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都是我的! 第217节

  她甚至觉得,被心情烦闷的贾母留在她屋里伺候小半天时间,都不是什么累人的事了。

  至于贾母想要搅黄两人的婚事,王夫人只能说不可能。

  毕竟,林如海还没死呢,哪里有贾母插手林黛玉婚事的道理?

  贾母能做的,撑死就是写了信去叫林如海将两人的婚事取销了,然后将人换成贾宝玉。

  事实上,贾母也的确是这样做的。

  可她却并不觉得林如海会放弃这门婚事。

  毕竟,赵驹的身份摆在这里。

  等将来林黛玉嫁过去,一过门就是侯夫人。

  天底下哪有这这么蠢的人会拒绝这门婚事?

  想到将来林黛玉会成为侯夫人,王夫人却是突然反应了过来,面色微变,心中不由得暗骂数声。

  她原本还指望着大女儿元春能成功上位,管着赵驹府上的事情呢。

  这下可好,这狐媚子离了她的宝玉,转头又将元春的位置给抢了。

  真真是个祸害。

  不过,一个是将来要给她养老的亲生儿子,另一个则是已经外嫁出去了的大女儿,孰轻孰重,王夫人还是分得清的。

  虽然心中可惜将来不好插手勇毅侯府的事情,但现在的王夫人也并没有怎么放在心上。

  她现在已经有了新的目标。

  那就是薛家。

  要说薛宝钗,那自然是个好的。

  可想要嫁给她的宝玉,哪里有这么容易?

  不给个几十万两银子的嫁妆,王夫人是说什么也不会同意这门亲事的。

  现在那金玉良缘之说已经在荣国府传开,薛宝钗的名声几乎已经可以说是毁在贾宝玉身上,王夫人也不怕薛家再去找其他人。

  想着再过几年就有个几十万两的银子入账,王夫人的心情不由得重新变得愉悦起来。

  一旁的邢夫人见王夫人先是面露幸灾乐祸之色,然后面色又忽然变得阴沉许多,再然后又转阴为晴,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她这个妯娌怎么跟台子上唱戏的角儿一样,脸色变来变去的?

  贾母、邢夫人、王夫人几人各有心事,倒也没有想要聊天的兴趣。

  许久,外面有婆子的通禀声传进来:“老祖宗,平儿来了。”

  贾母的思绪被打断,面上闪过一丝不悦之色,但她仍然是对着外面吩咐道:“叫她进来吧。”

  平儿作为王熙凤身边听用的贴身丫鬟,想来是王熙凤那边有什么事情。

  没多久,平儿就是进了贾母屋里。

  等她行了礼之后,贾母便是径直问道:“可是凤丫头那边出了什么事?”

  平儿点了点头:“这事倒跟太太有些关系,是家里来了亲戚。”

  她这话一出,屋内几人顿时好奇起来。

  王夫人更是纳闷的问道:“家里的亲戚?”

  别是王家出了什么事吧?

  可这会儿王子腾已经去了辽东,她那嫂子又看她不顺眼,平常时更是没什么往来,能有什么事?

  刚才周瑞家的跟王熙凤说话的时候,并没有避着平儿,平儿便是解释道:“太太说,那亲戚原是祖上跟王家连了宗的,叫王家老太爷一声叔父。

  说是外男不便入门,就叫了他岳母并儿子上门来,说是要给太太请安呢。”

  等平儿说完,屋内陷入了短暂沉默之中。

  许久过去,贾母几人这才反应过来,心思各异。

  说是要给王夫人请安,倒还不如说其实是上门来打秋风的。

  贾母这会儿正烦着,倒也没有过问的心思。

  她只是摆了摆手,对着王夫人吩咐道:“既然是亲戚找上门来,那你去好好招待就是,莫要丢了荣国府的脸面。”

  她这二儿媳什么性子,贾母多少有些了解,这才特地跟她强调,要好好招待人家。

  像他们这样的人家,最是好面子。

  若是王夫人爱富嫌贫,做出什么蠢事来,外人不得说他们荣国府苛待家里的亲戚?

  邢夫人则是看向王夫人,面上满是幸灾乐祸。

  要不是贾母有言在先,她多少要嘲讽王夫人几句,怎么家里有这么一门穷亲戚打秋风来了?

  自从邢夫人以续弦的身份嫁给了贾赦,王夫人没少明里暗地里嘲讽她出身小家小户,可把她气的够呛。

  你王家不是能耐吗,怎么还叫家里连了宗的亲戚混成了这副模样?

  王夫人听着贾母的话,又迎着邢夫人那略带几分嘲讽的眼色,只觉得怒从心来。

  但这会儿倒也不好当着几人的面发作,王夫人只得强压下心中的怒火,强笑着对贾母请示道:“那儿媳先回去了。”

  说着,就带着平儿出了贾母的屋子。

  堪堪出了贾母的院子,王夫人再也按耐不住,对着平儿恼怒道:“你奶奶是怎么做事的?连这么点小事都处理不好?

  这种穷亲戚上门来打秋风,只管给几两银子打发出去就是了!哪里用得着跑来老太太屋里说?”

