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 第325节

  “洗了把脸,”张韩坦然的说道,“你直接说,想到了什么?”

  “方才我诧异,许贡麾下门客本来就是为他所养,哪怕是为他去死,也不该有所动容,而君侯肯用计策暗通孙策来换取何通一名,未尝不是好事。”

  “如何是好事?”张韩不知其理。

  “江东看似孙策治理,其实危如累卵,他至少要五年时间,方才能刚柔并济的兼并各大家族,让家族之内年轻一代的贤才在无奈之下归附于孙氏,而现在,尚且暗流涌动,”许攸再次笑道:“故此,君侯此举,乃是大义传于江东之内,可先行传播名望,令人得以知晓,你对一面之缘的人都如此仁义,更何况日后治理南疆呢?”

  “况且,你还是南阳太守之身份,为一门客相求。”

  “不不不,不是……”张韩俊脸一红,“我写的书信里,说何通是许贡的私生子。”

  许攸:“……”

  “那更好,”他思索片刻,暗暗心惊张韩的无耻,“如是可换一种说法,让人以君侯助贤才为乐,肯倾尽全力,让许贡写书信去江东境内告知友人。”

  “如何能让他写呢?”

  张韩就是这里卡主了,他现在不喜许贡,恨不得把他驱赶出去,又怎么会去让他来帮忙呢,连多说一句话都是欠奉的。

  “呵,那简单,”许攸微微一笑,捻须道:“但凡门客多者,乃是乡里有仁义之名,此名是多年经营所得,是立足之根本,他舍弃何通不肯相救,且当门客为草芥,光是这种披露出去,便可让他身败名裂,岂敢不听。”

  “还是你坏。”

  “不是坏,”许攸摇摇头,“君侯用兵如神,但是对人心之道,却还是不够察觉透彻,当拿捏其人最为看重之物,便可予取予求。”

  张韩点头:“嗯嗯。”

  典韦在旁听了都点头了:“嗯嗯,你说得对。”

  “那就,交给足下?”

  “行。”许攸也是立功心切,一口答应下来,不曾有多思量。

  他准备走出去思索这一系列的事,俄顷又想到了一处较为关键的问题,回身来又问道:“对了,君侯在信中和孙策商议了什么?”

  “出兵牵制,把江夏再交还给他,让孙策可以一脚踏入荆州境内。”

  “这……”

  许攸顿时眉头震颤,忙道:“这会否损失太大了?!”

  “江夏之地,乃是水路边防之要地,一旦孙策攻破,荆州恐怕难以久守,必然会掀起大战。”

  “如是大战,谁也管不了,两人若是两败俱伤还好,一方若是吞并了另一方,那可是整个东南,都收入囊中呀!”

  许攸这下又觉得火烧眉毛了,年轻人终究是年轻人!

  做事竟然这般胆大妄为,这是赌一个两败俱伤的结局,但凡谁人能击溃地方,眼下局势可是根本没有时日去南方清扫战局的。

  毕竟,主公可是还要对付袁绍的呀!

  “我觉得,不会那么简单,”张韩深吸了一口气,目光深远的平视前方,他当时在做这个打算的时候,就隐隐有一种感觉,事情会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两败俱伤应当是必然,就是不知会发生什么。

  ……

  十日后。

  关羽让徐晃在延津驻防,他则是带着小股精骑从延津而回,直奔许都。

  此时,张韩的黑袍骑也已经随曹操的大军回到了许都留守,等待秋收。

  大战得胜之后,从六月至七月,均是河内兵马与东郡兵马参战之时,也就是曹洪与夏侯惇的兵马,不断进军,收取魏郡南部的各大县城,逐步进军给袁绍压力。

  此进军的速度,不疾不徐,但求步步为营,让冀州的军力不断消耗,压力倍增,再让他们内部的豪族、世族彼此慌张内斗,而后等待先前官渡大战的战果,传遍南北,特别是让关外诸侯知晓,由此便不能再交战。

  待到一切水到渠成,自然可以一举拿下魏郡邺城,袁绍亦是无力回天。

  现在便是,将优势,转化为胜势,便可如山倾一般,以压顶之势让袁氏再无翻身之可能。

  所以,张韩回府院放假了。

  但他没想到,关羽真的劝降了张郃,并且将他一路带回了许都,亲自去丞相府面见曹操。

  张韩自然也是得到了命令,立刻赶赴丞相府,刚走到半路,曹操又传来口信,去许都北,城门之外相迎。

  “还真是,走了一半想起来老本行了,又去北门骗……不是,去迎降将。”

