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 第246节

  这次回来,詹姆斯也是和殖民地政府沟通过的。只要他能够忽悠民众去殖民地,出了问题奥地利外交部会负责善后。

  詹姆斯故作惊讶的感叹道:“上帝!五百劳工,菲克斯小镇岂不是要倒大霉?”

  布拉格神父苦涩的点了点头,无奈的说:“确实是如此,我也是没有办法才过来寻求帮助的。”

  就在这个时候,伯纳德主教走了过来,随行的还有七八名神父,看他们的脸色就知道,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布拉格神父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伯纳德主教无奈的说:“抱歉,这个问题我也无能为力,大家遇到了这个难题。

  我已经代表教会去拜访俄国军官,遗憾的是我连大门都没有进去,就被赶了出来。”

  没办法,谁让他们是新教教会,而俄国人又是东正教教徒呢?

  碰到异端没有喊打喊杀,那都算是给面子了,还能指望给他们好脸色不成?

  看着面如死灰的众人,詹姆斯知道机会来了。

  “主教阁下,如果想要躲避俄国人的劳役,我建议还是先组织民众离开格尼斯堡,等战争结束过后再回来。”

  伯纳德主教摇了摇头说:“詹姆斯先生,你的办法行不通。俄国人在交通要道设置了路卡,根本就不会让大家离开。”

  詹姆斯微微一笑说:“正常情况下,当然不能够通行。可是我们可以通过别的方式迂回,早在两年前俄奥两国就签订了《劳务雇佣条约》。

  我们完全可以和奥地利公司签订短期的雇佣合同,然后乘船前往奥属殖民地避难,等战争结束了再返回格尼斯堡。”

  这纯粹是在忽悠,进入奥属殖民地容易,想要离开就难了。

  光移民成本就不是普通民众能够承担的,等他们赚够了钱,回来还有他们的立足之地么?

  伯纳德主教还在沉思,布拉格神父就先忍不住了:“詹姆斯先生,这能行么?”

  詹姆斯肯定的回答道:“当然!既然签订了条约,俄军军官们就一定会执行,不然引发了俄奥两国间的外交冲突,可不是他们这些中下层军官能够承受的。”

  布拉格神父毫不犹豫的说道:“那好,我这就回去和民众们说,让他们自由决定是否离开。”

  伯纳德主教阻止道:“神父,这个问题关系太大,我们必须要慎重考虑。”

  他非常的清楚,如果让民众们都离开了,格尼斯堡都变成了死城,那么教会还有存在的价值么?

  回来?这忽悠小朋友吧,一旦去了奥属殖民地,最后能有三分之一的人回来,都算是上帝保佑了。

  布拉格神父无所谓的说:“主教阁下,再怎么样也不会比现在更加糟糕,我不能看着孩子们自相残杀。

  俄国人征招青壮是用来当炮灰,要让他们和我们的军队作战,你能够容忍这种事情发生么?”

第395章 各取所需(南街的盟主加更5)

  伯纳德无言以对,隐患再大也大不过生存。未来的问题,未来再说,先度过眼下这一劫,才有考虑这些问题的资本。

  俄国人的威胁大家都亲身感受到了,财产损失只是小问题,关键是人身安全都没有保障。

  格尼斯堡一片萧条,就是因为沙皇军队军纪太差,上个街都要提心吊胆,谁还敢做生意啊?

  一名神父提议道:“要不我们和城内的贵族商议一下?”

  伯纳德主教急忙说道:“不行!雷恩神父,你应该知道现在城中贵族们的处境,俄国人把他们盯得死死的,现在我们送上门去还想离开么?”

  容克贵族们对普鲁士王国还是非常忠诚的,其中不少热血青年都在敌后领导游击队,自然受到了俄国人的重点关注。

  不是伯纳德主教不支持游击队,实在是东普鲁士太小了,区区三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汇聚了三十八万俄军,这还怎么玩?

  结局自然是不言而喻,反抗团队全灭,支持游击队的民众损失惨重,俄国人用上万俱尸体给他们上了一课:不要搞事情。

  这也是当地贵族要聚集在一起的原因,他们实在是被吓着了,担心俄国蛮子脑袋一抽风,把他们也给咔嚓了。

  大家聚集在一起,就算有人脑袋抽风想要动手,俄军中的贵族军官也会阻止,这是属于他们共同的阶级利益。

  贵族们自身难保,现在凑上去有很大可能会引火烧身。正常情况下,俄军不会对他们这些宗教界人士,主动凑上去就说不准了。

  詹姆斯故作担心的催促道:“诸位,还是早点儿做出决定吧,俄国人可不会给我们那么多时间。

  格尼斯堡现在有这么多老弱妇孺,想要签订正常的雇佣合同几乎不可能。要说服奥地利公司雇佣他们,也不是那么容易。”

  听了詹姆斯的话,众人脸色大变。正常情况下,殖民公司雇佣的都是青壮劳动力,老弱妇孺是很难找到工作的。

  现在想要通过劳务雇佣渠道离开,也不是那么简单。

  布拉格神父期待的问:“詹姆斯先生,你一定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对嘛?”

