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米的距离,即便是使用的乌兹钢甲片,单层的棉甲依旧是被弩箭轻易射穿。
看到这一幕的李骁,并没有任何失望。
毕竟就连重甲,都不一定能抵挡的住神臂弩,更何况是用来代替皮甲的棉甲呢。
从性价比来说,棉甲几乎已经是轻骑兵甲胄中的天花板了。
所以,李骁的目光看向了众人,坚定的声音说道:“这个冬天,我们要大量的制作棉甲。”
“装备我们的士兵。”
第127章 雄狮一样的男人
北疆漫长的冬日终于悄然落幕,阳光渐渐变得暖煦,为这片银白大地带来了新生的力量。
原野上,厚重的雪层慢慢消融,露出了蛰伏许久的草尖,嫩绿的新芽迫不及待地从湿润的泥土中探出头来,好奇地张望着这个崭新的世界。
而金州的汉民,在这整整一个冬天都没有闲着。
李骁将金州的所有工匠都召集了起来,组建了一家‘河西兵械行’。
专门铸造兵器。
由老爷子带着一批信得过的老哥们,进行兵械制造的第一个步骤。
也就是炼制乌兹钢。
然后就将一个个的乌兹钢锭送到其他铁匠的手中。
这些铁匠根据各自的任务,将乌兹钢锻造成各种各样的兵械。
其中最多的就是箭头和甲片这两种。
乌兹钢锻造的箭头,比普通箭头更加坚硬,破甲能力更强。
而乌兹钢锻造的甲片,也同样比普通铁片有更强的防护力量,是棉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漫长的冬天里,河西兵械行一共锻造了十几万支箭头,一千多把骑兵刀,两千多支钩镰枪,以及一千副棉甲。
不是不想制作更多棉甲,而是棉花不够了。
以每副棉甲七斤棉花来算,一千副棉甲就需要七千斤棉花。
直接将李二棍子前两次从大漠买来的棉花,全部消耗一空。
所以,当北疆漫长的冬季过去,路上的冰雪开始融化之际,李二棍子便是准备再次出发,前往大漠。
河西酒行。
几十个汉子正从屋子里将一坛坛的西风烈酒搬出来,装在马车上。
经过一个冬天的酿造,河西堡中已经有了三千坛的西风烈存货,挤满了好几个院子。
同时也直接促进了制陶行业的发展。
金州的陶器基本上都是来自于黑山寨的一户人家。
因为有着来自河西酒行的订单,这户人家也发了财,开始雇佣人帮着烧陶了。
金州有了第一家制陶厂。
马车前,李骁与李二棍子并肩而立,看着大量的酒坛将马车装满。
李骁转头问道:“这一次的货比较多,商队的人手可够?”
虽然酒行里已经有了三千坛的存货,但是有一句话叫做,物以稀为贵。
所以这一次,李二棍只会带走一千五百坛。
整整一个冬天没有供货,此刻的大漠那些商人们,肯定能将这一千五百坛全部消化掉。
“我又从河东堡和塔寨雇佣了二十个人,人手足够了。”李二棍子点头说道。
随后又说道:“不过,咱们前两次购买的粮食和棉花都不少,大漠的那些商人们可能会涨价。”
涨价?
