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家族,从西域开始崛起 第438节

  ……

  而另一边,王洪昌将李骁的原话带给了城中的豪强大户们。

  瞬间让这些人愤怒起来。

  “什么?他们要耕地和草场?”

  “这是要掘我们的根啊!”

  “是啊,我蒲察家的田地都是祖祖辈辈积攒下来的,耗尽了百年心血啊,凭什么北疆大都护的一句话就让我们交出去?”

  “不交?杀你们全家啊!”

  “要是交出来,还能给你们留下一些财产过日子,或许未来还有东山再起的一天。”

  “杀我全家?让他们来好了。”

  “反正没有了耕地,我们全家也没活路了,不如现在跟他们拼到底。”

  凉州城内的官员、大户们吵吵闹闹,威严庄重的刺史府竟然成了一片菜市场。

  而苏毗捺罗借故病重的名义,一直没有露面,但所有的事情却都没能瞒的过他。

  “哼,一群蠢猪。”

  “正是有了这群欺软怕硬、贪得无厌的蛀虫,我大夏才落到今天的境地。”苏毗捺罗冷哼说道。

  当初联起手来架空自己,想要去向北疆人投降的时候,这些人可没这么硬气。

  现在好了,北疆人要他们的耕地,立马就要跳起来去和北疆人拼命。

  早干什么去了?

  不过想到这件事情,苏毗捺罗也是一阵头疼。

  他在凉州城中也有不少耕地呢,若是被北疆人要去,一辈子辛苦也就化为乌有了。

  “哎,麻烦了啊!”

  很快,北疆军的条件开始传的满城风雨。

  “耕地?跟我有啥关系?我家的地在爷爷辈起就全都卖给蒲察老爷了。”

  “俺家也没地了。”

  “那些官老爷也真是的,北疆人想要,那就给呗,地还能比命重要?”

  “往年天灾的时候,家里吃不上饭,为了活命不还是把地都卖给官老爷了?”

  “你们不懂,那些官老爷们手里的地可都是成千上万亩,一下子交出去,不跟要他们命似的?”

  “反正跟咱们也没啥关系,给官老爷还是给北疆人种地,都没啥区别。”

  “不过我听说,北疆人的地租只有两成呢。”有人忽然说道。

  正是锦衣卫安插进凉州城的探子,因为战事紧张,所以也被抓了壮丁,在守城期间自然抓住机会蛊惑这些士兵,宣传北疆的好处。

  果真,此话一出,瞬间让周围士兵来了兴趣。

  “两成?真的啊!”

  “乖乖嘞,咋这么低啊?俺家种的要交五成租子呢!”

  “若真只有两成地租的话,给北疆人种地咱们还赚了呢。”

  “是嘞,北疆人还怪好嘞。”

  士兵们的口风开始转变,从最初的漠不关心,变成隐隐期待给北疆种地。

  两成的地租,再加上两成的田税,百姓最终能到手六成的粮食,比起这个时代的标准要高的多。

  百姓们获利多了,北疆的利益也没少。

  甚至相比于西夏、金国、宋国的国库收入水平,还要多得多!

  谁的利益少了?

  自然是中间没了田主、士大夫阶级的获利。

  将他们的利益,瓜分给了百姓和大都护府。

  如此一来,既能调动百姓们的积极性,又能大幅度增加北疆的府库收入。

  两全其美。

  所以李骁在坚持的推动土地公有化。

  而土地公有化还有一个好处,那便是阶级晋升渠道的变化。

  普通百姓不允许拥有私田,只能租种大都护府的公田。

  自然也就不会再出现地方豪强和士大夫阶层。

  想要改变命运,就只有两个渠道。

  通过手工业买卖成为商人,但却无法从根本上改变阶级。

  一辈子的艰难拼搏,甚至还比不过孙子的一句‘爷爷,我要这个’。

  想要实现阶级的跨越,就只能参军,成为军户便可拥有私田,立功越多,田地也就越多。

  也只有成为了军户,才能拥有成为官员的资格,社会地位也就越高。

  这才是真正可以传给子孙后代的资本。

  所以,土地公有化也是在潜意识中驱使百姓们参军,推动北疆战争的车轮不断向前。

  ……

  相比于其他人的兴致高昂,苏仁礼却是一直坐在一旁,情绪低落的样子,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

  虽然也一样被征召成为了士兵,但他却是有着正儿八经的举人身份。

  所以也能得到些许照顾,分到一个比较轻松的后勤活计。

  可他的心情依旧糟糕透顶,只因为苏家虽然是小门小户,但也有好几十亩耕地呢。

  若是被北疆人抢走了,苏家可就彻底没落了。

  “苏兄,咋办啊?”

  “那群北疆蛮子是要咱们的命根子啊。”

  一个同为举人的士兵凑了过来,哭丧着脸说道。

  他家的地更多啊!

  “如今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苏仁礼唉声叹气说道。

  准备找个机会回家和婆娘商量商量,她是北疆人,看能不能找到个北疆亲戚,使些银子把自家耕地给留下来。

首节 上一节 438/4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