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 第211节

  刘表想到张韩那治理一地的本领与才能,以及这些年来的功绩,一时间不由得头皮发麻。

  “张伯常贸然进攻,乃是不义之师,如此看来显然已撕破了脸皮。”

  “我欲命零陵、长沙、襄阳三地兵马出兵攻伐,举五万大军,击退张韩,夺回我南阳之地。”

  “我本为帝胄之身,大汉皇叔,张韩如此行事乃是倒行逆施,定不能久持。”

  “先行上书许都,状告张韩,在用兵伐新野,夺回失地,诸位不必劝诫,我定不能让他如此嚣张!”

  蔡瑁胡须一颤,连忙凑到身旁,躬身道:“主公,除却这里之外,别忘了此前我们商议之事,仍然还需要防范广陵、庐江,甚至要防备徐州来犯。”

  “不错,”刘表看了他一眼,脸色阴沉得可怕,沉声道:“此节也不可或缺,不能给张韩机会再行突袭我北部境地,将兵马驻防各处关隘,排除哨骑去监视诸地。”

  “同时,下令黄祖严密防范,不可让庐江水路出现敌军,否则拿他试问。”

  “唯!!”

  荆州众将士得令而去,一个早晨,原本平静富饶的襄阳也就变得不再平静。

  这个时候,自然是一夜之间便可人心惶惶。

  而刘表在深夜独自坐于案牍前时,思考荆州附近所驻兵马,逐渐感到了汗流浃背。

  除却南方之外,几乎到处都是敌军,若是同时进军,将会是一场空前大战,不亚于冀州和许都之战也。

  他现在已经开始有些后悔了,区区五百匹战马,却招来了这种滚刀肉。

  不错,张韩的确是滚刀肉,而且颇有些笑面虎的味道,一来就各种赠礼、宴请,试图和荆州文武交好。

  但翻脸的时候竟是如此突然迅猛,根本不给人反应时间,年轻人丝毫不按套路出牌。

  若是不惹他,还能保证荆州安宁,并且现在,即便是战胜了张韩,将他击退,其实荆州损失也一定会不计其数。

  还有一个江东需要对峙……

  刘表从来没有忘却自己和江东孙氏的仇怨,虽说孙权九岁时就开始示好,表示决不会和荆州开战。

  但他能嗅到复仇的味道,孙氏这两兄弟,乃是一白一黑,取荆州之心永远不死。

  “唉,早知如此,应当与张韩亲善才是,只是我又如何得知,区区一个张韩能调动曹军这么多兵马……”

  刘表心里颇为震撼,因为此刻威胁周边所投入的兵力,似乎已经快要达到十万之数了。

  虽说新野只有二三万人,可他明白一旦有所成绩,曹操必然会毫不犹豫的加大投入,先取荆州。

  原因无他,若是能取自然必取,如此即便在与冀州交战时败退,也可以有一个退路。

  “哼,先击溃张韩,再予以好处恩情,或许如此方可让他心思安稳。”

  刘表心中已有了计较,也不必和张韩不死不休,还可以留有一线余地。

  毕竟,那只是五百匹战马而已,你玩儿什么命啊。

  ……

  江东。

  曲阳兵马本来要撤去,但孙策今日忽然收到了密报。

  “撤了!?庐江、广陵一带兵力,竟然全部后撤数十里,放弃渡口……”

  孙策虎目微凛,脸上表情不断变化,此时身边有一将,拱手道:“主公,此时曹军后撤,实则是请君入瓮之计量。”

  “但,请君入瓮的目的却是不明,在下看来,应当不是为了吞并我军进入境内之想。”

  “应当再查探一番,看荆州、徐州是否有所变故。”

  孙策踱步思索,敏捷的回头看向他,“子义有何想法,不妨尽数说来。”

  在旁这雄武威严的将军名为太史慈,字子义,箭术超群,为人豪迈大放,作战英明,带兵严厉,乃是如今孙策麾下,深受倚重的将军。

  而且其人忠义,与孙策这样的英豪最是对心,归降时就已成了心腹兄弟彼此交心,太史慈道:“此前几战折戟,曹军应当防范才是,现在却大开其门,让我们率战船进入其中,目的为何,暂且不可知晓。”

  “但是,我先前曾经收到过一些探报消息,张韩已经到了宛城,欲攻取新野,继而占据南阳。”

  “曹军本来就有宛城、穰城?樊城三兵堡之地,再得一座新野,期间田土农作自然可以高枕无忧,一旦南阳治理得当,将会是襄阳的极大威胁。”

  “如此,刘表怎能看着他坐大,一定会出兵讨伐才是。”

  “而这个时候,曹军却让出了本来一直占据的防线,伯符觉得是何意?”

