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英法的严重警告,一边是俄国人的利诱。看上去似乎很容易选择,实际上这里面却充满了危机。
奥斯曼帝国还是英法的盟友,战争还在继续,奥斯曼帝国依然为这场战争做出了卓越贡献。
就算是要卖队友,英法也不可能这个时候卖,列强也是需要吃相的,英法给出的甜枣就是贷款。
希腊政府缺钱是众所周知的,尤其是他们还不知死活——跑去发展海军,财政自然是好不了的。
俄国人的开价,更加对奥托一世的胃口,只要他们肯出兵君士坦丁堡,色萨利、伊庇鲁斯、色雷斯、马其顿地区都可以商量。
当然能够拿到多少,取决于希腊人能不能攻克君士坦丁堡了。如果能够攻克,那么则证明了他们的实力,这些许诺都可以兑现。
反之,情况就不美妙了。和毛熊做邻居,如果没有足够的实力,那么就会变成他们的猎物。
后一种情况,自然被奥托一世给无视了。不然这个时候,他们也不会趁火打劫了。
奥托一世非常的清楚,民意已经被调动了起来,这次军事行动中大半的人都是志愿者,政府已经无力掌控全局了。
没有这些自带干粮的勇士,希腊政府可没有钱招募七万大军。现在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由不得奥托一世退缩。
首相匆忙赶来,慌乱的说:“陛下,出事了,出大事了!”
奥托一世问道:“慢点儿说,到底发生了什么?”
首相愁眉不展的说:“陛下,我们和英法俄三国谈判的消息,被人泄露了出去,民间一片哗然。
就在刚才无数的市民走上了街头,向政府递交了请愿书。他们要求政府拒绝三国的条件,并且还提出了他们的要求。”
接过请愿书,初略的扫视了一下,奥托一世脸色瞬间难看了起来。
他现在恨不得把泄露消息的人碎尸万段,这实在是太坑人了。
现在民众要求政府按照他们的意见和三国谈判,简单的来说就是:要求政府出兵占领君士坦丁堡,恢复拜占庭帝国时代的疆域。
这不是开玩笑么?奥托一世也想恢复拜占庭帝国的疆域,可是实力不允许啊!
这种事情,平常喊喊口号就行了。要是真的去做,确定不会被打死么?
奥托一世愤怒的说道:“把拜占庭帝国的地图找出来,标注出各国的势力范围,再印发一万份,向全国发行。
派人给民众们普及一下基础知识,不要再闹这种笑话出来。”
这本来就是一个笑话,以希腊王国的实力,就算是再增加十倍,喊这个口号都是一个笑话。
如果能够增加一百倍,就勉强有资格去实施了,这个难度不比统一欧洲大陆容易多少。
首相阴沉着脸说:“陛下,根据我们的人分析,这可能是奥斯曼人的阴谋。现在的民意已经被带疯了,就算是再怎么解释也没有用。
民众对君士坦丁堡的渴望已经变成了执念,估计很多人都会认为放弃对西班牙、意大利、非洲地区的领土要求,就算是让步了。”
民族主义是最疯狂的,一旦走上了极端就无法控制了。现在希腊政府就被民意绑架了,这是奥托一世的锅。
当初为了获得民众的支持,他选择了站在民意一边。有了国王支持的民族主义,很快就一发不可收拾。
奥托一世狠狠的说:“那么政府就不要表态了,现在和奥斯曼人作战的都是民间武装,和我们没有任何关系。”
出兵偷袭君士坦丁堡?算了吧,没打下来还好说;万一打下来了民众不答应放弃,他们怎么办?
在得罪英法的情况下,再和俄国人争夺君士坦丁堡,真以为他们就是拜占庭帝国复生了?
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奥托一世命令前线的军队稳扎稳打,沿着边界线往前推进。
同时还在国内招募更多的志愿者,借机把极端民族主义送到了战场上当炮灰,清除威胁这是统治阶级的本能。
爱国口号喊的震天动地,这个时候要是怂了,那就是假爱国,沽名钓誉之辈是最容易受人鄙视的。
行动起来的希腊政府,以最快的速度把这些炮灰送上了前线,前线的军队数量增加了,国内也安定了。
代价就是前线军队的战斗力下降了,本来他们的战斗力就低,现在又增加了一帮嘴炮党,战斗力自然就更下一层楼了。
君士坦丁堡
平常时期苏丹政府是不把希腊人放在眼里的,如果不是列强的干预,他们一只手就可以拍死希腊王国。
现在不一样了,奥斯曼帝国的主力军队都在和俄国人死磕,希腊人的实力就算是再弱,也需要军队去抵挡。
“希腊这个小虫子也跳出来了,大家有什么看法?”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平静的问道
可能是这一段时间生的气太多了,现在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反而没有了火气。了解他的人都知道,这只是表象。
苏丹发火很可怕,压制怒气的苏丹,那就更加可怕了。只有经历过夺位之争的人才清楚,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是如何谈笑杀人的。
穆德拉回答道:“陛下,希腊人的实力虽然有限,不过现在是关键时刻,他们这个时候跳出来趁火打劫也不能小觑,我们必须要慎重对待。”
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训斥道:“不要说这些没用的废话,直接说怎么办!”
