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 第216节

  左右得令,见刘表表情坚决,已不会再变,立刻前去传令。

  此刻,愠怒不已的刘表只觉得头晕目眩,局势至此,只能说已让他心中一团乱麻,他竟想不起为何开战。

  回到堂中主位上理了理思绪之后,他猛然想起来,好似起因就是那五百匹马……

  五百匹马。

  “张伯常!”刘表想到了这件事,虽然觉得不可能,但还是唾骂了一句,“你当真是个混账东西,就为了五百匹马,竟如此大动干戈!至于吗,至于吗!!”

  想到这,他神色也慢慢缓和了下来,将最先来传令的人叫入堂上,问道:“你是何人?”

  “在下是刘将军营中宿卫统帅,姓魏名延,字文长。”

  刘表再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此人面貌躺正,颇为魁梧,身姿矫健,胡须虽短却形如刀斧,年岁应当不过三十,但看手脚粗糙,应当已在军中许多年了。

  “你是哪里人?”

  “在下义阳人,”魏延声音沉稳,颇有令人镇定之感。

  刘表回想他方才那一番话,越发觉得此人口齿清晰,颇有见地,叹道:“长文,我方才不是一定要治罪于刘磐。”

  “他是我的侄儿,调任回来反而是保护,而且现在不是争论谁人罪责的时候,而应当迅速平息军中怨气,只能如此行事,你明白了吗?”

  魏延陷入沉默,并没有回答,其实他心中并不认为此法上佳,反倒是心有抵触。

  这,不是和稀泥吗?

  不管战前真相,只想迅速平息军愤,只为他们能继续卖命,可如此作为,长沙兵如何?岂不是白白背上了怯战的声名。

  不分黑白,虽能平一军,但却也能寒一军。

  魏延心中更愿意刘表增兵而去,记下此过,全力攻取新野,再让长沙、零陵两军吸取此过戴罪立功,如此仍然可用洗刷此败为由,重振军中士气。

  “在下明白。”

  “我看你忠心耿耿,又见地不俗,你也不必回去了,就在襄阳跟随于我。”

  刘表又多看了他几眼,隐隐有一种发现人才的感觉,于是打算将他留下来。

  “……”魏延也没有多言,平静的抱拳鞠躬,最终道:“多谢主公。”

第222章 千金易得,一将难求呀

  “将军,军情已经打听清楚,新野之外张韩营地此时已再筑高垒箭塔,即便驰援过去,也再难夺下,不如退守。”

  “将军若是一定要夺回新野,则只能劳师动众,大军征伐,前部黄忠送来消息,力阻进军……”

  来报的文士将商议之事说出后,刘表整个人再次出现了迷茫挣扎之色,现在局势如此,便足以说明唯有将兵马再送去和张韩交战,乃至是兴生死大战,方才能制住新野之攻势。

  但刘表不敢下此决定,因为境内四族一定不愿意,他们都是投机之人,需要看到利益,即便是尊奉刘表为州牧,但是涉及了家族利益的事,定然会思索很久。

  大军与张韩交战,一旦陷入僵局,其实对他来说也同样是极大的内耗。

  可就此忍下,也等同于将南阳拱手相让,如此只会让曹氏更加嚣张,日后南阳一旦被张韩治理得坚固起来,曹氏的南部也就更加稳固。

  “不可!”刘表想到此当即起身,来回大步在前踟蹰而行,不久之后立刻对来人道:“立刻让蔡瑁、蔡和、蒯越到此,必须要再增兵新野,不能让张韩如此轻易的夺得南阳!”

  来人得令而去,当天夜里聚集了数族之中在荆州为官之人,发下政令召集军马、军资,聚集人手,调动三万大军再去击退张韩兵马。

  当夜还未曾有停留,大军当即从荆州驻地出发,立刻向新野进发。

  这些兵马,加上原本驻守在附近的剩余一万人,已两倍于张韩的军队,他们刚刚经历了大战,疲惫不已,定然是要后退些许。

  而且,为了整肃军纪,上下一心,刘表去了一封书信,让黄忠不可再言退军讲和之事,将兵权、指挥之权全数交托给派去的将军。

  ……

  朝阳,位于新野南部六十余里的黄忠驻军地。

  黄忠在接到了襄阳送来的书信之后,整个人陷入了沉默之中。

  副将在旁低声而言道:“在下还听闻,刘磐将军回到襄阳之后,就已被秘密罢黜,如今已经被赶回老家去了,今夜或许就应当出了荆州境地。”