李骁轻轻的摇头:“没事,只要他们能弄来这两样东西,贵一些也无妨。”
毕竟西风烈本身也是暴利。
再加上之前萧思摩赏赐的那一万贯还没动呢。
所以李骁并不吝啬这点钱。
“况且,随着粮食和棉花的价格上涨了,今年大漠种植的人也会多起来。”
“过些时日一样会价格跌落。”李骁淡淡的声音说道。
市场规律而已,不值得斤斤计较。
现在最重要的是,多买粮食和棉花,增强金州的抗风险能力,以及制作更多的棉甲。
目送着商队的人离开河西堡。
李骁便是带着手下的这群小伙伴们,又开始了日复一日的操练。
即便是冬天,河西军校依旧在正常运行。
只不过那些千户和百户早已经离开,只剩下了这群少年。
经过了一个冬天的学习。
除了个别实在愚笨的人,其他大部分少年都能认识三五百个字了。
简单的书写交流是没问题的。
现在李骁教授他们的,主要还是一些战斗时候的心得和经验。
当然,更多的时候还是和这些少年们一起习练武艺,传授他们骑射的技巧,以及如何指挥骑兵作战等等。
而就在李骁带着这群少年在雪地上练习冲刺的时候。
忽然看见三凤骑马跑来。
“大哥,大锅~”
离着很远呢,三凤便是大声的呼喊了起来。
过了年的三凤已经九岁了,虽然在李骁的眼中,依旧还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孩子。
但是在不知不觉间,三凤也的确是长高了一点。
再过几年就到了能嫁人的年纪了。
而偏偏她还有一个当金州副都督的大哥,其他叔叔哥哥们,也都是一票牛逼的人物。
所以虽然年纪还小,但是已经有些人开始明里暗里的动心思了。
想要与李家联姻的人太多了。
不只是三凤,还有李骁二叔的家的二凤和四凤,甚至更远的李家偏房家的女儿。
只要是未出阁的,都成了香饽饽。
李骁当然知道,李家的这些女孩的最终命运就是联姻。
可是他也肯定不会让她们仓促的嫁人。
尤其是二凤、三凤和四凤她们三个,李骁到时候肯定得好好的挑选一番。
“大哥,爷爷让你回家呢。”
“有人来了。”
三凤骑着马在远处停下,虽然包裹的像是一只小白熊,但是脸蛋却被寒风吹的通红,像是冻熟的苹果。
“谁来了?”
李骁将弓箭挂在了马背上,让卫轩、三豹他们自己练习骑射,走到了三凤跟前问道。
“是两个契丹人,其中一个我见过,是跟在公主身边的那个。”
听到三凤的话,李骁笑了。
“这女人,难不成是给我送情书来了。”
随后,便是带着三凤向着家里赶去。
而此时,在李骁家中。
气氛显得有点尴尬。
老爷子坐在正堂中间的太师椅上,一言不发。
而左右两侧,则是分别坐着两个契丹人。
其中一个,正是萧燕燕曾经的护卫,名叫多噶。
他懂得汉语,且跟随着萧燕燕在河西堡住过一段时间。
所以萧燕燕便是派遣他来送信。
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李骁不在家,而家里只有老爷子一个男人。
可偏偏老爷子又是那种沉默寡言的性格。
所以,三个人坐在房间中,彼此之间大眼瞪小眼,气氛相当尴尬。
沉默了一会儿,多噶受不了,便是笑着问候道:“一个冬天没见,您老身子骨看着更壮实了呢。”
老爷子轻轻的点头,淡淡说道:“还行,死不了。”
多噶:“……”
实在不是他不会找话题,而是老爷子说话太气人,一句话就能给噎死。
可是谁让这老头是李骁的祖父呢。
而李骁和公主又是那种关系,也就相当于李骁成了他半个主子。
所以,就算是被老爷子句句噎死,他也得笑着恭维啊。
“我瞧着,河西堡好像变得有点不一样了啊,比上次来的时候大多了。”多噶笑道,问出了心中的疑问。
这次来河西堡,他是真的发现不一样了。
西边建造了好些个大院子,而且还有一些妇女在那些院子里面进进出出。
隐隐的还能听见木头的声音,以及打铁的声音。
怎么感觉河西堡似乎有点不对劲呢。
但实际上,那些院子里面都是河西堡新建的工厂和仓库。
里面有妇女在织布,有男人在打铁,还有很多屋子里存放着这段时间来,河西堡锻造出来的兵械和酿造的酒水。
所以,河西堡看起来的确是大了很多。
但实际上,这还远远不是河西工厂真正的规模。
就比如说打铁,只有少部分家住在河西堡的铁匠,会在厂房中打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