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都是我的! 第288节

  林七微微躬身,双手拱了拱,恭敬地回道:“老爷,方才小的瞧见的那人,生得极为英俊,而且身手也很是利落。

  方才他悄无声息地从墙外翻了进来,若不是恰好有人在那边守着,恐怕极难察觉他的踪迹。”

  林如海听闻,缓缓捋了捋胡须,微微点了点头。

  生的英俊,且身手不凡,这倒是和贾政与安朔帝在信中描述的那人极为相符。

  林七见自家老爷若有所思,便接着说道:“那人穿着一身绛红色的官袍,上面好像是绣了几条龙还是蛇一样的图案。

  只是当时天色太黑,小的实在没看清楚……”

  当林如海听到“绛红蟒袍”这四个字时,眼中瞬间闪过一道精光。

  待林七支支吾吾地说出袍上绣的好像是“龙”的时候,林如海猛地一拍桌子,笑着骂道:“没见识的东西!那哪是龙蛇,分明是蟒袍!”

  此时,林七所言与贾政和安朔帝信中所述赵驹的形貌渐渐重合起来,林如海只觉心头那块一直悬着的大石终于落了地。

  他刚想吩咐林七带他去见那人,可转念一想,若来人真是赵驹,自己可是他未来的老丈人,哪有老丈人亲自跑去见女婿的道理?

  想着自家养了十几年的小白菜就要被这小子拱了,林如海心中莫名涌起一股不爽的情绪。

  但他终究还是开口吩咐道:“去,把那人给老爷我带过来!”

  林七领命后,赶忙转身出了屋子。

  这时,林寿站在一旁,一脸犹豫之色,小心翼翼地开口道:“老爷,这还没确定的事情,还是先……”

  然而,他话还没说完,就被林如海直接打断:“怕什么?左右有你们这么多人在,他就孤身一人,能掀起什么风浪来?”

  林如海几乎可以肯定来人就是赵驹,原因便是林七跟他描述的那绛红蟒袍。

  在扬州城,虽说八大盐商势力庞大,几乎到了只手遮天的地步,但有些事情,却是他们万万不敢触碰的。

  例如穿着打扮。

  不管这些盐商如何富贵,终究还是处于商户的范畴。

  按照规矩,他们是不能穿着绫罗绸缎等华贵衣物的。

  就算在内里穿着绫罗,外头也必定要裹上一层粗布来遮掩,又怎敢私自制作蟒袍这种象征着无上王权的服饰?

  要知道,私制蟒袍那可是要被诛九族的大罪。

  别看他们平常时是表面相处,见面时也是和和气气的,但不管是林如海还是盐商那边,都是在想着怎么整死对方。

  这等明晃晃的把柄,那些个盐商是万万不敢被他抓到的。

  没过多久,赵驹被林七带到了林如海跟前。

  两人四目相对,各自开始打量起对方来。

  林如海心中暗自赞叹,贾政与安朔帝在信中果然所言非虚。

  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剑眉星目,身姿挺拔如青松一般,浑身上下散发着一种英气。

  眉宇之间,既有武将的豪迈,又不失一军统帅的沉稳。

  这般出众的品貌,倒确实配得上自己那宝贝女儿。

  林如海一见到赵驹,心中几乎瞬间就确定了他的身份。

  虽然此前从未谋面,但赵驹的样貌气质却做不了假。

  从他身上散发出的那种沉稳而威严的气息,就能看出此人必定身居高位。

  更何况,他身上那件绛红色的九蟒四爪蟒袍,更是身份的象征,彰显着他尊贵的地位。

  而且,林如海的目光敏锐地捕捉到了赵驹腰间挂着的一个荷包。

  虽然那荷包的针线细密,做工精良,但样式风格却与他自己腰间挂着的那个荷包几乎就是一模一样……

  与此同时,赵驹也在暗中观察着这位未来岳丈。

  林如海这会虽面色略显苍白,但那股掩不住的清贵之气却扑面而来。

  他美髯垂胸,身形清瘦,举手投足间尽显儒雅风范。

  想必年轻时,也是个风姿卓绝、令人倾慕的人物。

  难怪能生出林黛玉那般灵秀聪慧、才情出众的女儿。

  “小婿见过岳父大人!“

  赵驹步伐稳健地径直走上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声音清朗如玉磬相击。

  这一声“岳父“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惊得林寿等一众下人目瞪口呆,纷纷面面相觑。

  林如海正坐在主位上,手中轻轻捋着胡须,这一声称呼让他手上的动作猛地一顿。

  但很快他便恢复如常,缓缓开口,声音沉稳:“倒是忘了提前知会你们一声,姑娘已与侯爷定下婚约,往后这便是咱们家的姑爷了。“

  说到此处,他微微一顿,又补充道:“暂且还是称侯爷吧,待日后正式成婚之时,再改口也不迟。”

  话未说完,他便轻轻挥了挥手,示意众人退下。

  众人虽心中疑惑重重,但也不敢多问,纷纷躬身行礼后,依次退出了房间。

  待屋内只剩下他们二人时,林如海一直强撑着的威严瞬间垮塌下来。

  他突然弓腰捂住腹部,脸上露出痛苦的神色。

  赵驹心头一紧,正欲开口询问岳父的安危。

  却听这位未来岳父只是摆了摆手,气若游丝地说道:“驹哥儿……可带了……干粮来?”

