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 第115节

  “坚定守住,谁要是贸然出战,军法处置!”

  陈绍说的很坚决,他怕有人沉不住气,想要立功。

  这是西夏气势最旺的时候,今后哪怕再组织起这些人来,也很难有今日的军心士气了。

  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众将纷纷领命,各自把守城寨关卡,修补工事,派出游骑袭扰,就是不出来打。

  此时陈绍也没闲着,他派人去夏州一带,把当初耗死夏州的那些堡寨内的知寨全部请了来。

  在盐州城中,陈绍将这些知寨聚集起来,每日里轮流讲课,就说修建堡寨和治理堡寨的经验。

  然后组织一些中下军官还有文官、小吏来听讲。

  学习如何修建和经营堡寨,如何管理各族混杂的军民,如何调节他们的矛盾,如何屯田养兵

  每天听完讲之后,都要写一篇心得体会。

  更是有无数的辎重队,从夏州一带被调了过来。

  修建堡寨需要的木石,也都堆积在盐州城中,而且不断增加。

  ——

  吴阶把守的城寨,是顶在最前面的,连日被猛攻了几场,夏兵退去之后,正在整修。

  吴阶站在高处,手里握着剑,看着寨子里似乎是一片乱纷纷的景象,但是实际上各部人马都极有章法,没有出现混乱。

  他身边跟着自己的弟弟吴璘,和陈绍一个年纪,才十九岁。

  兄弟两个都是以“良家子”从军泾原路,与西夏作战,然后在统安城溃败的。

  也就是没有背景.所谓的良家子,就是老百姓。

  吴阶给弟弟讲着一些自己为将以来的经验,吴璘听得很投入。

  突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吴阶赶紧举目望去,一队骑兵大概一百多人,正朝着营寨奔来。

  看样子应该是附近的小股势力,不知道是部落还是汉人豪强。

  眼看他们打着手势要进来,吴阶看了一眼远处,这地方一马平川,没有遮挡。

  见无追兵,也没有埋伏,吴阶便下令放他们进来。

  寨门打开,乱纷纷的人马一涌而入,再无后续队伍进来。

  吴阶带着人下去,来的虽然刚满百人,服色也杂乱万分,不过大部分都是汉人装扮。

  而且明显可以看出,其中骨干人马矫捷精悍,骑着的也是好马,配备兵刃弓箭无一不是精利之物。举止坐卧,动静之间,满满的都是剽悍却又整肃的气息。

  “你们是?”

  为首的一人,抱拳道:“这位将军,在下李孝忠,与我这些弟兄,在西夏牧场盗马为生,得知有大军伐夏,特来投奔!”

  吴阶再次看了一眼,这伙人确实都是汉人,但是也得小心提防。

  汉人死心塌地给西夏卖命的,不比党项人少。既然他说自己是盗马贩马的,在这一带应该有人认识。

  吴阶点头道:“义士能来为国出力,足见是忠勇双全之人,且进城中歇息,我当在节帅面前,为你引荐。”

  话音未落,外面又响起鼓声,吴阶眉心一皱,看向这群人的目光,也带着一些怀疑。

  只见一群西夏骑兵,追了过来。

  李忠孝察言观色,心中暗道这大宋小将是个精细的人,不信任俺,不如灭了这伙夏贼,一来叫他们俺的本事,二来也叫他们放心!

  “将军,我们弟兄刚来,未来寸功,愿意出寨为先锋,助将军击退这股夏贼。”

  吴阶一听他们要开寨门,冷笑道:“节帅有令,任何人不得出寨。”

  “那也行,请给俺一张弓,一壶箭,来时路上射完了。”

  吴阶看了他一眼,伸手递给他箭壶,只见李孝忠登上寨墙,等那股追兵靠近,拔箭就射。

  吴阶见他箭无虚发,甚至还射落了西夏军中一个领谋,不禁刮目相看,疑心顿消。

  这是个人才!

  只要再派人查清他的底细家世,就可以放心使用了!

  ——

  陈绍在盐州没有府邸,住在城中富户家中,院子里种着各种花草、瓜果蔬菜,二层的楼阁里有家具、舒适的床,还有厨具粮食一应俱全。

  这户主不知道是不是不信任陈绍的兵马,战事一起他就跑了,因为这地方靠近军营城门,亲卫进来检查之后,陈绍直接就住进来了。

  这些时日马上颠簸,寒风如刀,在宥州一段舒服日子过得有点筋骨发软的陈绍幸福的躺在榻上,抱着厚实的羊毛褥子,正在读军报。

  大虎在旁边坐着,有些无聊,打着哈欠。

  炉子里水咕咚咕咚地响了,陈绍转头一看,这厮竟然睡着了,还有淡淡的鼾声。

  他自己爬起来,取下壶倒了杯水,然后站到窗户边,看着远处的秋景。

  就如同这澄澈清静的秋日天空一样,战场局势也明朗了。

  西夏这次碰到自己,算他们倒霉,想拼是不可能给你这个机会的。

  盐池这条防线,经过西夏和韩世忠的两番打磨,算得上十分坚固。

  而且我不和你打,只是不给你机会,不是说真就打不过。

  这才是最让西夏绝望的。

  真拉开架势,他们也未必能赢,想搏一把,敌人还不给机会,就要耗死你。

  回鹘人倒是十分开心,他们是收了钱来打仗,反正好处已经拿了,还有免费的军粮吃,没仗打怨不得我们吧?

