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都是我的! 第151节

  言罢,还朝身后的侯继业投去一道凌厉的目光。

  贾敬摆了摆手,神色无奈道:“无妨,皆是我管教无方,让诸位见笑了。

  宝玉平日里被宠溺过度,才闹出这般丑事,实在是有辱家门。”

  贾宝玉于贾家女眷营帐之外,仿若魔怔一般,来回踱步,却始终难以举步入内。

  他目光频频投向营帐之内,听着其中传来的欢声笑语,面上尽显踌躇之色。

  贾宝玉低头看向自己这副狼狈模样,下身那片水渍留下了极为显眼的痕迹。

  刹那间,他只觉得头皮发麻,满心皆是懊恼之意。

  若林妹妹瞧见他这般狼狈模样,往后还如何在她跟前维持体面?

第213章 俘虏之事

  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贾宝玉正绞尽脑汁,挖空心思琢磨着如何在外边消耗时间过去,好掩盖此刻的窘迫。

  却不想被门口眼尖的守门丫鬟撞了个正着。

  那丫鬟见他去而复返,不由得好奇问道:“宝二爷,您怎地又回来了?”

  贾宝玉面露尴尬之色,他刚打算悄声吩咐守门的丫鬟,让她去自己院里唤几个丫鬟来,回去拿套干净衣服。

  谁料这丫鬟扯着嗓子一喊,贾母等人怕是已然听到了。

  果不其然,里屋的贾母听闻外头声响,急忙朝着外面高声问道:“可是宝玉回来了?可是前边有什么事?

  还不快些进来,外头日头正毒,仔细热坏了!”

  贾宝玉无计可施,只得磨磨蹭蹭挪了进去。

  刚一跨进门,便被贾母一把搂入怀中。

  贾母满脸关切,忙问道:“乖孙儿,怎么回来了?莫不是前头出了什么事?”

  贾宝玉强扯出一丝笑容,回道:“老祖宗,是老爷叫我回来的。”

  贾母等人心中正犯嘀咕,方才贾政还气势汹汹地唤贾宝玉去外头,怎么这一会儿就又让他回来了?

  本欲问个究竟,可瞧着贾宝玉神色颓丧,话到嘴边,终究还是吞了回去。

  贾宝玉依偎在贾母怀里,只觉得混身不自在,下意识地蹭了蹭双腿。

  方才被吓得尿了出来,这会儿裤子半干不干的,黏在腿上,别提多难受了。

  随着他的动作,不可避免地散发出些许异味。

  好在身旁的贾母年事已高,耳背眼花,嗅觉也迟钝,并未闻到异味。

  加上贾宝玉出门前,又刻意涂抹了一层厚厚的胭脂水粉,那股尿骚味竟被巧妙地掩盖住了。

  故而,坐在贾母另一侧的林黛玉,也未察觉到任何异样。

  探春坐在离贾母等人稍远的位置,正与迎春、惜春交谈。

  见贾宝玉归来,下意识地朝他望去,只见他下身有一道明显的水渍,瞬间愣住了。

  迎春和惜春见探春突然停住话语,也顺着她的目光看去。

  刹那间,两人同样发现了贾宝玉的异常。

  惜春年纪尚小,童言无忌,没忍住便要开口询问:“宝二哥,你怎地……”

  话还未说完,便被眼疾手快的探春一把捂住了嘴巴,不叫她继续说下去。

  即便如此,惜春还是将营帐内众人的目光吸引了过来。

  见众人皆好奇地看向惜春,探春松开捂住惜春嘴巴的手,勉强挤出一丝笑意说道:“四妹妹这是在和宝二哥闹着玩呢。”

  贾母等人虽觉有些奇怪,却也没有深究,依旧将目光投向帐外,继续留意外边的动静。

  贾敬竟能获封一等爵位,这等喜讯传来,直叫她们又惊又喜。

  探春见众人的目光已然移开,暗暗松了一口气,旋即嗔怪地瞪了惜春一眼。

  惜春这会也是反应了过来,嘿嘿一笑,小脑袋娇憨地往探春身上一靠,似是要将方才的小插曲都抛诸脑后。

  宫外,安朔帝在处置阿剌知院等数名首领之后,便起驾返回皇宫。

  此番不过是餐前小菜,真正的重头戏,还得是宫中即将举行的庆功宴。

  御花园中,金碧辉煌的宫殿错落有致,琉璃瓦在日光下熠熠生辉。

  御赐珍馐摆满长案,珍馐美馔散发着诱人香气。

  一旁的乐师奏响雅乐,舞姬们伴着乐声翩翩起舞,长袖飘飞,尽显皇家气派。

  此次本是为赵驹等人庆功,可席间,话题不知不觉便转到了如何处置大军带回的数万女真俘虏,以及留在宁州的女真妇孺上。

  赵驹率骑兵营北上时,也带了部分步兵营军士,不过他们远远跟在后面。

  每攻克一座城寨,赵驹便着手布置大狱,再让步兵营军士负责看守。

  好在赵驹操练新军时,三令五申强调军队纪律,否则他还真不敢把这些人留在那儿看守。

  如今,如何处置这么多俘虏与妇孺,倒成了一个棘手的难题。

  礼部左侍郎李旭尧离席而起,整了整朝服,神色庄重,拱手朗声道:“陛下,列位大人!

