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 第200节

  “他自己危如累卵,大战在即,竟还这般傲然自居,当真是目中无人!!”

  “传我命,命各将军所部兵马,立刻赶往曲阿屯军!!”

  “我要随时进攻广陵,一旦大战开启,我便长驱直入,破广陵而入徐州,直奔许都而去!!”

  “曹操,曹贼!”

  孙策怒骂了几声,而后有一文臣到了身旁,其人胡须浓密整洁,头发半白,身姿雄伟,着湛蓝色长袍,头发以一发髻扎于顶,方面阔耳,颇有堂正之色。

  “主公,不可因此而动怒,依在下看来,曹操之意实则是识破了我等请司马之位的目的。”

  “子布先生,他既然识破,为何不肯顺水推舟,依我们之意呢?”

  这谋臣乃是长史张昭张子布,在孙策创业的时候,就已跟随身旁,被委以重任,请为长史,几乎军政上的内事都交由他来打理。

  在短短一年间,张昭已经逐渐成了江东不可或缺的人物,得孙氏麾下文武敬重。

  “扬州袁术败后,不少人归投于我,周尚君更是举丹阳相让,公瑾更是与我情同兄弟,江东之地我迟早都能全数镇压。”孙策依然想不明白,同时心里也有气。

  假若我还是当年那个需要寄人篱下的孙氏后辈,被人看轻倒也正常。

  可现在,我孙伯符亦是身经百战、攻城拔寨,威震江东的英豪,难道还不值得伱曹操高看一眼吗?

  孙策原本满心欢喜的期待许都的回应,因为他知晓在去年,曹操已经开始派出使者来安抚、拉拢各地的诸侯。

  甚至收服了泰山盘踞的一伙山贼众,这就意味着,曹操在准备向外交好,保证他和袁绍大战时没有后顾之忧。

  战争并非是一战可毕,这在战前战后的学问都深不见底,无论做得多么完善出色,总还会有意外发生。

  为了杜绝这种意外,曹操一定不会驳回自己的请求。

  毕竟江东安好,则意味着刘表也会遭到牵制,难道曹操不怕被刘表偷袭吗?

  “问题,就在这迟与早上,”张昭的音色十分浑厚,沉沉的开口道:“江东诸郡之地,主公目前取得四郡,地盘虽广,但仍需稳固,特别是人心、士人之依附。”

  “否则,日后一旦有大敌来临,恐怕会有人先行倒戈,求降于敌,”张昭认真的说道。

  “正是因为如此,曹操也明白我们需要稳固江东,这大司马的朝堂任命,不亚于当初袁术持符节招兵买马,都是借助汉廷的名义,来扩张境内之势力。”

  孙策深吸一口气,稍稍地平复了下来,但方才的命令却已经传出去了,他想要追回来,却说不出口。

  以免损了自己的威望,为人嘲笑,于是想了想又道:“那么先生认为,这屯兵曲阳是否可行?”

  “右曲阳在扬州之战中,是刘备夺取,而后交托给了广陵太守陈登,我军中吴景、孙贲两位将军,均是从此路进回的扬州。”

  “若是说夺取右曲阳,继而进驻广陵,其实,应当是主公素来的心中所愿吧。”张昭试探性的问道。

  孙策嘴角上扬,微笑了起来,一口气也轻松的自胸中呼出,他如此重用张昭,乃至是依赖的缘由,并非是此人才学真的天下无双。

  而是除却才学之外,又深谙为人臣之道,这番话便是给孙策台阶下,这样一句话就可以让孙策的军令显得顺理成章。

  “不错,子布先生果然懂我,广陵乃是陈登治理,并无名将驻守,我早已是心痒许久。”

  “曹操让许都朝廷送这样的诏书来,刚好可以引起军中将士不忿,借此军中之怒意,夺下广陵!”

  荆州难以攻破,合肥却也不好攻入,逍遥津军营如今已算快要废弃,那里的水路早被张韩毁去了。

  “区区陈登,内治有名,军马未必能行,我未曾听闻其有何战绩,”孙策对此十分自信,陈登的名字他当然听说过,也派出了很多探子去打探收集关于陈登的各种情报。

  最终可评判这陈登,只是一员善于内治理政之人,他手底下也并没有什么能人异士,驻扎在广陵的文武,也都不是出名之辈。

  谋夺广陵,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呃,主公,还有一事你需放在心上,不可不设防。”

  “何事?”

