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 第202节

  将主,该怎么办?将主,该怎么办!

  驱民扑城,历史上比比皆是,尤其是混乱黑暗的五代十国。

  可如许残暴的末世景象,在大宋和大辽争锋这些日子,已经有数十年甚而上百年不得见。

  虽然近年来,日子渐渐艰难了不少,可出门总还能指望平安回来,每日两餐不管好坏还能混个肚圆。

  这样平安的日子,当初天真地以为能天长地久的下去,甚至多少还有些不满。

  但是这所有一切虚假的平安景象,就在女真鞑子铁蹄突然南下之下被踏碎。

  才让燕地子民恍然发现,以前自己不满的日子,如今已经成为了奢求。

  赵秘校浑身颤抖,射箭的号令就堵在自己喉间,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这都是平州附近的百姓,是他们的父老乡亲。

  而在他旁边昂然而立的张淮,猛的一闭眼睛,突然吼声如雷一般炸响!

  “直娘贼,放箭!”

  “放箭!”

  “放箭!”

  他连喊三声,而后猛的倾身从垛口探出,死死瞪着那成千向着城墙涌来的百姓,死死瞪着在他们身后的胡虏。

  仿佛要将这场面牢牢记在心中,哪怕千年万载,也绝不忘却!

  滦州城墙上,数百张弓弦猛然颤动起来,每一声颤动,都带着呜咽声响。

  不知道多少滦州军士,在松手放弦,或者扣下牙发的时候,都闭上了眼睛。

  羽箭驽矢如飞蝗一般激射而出,张淮着魔一般看着眼前一切,所有的景象,在他视线中仿佛都放慢了动作,格外的残忍,格外的血腥。

  矢落如雨,无数衣衫破碎,满面枯槁的百姓,身上溅起了无数点血花。

  然后就这样重重倒在了城下,但是后面的百姓仍然麻木的滚滚而进,跌倒又爬起,哀嚎着,哭喊着,挣扎着,绝望的迎接着这一轮又一轮洒下来箭雨!

  更令人绝望的是,此时北面仍然有不住的烟尘卷动,肯定是一队又一队的百姓,被次第驱赶而来。

  更多的女真骑士,也加入了战场当中,他们虽然疲惫,却叫嚣着呼喊着挥洒着他们的残暴,将他们在岚州捕掠到的南朝生口,稍稍整队,就要驱上这岚州城下的修罗场中。

  城上矢落如雨,城下哭喊声惊天动地。看着城上城下自相厮杀。这些女真鞑子,却一个个都咧开了嘴,露出一口黄牙,哈哈大笑!

  完颜宗望目光扫过不断加入战场的燕地百姓,看向身边的降将李石。

  “燕山府的宋人,给我送来一个礼物,请李将军一起观赏。”

  李石站在一旁,小心叉手道:“多谢二太子。”

  有女真鞑子,捧来一个盒子,打开之后散发着腥臭。

  李石看了一眼,当即皱起眉头来。

  “李将军,可认得此头颅?”

  李石犹豫了一会,说道:“此乃宋人奸计,用了个颗假头颅,要骗二太子.”

  完颜宗望笑了笑,说道:“你的意思是这颗头,不是张觉的?”

  李石摇头道:“绝非张此头颅绝非张觉。我从少时相随,跟着他一路征战,岂有不识之理。”

  有个女真浦里衍大怒,嘴里用女真话骂骂咧咧。完颜宗望却只是哈哈一笑,说道:“大宋使这种手段,哪还有一点大国气度,真个是不足为惧!”

  李石看着那个酷似张觉的头颅,不知怎地,心中竟然莫名的一松。

  此时此刻,若是面对真正的张觉头颅,自己恐怕做到不如此淡定。

  燕京城。

  萧瑟的北风吹过,呼啸声呜呜咽咽,朔风卷过城头“宋”字旗,裂帛声似鬼哭狼嚎。

  平州人马暂居的营地外,突然人潮涌动。

  张觉推开门,院子里站着的平州兵,全都围了过来。

  人们的脸上,都带着无尽的愤恨,看向周围聚拢的弓弩手。

  此时,所有人都知道怎么回事了,面对宋人的包围,这些人恨意滔天。

  他们没想到宋人如此无耻,自发地将张觉护了起来,但是张觉却拨开人群,朝着宣抚司的位置,破口大骂起来。

  其他平州兵也知道,活是活不了了,也跟着张觉一起痛骂!

  外围的人群中,一个武将脸色难看,闭着眼一挥手。

  顿时,万箭齐发。

  营中惨叫声连连,不知道有多少张觉的心腹亲卫在这一刻浑身浴血的倒下!

  几轮齐射之后,活着的人已经只剩下寥寥几个。

  这名武官踩着血泥进来,走到张觉身边,举刀割下了他的头颅。

  “来人呐,将张觉的人头,送到宣抚司!”