  孙策听完立刻笑道:“张伯常有意让我相助,取道向江夏,攻破黄祖所在,再取豫章。”

  “好计略!如此好意、如此利益,我又如何能拒绝?”孙策立刻眉飞色舞起来,他不是扭捏多疑之人,一眼看到战机立刻明白了整体布局。

  “我们的战船通过长江而入,可在两日内到达江夏,突然发起袭击,便可大破黄祖,他一定想不到,我军会跨越两座防区迅速抵达。”

  孙策走到太史慈近前来,伸出手拉住了他的手腕,激动的道:“此前可是两家防线彼此联合,方才让我无计可施,而张韩此次一放,乃是大好时机。”

  “待我战船通过后,曹军再进而守渡口,我便不能原路返回,只能继续南下取下豫章,和公瑾两面夹击,也就是说,豫章、江夏,我必能取其一,大有建树!”

  太史慈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了然的笑容。

  两人一拍即合,商量起了动兵之细节,调遣之兵马,准备之军备。

  在夜晚,就不断有飞骑发往腹地,绕路去丹阳西进大营告知周瑜。

  此时,江东文武一片振奋,送上门的好处,乃是利好两家,攻破荆州防备,有何不可!

  正是该大干一场之时!

  荆州刘横江,这等威名传了如此之久,也应当让他名裂于此战了!

第217章 深仇大恨?何至于此!?

  七月,雨季还未来时。

  江东兵马五万而出,其中两万精锐,战船数千,进入庐江、广陵南侧的长江之流。

  在两日之内越过了曹军所在的防线渡口,直接进入江夏,横击黄祖兵马驻防之所在,当日夜里,万人登陆,大军冲杀。

  黄祖的兵马一直在防备东北方向的曹军,反而忽略了江东进军之路,结果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一夜之间江东兵马大破黄祖,夺得渡口、沿岸的军营,收获战船数千艘,降卒六千余,黄祖大惊失色无力抵挡,只能后撤。

  而同时在庐江一带又有曹军的身影出现,让他不得不再退几十里,甚至和亲信一起去襄阳求援。

  在黄祖麾下将士看来,此时定然是曹军和江东孙氏已联盟,要一同攻伐荆州,取其城池。

  此战局之势,定是要立刻告知主公方可,否则无法应对。

  第二日,在孙策还打扫战场,巩固营寨之时,黄祖的飞骑已经到达了襄阳。

  将江夏的急报立刻告知刘表,一时群臣震动,竟是始料未及,呆愣当场,谁也想不明白,为何孙策会忽然间跨越两个防区,直接登陆进攻江夏。

  曹操和孙策,又是何时联盟的?!要知道在数月之前,两方才刚刚大战两场,以孙策败退而告终,那两次大战均损伤万人以上。

  按道理,孙策应该觉得羞愤难当,或是转收境内乱境,又或者是力主内政与军备,不再兴战。

  曹军更是两战得胜,占尽先机,该思量更进一步,取江东之地才对。

  “江东兵马,是从何处而来?”刘表整个人都气红了,心绪大乱,“难道曹军就不阻拦吗?”

  黄祖麾下那位近侍连连摇头,抱拳道:“将军,在下不知前方如何,但孙军的确是从江上而来,广陵、庐江的防备或许是形同虚设,根本没有阻拦!”

  “这,这不就代表孙策已经和曹军联盟了,便是要瓜分我荆州!”当场就有文士大呼起来。

  众人看去,乃是荆州治中从事邓义,字子孝。

  他本就已不喜刘表许久,早在刘表朝贡天子,又送信去和袁绍联盟时,就心生不满。

  当时被刘表以“这样做内不失贡职,外不背负盟主,这是天下公认的道理,治中何必责怪”的话,否定了其想法。

  于是邓义这段时日一直郁郁寡欢,直到后来刘表决定食言而肥,吞下张韩用于生意往来的五百匹战马,更是让邓义大为反对。

  张韩虽不义,在半途之中设下了伏兵打劫了己方商马,但张韩未必是自发而行,或许只是得了命令,而他后面依旧愿意用自己的产业来和荆州通商,价格也是让步许多,有意交好。

  这说明,张韩在表面上至少是一位愿行仁善之人,这样的人身负盛名,他人也会知晓其事迹,对其产生好感。

  而若是背弃信用于君子,则会被人厌恶,邓义以为刘表此举乃是得罪君子,且心胸略狭,为声名不好。

  被刘表呵斥责罚,并且再次驳回其言,向张韩的五百匹战马与商货动手,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回击当初许都的劫掠行径。