  黄忠抬头来愣了愣,心中更是不安。

  有一种说不出的烦躁,却也不知是冲着谁人,总之心乱如麻。

  “那,那他可有话要再带回来?”黄忠关切的问道。

  副将道:“来不及了,主公为了稳固军心,已将他快速处置,为的是不被人诟病,上下一心,而且,此次来的将军乃是马氏之人,荆州马氏虽说出名门,但近几年并未有名将领兵,恐怕也不善此战……”

  “年轻之人,”黄忠沉吟了片刻,“年轻人未必能有才学,却也未必缺少学识,但若是一领兵就与张韩这样的沙场老手交战,只怕是也难……”

  “没办法,黄将军,襄阳已经再也派不出统帅了,唯有启用新人。”

  那副将也是满脸无奈之色,他是派人去打听了一个通透,大致前后事都有所了解,知道此刻的荆州是如何的危急,主战场至少有三处。

  新野这里,还只是一处较小的战场,只是因为张韩的战绩太过显赫,吓得附近城池里的守军都有忌惮,故而只能派兵增援,所以牵动了太多军资人力。

  而庐江战场的曹氏、孙氏兵马,才是真正的主战场,牵动了至少十万荆州大军,而且两家还在源源不断的派驻兵马压境,只能说从全局来看,曹氏的这一手实在是漂亮。

  直接让开了庐江、九江的所有水上防线,让孙氏可以长驱直入,登陆江夏突袭黄祖部,而后孙策又投桃报李,大开庐江之门放曹军进来,曹昂丝毫没有犹豫,率五万徐州聚集的兵马,立刻进入战场。

  这两家,各自都至少有两万余人的精锐部曲,全是身经百战的老兵,和新征的乡勇完全不能比,作战素养何等强悍,荆州若是不去精锐,只是光以人数去堆,只怕都是在送死。

  短短一个月,整个荆州原本的平静已被完全打破。

  而这一切,都要从五百匹马说起。

  黄忠这段时日听闻了张韩此前的事,不由得更加心寒。

  心寒不是因为张韩等人不遵规矩,贸然而攻,且即便是师出不义也要打,他心寒的是刘表竟为了此前千余西凉战马的事情,去坑张韩的好意。

  张韩从徐州送五百匹战马的生意,其实是为了交好荆州,谁人都看得出来他有讨饶之意,让刘表安心,切莫再记挂此前的过节,只当做吃了点亏。

  谁承想,刘表竟也因为面子,直接吃下了这些马匹,给张韩送过来的脸狠狠地一巴掌。

  而今的战事,要说不是因为这个,多少有些令人不信。

  “唉,”黄忠叹了口气,没有再说话。

  身旁的副将道:“老将军,马将军让在下来传话,今夜请你撤出朝阳,将城池让与驰援大军,你率部为先锋,再去新野打探张韩之营地,先取淯水南部,占据河岸取水之要道,再寻路去看是否可绕过新野,取穰城。”

  “穰城?”

  黄忠当即愣住,站起身来不可思议的道:“穰城乃是张绣驻防,此人早年在南阳宛城为根据,对此地地形无比熟悉,只怕也很难……”

  “我只能,沿西北沔水而上,走筑阳、阴县,希望那里的驻军不多,可分散张韩和张绣的部分兵力,为他的主力军开路。”

  黄忠很快想到了一条道路,但此举无异于分兵而走,两方人马不可相见,那自己对张韩这段时日的了解和军情,也或许不能完全传达。

  分兵,或许并不是一个好主意。

  “将军,这是军令,或许我们不能拒绝……”

  副将满脸为难,同样是在军中多年,如何不明白现在已算是被当做了先锋弃军,只是为了士气军心,方才没有明说,如此做法主要是为了能让主力军让出一条路来。

  “将军,我们,我们应该是被主公责罚了吧……”

  “不知道!”黄忠冷冽的说道:“军令如山,不可违抗,更加不能妄测,既然上有命令,我们只需执行便是,这先锋我并非做不得。”

  硬着头皮,也得做!