  ====

  历史上,张觉手下的结局:

  张敦固假意投降金军,暗中联络辽西奚族人企图反攻,事泄后被金军砍断四肢,悬首平州城门示众;

  李石因通汉、女真文字被完颜宗弼(金兀术)收为幕僚,后官至金朝户部尚书,其侄女李师儿成为金章宗皇后;

  赵公鉴随张觉逃入燕京后,宋廷为向金示好,将赵公鉴与张觉一同斩首,首级函送金营;

  平州兵:金军破平州后,将参加过抗金的汉、渤海族士兵集中坑杀于滦河畔,史载“河水赤三日”;

  妇孺为奴:士卒家眷被掳至上京会宁府,分赐女真贵族为奴,途中冻饿死者过半。

  约三千人被迫加入金军“汉军万户”,参与1125年攻宋战争,多被充作攻城先锋送死。

  部分士兵遁入燕山为匪,1130年被岳飞剿灭于太行山

第161章 战书

  从暖泉峰下来,空中已经飘起雪花。

  陈绍下令往夏州而去。

  三姐妹留在了银州,陈绍直接骑马,和亲卫们一道前往夏州。

  张觉死了。

  得到这个消息,陈绍就知道女真离动手不远。

  大宋这步棋下的实在是太臭,你要么就从一开始不接受张觉,要么就死保他到底。

  先接受人家以平洲全土来降,封了节度使,却在女真攻打平州的时候袖手旁观。

  派人去接了张觉入燕京,却在女真索要时候杀了张觉献上人头。

  如此一来,燕地人心,恐怕已经尽失。

  燕山府如今最大的武将郭药师,和张觉都是旧日大辽武将,同是降宋,看到张觉的下场,他能不起异心?

  从暖泉峰到夏州,一路上兵马络绎不绝,看来李孝忠的嗅觉同样敏锐。

  夏州的马匹,类似蒙古马,个头不大,但是耐力很强。

  还有一些骡马、驮马,沿途不断运送物资。

  夏州兵里,很多都是原本的大辽子民,但是这些人复仇的心思不强,反而十分畏惧再次与女真接战。

  契丹这一败,败的实在是太崩裂了,以至于辽人大多患上了女真恐惧症。

  这一点陈绍早就知道,他经常派人收集底下人的想法。

  不过夏州本部兵马,倒是和银州兵差不多。

  陈绍来到夏州城外,在五羊岭遇到了李孝忠。

  “节帅,你怎么来了!”

  陈绍笑道:“早就派人去通报,看来你没在城里待啊。”

  李孝忠也大笑起来,“刚从黑山回来。”

  黑山镇距离夏州还很远,难怪他没有收到自己要来的消息,看来回夏州之后,李孝忠是马不停蹄,根本就没回城。

  他和陈绍不光想法很类似,行动也很像,都是在战前不断巡视,查缺补漏。

  两人在五羊岭东侧的路边坐下,大虎则在一旁点燃了一堆篝火,时不时添几根木棍。

  各人的脸上被火光映的,都红扑扑的仿佛多了几分血色。

  李孝忠盘腿坐下,“节帅,据我估算,咱们的粮草恐怕支撑不到明年秋收。”

  陈绍点了点头,这一点他早就发现了,不是陈绍手下不事生产,也不是他不努力屯粮,实在是地盘上耕种土地有限。

  给自己一个荆湖或者关陇,亦或是是河北,都足够吃的。陈绍出兵的方向上,基本没有什么粮产区,搞不好还要添一点进去。

  “女真鞑子人本来就少,他们的仆从军都很少能领到军饷,全靠抢掠。而且这次童贯赎买燕京,白给了他们不下两百万石的江南漕粮.”

  听到这个,陈绍就头疼,光是宣和四年那次,一下就给了一百六十万石。

  童贯啊童贯.

  我上早八!

  大宋有粮食,但是都花到了不该花的地方,汴梁一个地方,就吃光了大宋近乎一小半的粮食。

  陈绍说道:“一旦开战,我预计河北坚持不了多久,因为大宋派出的蔡攸,正在河北、河东宣抚,此人是个十足的草包,而且又蠢又坏。”

  “放他在河北,破坏力可比一万女真兵马,说不定没等开打,就把河北百姓逼得造反了。”

  李孝忠看了陈绍一眼,火光倒映在两人的眼中,让他们的眼神都显得有些神秘。

  陈绍似乎感觉到了他的目光,抬起头来,朝着他微微点头。

  两人心照不宣,没有继续说话。

  战端一旦开启,就不能再任由大宋继续它的骚操作,干一些仇者快亲者痛的事来了。

  自己这些人,在朔州到云州附近打,节帅则要进入一个完全不同的战场了。

  那里没有硝烟,没有刀剑,但是也很凶险。

  “打吧,你带着他们在前面安心打,我保证给你们一口吃的。”

  其实开打之后,好处也有很多,可以解决定难军内部,多少存在的民族矛盾、地区稳定、将士们建功心切等等问题。

  还有就是陈绍一直在囤积物资备战,若是再不开战,这些箭矢、火药、战马、药物.都有保存和维护的花销。

  养着十万战兵,是个什么概念?花钱真就如流水一般。

  赶紧用它们换来利益,才是真的。

  陈绍站起身来,说道:“你在夏州,把这些辽人组织一番,我们打朔州、应州这些地方,还可以说是恢复华夏故土。可再往北,最好是有一个大义名分,所谓师出有名。”

  李孝忠点头道:“就把夏州的契丹人组织起来,成立一支复辽军,专门往北打。”

首节 上一节 202/2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