  典韦和张韩老早就习惯了,当初他们也是这么被骗的,但这种做法,你不说真的假的,至少表面上看着舒服。

  “不错了,”贾诩在旁弱弱的道:“君侯你可知,当年去求见袁绍的人,都要在门槛外排队。”

  “现在想离开他的人也在排队呢。”

  张韩没好气的回了一嘴。

  几人安排了车驾,又赶赴北门而去,与曹操一同迎接张郃,按今后的军略排布,这位河北庭柱之称的名将,将会是极为重要的一环,说不得,便是压垮袁绍的最后一根稻草。

  与此同时,在许都南的宜城亭侯府邸之中,刘备和张飞亦是听说了此消息。

  一时间愤怒难当,特别是张飞,气得嗷嗷叫。

  “他立功就算了,为何还要帮着劝降他人的名将?!”

  “劝就算了,为何不让他归附兄长!?”

  “兄长难道,已经在他心中不是第一位了吗?!”

  “好威风呀!计助张韩过延津,两渡黄河将袁军刷得团团转,俺最近听闻,丞相赞兄长为定军之柱!有他则是定能得胜!”

  “俺,俺觉得风头太盛了,云长兄长现在功绩多得让俺觉得不自在!”

  张飞走来走去,本来是想碎念几句算了,只可惜他嗓门如雷,性烈如火,这些话竟然都是咆哮而出,让刘备好生不自在,伸出手又是欲劝,又是眼神示意,但都没有作用。

  “唉,二弟如此功绩,助曹公大胜,为我大汉保住了江山国祚,为兄弟的应当高兴才是,”刘备亦是轻声劝阻道。

  “诶,”张飞忙走到面前,摊开手道:“那俺们怎么办?这些年就光在许都招兵买马,寻师访友了,现在还在寻,要寻到啥时候去呀?”

  这汉室,俺有点匡不动了,全被别人匡住了。

  张飞忽然有一种感觉,就像是自己偷懒睡觉的时候,却看到二哥关羽在苦练刀法,他每一次挥刀的声音,都让张飞觉得无比恶心!!

第334章 什么?!我兄长走了?!

  “俺定也要问问他,现在心向何处!”

  张飞气得牙痒痒,怎么想都不舒服,心中的怨念就好像是潮水来袭一般,止都止不住。

  三兄弟自结义起事至今,义气相重,就从未离开过这么久。

  而且,还是二兄在外立功扬名,留下大兄和三弟在家中枯坐,只是操训军士,招兵买马,为他输送军资军粮,生怕他在外短缺了军备,难以为继。

  怎生到最后,是这么个结局,若是如此,当初还不如不要让他去援助曹公,三兄弟就算是都没有功绩,那也是还在一起,能在后方把酒言欢嘛!

  不过……

  张飞忽然松缓了下来,偷偷看了自家大兄一眼,他也明白这是不太可能的,俺们承蒙人家的恩情,客卿于许都,又得他引见去面见了天子,寻得天子差一点认亲。

  那也是颇受恩惠,若是能坐视不理,日后心中有愧疚。

  “唉,”刘备这时候忽然叹了口气,张飞抬头来看他的脸色,顿时发现不对劲,兄长好像是已下定决心似的,一脸的坚定与决然。

  “兄长,现下——”

  他刚要说话,被刘备一只手抬起来止住,而后便听见了他平稳温和的声音。

  “云长在此,乃是功绩显赫,我们若是以此去牵绊其路,岂非是义气之道?二弟的脾性,难道你还不知道吗?若我们开口,他肯定放弃一切,跟随而回。”

  “但是,现在他在汉廷已是大将,能得功绩傍身,日后封候拜将不在话下,甚至可以青史留名,成为名将之一,作为兄长,难道不该为他高兴吗?”刘备的表情虽然平静,但是能看得出一丝淡淡的悲伤。

  他语气陡然转为忧愁,道:“我何尝不想让他回到身边,你我兄弟三人远走高飞,但是我做不到,若是真如此做了,于心不安,日后却也不会快意。”

