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谁还顾得上这点儿小事啊!”

  这是事实,现在十来万人在罢工,发牢骚的人多的去了,想要打击报复,也要考虑一下会不会人人自危。

  现在管理层还在发愁,该怎么让大家复工,打小报告的事情,先靠边站吧!

  ……

  公司会议室内,现在是愁云惨淡。一向被达可儿-兰诺奉为至宝的裁员大法,突然间不管用了。

  往常这个时候,通常坚持两三天时间,在收买的间谍带动下,工人们很快就会做出妥协。

  这一次不一样,都第五天了,复工的人还不到十分之一,剩下的工人似乎宁愿被裁员,也不肯妥协,这就令人尴尬了。

  把剩下的工人都开除了,想想就行了。工厂每停工一天,带来的经济损失都不是一笔小数字。

  要是把人都开除了,短时间可找不到那么多替补,达可儿纺织厂可能两三年都无法恢复产能。

  这么长的时间,竞争对手早就将他们的市场抢光了。老兰诺脸色阴沉的可怕,不能及时让工人复工,对他的威望也是一种打击。

  达可儿纺织厂能够迅速发展壮大,自然不是达可儿家族一家之力就能够做到的,在这期间还有很多合作者参与进来。

  尤其是上市过后,董事会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老兰诺的权力。尽管他依然主宰着这家企业,但随着达可儿纺织厂发展陷入困境,非议声也多了起来。

  很多人认为老兰诺老了,没有继续领导达可儿纺织厂的能力,现在又出现了这档子事,让局势变得更加不利。

  桌上香味弥漫的咖啡,丝毫不能提起老兰诺的兴趣。“妥协”还是不“妥协”,这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工厂停工带来的远不只表面上这些,更多的还是对企业品牌的影响,以及市场占有率的冲击。

  达可儿纺织厂,也是一块金字招牌,罢工的消息一旦传了出去,势必会冲击到品牌含金量,从而影响销售市场。

  一名身着华服的中年男子:“兰诺先生,现在已经是第五天了。如果罢工再不结束,媒体那边我们就压不住了。

  达可儿纺织厂的影响力,我们还没有能力屏蔽全世界所有报社。现在已经有风声传出去,或许记者已经在赶来的路上了。”

  大企业和报社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利用资本影响舆论的事情,资本家们早就无师自通了。

  遗憾的是报社太多了,根本就收买不过来。只要有一家把消息捅出去,盖子就被揭开了。

  罢工的消息传出去,首先遭殃的就是股市,这意味着在场众人的财富会大幅度减少。

  事实上,如果不是维也纳证监局管理太严,董事会中都有人卖股票了。

  最近几年达可儿纺织厂发展的非常不顺利,已经不是好得投资项目。现在又出了这档子事,趁着股价还不错套现,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可惜奥地利政府严禁内幕交易,就算是要套现,也必须要公开消息过后才行。

  达可儿纺织厂在维也纳上市,自然要接受奥地利政府的监管。隐瞒消息不是不行,只是被查出来会被没收所得。

  这个“所得”,是交易中全部所得。弗朗茨认为“非法所得”和“合法所得”太难区分,为了不麻烦执法人员,干脆一起没收算了。

  从严处理犯罪分子,正好警示后来者,不要以身试法。

  曾经有人为了少缴税,私下里和人进行股票交易,故意把合同金额缩小。

  被逮住后,因为无法区分这次交易非法获利和以往的财富,结果直接被没收全部家产。

  大家都是家大业大,已经过了光脚的时代,好不容易才上的岸,自然不愿意冒险搭上身家了。

  老兰诺点了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十几万人罢工,还想要保密那根本就不可能。

  除了报纸上没有刊登外,这已经是米兰城公开的秘密,或许整个伦巴第王国都知道了。

  “报社那边,继续做好公关工作,我们需要时间。

  现在要是做出让步,无疑会助长那帮白眼狼的嚣张气焰,往后的工厂就无法正常管理了。

  今天他们要求加工资成功了,明天就会要求改善伙食,后天他们还会要求缩短劳动时间、增加假期……

  我们支付的报酬确实偏低,但也不是最低的。既然市场接受了这个价格,就证明这个价格是合理的。

  他们想要增加工资可以,但必须要等企业效益好转后。企业都不赚钱了,拿什么给他们开工资。

  小兰诺,派人给工人们做思想工作。告诉他们现在厂子遇到了困难,只要度过了眼下这一关,后面我就给他们加薪水。”

  老兰诺已经意识到了危机,达可儿纺织厂的待遇虽然不是最低,但也快要垫底了。

  他不是没有想过提高工人待遇,只是达可儿纺织厂的效益连续下降,再增加人工成本,企业的利润还会进一步下滑。

  糟糕的业绩报表,无疑会影响到股市,光董事会那一关都不好过。

  最关键的是老兰诺是达可儿纺织厂最大的股东,企业利润下滑,他的损失也是最大的。

  对一家大企业来说,连增加人工工资都要瞻前顾后,这是非常不正常的。

  小兰诺比父亲看得更明白一些,他知道增加工资已经势在必行。没有别的原因,主要是工人们已经无法养家糊口了。

  奥地利最近这些年发展很快,每年都会新增大量的就业岗位,前不久维也纳政府又公布了大移民计划。

  这些因素叠加起来,势必会影响到劳资市场供求关系。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小兰诺自然是反对大规模对外移民的,这会提高国内的人工成本。

  可惜胳膊拗不过大腿,资本家们再怎么反对,也影响不到维也纳政府的决策。

  何况,还不是所有资本家都反对,同样不乏支持者。对某些资本家来说,这也是一个机遇。

  劳工成本上涨,固步自封的企业肯定会慢慢被市场淘汰,而勇于创新的企业,却可以更进一步。

  一方面是竞争对手减少了,另一方面是市场购买力增强了。

  工人的薪水增加后,也是需要进行消费的。市场上热钱增加,大家赚钱也更加容易了,在市场上转一圈后,最后还是会回到资本家手中。

  这是良性的经济循环,并不是说人工成本增加,大家的利润就一定会减少。

  ……

  电报是一个好东西,加速了消息传播。等小兰诺采取行动的时候,时间已经晚了。

  刚刚进入工人区,小兰诺就被一群记者给围住了,包括官方记者也出现了。

  “兰诺先生,你对这次罢工有什么看法?”

  “兰诺先生,你们会镇压这次罢工么?”

  ……

  看着不远处架设起来照相机,小兰诺欲哭无泪。

  “看法”他当然有,可是没有办法说啊!

  “镇压罢工”这不是开玩笑么,你们都来了,谁敢镇压罢工?

  况且,就凭他们,也没有镇压罢工的实力。十几万人呢,就算都是乌合之众,一旦闹起来那就是惊天动地。

  现在工人们在合法罢工,只是窝在家里休息,或者是出去晃荡。谁敢激化矛盾,就准备被伦巴第政府拿来祭旗。

  收买报社,掩盖消息。看似做得很不错,然而他们却忽略了王宫那位的感受。

首节 上一节 394/8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