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 第203节

  “复辽军这名字好啊.”

  复辽这两个字,好就好在,辽国已复不起来了。而且往北打的话,可能会很艰难,但真的有用,因为在这些地方,很多部落都还奉大辽为正统……

  耶律延禧几次被打光,都能组织起来反攻就是例子。

  漫天的雪花飘飘洒洒,眼看宣和五年,即将过去。

  陈绍看向东边。

  至于辎重问题,自己或许,该带着灵武军,去和汴梁那些人好好交往一番了。

  随着战争的继续,陈绍的兵马还会增加,定难军的兵源太充沛了。

  这个钱,只能找大宋要,也只有他们给的起。定难军体量太小,供不动几十万人马。

  要是真能以勤王的名义,带着灵武军进入汴梁.

  陈绍仿佛看到了,自己站在金殿上,大声喊出:

  天下事在我,我今为之,谁敢不从!

  有不从的,就让大虎拉出去砍喽,真痛快啊!

  一阵寒风吹过,陈绍瞬间清醒过来,看了一眼身边的大虎,陈绍拍了拍他的肩膀。

  “大虎啊。”

  “东家,什么事。”

  “没事。”陈绍笑吟吟地说道:“好好干!我让你打谁,你就打谁,知道了么?”

  大虎挠着头,哈哈笑道:“行,都听东家的。”

  ——

  几匹快马踏冰践雪,飞也似的疾驰到了蓟州。

  在蓟州运河渡口处停下,北岸正是平州军余部惨败的地方。

  而萧干的大奚兵马,也在此被宗望击败,东岸河滩地上一片血红色的雪泥,满地的残兵断刃也未曾收拾,仍然是一片战场景象。

  运河水位很高,但是此时已经结冰,失去了阻拦女真的作用。

  河中拉起的长索,也变得毫无用处。

  在渡口西岸,有杨可世带来的胜捷军驻守,胜捷军来得匆忙,根本没有带辎重队来。

  胜捷军就在这里伐木掘地,挖出了一个个地窝子,上面覆盖枯枝树木,在这里布防等待接敌。

  等车马把帐篷锅灶运上来,眼前也没什么敌情,西岸这些胜捷军都懒洋洋的升起了一堆堆篝火,在这里苦挨着日子。

  送出张觉之后,赵佶可能是觉得杀张觉这事太丢人。

  所以又假模假样,说是王安中曲解他的意思,擅杀国家大将,将王安中罢为观文殿大学士、秘书少监,他还没回汴梁,又贬为单州团练副使。

  可谓是一撸到底。

  任命童贯领枢密院,宣抚河北、燕山,再次挂帅。

  童贯无奈,只好领命,但是他没有去燕山,更不敢去河北,而是跑去王禀驻守的河东太原城中。

  大战一触即发,童贯在年前,又派马扩、辛兴宗以贺新年,巩固盟友为名,出使金国,去试探女真人的意图。

  此时,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女真人肯定会南侵。

  燕山府首当其冲,定然会被两面夹击,古北口的女真鞑子和东边刚打下平卢的完颜宗望,已经把燕山府围起来了。

  这里的渡口算是完颜宗望挺进燕京的最佳通路。

  将来鞑子要是西进燕京,多半也要走这里,所以再怎么辛苦,都要将这里把守塌实。

  原本是西军中过得最舒服的胜捷军士卒,也只好忍饥耐寒,在这里苦撑,只盼着后面大队赶紧上来。

  就算不能接替自己下去,至少也有帐篷、粮草运上来,而不是现在睡地窝子,吃着随身携带不多的干粮。

  童贯重新挂帅的消息传来,他们还是比较高兴的,老宣帅虽然这几年总带着弟兄们打败仗,但是他在朝中有人,是官家亲信,能弄到粮草辎重来。

  在西岸下游,却是常胜军余部驻守,他们的日子比胜捷军还要更惨淡一些。

  胜捷军在西岸至少还有些自带的辎重,常胜军苦惯了,没有家底,只能在河滩地上、雪泥当中,挖出一个个大大小小小的地洞。

  士卒们就蜷缩在里头挨着一个个寒夜,时常有冻死者。

  还好杨可世知道这次防守蓟州的厉害,说不得要倚仗这些辽地出身的常胜军,而且也怕他们降金。

  所以经常送点热烫热水过来,冻伤的也大多给救护了,所以尽管很苦,勉强还能支撑下去。

  常胜军是辽地难民起家,其实大部分人,原本都是平卢一带的百姓。

  张觉的事,对他们影响很大,经常有人朝着大宋胜捷军的驻地骂骂咧咧地啐唾沫。

  比起胜捷军来说,他们算是吃惯了苦的,又在女真鞑子手下吃过亏。所以他们虽然心中对大宋不满,但也安稳的很,一点异动都没表现出来。

  杨可世却不敢怠慢,一个劲儿地提防着他们,生怕郭药师投降。

  郭药师这人,算起来已经是三姓家奴了,他先是被耶律淳组织起怨军八营,耶律淳是他的第一个主子;

  结果怨军八营刚出兵就造反,他跟着董小丑,成为董小丑的副将;

  后来他又背刺董小丑,亲手杀了董小丑,重新投降大辽;

  童贯伐辽,郭药师再次背叛大辽,将易州、涿州献上,成为了大宋的臣子。

  这样的人,在面对女真铁骑的时候,投降的概率太大了。

  从童贯开始伐辽,到现在,一共也没几年。

  但是这几年,是一年不如一年,尤其是胜捷军,军心士气跌落到了谷点。

  偏偏此时,完颜宗望挟胜而来,想想都叫人绝望。

  燕山府各路人马,都看不到一点获胜的希望,人人都期盼朝廷和宣帅,能够用外交化解此番战事。

  大人物们尚且可以努力,普通士卒就只能一天挨一天的在这里苦撑。

  当东面传来快马奔驰而来的声音,在那里烤火的胜捷军士卒个个转过头来,一个个眼中都是期盼的目光,难道是后方大队终于上来了?