  黄忠此刻,虽说心中难受,但为今之计只能依靠功绩,在回去之后再劝说主公,让刘磐再回来。

  否则邢道荣此事在前,接连兵败在后,的确很难得到主公的恩准,甚至自己也难保。

  但黄忠总觉得心中不适,不该是这么个结局。

  制衡,制衡……为了所谓的制衡竟然可以颠倒黑白,不顾精锐之生死,不顾战事之大局,做出如此决定。

  黄忠心中略有失望,除却今日之事,往日的一些回忆袭上心头,让他心中更是复杂。

  往年其实早有扬名立功之机会,若非是独子病重,何至于此。

  荆州之中各人物,均未曾帮忙说过,只知以一知半解的消息来评价,认为我擅离职守,不尊军令,甚至是屡次责罚谩骂,导致了自己名声受损。

  而今这一战,无论胜负,自己均是有过,而功绩不过是用来救刘将军而已。

  可是,错又不是我犯下的!

  黄忠猛然锤打在了大腿上,心中悲愤难言。

  但是却也不能违抗军令,他只能照做,否则更是难以交代。

  ……

  新野。

  刚刚得到大胜的张韩已将一封书信快速送往了许都。

  其中写满了对曹操的感激之情,甚至在末尾还写了几句诗词。

  算算日子,近日应当也会到了,而书信之中除却谈及大胜之外,张韩还打算向曹操请援,或者尽可能拖延与北方的战事,等他真正在南阳站稳脚跟,困住荆州兵马,才是开战之时。

  “黄忠那边来消息了。”

  张韩正躺在软塌上休息,忽而耳边出现了贾诩的声音,他猛地坐起身来,面色欢喜,问询道:“说来听听。”

  “好似让他撤离朝阳城,应当是有新援军到来,与我们对峙,”贾诩站在他身前,眉飞色舞的说着,而后一只手伸出在张韩眼前点了点,道:“在下听闻,刘磐也已经被调离了回去。”

  “此军看似依旧驻守稳固,其实主帅已被掌控,此时他军中已离心离德了,其军中不稳,将士不能上下同欲,将领之间彼此防备,进退不一,此乃是败军之相。”

  “在下认为,君侯此刻可召文武商议,命探哨前来汇集各方消息,当力求再得一胜,一旦胜利,哪怕只是惨胜,阻隔了这一支援军前进南阳的步伐,定可让他们阵脚大乱,军心不在,从而不攻自破也!”

  “如果,我想要生擒黄忠呢?”张韩起身来,真挚的看着贾诩道。

  “如此,便要好生谋划一番了,”贾诩目光凝重,思绪翻飞,在心中苦思计策。

  很快,赵云、典韦、高顺等人,均被叫回营帐之内商议。

  贾诩则是命黑袍甲骑再出三百人,摸去敌营附近抓人来打探消息。

  同时又派遣纪伯骁去战俘营地寻找那些俘虏,询问当时军中状况,看是否能打听到什么。

  同样,也致力于招揽他们去原来的营地里招降内线,若是可成功策反一两人,千金重赏。

  只为探听到有用的消息。

  张韩出手非常大方,加上战俘被俘虏之后,也得到了不曾想象过的优待,所以很快有几十人愿意相助,来立功帮助张韩。

  数日之后。

  派出去的探哨在查探之中,得到了黄忠行军向沔水逆行的消息。

  他们立刻判断出来他乃是冲着穰城去,此路在新野之西,和进军新野是完全不同的两条路。

  而朝阳的驻军,则是一位马氏的将军统帅兵马而来,名为马通。

  因现在张韩兵马已威胁了襄阳,但是他所拥的精兵不过一万,人数并不算太多,也只是威胁而已。

  这些兵马,数倍于张韩军,足以对峙极久,刘表或许并不觉得太过急切。

  这些情报到手之后,文武一商议,立刻就明白了当下的状况。

  贾诩在夜间深夜时,匆匆到主帐来见到了张韩,颇为兴奋的说道:“君侯,黄忠兵马若是向穰城去,则正面兵马定是要牵制新野,若是穰城告急,我等必定去救。”

  “如此,新野营地便会空虚,这朝阳城内的荆州兵就会立刻攻来,”贾诩深思了一日,已敢断定他们的战略,故而立刻来和张韩商议。

  “此时就看,君侯所求为何了!”贾诩深吸一口气,目光灼灼的看着他,“在下各有一计,君侯可思量之。”

  “你,是要黄忠,还是要大败荆州兵马!?”

首节 上一节 216/3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