“是,陛下!”穆德拉心中忐忑的回答道
“根据我们的收集到的情报分析,奥地利人已经拿到了想要的一切,没有对我们继续用兵的意图。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派人和奥地利政府谈判,不管最终能不能谈成,先把奥地利人给稳住了再说。
稳住了奥地利过后,我们就可以撤回和他们对持的军队,用这些部队来对付希腊人。”
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将期待的目光投向了外交大臣幅阿德,等待着他的回答。
思索了片刻功夫后,幅阿德给出了答案:“陛下,要稳住奥地利人必须要许以重利,他们很有可能会借机逼迫我们割让多瑙河流域两公国和塞尔维亚地区。”
“割地”,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犹豫了起来,他必须要权衡现在和奥地利人达成妥协的利弊。
“如果奥地利人肯切断俄国人的后勤供应,这些地盘都可以割让给他们!”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狠狠的说道
割地让他内心滴血,不过和生存相比,这就不算什么了。和奥地利做邻居,总比和俄国人做邻居更好。
要是有奥地利挡着俄国人,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觉得,自己应该可以睡个好觉了。
“陛下,这怕是做不到。俄国人和奥地利之间肯定存在着盟约,他们恐怕已经划分好了巴尔干半岛的势力范围,不会为了这些利益,就和俄国人决裂。
据说英法曾经和奥地利人也有过秘密接触,最后都是无功而返。”幅阿德解释道
不说不行,万一苏丹的期待值太高,最后又做不到,倒霉的还是外交部。幅阿德可不认为奥地利人那么容易收买,就算能够收买,他们也出不起这个价。
从利益上说,英法卖起他们来肯定更加没有压力,苏丹政府怎么说也是有底线的,不可能无限度的做出让步。
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想了想说:“那么我们就再退一步,只要奥地利肯和我们停战,就把摩尔达维亚公国割让给他们。
具体谈判,你们外交部自己斟酌,我们的麻烦已经够多了,总之不能够让奥地利人再来参合了。”
摩尔达维亚公国包含了后世:罗马尼亚北部、摩尔多瓦共和国、乌克兰的部分地区。
这里是巴尔干半岛上,奥斯曼帝国和俄国人的交界地区。为了可以不和俄国人做邻居,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不介意把这块烫手的山芋送出去。
停顿了一下,似乎觉得这个条件不保险,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又补充了一句:“底线是瓦拉几亚公国,巴尔干半岛上的其它地区,只能做出小幅度让步。”
说这话的时候,他还有些肉疼。
早知道战争会演变到现在这种局面,当初就应该答应英国人的提议,把多瑙河流域两公国扔给奥地利,挑起他们同俄国人的矛盾。
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清楚,战争打到了现在,就算是联军获得了胜利,他们也没有办法恢复战前的势力范围了。
这个世界是靠拳头说话的,没有实力他们凭什么拿这么多利益。到时候列强只要稍稍一挑拨,想要独立的巴尔干民族还不纷纷响应。
奥斯曼帝国的民族矛盾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尽管苏丹政府已经做出了很多努力,可是因为基层执行能力的关系,还是收效甚微。
如果不能阻止独立浪潮发生,没落就成为了定局。
别的国家如果没落了,还可以装孙子卖萌。反正欧洲大陆上的小国也不少,只要跟对了老大照样可以过的很滋润。
唯独奥斯曼帝国不行,仇人遍布欧洲就不说了,仇恨又不能当饭吃,多赔赔礼道道歉,事情总是能够过去的。
可惜他们不是小国,家底非常厚实,地理位置又非常的重要,地处亚欧非三洲交界处,堪称是世界的心脏。
稍稍盘点一下就知道了,未来世界上最重要的十大海峡,受奥斯曼帝国控制或者是影响的就有三个:黑海海峡、红海海峡(苏伊士运河)、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
这么多战略要地,要是没有足够的实力守护,那就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历史上奥斯曼帝国没落过后,就是割肉、割肉、再割肉,把这些烫手的山芋,丢的差不多了才算是稳定了下来。
显然这不是苏丹政府能够接受的,谁没有一个大国梦呢?即便是腐朽的苏丹政府,同样也不甘于沉沦。
从上个世纪开始的变法图强,就是他们的自救运动。通过这些改革,成功的让奥斯曼帝国重新回到了列强行列。
可惜只是一个伪列强,和俄国人一战就撕破了虎皮,暴露了虚弱的本质。
“是,陛下!”幅阿德慎重的回答道
压力,现在他感受到了沉重的压力。这件事情办好了没有功劳,任何割地赔款都讨不了好。
要是办砸了,奥斯曼帝国就危险了。希腊人很可能就是压死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幅阿德可不知道希腊政府只是单纯的想要抢地盘儿。
推书
《汉徒》南镇东吴,北逐袁曹,开拓汉疆。看光武帝后人,刘涣如何欺鲁肃、恶周瑜、斗孙策,剑指中原...