  孙策目光凝重的看了过来。

  “此次所来的使者,乃是定陶董氏之人,字公仁。此人能言善辩,待人较为真诚,之前在长安时,就曾给曹操立下过不少功绩。”

  “他此一路来送达诏书,沿途也和一些江东的士族友人有所接触,其人出手十分阔绰,备礼很是大方,不像是没有图谋之辈。”

  张昭在几日的探报之中,就发现了董昭的行径,一开始其实并不觉得有何不妥,但后来接连几日都是这样,而且已经接连宴请了四个家族之人。

  其中不乏陆氏、吴氏,甚至连大族虞氏都有族人和他夜间长谈,却也不知他们聊了些什么。

  张昭听到这个消息时,就已完全明白了董昭之目的。

  “此人明里是在拉拢我江东之人,但暗地里却只是打算将曹操有意在江东拉拢士人、贤才的意思散播出去而已。”

  “拉拢未必有效,但此消息散播出来,再结合许都天子不予主公大司马之事,则等同于告知了江东这六郡之地的文武,若是不与主公相容,可暗中投向许都天子,回归汉廷。”

  “一旦如此,他就可以掌控道义之名,不断对主公施压,譬如催送朝贡等事,一旦有所怠慢,便利用这些士人发难。”

  “如此,我们现今手中的四十三个县,要么折损税收为曹操所得,要么便是背上一个不尊天子之令,企图反叛的罪名,从而让境内更乱。”

  “在下觉得,这件事情,想来颇为有些诡异……”

  “何处有诡?”孙策听到一半,认真的问道。

  “好似,冀州怎么对许都,现在曹操有样学样,来怎么对待我江东……均是以此乱境,不令江东的税收、农商等茁壮而长,心思狡猾也。”

  “如此祸一方而不顾百姓死活、家户离散的计策,可称为毒计也,也不知道是他麾下何人所想。”

  孙策第一反应自然那个张君侯,当初拦住他们的便是张韩,能在河岸之中放下铁锁、废弃的船体,以及各种沙袋来防备一个不知会不会来的敌人。

  如此坚硬的心思,岂能想不出这等祸乱一方的毒计?

  而且通过这段时日打探得到的消息,张韩应该是个“百无禁忌”的人,什么都沾点。

  “不会是张韩吧?”孙策满脸纠结的问道,话说得一点都不自信,想到这个人就觉得心里犯堵。

  当初若不是他,现在可能已经跨过合肥,夺得九江郡的不少城池了。

  张昭长长的叹了口气,脸色已经有些认同了,“唔,我认为也是他,这个张韩不简单。”

  他说话慢条斯理,颇为儒雅浑厚,嘴角一撇的道:“在下得到的情报里,说张韩是众谋臣之中最能冲锋陷阵者,是众将军之中最善谋者,是朝堂公卿之中最知民间疾苦者,亦是小吏之中最懂政之人。”

  “此为全才!”孙策深吸一口气,不得不惊叹,他曾经远远地见过张韩一面,知道这是个年轻人,能在如此年岁就有这样的本领,谈何容易。

  “这么说,也对……”

  张昭感觉这么说也对。

  但是你说他很能混,倒是也对……因为这个评价不就是说,他哪都不拔尖嘛?

  张韩或许是想到处捞钱、积攒人脉、声望之类的呢?

  “主公,张韩的性情,比这些才能更全面。”

  孙策一愣,一下就来了兴趣,忙问道:“说说看。”

第206章 扬名立万何时?就是现在!

  “张韩的品行,贪婪、好色,而且喜欢打骂下属,治军不算严格,因为纵容所部黑袍军强占军资,在朝堂之上,亦是有结党之行。”

  这实在是太全面了,张昭打探到的时候,自己都不信,因此又派人去打听收集了不少消息。

  得到的结果变得更加复杂,甚至还收到了张韩有“强占民女”这种嗜好,还有人说他竟喜欢自己的“年轻姑姑”,如此看来,他和曹操走到一起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两人根本是蛇鼠一窝。

  “嗯?”孙策眉头一下就皱了起来,“不可能啊,若他的性格是这样,怎么会得到这么多人跟随?”

  “这就是张韩的过人之处了,他应当是御下有方。”张昭肯定的说道,而且他也觉得非常合理。

  张韩,起于乱世。

  他这样的品性,以及他的出身背景,若是还处在大汉的昌平盛世是不可能出人头地的,因为儒生最不喜便是他这样表面功夫实则内心贪婪之人。

  这在士族阶层里,叫做虚伪。

  “再御下有方也不可能,总会有人心生怨言,”孙策狐疑的说道,“这些消息是从何处打探到的?来源可靠吗?”