  赵驹闻言一愣,脸上的表情险些没绷住。

  原先在他心中那个端方持重、清贵的岳父大人,此刻竟像个讨食的饥民一般。

  这巨大的反差让赵驹有些措手不及。

  他连忙扶住摇摇欲坠的林如海,低声说道:“小婿命人打包了几桌饭菜,就在西墙外边候着。

  岳父大人若是不嫌弃,可要叫他们进来?“

  林如海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之色。

  但他还是缓了口气,低声问道:“可有避开外边的人?“

  赵驹点点头,神色自信:“岳父大人放心就是,西侧盯梢的人已经被小婿解决了,绝不会察觉到这里的动静。“

  林如海闻言,终于松了口气。

  他下意识松了松那条紧紧勒在他腰间的玉带,而后狠狠地松了口气,有些迫不及待道:“叫他们进来,赶快些……我实在是饿得不行了。”

第357章 意图

  扬州城,盐院衙门内,气氛略显沉凝。

  两人互通了近日所掌握的各方情报后,赵驹的目光落在林如海身上。

  只见林如海正放开手脚,大快朵颐,全然没了方才那般温文尔雅、克制守礼的模样。

  赵驹心中暗自思忖,这般毫无节制地暴饮暴食,恐会伤了脾胃。

  他本想开口劝戒几句,可话到嘴边,听到林如海突然发问,便先沉下心,认真解释起来。

  “这么说,玉儿也跟着回来了?此刻还在船上?”

  林如海一边咀嚼着口中食物,一边问道。

  赵驹微微颔首,说道:“原本没打算带林妹妹一同回来的。

  只是那时她刚和荣国府那边起了些冲突,偏巧林管家正好赶到,想着索性便带她一起回来,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林如海正吃得有些狼吞虎咽,闻言动作猛地一顿,脸上满是诧异之色,忍不住追问道:“玉儿是和谁起了冲突?”

  “荣国府的贾宝玉,还有他母亲贾王氏。”

  赵驹神色平静,接着,将荣国府中秋节那晚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地讲给林如海听了。

  话里话外,他没少给贾宝玉使绊子,句句都在暗示对方行事极为不妥,全然没有世家子弟应有的风范与涵养。

  对于王夫人不喜林黛玉这件事,林如海倒并不怎么意外。

  早年贾敏还在世时,便曾跟他提过,自己与这位二嫂子之间素来有些过节,平日里相处也多有龃龉。

  只是他着实没料到,贾王氏竟小气狭隘到这般地步,连玉儿这般年纪尚小、无辜单纯的小辈都要迁怒。

  至于贾宝玉,林如海则是属实有些被惊到了。

  这些年与荣国府通信往来,不管是贾政还是贾母,在信中提起贾宝玉时,言辞间多是夸赞之词,说他聪慧灵秀、与众不同,是荣国府未来的希望云云。

  何曾想,在赵驹的描述中,竟是这般不成器的模样?

  他看着眼前一脸正经的赵驹,再联想到先前贾母有意撮合贾宝玉与玉儿的心思,心里不由得犯起了嘀咕。

  难不成他这未来姑爷是在故意给荣国府泼脏水?

  毕竟荣国府好歹是国公府,深受皇恩庇佑,府中子弟平日里逢年过节写几首颂圣诗、表表忠心,再寻常不过。

  府里的子弟怎会因这点小事就跟玉儿吵起来,甚至闹到如此难堪的地步?

  赵驹自然猜不到林如海此时心中的这些弯弯绕绕。

  他见对方若有所思,眼神中透着几分疑惑与思索,便开口问道:“岳父大人,小婿在扬州城没什么熟人,对这边的局势也还没来得及摸清底细,不知您可否给小婿讲讲?”

  一提到正事,林如海便收起了那些稀奇古怪的念头。

  他停下手中正欲夹菜的筷子,先叫了人来收拾桌面,随后起身,朝内堂走去,边走边说道:“咱们去书房细说,此处人多口杂,有些事不便详谈。”

  林如海领着赵驹穿过曲折蜿蜒的回廊,庭院之中,几株瘦竹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竹叶沙沙作响,似在低吟浅唱。

  这清幽的声响,衬得盐院衙门愈发显得清幽肃穆,仿佛与外界的喧嚣繁华隔绝开来。

  进了书房,室内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墨香,书架上摆满了各类典籍,无一不彰显着主人的学识与涵养。

  林如海示意赵驹坐下,自己则走到书案前,从抽屉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卷舆图。

  而后,他缓缓展开舆图,那卷轴在桌面上徐徐铺开,露出上面密密麻麻却又错落有致的标记。

  “扬州局势,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

  林如海神色凝重,语气中透着几分深沉。

  他的指尖轻轻点在舆图上,沿着运河的方向轻轻一划。

  “盐税乃朝廷命脉,而扬州,便是这命脉上的咽喉要地。

  此地盐业兴盛,盐商云集,各方势力盘根错节,稍有不慎,便会引发一场惊涛骇浪。”

  赵驹凝神细看,只见图上密密麻麻地标注着盐场、码头、漕运路线,以及各家盐商的势力范围。

  那些线条和标记纵横交错,犹如一张巨大而复杂的网,将扬州城紧紧笼罩其中。

  他不由微微皱眉,心中暗自惊叹,也难为林如海在这般错综复杂、暗流涌动的情况下,在这扬州城跟那些个盐商打这么多年交道了。

  林如海微微叹了口气,继续解释道:“扬州盐商中,牵头的乃是汪家,在盐业中颇有威望和势力。

  但实际上,暗地里还有真正的掌控者。”

  赵驹目光一闪,忽然道:“可是江南甄家?”

首节 上一节 288/32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