  俺们西军是不是重新回来支援了?

  对他们来说,真能拯救大家的,还是西北那些军汉。

  ——

  上京,会宁府。

  一队人马,哗啦啦的直冲入皇帝寨中。

  此时的会宁府,又叫呼汗毡,以游牧传统为主,无城墙,宫殿为“毡帐+木构”混合式。

  银术可看着皇帝的毡帐,心里激动不已,自己终于重新把地位打了回来。

  这一次,他以一己之力,击溃了耶律延禧组织起来的最后一点力量。

  从此之后,耶律延禧再也没有一点威胁,他只能逃窜了。

  随便派出一员大将追杀,估计用不了一个月,就能将他斩杀或者俘虏。

  银术可也因此,被皇帝完颜吴乞买召回会宁府,要亲自见他。

  敖东殿内,完颜吴乞买踞坐上首,一手支颐,一手轻轻敲打着腰间佩刀刀柄,静静等候。

  而几名女真亲卫按刀侍立,个个都沉着脸。

  外间传来脚步声响动,一个在外值守的亲卫掀开帘幕,硬梆梆的通传了一声:“完颜银术可到了。”

  女真人立国不久,还没有那种正规的礼仪,即使是在皇帝帐内。

  如今他们整个大金,最讲规矩,最文明的。恐怕不是深谙中原文化的完颜希尹,而是完颜拔离速。

  女真皇帝还在殚精竭虑的时候,完颜拔离速已经领先他们几十年,提前进入腐化堕落,骄奢淫逸阶段了。

  银术可单膝跪地,左拳触右胸,“拜见皇帝陛下!”

  完颜吴乞买点了点头,示意他起来。

  “你仗打得不错,将契丹狗最后的力量灭杀,我已经去俺皇兄的墓前,将此事告诉了他。”

  银术可一听这个,顿时激动不已,双膝跪地,爬到完颜吴乞买身边,俯身以额触太宗靴尖。

  这是女真部传统中最高敬礼,显示银术可的感激。(《金史·仪卫志》载:世宗大定七年(1167年)始禁“近身触靴礼”,违者鞭笞。)

  他不是感激当今皇帝的赏赐和肯定,而是感激他在老皇帝墓前,为自己正名。

  完颜阿骨打,被女真各部称为老皇帝,在他们心中是跟神一样的人物。

  完颜吴乞买看着银术可,赐他同坐炕沿,坐在自己的身边,低于龙榻的侧座。

  等他坐下之后,完颜吴乞买说道:“如今耶律延禧,已经是断了腿的猎物,不用耗费太多的人去追捕。你的功劳,俺会记在心里,这次把你从前线调回来,不是要抢夺你击杀耶律延禧的机会,而是有更重要的事,要你去做。”

  “陛下请吩咐!”

  “俺们女真被契丹狗欺辱,你也是经历过的,过着猪狗一样的日子。是俺皇兄,带着大家起兵反抗,用了七八年,就将契丹人建立的帝国给掀翻。”

  “如今正是咱们女真起势的时候,俺皇兄虽然崩逝,英灵定然不散。宋人收容张觉,正是绝佳的机会,我正要起兵南下,如同征服契丹一样,将南朝土地,变成尸山血海!让那些南人,永为女真人的仆役!”

  完颜吴乞买,从自己的身边,拿起一根令箭,说道:“你去大同府,率领本部人马,南下应州治所。如今那里还被辽地汉人占据,你把那里夺了来,作为俺们金国的先锋,准备进攻大宋河东。”

  银术可伸手接过令箭,站起身来,举令箭过顶,喊道:

  “阿干!”“阿干!”“阿干!”

  三呼阿干,在女真部落中,等于是对皇帝下了军令状。

  宣誓即使是死,也会完成皇帝的命令!

  从敖东殿出来,银术可回头看了一眼,心中豪情万丈。

  在西路军受的憋屈,此刻荡然而空。自己是南下攻宋第一先锋,未来还有大把的功劳,等着自己去捞。

  此刻他还不知道,在西北,也有一伙人,把目光盯上了应州治所。

  ——

  宣和六年正月。

  当各方人马,都在为接下来的大战摩拳擦掌,积极整备的时候。

  此时此刻,大宋官家赵佶却不在禁中,而在皇城东北角的上清宝箓宫中守静。

  童贯派来的方腾,正焦急地在外面转悠,他有要事禀报,但是却见不到皇帝的面。

  道宫门前,道士们严阵以待,不许他靠近一步,说什么都不听。

  这座上清宝箓宫是已经故去的‘通真达灵元妙先生’-——林灵素在禁中所治,前后一共建了五六年,用工万计,费钱七百余万贯!

  前后九进,正殿奉三清,多有神仙雕像配享。

  殿宇雄丽,檐头蜀柱、斜撑、雀替、梁枋满饰扇、鱼、水仙、蝙蝠、白鹿。

  檐上松柏、灵芝竹、狮、麒麟、龙凤千姿百态。

  殿宇之间,林掩其幽,岩壮其势,水秀其姿,宛若三十六洞天外又一洞天。

  七百万贯是个什么概念?

首节 上一节 203/2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