  詹姆斯略显迟疑的说:“如果人数少的话,我还可以找朋友帮忙。

  现在整个格尼斯堡,至少有数万人需要转移,其中大部分还是老弱。正常情况下,是不会有殖民公司雇佣他们的。

  唯一的办法是我们自己出运费,我在联系朋友们帮忙。这些公司看在同胞的情分上,应该会开出一份虚假雇佣合同。”

  这是詹姆斯的高明之处,原本还在迟疑的众人,现在不由自主的转换了立场,考虑如何组织大家离开了。

  伯纳德主教皱着眉头说:“这非常的麻烦,格尼斯堡需要离开的人太多,大部分民众都支付不起路费,我们教会也拿不出这笔钱来。

  更何况到了非洲大陆,没有了工作,大家的生活也是一个问题。”

  数万人要离开,所需的路费、安家费也不是一笔小数字。

  如果在战前,教会还筹集的到这笔资金,现在不可能银行都被俄国人洗劫了,教会也只剩下了教堂内的财产。

  宗教最重要的就是信仰,只要有信徒在钱迟早都可以赚回来。兜里没钱,伯纳德只能放弃这个巩固信仰的机会。

  詹姆斯想了想说:“路费只能先借贷了,到了地方我们可以求助于当地教会,还可以向德意志民族复兴会求助。

  虽然老弱妇孺居多,可大家也不是不能工作。再不济也能够洗衣做饭,或者是帮种植园主们采棉花。

  我在那边还有不少朋友,可以提供一部分工作岗位。如果有特殊情况,实在是找不到工作,我们就申请殖民地政府救济!”

  危机时刻方显真情,詹姆斯固然是想要赚钱,可是回到格尼斯堡后,他也是真的想帮同胞们一把。

  与其留在这里朝不保夕的生活,不如去奥属非洲开启新的人生。

  和大多数人一样,詹姆斯对柏林政府已经绝望,他不认为普鲁士王国能够赢得这场战争。

  现在的挖人行动,在詹姆斯看来是神圣的救援行动,在帮助同胞们逃脱俄国人的魔爪。

  东普鲁士地区早就完成了同化,很多波兰人、立陶宛人都变成了德国人,在柏林政府的官方文件上当地的德国人已经超过七层。

  剩下的也早就习惯了说德语、写德文,生活习惯和德意志人也差不多。到了奥属非洲冒充德意志人,申请援助就行了,根本就不会有人会无聊的去查。

  弗朗茨非常看中人口,自然也影响到了下面的官员。或许在资本家眼中,老弱妇孺没有什么价值,可是在政府官员眼中一样是人口。

  收留老弱可以收买人心,维也纳政府又不缺这点儿粮食;妇孺更不用说,女子也是劳动力,孩童可以长大,都是有价值的。

  青壮少意味着好管理,拖家带口的移民才是最好的移民。一旦在当地安定了下来,这些人都走不了了。

  借贷路费,无非是设置了一个离开的门槛,延长他们在殖民地工作的时间。

  三五年过后,无论是俄国人占领东普鲁士,还是普鲁士王国收复故土,这些地方都会有新的居民,到时候移民们想回去都难以生存下来。

  唯一的一条生路,容不得大家拒绝。教会成员也不都是穷凶极恶的坏蛋,害群之马只是少数,普通人最多也就贪财一点儿,私生活不检点。

  在关系数万人的生死存亡面前,大家还是知道该怎么选择的。

  这是欧洲社会的特点,想要组织民众们离开,只有两个群体有这样的影响力:贵族和教会。

  忽悠容克贵族们离开,詹姆斯不认为自己有那份儿能耐。普鲁士王国能够给他们的待遇,奥地利是万万给不了的。

  所以从一开始,地方上的贵族就被软禁了起来,外界都认为是俄国人的手笔,实际上是詹姆斯贿赂了俄国军官后才发生的。

  沙皇政府又不缺人口,留着一帮随时可能化身为游击队的存在,完全是自找麻烦,不如废物利用卖给奥地利算了。

  在俄国人的有意配合下,詹姆斯组织的移民活动非常顺利。俄军仿佛什么都没看到,任由他们组织串联。

  驻守在格尼斯堡尼古拉上校,看着詹姆斯递交的雇佣合同,上面密密麻麻的名字他都懒得看,随手扔到一边。

  “詹姆斯先生,按照俄罗斯帝国法律规定,每雇佣一名劳工你们需要支付5卢布的雇佣税,一共是44.8万卢布。”