  被贾母几个,尤其是被向来被她瞧不起的邢夫人知道了这事,王夫人只觉得这辈子的脸都被丢尽了。

  哪曾想,平儿对此早有对策。

  她先是装作在四周扫了一眼,而后这才凑近王夫人,委屈道:“奴婢这不是在为太太考虑?

  人家都找上门来了,若是不跟太太说这事,府里的那么些个下人不得说太太嫌贫济富,瞧不起家里的穷亲戚?”

  虽然王熙凤想要叫王夫人狠狠地丢一回面子,可平儿说的倒也没错。

  王夫人闻言,面色稍缓,但却是没有见刘姥姥的打算。

  她对着平儿摆了摆手,没好气道:“你走一趟,就说我说的,叫账房那边提二百两银子出来给了那刘姥姥,叫她拿去做些小买卖,或是置几亩地,往后别再投亲靠友的了!”

  这二百两银子,就算是她和那刘姥姥的断亲费用了。

  这等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亲戚,就活该一辈子在地里讨食,跑来荣国府做什么?

  害得她丢了好大一份脸面。

  平儿闻言,惊讶的问道:“太太不去见一见?”

  就算是王熙凤,方才也只是想要将王夫人有这么一门穷亲戚,且还找上了门来的事情传出去,叫王夫人丢点脸面。

  哪曾想王夫人竟是打的这般念头。

  这下可好,王夫人一个嫌贫爱富的坏名声是逃不掉了。

  向来心善的平儿终究是不忍心见到王夫人掉进这么大一个坑里去,正犹豫着怎么开口提醒她。

  哪曾想,王夫人却是满脸的不耐烦,再度开口道:“叫你去你去就是了!到时候旁人问起来就说我不在,这你都想不到?”

  亏凤丫头还是个聪明伶俐的,怎么跟前听用的贴身丫鬟是这副德行?

  可怜的王夫人这会儿还以为王熙凤跟她是一条心的,想着她这样安排,王熙凤这个做侄女的应该会将此事办妥才对。

  她哪里还料得到王熙凤本就存着想要看她笑话的心思?

  训斥一番平儿之后,王夫人便是转头去了薛姨妈的院子里。

  她刚从贾母屋里出来,怎么说也要装一装样子,省得又被贾母找借口来对她说教。

  等平儿将王夫人的话转述给王熙凤之后,王熙凤眼珠子一转,故作震惊道:“太太不在?可我刚才还…”

  见着刘姥姥看向她这边,王熙凤话锋一转,面露遗憾之色:“姥姥到是来的不巧。

  许是太太这几天忙着礼佛,累坏了身子,这会儿还在床上躺着呢。

  不过你放心,定不会叫姥姥白跑一趟。

  昨儿我本是想要叫平儿拿了那一百两银子,去给屋里的丫鬟做几身衣裳,姥姥若是不嫌弃,把这钱拿去便是,给家里人做几身过冬的衣服也好。”

  等刘姥姥将银子收好,又拉着板儿给王熙凤磕了几个头,这才千恩万谢地出了王熙凤的屋子。

  周瑞家的带着刘姥姥祖孙两个堪堪出了府门,平儿在后面提着一个包裹追上了几人。

  将从账房那边提来的银子给了刘姥姥,而后又将方才王夫人的话讲给她听了,又送了许多自己的东西之后,平儿这才将人送走。

  回去的路上,想着方才王夫人说的话,平儿不由得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这会奶奶已经开始安排了,但愿太太不要被气出个好歹来…

第304章 找上门

  三春并林黛玉的院子,迎春的屋里。

  这会几人正聚在一起讨论诗词。

  中秋佳节渐近,以贾母平素喜热闹、重节庆的性情,届时必当大摆筵席,到时候可能会叫她们几个小辈作诗。

  毕竟,贾宝玉惟一稍微出彩些的,就是作诗了。

  以贾母对贾宝玉的疼爱程度,怎么可能不叫贾宝玉作了诗来显摆一下?

  探春与林黛玉两个才思敏捷,想要临场作诗倒也并不是什么难事。

  稍微有问题的就是迎春和惜春两个。

  迎春只擅长围棋,其余方面并不怎么精通。

  更不用说是诗词创作这等高难度的了。

  惜春就更不用说了。

  现在唯一叫她感兴趣的就是好吃的零嘴、吃食什么的。

  只有偶尔无聊的时候才会重操旧业,画上几副画拿去给迎春几个看。

  这会林黛玉和探春正在帮两人梳理与中秋节相关的诗词典故、辞藻意象等。

  堪堪给迎春两个恶补一番之后,探春和林黛玉两个还没来得及松一口气,就是听到外边传来看门婆子的通报声,说是赵驹来了。

  迎春、探春、惜春几个倒也没有多想,只是起身迎了出去。

  林黛玉心中猜测,赵驹怕不是来找她的。

  想着两人定下已经定下了婚约,将来自己更是要嫁给赵驹,林黛玉面上不由得浮现出一抹酡红之色。

  她犹豫了一下,有些纠结要不要跟着迎春几个一起。

  虽然贾敏去世的时候还没来得及教她一些事情,但林黛玉也是知道,像她和赵驹这样订下了婚约的,成婚前见面怕是有违礼数。

  但她想了想,终究还是跟上了迎春几个的脚步。

  想来,老祖宗并未明令禁止此事,见一见应当是无碍的吧?

首节 上一节 217/32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