  “不如,你我亦先行,若是云长有意,千山万水也会追逐而来,若是不来,倒是也不必强加于他,翼德你认为如何?”刘备这不是以退为进、欲擒故纵,而是真心想要这般做。

  他如果去开口了,此事便完全不同,但若是自己先行离开,而关羽会追来,那便是千古之义,足以让后世壮士尽皆铭记,他们这义气结拜,却也能够名传史册之中。

  “兄长!”张飞眼睛宛如铜铃一般,忽然说起要走,他心里还是有点不舍,在许都的日子,虽然不算是大权在握,随心所欲,可是跟随兄长也算是锦衣玉食,予取予求。

  哪怕是招兵买马,都要容易许多,毕竟这里可是天子脚下。

  而且,这些年在此置办了这么多家产,得到了奴籍、钱财、宝物,日子已经太过富足平稳,他还窖藏了很多号称百年的猴儿酿美酒,是好不容易才花了大价钱买到的。

  如果要走的话,岂不是这些东西都不能留下。

  他明白刘备所言要走的意思,肯定不是正常的路途,恐怕是舍弃此刻的荣华富贵和官位,以及在许都建立好的人脉,转投他处。

  那就要回到当初,无依无靠的日子了。

  “三弟,心中还有犹豫?”

  刘备关切的看着他。

  “没有,断然是没有!”张飞顿时否认,接连摆手,瞪大了眼睛动容道:“若是和兄长一起,自然是去何处都无妨,只需你我兄弟在一起就好,只是没了二哥,俺不痛快!”

  “哈哈……”刘备伸出手揽住了他的肩膀,在豪迈的笑声中,却又有些无奈,“我明白,但是,云长与我们情同亲人,他肯定不会就这般留在此地,我信他会来与我们会同。”

  “唉,兄长为何忽然要走,而不是待明日见了陛下再走呢?!”

  张飞问出了心中的疑虑,他想不明白好好地何故如此。

  “嗯……”刘备思索了片刻,道:“因为曹公胜了,接下来将会在数年之内,占据北方。”

  “接下来,便是要攻伐南方,南方刘表与我乃是同为皇亲之人,近日正在遭到孙策攻伐,已被占据了江夏,趁此时机,我已请得陛下下旨,让我去支援荆州。”

  “此时,便是绝佳的时机,离开许都,否则,我有一种感觉,以后恐怕很难走掉了。”

  刘备话语凝重,颇为深沉。

  这件事他已经暗中决定了很久,和简雍、牵招都商量过,身边的宿卫统率陈到自然是不会犹豫,刘备说什么他便做什么。

  最后告知张飞,也是因为刘备坚信自家三弟会想明白这个道理。

  而现在,二弟还在曹公的重视之中,恐怕不好带走,否则必然会遭到反对,反而会遭到强留。

  刘备有一种感觉,在曹公赢下了冀州袁绍之后,恐怕很多事情都会有所改变,因为他已经不再有能够令他产生覆灭之患的敌人。

  或者说,表面上并没有这种敌人。

  在这个时候,在南方的曹军忽然间露出了空缺,说是被孙策趁夜,江上大雾时,传带白衣渡江,越过了防线,再次攻入了江夏境内,占取了十几座城池,眼看就要将大军驻扎在江夏境内,转而攻占荆州襄阳。

  刘表上奏,请天子派遣援军,在曹操、张韩并不在朝堂的时候,能做主的无非是曹昂、荀彧等人罢了。

  特别是没有张韩捣乱,刘备觉得轻松无比,虽然不知道南方合肥的曹军将领是发生了什么,但他觉得这是天赐良机,可以无需遭到怀疑的离开许都。

  错过,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有这种时机了。

  于是他当机立断,立刻向天子进言,自己可以率所部,前往荆州救援,加上两人本来都是姓刘,属于同亲,天子派遣他去,足以显得重视。

  朝堂上一番商议,曹昂和荀彧都觉得无妨,可去也,于是让刘备领所部从鲁阳出发,向荆州而行。

  现在,已经有兵马先遣于路途去探道了。

  “诶!!好!那俺听兄长的,也不必再担忧什么,二哥肯定会来的!”

  “嗯,快去收拾吧,”刘备嘱托了几句,让张飞去收拾细软,准备立刻出行,只要追上先遣,那等曹公知晓此事的时候,他们可能已经出许都范围,到达颍川边境了。

  ……

  丞相府。

  曹操回来之后,在家中休息了几日,庆功之事仍然还在准备,此次属于大庆,需要宴请百官文武,以及各个有功之臣,今日则是关羽、张郃与张韩一同来商议接下来的军略之事。

  同时,曹操还得到了一个很不好的消息,需要告知张郃。

首节 上一节 325/3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