  詹姆斯心中一惊,脸上依旧挂着笑容说道:“中校阁下,我们只是雇佣了1.2万人,剩下的都是随行的家属。”

  尼古拉上校冷笑着说:“很遗憾,现在是战争时期,情况有些特殊。我们还要清查奸细,这些家属暂时不能离开。”

  反应过来的詹姆斯,立即将一张5000神盾的支票递了上去。这是皇家银行发行的支票,在欧洲主要城市都可以兑付。

  看了看数字,又仔细鉴别了一下真假过后,尼古拉上校脸色稍缓,若无其事的收了起来。

  将手中的税票撕掉,重新开出了一张6万卢布的税票,递给了詹姆斯。

  这是战争时期的好处,格尼斯堡能抢的都被抢得差不多了,根本就没有什么税收可言,沙皇政府自然不会派出税务官。

  尼古拉上校刁难詹姆斯,自然是为了捞上一笔。不要看詹姆斯组织了这么多移民,可是真正的青壮不足还6000人。

  填写雇佣1.2万人,主要是因为必须保证每户雇佣一人,才能够合法的携带家属离开。为了不节外生枝,这笔钱詹姆斯可不敢省。

  拿到了批条过后,詹姆斯松了一口气。奥地利外交部在东普鲁士地区也设立的有办事处,有了这合法的手续,他就可以让外交部介入了。

  送走了詹姆斯过后,一名年轻军官疑惑的问道:“叔叔,不是说好的敲诈他们一笔,为什么要放他一马呢?”

  收税,见过有军队收税的么?何况这还是新占领区,根本就没有税的概念。

  从头到尾,都是尼古拉上校等人想要敲诈一笔,才趁机捣鼓出来的临时税务局。

  “鲍里斯,你还是太嫩了。如果我真要敲诈下去,估计到了最后一卢布都拿不到,还要提前回家养老。你还记得昨天晚上收到的电报么?”

  鲍里斯反应了过来说道:“你的意思是说,奥地利外交部已经介入了?”

  尼古拉上校点了点头,这笔人口交易买卖的钱,圣彼得堡政府早就收了,包含在俄奥贷款之内。

  现在出面的是民间商人詹姆斯,他们还敢敲诈一笔,要是换了奥地利外交部,情况就不一样了。

  俄军的后勤物资大部分都是奥地利提供的。要是这个时候挑起了两国争端,影响到了战争,他们这些肇事者,绝对不会有好果子吃。

  沙皇政府确实腐败,但这不代表着亚历山大二世就希望看到政府腐败。他们要是在这个时候跳出来,搞不好就被杀鸡儆猴了。

  格尼斯堡只是一个索引,整个东普鲁士地区都充斥着移民商人的身影,大家都在为搬空东普鲁士而努力。

  不对,应该说大家都在为解救同胞而努力。把自己的同胞从俄国人魔抓中解救出来,这是奥地利给出的官方答案。

  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参与者们都信了。选择离开的东普鲁士民众,也都相信了。

  这是俄国军队配合的好,他们完全本色的演出,已经吓住了当地民众。

  朝不保夕的日子没人想过,征招壮丁少战场和自己国家打仗,更是让他们在感情上难以接受。

第396章 学会做渔翁(南街的盟主加更4)

  突然繁荣起来的东普鲁士码头,很快引起了柏林政府的注意。这样大张旗鼓的移民,根本就无法保密,消息自然早早的泄露了出去。

  普鲁士王国的抗议书,弗朗茨根本就不当成一回事,外交部直接回复:和我们没有关系,找俄国人去。

  没错,如果不是俄国人倒行逆施,就算是再能忽悠,也不可能出现这种大规模的出逃。

  一百万东普鲁士民众都可以作证,他们是为了逃难才离开的,奥地利只是在进行人道主义救援。

  “俄奥交易”,有证据么?没有证据乱说话,是要付出代价的。

  从头到尾,维也纳政府都没有抛头露面。组织民众离开的都是出身东普鲁士的商人,还有当地的教会。

  柏林,自从收到了东普鲁士地区的消息后,威廉一世的脸色就没有再好过。

  俄国人不在意东普鲁士地区的人口,那是他们人多,况且这些人对他们来说本身就是一个麻烦。

  把当地人都送走了,亚历山大二世还可以拿东普鲁士的土地封赏功臣,简直就是一举多得。

  普鲁士王国就不一样了,他一们人口本来就不多,东普鲁士地区又是他们苦心经营的核心区域。如果没有了东普鲁士地区的人口,他们可没有办法找人填充。

首节 上一节 246/8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