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都是我的! 第223节

  细想来,似乎总是她在接受赵驹的馈赠,而自己别说送他什么珍贵之物,就连一份像样的回礼都不曾有过。

  想到此处,林黛玉心中涌起些许愧疚与不安。

  她轻咬着嘴唇,犹豫片刻后,终于鼓起勇气,轻声问道:“表哥,你可有什么喜爱之物?”

  赵驹闻言,眉头微挑。

  他慢悠悠地从袖中取出林黛玉先前的那张手帕,在她眼前轻轻晃了晃,嘴角勾起一抹戏谑的笑意:“林妹妹的回礼,不就在这儿吗?”

  “你!”

  林黛玉见状,先是一愣,随即脸色便是瞬间涨得如同熟透的苹果那般通红。

  她下意识地转头看向门口,只见晴雯和香菱正瞪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她们这边,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恼怒与羞涩交织的情绪。

  赵驹伸手将想要冲过来抢手帕的林黛玉按回座位上,笑道:“林妹妹何必如此羞恼?

  等将来你嫁给表哥我,这整座勇毅侯府都是你的,区区一本册子又算得了什么?”

  说着,赵驹的手不经意间触碰到林黛玉瘦弱的肩膀,心中不禁暗暗叹了口气。

  这丫头,身子也太单薄了些。

  看来,往后得好好给她补补身子了。

  林黛玉被迫坐回座位上,听着赵驹这番直白大胆的话语,心中羞怒交加,脸颊上的红晕愈发浓重。

  她刚想要挣脱开赵驹的手,却突然听见他语气一转,变得柔和:“好了,不逗林妹妹了。

  你如此喜爱这册子,可对表哥而言,它不过是一本普通的诗词集罢了。

  而这帕子却是你亲手缝制的,在表哥心中,它可比任何回礼都要贵重得多。”

  林黛玉闻言,挣扎的动作渐渐停了下来。

  她下意识地转过头,看向赵驹的脸庞。

  只见他虽然面带微笑,眼神中却满是认真,不似在跟他开玩笑。

  那一刻,林黛玉的心仿佛被什么轻轻触动了一下。

  她有些慌乱地别过头去,声音细若蚊蚋,带着几分嗔怪与羞涩:“胡……胡说什么呢?

  咱们在这儿待的时间够久了,还是早些回去吧。”

  赵驹瞧着林黛玉此刻连脖颈都染上了一层淡淡的红晕,宛如天边绚丽的晚霞,煞是动人。

  他也不打算再逗她,嘴角噙着一抹笑意,说道:“那咱们这就回去。”

  林黛玉轻轻“嗯”了一声,刚要起身,目光却又不自觉地落在了手中的诗词集上,顿时犯了难。

  赵驹给她的这本诗词集,与其说是册子,倒不如说是一本装帧精美的书本了。

  她今日穿的是一身白底水红领子对襟印花褙子,搭配着水红撒花百褶裙,整个人显得俏皮又灵动。

  平日里,在袖子里或者腰间藏个荷包之类的小物件自然不在话下,可若要把这么大一本书带回去,着实有些困难。

  这会紫鹃和雪雁两个丫鬟又不在,若是她就这样直接拿在手上回去,路上定会被迎春她们瞧见。

  迎春和惜春虽不擅长自己作诗词,可对这类诗词集却情有独钟,尤其是探春,更是跟她一样,对诗词有着浓厚的兴趣。

  到时候少不得要跟她争抢。

  虽说林黛玉为人豁达大度,并非那种小气的,定不会介意与姐妹们分享这本诗词集。

  可怎么说也得等她把这本诗词集细细研读一番之后,再与她们一同探讨吧?

  赵驹见林黛玉正一脸为难地盯着手中的册子,略一思索,便猜到了她心中的顾虑,不禁哑然失笑。

  他着实没想到,平日里心思细腻、才情出众的林妹妹,竟也有这般纠结又可爱的模样。

  赵驹目光落在林黛玉手中那本诗词集上,笑着提议道:“林妹妹不妨先将这册子暂且放在香菱这儿?

  等会你回去了,再让她送去就是。”

  林黛玉微微垂眸,稍作思索,觉得此法可行,便轻轻点了点头,将手中的册子递给了走上前来的香菱。

  香菱双手恭敬地接过那本册子,与晴雯并排跟在赵驹和林黛玉身后。

  一路上,她只觉手中这本册子似有千斤重,心里像是有只小猫在挠,痒痒的。

  终于,她没忍住心中的好奇,小心翼翼地打开册子翻看起来。

  一旁的晴雯见状,柳眉瞬间竖起,快步凑上前去,压低声音提醒道:“侯爷送给林姑娘的东西,你怎么好乱翻?

  要是不小心把书给翻皱了、弄破了,可仔细你的皮!”

  香菱闻言,原本舒展的面容瞬间皱成了苦瓜,有些不舍地将册子收好。

  晴雯见她这副模样,没好气地翻了个白眼,嘟囔道:“你巴巴地摆出这副样子做什么?

  不知道的,还以为你真的看懂了呢!”

  连隔壁荣国府的林姑娘见了都要惊叹的诗词集,哪里是香菱这么一个丫鬟能看懂的?

  哪曾想,香菱竟是皱了皱鼻子,不服气地反驳道:“看不懂又如何?起码我知道要怎么读,怎么看。

  你还是操心一下怎么把自己的名字写好吧!”

  “你!”