  想要退钱,那更是门也没有。

  正当陈绍心中暗爽的时候,底下有人走了上楼,赵河看见陈绍,便俯首过来,小声道:“节帅,城中一些人得知节帅在此,在附近挑选到出身、品行、相貌俱佳的少女”

  陈绍赶紧打断了他,在属下看来,他一个身强力壮血气方刚的二十出头汉子,何况在汴梁时候,就勾搭上了李师师那种尤物,肯定是很喜欢色相的,他治下的人当然想投其所好。

  对陈绍这种级别的人来说,你给他送女人,算是最省钱的贿赂方式了。

  不然你就得替他卖命,或者献地、献策,这才有价值。

  陈绍不觉得他们有什么错,也不觉得赵河为这种事奔走有错,更不是对此毫无兴趣。不过他分得清轻重,大战在即还是克制一下好。

  此时在中军行辕里玩女人,有些害处,当然不是对身体有害。首先要费不少时间,万一正在兴起,部将有要紧的事、见不着他怎么办?其次分心,他难以集中精力日夜思考局面。而且主将在军中淫乐,将士们风餐露宿吃苦头,传出去对军心也不利。

  等拿下了西夏,带自己弟弟吃点好的,上档次的~

  正在畅想的陈绍,突然想到了关于成吉思汗的那个断根传说,顿时浑身一激灵,想想还是算了。

  就这样一直拖到了十月中,西夏已经疲惫不堪,辎重也跟不上了。

  无奈之下,他们只能暂时撤退。

  这边人刚走,辎重队就开始出动,在已经被祸害的千里无鸡鸣的土地上,疯狂开始修建堡寨。

  远远望去,就跟一群不知疲倦的筑巢蚂蚁一样。

  陈绍心中涌起一股特殊的情感,不是豪气,而是有些感动。

  身处乱世,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在这风雨飘摇的局势中,朝不保夕。

  但是堡寨,可以给他们一个相对安稳的窝。

  将来,自己还会带给他们更加安宁的日子。

  这些堡寨,也会为自己提供兵源、粮食和战马、牛羊.

  已经开始撤兵的西夏军队,走到一半,听到后方开始修建那种该死的堡寨时候,这次的主帅李察哥彻底怒了!

  他马上派人带兵马回去破坏。

  大军不可能掉头,回来的人不算多,只有四万人,但是李察哥觉得摧毁没有修成的堡寨完全够用。

  可是他马上就发现,事情根本不对劲,在这里严阵以待的是不再龟缩的大部队。

  各寨人马也一起出动,主动出击。

  李察哥被杀败之后,只能撤退。

  心中更窝囊了——

  汴梁,艮岳行宫当中。

  此刻正有一行人穿行在江南运来的奇花异石之间。

  虽然已经算是初冬,可不知道禁中照料之人用了什么法子,园中花木仍然还有些绿意。

  流水淙淙绕行其间,溅在石上,叮咚有声,宛若江南春日景象。

  赵佶必然是爱极了江南的,幸亏他父兄留给他的家底,没有隋文帝杨坚那么夸张。

  不然他肯定也要下扬州,搞不好次数还要更多。

  论有多王八蛋,他可能比不上杨广,但是论会玩,他完全碾压广子。

  给他杨广的家底,赵佶能玩出花来。

  内宦宫女,身着锦装,到处侍立,随时等候上前伺候。

  几位禁中有头面的大貂珰,更是满面堆笑,亦步亦趋的跟在这行人身后。

  这一行人中,信步走在最前面,身着一身道袍,戴着羽冠。飘飘若神仙中人的,正是当今道君皇帝赵佶了。

  今日跟在他身后,游这艮岳行云的,一个是嘉王赵楷,而另一个满脸谄媚之色,笑得六颗白牙在冬日阳光下闪闪发亮的,就是近来最得意的小蔡相公,蔡攸。

  赵佶看上去,没有多开心,他走起路来,好像也没有挑具体方向,就这样漫不经心的走着。

  突然开口说话,语气也是轻描淡写:“蔡卿,朕这园子如何?”

  “好!天上宫阙!这世上,也就官家配住此等行宫。”

  蔡攸一如既往,根本没瞧出赵佶的不悦来,只顾一个劲儿地拍马屁。

  赵佶呵呵一笑,回头点着他鼻子:“天上宫阙?朕不这么觉得,整饬禁军,出来了亿贯钱钞,朕只要六百万修修园子,你爹都不同意啊!”

  “听说你前些日子,扩建自己的宅邸,一口气就花了百万贯,朕这个皇帝,还不如你快活。”

  蔡攸心里面撇撇嘴,我爹不出手,那些钱你还不是要填到禁军世家的肚子里,你自己捞得着花?

  而且你这些日子能过得这么滋润,难道自己真没数么!后宫妃嫔你打赏起来动辄就是上万贯,道官的道禄又开始发了,一些宫观也趁着冬天开始翻新。

  艮岳最后收工的时侯因为江南方腊之乱发生,颇有些草草。官家心中有些余憾,现在手头松动了一些,又想将艮岳中缺憾未善之处弥补起来。

  你这艮岳,多少钱够填的.

  而且你不伐辽了么?

  你一个皇帝,跟臣子比什么,我的钱都是辛辛苦苦,一点点贪墨索贿得来的,为啥不能修我自己的宅邸。

  百万贯,听上去很多,够你这艮岳一角的花费么?你还委屈上了,要不咱俩换着住住?

  赵佶从蔡京那里要不来钱,只能是敲打一下蔡攸,希望他去给蔡京上上眼药。

  其实蔡京也是差点吐血,他自己苦心算计,谋划出这么一件大事来,可以说是帮大宋续命也不为过。

  本想着凭借这个功劳,将来在史书上,也合该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首节 上一节 115/2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