  刘表不是没有想到后果,只是这种事如果他忍下来,一则威信扫地,为人耻笑;二则损失重大,难以平复。

  故而听闻张韩式微遭贬的情报,当机立断打算动手找回颜面。

  谁知惹来了更多的麻烦。

  “邓子孝,你又有何见解,大可直言快语,不必在堂上冷笑嘲弄!”

  “哼哼,邓子孝,此时倒是你显能的时候了,当时你不曾力谏,又并未陈明其理,均只是推测而已,即便伱主亲曹,也不至于在此刻出来狂吠!”

  “呵,一时碰巧得志,竟在此得意洋洋,”一时间,不少人都露出了哂笑之色,言辞逐渐变得激烈起来。

  邓义鬓角生发,双眸沉稳,听完后只是冷笑了几声,不曾和任何人冲突对骂,但实际上内心却是烦躁之意更浓。

  这段时日来,刘表对他言不听计不从,便已是令人寒心的态度,而现在更是,遭所有人同时嘲弄,他自然是更不愿再留。

  邓义最终将目光停留在了刘表的身上,刘表此刻也是颇有愠怒之色,紧盯着邓义,但是出于涵养考量,也并没有把话说出口来。

  而是叹了口气,道:“子孝现在有何见解?你觉得该当如何?”

  “明公之才,远在我之上,在下不敢妄议,只是战事骤然而起,四面皆是强敌,需分大量兵马至四方驻守,若是要问对策,便是立刻出兵迎敌四方,不可让境内遭乱过甚,否则民心一乱,则再无可能回归当初的平盛之景。”

  “嗯,此言甚是,”刘表张开双手,示意在场之人先行安静下来,待众人目光都看过来之后,才笑道:“命,刘虎、韩晞率本部兵马前去增援江夏,命零陵、长沙出兵驰援南阳,夺回新野。”

  “蔡瑁、蔡和,可领三万兵马,进江夏附近,随时防备庐江刘勋的兵马。”

  其余文武得令而去,倒是蔡瑁胡须一抖,上前拱手道:“主公,这庐江虽是刘勋为太守,可实际上是听命于正在谯郡的曹昂,那曹昂是曹操的长子。”

  “我知道!”刘表胡须一颤,双眸圆瞪,对蔡瑁颇带怒意的道:“难道,曹操的儿子我就不能得罪吗?”

  “还是说,你蔡瑁其实也心中向曹?!”

  蔡瑁闻言连忙拱手后退,慌张躬身而下,当即道:“并非如此,主公切莫怪罪,末将只是觉得应该提醒主公,现在是否要和曹氏倾力开战,若已想明白了,那自然是全力以战,不可落了我荆州之名。”

  “逢战必然当求胜,主公一声令下,可令三军用命,万众一心!”

  刘表听闻这番话,脸色才稍加好看一些,但仍还是眉头紧锁,心中扭捏复杂,方才蔡瑁的这一番话可谓是说到心坎里。

  现在小打小闹,还只是和张韩开战,一旦对庐江用兵,便是意味着和曹操也要大军相对。

  但如此行事,又未必不是大好时机。

  刘表随之面色一定,长舒了一口气,沉声道:“开战,无需担忧,他曹操也是需要提防北地袁绍之兵的,他难道还能与我们持久对峙不成?”

  “主公说得也在理,”蔡瑁点了点头,心中的思绪少去了一大截。

  ……

  江夏路途之中。

  刘虎与韩晞的六千兵马刚刚到达江夏边境,就遭到了伏击,孙策亲自率军杀出,攻破了先头之兵马,飞速的杀进了中军之内。

  寻找到了韩晞所在,拍马而到,古锭刀猛然挥动,大力如奔雷,一刀把韩晞砍下了战马,摔倒在地。

  再接着,便是又一场血战,直杀得血流成河。

  韩晞、刘虎军大败,韩晞死于乱战之中,而刘虎则是被孙策生擒,江夏余部也不敢抵抗,只能投降孙策。

  这个时候,孙策做了一件让几方兵马全都目瞪口呆的事情。

首节 上一节 211/3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