  晴雯没想到自己好心提醒,却反被香菱呛得说不出话来,一张俏脸涨得通红。

  走在前边的赵驹和林黛玉自然是听到了晴雯和香菱的争辩声。

  二人对视一眼,眼中皆是闪过一丝笑意。

  自从香菱进了府,和晴雯之间就没少闹矛盾。

  晴雯办事极为利索,是个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人,自己忙得像个陀螺,也见不得别人闲着。

  而香菱的性子却恰恰与晴雯相反。

  她从小被拐,虽说那拐子为了能把她卖个好价钱,将她当作女儿来养。

  可那拐子自己都沦落到拐卖孩童为生了,日子能好到哪里去?

  所以,香菱被拐的那些年,没少帮那拐子干活。

  许是从小干活干怕了,等香菱进了勇毅侯府,竟变得有些懒惰起来。

  当然,要说她对府里的事情敷衍了事,倒也不至于。

  只是忙完自己的分内之事后,想要再叫她主动去做别的事情,那是万万不可能了。

  因此,香菱可没少被晴雯说教。

  赵驹深知晴雯伶牙俐齿,怕香菱吃亏,所以平常对她多有维护。

  香菱原本还是个老实本分的,可在赵驹的“偏袒”下,竟渐渐开始反抗起晴雯的“压迫”来。

  对于这两个丫鬟平日里的这般争辩,赵驹早已见怪不怪了。

  林黛玉率先停下脚步,好奇地转过身,对着香菱问道:“你能看懂那本册子上的诗词?”

  香菱见赵驹和林黛玉都停了下来,自己也赶忙停住脚步。

  听了林黛玉的问话,她先是点了点头,随后又摇了摇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只是认得上边的字,想要真正读懂却是不行。”

  说完,她看了一眼身旁正撇着嘴的晴雯,继续道:“虽然读不太懂,但也能看得出这些诗词写得极好。

  虽然不知道具体好在哪里,但里面的字词却是搭配得极为精妙。

  若是换上一两个字,那便失去了其中个韵味,想来,这便是诗词的精妙之处吧?”

  林黛玉微微睁大双眸,眼中满是惊奇,目光在香菱身上流转一圈。

  而后她将目光转向赵驹,嘴角噙着一抹笑意,轻声道:“原是我知道的少了,竟不知表哥府里还藏着这么个懂诗的丫鬟。”

  她这话,无疑是在肯定香菱方才对于诗词的那番见解。

  一行人便又继续朝着凉亭的方向走去。

  途中,赵驹侧头看向林黛玉,嘴角勾起一抹笑容,说道:“说起来,香菱不仅与你是同乡,且和你还有着别样的渊源呢。”

  林黛玉听闻此言,好奇心瞬间被勾起,一双美目满是探寻地看向赵驹。

  赵驹见状,便将贾雨村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讲给她听。

  林黛玉听着,眉头渐渐蹙起,带着几分感慨轻声说道:“我自幼被父亲当作男孩子一般教养,时飞先生便是父亲特意请来为我开蒙的先生。

  先前听他讲课时,各种名家典故信手拈来,只觉他学识渊博、博学多才。

  父亲对他也是极为赏识,常赞他是个有才之人。

  却万万没想到,时飞先生入了仕途之后,办起事来竟会如此糊涂。”

  赵驹闻言,只是淡淡地笑了笑,并未接话。

  原著书中,贾雨村所做的恶事,可远远不止这些:

  贾赦看上了石呆子的扇子,贾雨村为了讨好贾赦,竟不择手段,将那石呆子害得家破人亡。

  待到后来贾家家道中落,贾雨村已然官至大司马,非但没有念及旧情,反而对贾家落井下石。

  他知晓甄家先前曾将一部分家私寄放在贾家,竟亲自举报贾家有窝藏之罪,其行径令人发指,且不解。

  不过,这都是尚未发生之事,且与自己并无太大关联,赵驹倒也并未过于放在心上。

  等一行人重新回到凉亭这边的时候,迎春几个的行酒令恰巧到了收尾阶段。

  林黛玉重新回到桌前,接了几句行令之后,赵驹见着时候也不早了,便是叫了下人套了马车,打算将迎春几个送回荣国府。

  与此同时,荣国府内,贾母的屋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忧虑。

  贾母平日里大多时候都斜倚在榻上,享受鸳鸯的服侍。

  可这会却是没了这个心思。

  她端坐在椅子上,目光时不时地望向门外,眼神中满是担忧与焦急。

  先前,贾母见林黛玉被赵驹“拐”去了隔壁勇毅侯府,一急之下差点就要去宫里告他的状。

  等贾敬几个劝住了她之后,贾母却是转而担心起贾宝玉来。

  贾宝玉本就看赵驹不顺眼,平日里没少在背后嘀咕他的不是。

  这要是被他知道林黛玉被拐去了隔壁勇毅侯府长达数个时辰,那岂不是得把这荣国府闹得鸡飞狗跳、天翻地覆?

  贾母此刻正绞尽脑汁地思索着,该用什么法子拖延时间,好将贾宝玉敷衍过去。

  赵驹再怎么大胆,也绝不可能让迎春几个留在他府里过夜。

  迎春她们几个向来乖巧懂事,虽然方才跟着赵驹去了他府上,但也不会做出这般叛逆之事。

  所以,当下最要紧的,就是稳住贾宝玉,然后等林黛玉和迎春几个回荣国府。

  贾母正愁得不知该如何是好时,忽然听到外边传来婆子那略带慌张的通报声:“宝,宝二爷到!”

第309章 哑口无言

  贾母原本正轻轻摩挲着手中的佛珠,动作却突然一顿。

首节 上一节 223/32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