  今次我大景朝大军凯旋,扬威四海,实乃国之盛事。

  依臣愚见,宜彰我天朝上国之宽厚仁德,将所俘女真人等,尽数遣返塞外。

  彼等久处荒蛮之地,未沐王化,若放其归,再以我华夏礼仪、经史子集之学润泽。

  假以岁月,定能感怀圣恩,诚心归附。

  如此,不劳师动众,便能于塞外广布我朝教化之光,实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宏业,望陛下明察!”

  赵驹几人正坐在后排角落,风卷残云般扫荡着桌上佳肴。

  他听到李旭尧的话,动作猛地一滞,眼中满是诧异之色。

  这李旭尧,不过短短数月时间未见,怎地变得如此妇人之仁?

  一旁同样吃得酣畅淋漓的忠顺亲王、侯孝安等人闻言也纷纷愣住,面面相觑,心中暗忖:哪来的愣头青?

  别问作为此次庆功宴上的几位关键人物,竟安坐于边角不起眼之处。

  只因其等举止失仪,饕餮之态尽显,令安朔帝心生嫌恶,遂有此安排。

  正想着,理国公柳彪之孙、一等子柳芳已然按捺不住。

  他“嚯”地站起身来,戟指怒目,冲着李旭尧厉声喝道:“李大人,你究竟是何居心?”

  李旭尧微微一怔,旋即问道:“柳大人,此话从何说起?”

  柳芳满脸怒容,言辞激烈:“女真蛮夷,生性残暴,屡屡挥军南下,烧杀掳掠,致使我大景朝百姓生灵涂炭,苦不堪言。

  如今我朝将士浴血奋战,好不容易大败女真,为何要将这些俘虏放回?

  莫不是想资敌养寇?还是想等女真人休养生息,再度兴兵南侵?”

  李旭尧听闻,冷哼一声,反问道:“柳大人,依您之见,又该如何处置?”

  柳芳不假思索,斩钉截铁地回道:“自然是将这些女真俘虏尽数斩杀,以绝后患!”

  李旭尧的做法要不得,柳芳的想法更是离谱。

  赵驹闻言,不禁诧异地斜睨了柳芳一眼。

  随即抬起脚,不轻不重地朝前方侯孝康踹去,问道:“柳芳和女真人有仇?”

  看他这番杀气腾腾的模样,不知道的,还以为人家女真人把他家祖坟给刨了呢。

第214章 御花园叙事

  侯孝康正满脸担忧地瞧着柳芳,冷不防被赵驹狠狠踢了一脚,顿时脸色一沉,怒目瞪向赵驹,随后又朝侯孝安望去。

  侯孝安依旧狼吞虎咽,察觉到侯孝康的目光,无奈道:“看我作甚?人家在问你话呢!”

  言罢,翻了个白眼,“虽说他是我一手提拔起来的,可如今人家贵为侯爷,我又能如何?”

  侯孝康听了,只得黑着脸,压低声音道:“柳芳的大女儿,嫁与牛奔为妻。

  牛奔战死于辽东,他女儿也随之自缢,没了。”

  赵驹恍然,瞧了瞧满脸杀气的柳芳,便不再言语,打算等宴会结束后,再找安朔帝好好说道说道。

  宴会上,二人的争执愈发激烈,言辞也比先前犀利许多。

  李旭尧怒叱柳芳行事冷酷,毫无恻隐之心;柳芳则反唇相讥,讥讽李旭尧优柔寡断,尽是妇人之仁。

  随着两人争吵升级,各自阵营的同僚与旧友纷纷出面,为其发声。

  一时间,整个大殿内议论纷纷,众人各执一词,场面混乱不堪。

  安朔帝端坐在上首,冷眼睨着场内争吵不休的众人,脸色愈发阴沉,不禁轻咳一声,意在示意众人安静。

  谁料,众人非但未停下争执,反倒吵得愈发激烈,大有当场拳脚相向的架式。

  安朔帝顿时怒不可遏,猛地拍案,厉声喝道:“够了!一个个成何体统!”

  安朔帝龙颜大怒,众人纵使心中万般不情愿,也只能暂且作罢。

  只是依旧互相怒目而视,眼神中满是愤懑。

  安朔帝强压怒火,沉声道:“今日乃是庆功宴,此事容后再议!”

  在场多有擅长逢迎之徒,三言两语间,便是重新将宴会的气氛烘托得热烈非凡。

  彼时,御花园偏殿之中。

  安朔帝于正厅之内,盛宴铺陈,热闹非凡;周皇后则在偏殿之中,殷勤款待诸多女眷。

  此刻,王夫人置身于这偏殿之内,只觉浑身不自在,满心都是不愿。

  虽说在荣国府中,她身为当家太太,掌管着府中的大小事务,手握中馈大权。

  然而,因其夫贾政不过是个五品员外郎,她至今也只是个五品宜人。

  莫说与那一品诰命的贾母、邢夫人相比,便是先前身为三品诰命夫人的尤氏,她也难以望其项背。

  这便是王夫人整日蛰居于荣国府的缘由。

  府中往来的亲眷,皆是伯爵夫人、将军夫人这般身份尊贵之人。

  相较之下,她不过是个五品员外郎夫人,自忖身份低微,还是少抛头露面,以免遭人轻视。

  邢夫人则纯粹是生性悭吝,不愿出门花费银钱。

  至于王熙凤,贾琏所捐五品同知一职不过是虚衔,并无诰命在身,自然无缘入宫。

  此刻,她正苦哈哈地在荣国府忙碌,精心筹备着贾母等人回府的一应事宜。

  贾母贵为一等国公夫人,又与太上皇同辈,周皇后自是礼遇有加。

首节 上一节 151/32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