《战国赵为帝》穿越到战国时代,成为公元前295年,16岁的赵国惠文王赵何。什么,沙丘宫变即将发生,我爹武灵王赵雍马上要被活活饿死?什么,我赵何死了爹之后还要被权臣架空十年?什么,好不容易赶走权臣夺回权力,还要被秦昭襄王嬴稷压制几十年,到死不能带赵国翻身?赵何怒了。怼他!寡人是要成为千古一帝的男人,谁敢挡路,全部怼死!
《快穿之厉害了我的宿主》女频快穿文。抗毒能力不够者忽入,发生意外海月概不负责!!
第202章 丑闻
希腊人自认为正确的选择,无疑是令双方都不能满意,可以说是两边不讨好。
俄国人还可以勉强接受,不管希腊人在打哪里,都牵制了一部分奥斯曼帝国的精力。现在是关键时刻,多一个盟友多一份力量,增加一份胜算。
英法就无法忍受了,尤其是英国人,在他们看来希腊的做法,就是赤裸裸的背叛。
1850年的两国冲突,被伦敦政府无视了。忽略早在数年之前,帕麦斯顿下令封锁比雷埃夫斯港口的时候两国就翻脸了。
当然,约翰牛也不想这个时候刺激希腊人。万一他们不管不顾直奔君士坦丁堡而去,顺路切断他们的后勤运输线,不用半个月巴尔干半岛上的联军就完蛋了。
在伦敦国会讨论开辟新战线的时候,外交大臣帕麦斯顿闯祸了。没有管住下半身,和女王的侍女搞上了。
这也不算什么,贵族的烂事多的去了,再增加一件也无妨。私下里偷情,偷了也就偷了,大家睁一眼闭一眼也就过去了。
偏偏他们作死在王宫中幽会,还运气不好,被阿尔伯特亲王给当面撞上了。
事情摆在了明面上,这就是宫廷丑闻了,阿尔伯特亲王怒了,维多利亚女王也怒了。
要是不杀一儆百,王室的尊严何在?
事情闹大发了,倒霉蛋帕麦斯顿和那名侍女当场被王宫中的侍卫给抓了起来,好好招待了一顿。
在弗朗茨的蝴蝶效应下,历史发生了拐点。历史上帕麦斯顿坏了女王侍女贞操,那是私底下的事情。
窗户纸没有被捅破,还有回旋的余地。历史上帕麦斯顿为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不但下了野,还花费大代价找人说情,进行了一番政治利益交换后,最后才重新回到了政治舞台上。
现在被抓了一个人赃并获,甭说以后会怎么样了,怎么度过眼前这一劫都是一个问题。
外交大臣淫乱宫廷,这个消息要是传了出去,那就热闹了。英国民众的八卦之火可是非常厉害的,不知道还要编排出什么画本来。
约翰-罗素傻眼了,对于帕麦斯顿他是佩服的无话可说,这位同僚的艳遇是羡慕不来的,对他的作死能力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然后,他还不得不想办法去善后。王室那边必须要给一个交代,这位同僚也不能就这么无端的消失了。
帕麦斯顿可不是小人物,不但是大英帝国的外交大臣,还是资产阶级在政府中的代言人,在民间的影响力很大。
阿尔伯特亲王问道:“首相,这个问题你觉得该怎么处理?”
把人抓了过后,阿尔伯特亲王就后悔了。要收拾帕麦斯顿后面有的是机会,干嘛要立即动手呢?
嘴长人别身上,天知道外面会怎么编排。搞不好还会有人认为这是王室在迫害大臣,才搞出来的戏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