  “主公,我们的情报网,已可到徐州,这些消息有些许是从许都而来,也有的是在徐州境内。”

  “据说,连陈登都说过张韩的坏话,说明其心早已不满久矣。”

  “细说陈登,”孙策彻底来了兴趣,因为他之前听说陈登和张韩的关系极好,两人算是相互成就。

  陈登是张韩一手提拔起来,甚至是一手从徐州策反之人,也是徐州之中第一个和张韩走得极近的士族之人。

  而这些年,陈登所立的功绩,让张韩有识人之明,这两人也算没有是没有辜负相互之间的期望。

  “陈登,字元龙,其家是徐州最为鼎盛的陈氏,祖上也有三公之位,在下家自彭城,据说现在仍有族人承其惠恩,可算对得起名族的声望。”

  对于陈登以及其父陈圭的治郡之能,张昭已可以说是赞不绝口了,丝毫不吝啬自己的夸赞之言。

  “因此,陈登自然也就成为了炙手可热的人物,乡里大多对他颇为敬重,来往士人也均登门拜访,在广陵,数月之前有一批人曾去求见过陈登……”

  “宴席上,曾有人想求官,却被陈登出言讥讽,因此只能灰头土脸的离开广陵。”

  “他们自广陵而出,因被陈登不喜,所以就到了江东来,而这些话,便是从他们的口中传出开的。”

  “原来如此,”孙策仿佛苦思一般,啧啧感慨,继而缓缓摇头道:“但这样,此话就不可信了,或许只是一气之下的怒言。”

  “不过,陈登居功自傲,竟看不起境内贤才,可谓已成骄兵。”

  孙策还是轻松了起来,一道计划已在心中逐渐形成,他需要用几场大胜,来让许都的曹操重视江东。

  如此,方才能继续遏制江东各家士族的联合。

  “好,待我到军中与诸将商议,再分兵去曲阳囤积,依照地形可屯于丹徒,子布先生为我谋算粮草行军之路线,运送往曲阳附近。”

  “同时,派人日夜招待那位使者董公仁,让他无瑕在城内结交、拜访贤士亲友,直至他离去。”

  “唯!”张昭眼睛一亮,立刻拱手应承下来,这个办法倒是妙,既然无法驱逐,那便设法结交,让亲信来回宴请,他自然没有精力时日去拜访他人,刚好可制住其势。

  主公果然聪慧。

  ……

  一连过去十九日。

  董承在丹阳再也占不到什么便宜,但是他所想要的目的,却已经达到了。

  便是在丹阳境内散出许都丞相之意,欲结交收容南方之友人,让他们可以亲近曹氏,继而归投。

  同时,可暗中离间孙策和他们的关系,所以他很放心的离开了丹阳,准备留了十几封情真意切的书信给各地的士族。

  其中之语,均是发自肺腑,他在给每一个人写信的时候,心都输只属于那一个人的,所以情感无比的深厚专注,写得自己都差点动情而哭。

  他走后,丹阳自然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孙策的人查得更紧了,而不少官吏也有了和许都公卿一样的行为。

  书信互通,欲在曹氏留下一个不错的印象。

  孙策唯有强行镇压,暗中监督,一旦抓到便是立刻抓捕,严刑拷打,根本不留情面,无形之中又加重了丹阳阶层之间的关系恶化。

  而此时周瑜在江东之地的西北部,带兵取当初刘繇的地盘,同时拉拢结交当地名流。

  还暂且没有收到孙策的消息,这时,孙策察觉到事态似乎有些失衡,于是派遣其弟孙权领兵,自邗沟北上。

  孙氏的战船来势汹汹,进军速度极快,飞快的过了东陵亭,估计数日之内就穿越邗沟,直奔淮阴。

  陈登得到消息的时候,立刻下令将兵马全部囤积在了匡琦城。

  此城,乃是陈登为了和张韩在皖城、舒城一线的防线相连,故而筑起的一个防御之地。

  此地可谓是邗沟的要塞,刚好堵在了此纵向河沟的必进之处,让孙策欲取广陵,必须要先下匡琦城。

  过一两日,陈登严阵以待许久,率三千精良将士驻军于此,登上城楼,眺望远处河岸,可见战船之影漫河并排,船上士兵登陆接阵,人头攒动,喊声震天,正在搬运器械。

首节 上一节 200/3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