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 第142节

  “那就让他,在寿春死伤殆尽,无力再战!消磨他的精锐!”

  “只要损耗过大,他一定不敢再攻合肥。”

  “陛下圣明。”杨弘行礼得令,大为夸赞,毕竟现在此法已经是不得已而为之了。

  耗损,就是此战角力的关键,看谁的兵马损耗到无法支撑的地步,足决定成败。

  虽然这样做,会将寿春外围的城关全部放给曹操,但是也凝聚了实力,可以稍稍稳定军心。

  ……

  五月,袁术的兵马在各级将官的命令下全部退回城中。

  同时,将附近所有的百姓一同迁走,塞进城内。

  男丁抓为征夫,充为军队的后备壮丁,女子和老幼则是堆住在城中街巷上。

  不到十日就饿殍遍地,呜呼哀鸣。

  但,换来的事四万余壮丁性命,顶在城上的最前方。

  袁术用这些征夫的命,消耗了曹操四次极大规模的攻城,而自己的精锐因此得到保全。

  曹操折损越发的多,导致寿春城外尸骨堆积如山,墙倒屋塌、水河不流。

  此战惨烈,但寿春城上守军居然越来越精悍,让曹操不得不暂时休整。

  这一日,曹操与郭嘉登高楼眺望,依稀可见宽广高大的城墙上,正在加紧囤积巨石、金水等守备物资,还有工匠搭建箭塔,修补城墙。

  几次攻坚的缺口,也正在慢慢地缩小,曹操看到这一幕,不由得动容感慨:“袁术,狠人也。”

  “其心竟如此歹毒,以百姓做盾,草菅人命,抵挡我军攻伐。”

  郭嘉也是后来才知道袁术一开始所用守城士兵均是新征的百姓。

  他脸上露出淡淡的笑意,道:“越是如此,越显得袁术惧怕,连死守都要这般精打细算,以百姓性命先行做挡,来保存其精锐。”

  曹操没有回应郭嘉的话,拳头微微捏紧,道:“以前,伯常力主我以仁义治理,同时走仁义、霸道两途,这些年曾尝试去体察民意,体恤百姓。”

  “现在再看这袁术此举,心里何其不忍,城中百姓只怕还有数十万,堆积于街巷,日夜喂之以糟糠,围城数月,难也。”

  “那,主公的意思,是不攻?”郭嘉心里一抖,为将者忌讳这等仁慈,因为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若是因为不忍而撤退,恐怕数月之功便成了功亏一篑了。

  “攻啊。”曹操理所当然的看了他一眼,“我心中感慨,见不得这等惨状,但与我继续攻城不冲突,只是……”

  郭嘉嘴角抽了一下,撇嘴拱手恭敬的问道:“只是什么?”

  “要换一种军略,”曹操背起了手,眼中精芒闪烁,灵光一现间,又思得些较为新奇的想法。

  郭嘉猜不到,只能拱手请教:“请,主公明示,在下猜不到主公的想法。”

  “哈哈,”曹操拍了拍他的肩膀,“袁术想死守此城,耗损我军兵力,那我不攻便是,等伯常。”

  “等他……”郭嘉眼睛一亮,马上明白了此话,“淮南。”

  “将淮南、右曲阳、庐江全部收下,等同于扫清了袁术除寿春之外所有城池。”

  “好,等伯常。”

  局势到此,莫名其妙的来到了“相信伯常”的阶段。

  因为无论是曹操,还是鲍信,又或者是在右曲阳大杀四方的桃园三兄弟,他们都过不去。

  全军位置最好的,恐怕就是在庐江的张韩了。

  庐江,有水路可以通淮南,只要战船足够,可源源不断的运送兵马夺取渡口。

  拿下渡口,接下来战马也能慢慢运送过去,或者是骑兵绕行山脉,寻路而进。

  袁术既然坚守不出,那就双方耗损,反正我军的兵粮军备都足够,衣物都有数套。

  这是许多年积攒下来的家底,大不了打赢这一仗之后,再用几年来攒就是了。

  郭嘉稍稍站得挺直起来,一扫此前阴霾,展露笑意道:“袁术倒行逆施,效法易京作茧自缚,寿春便是他的葬身之地。”

  “在下敢断言,不出三月,寿春城内军民必定绝望,士气低落、主臣离散,而袁术,恐会堕落不堪。”

  “哼哼,我也这样认为。”曹操成竹在胸,凝视那一眼望不到头的高大城郭。

  ……

  庐江,舒城。

  张韩的府邸之内,刘勋从衙署里被人请来,跨入了府苑之中。

  近日张韩果然发放了军备下去,之前舒城军也焕然一新。

  选出的精锐,有上等的精铁铠甲着身,其余残破的兵甲也都回炉重塑,大多成了废铁。

  张韩发放了遣散费,将数千人遣散回乡,而且每人可领荐信,到许都、兖州一带为业。

  对于不想再上战场的人,这已是优待了。

  遣散的老兵里,有半数愿意拿着举荐的信令,去许都投奔张韩的产业。

  半数则是领了遣散钱财归乡养老,种地安家。

  一切都很好。

  唯一的不足就是,这里好像没刘勋什么事了。

  精挑细选出来的精锐,都归曹昂统率,其余兵马由曹休、张韩共领守城,而刘勋是庐江太守,手里面只剩下几百亲兵。

  这一来一去,他直接被张韩架空了,那些经过典、高两人操训的兵,都怕典韦而敬高顺。

  对张韩更是不敢有违,暗中又颇为敬仰,所以对刘勋的态度也是“您别再来找我了,我怕君侯误会”,这一下让刘勋郁闷了好几天。

  本来以为自己被张韩不知不觉的卸了兵权,基本上以后也不会有好脸色了。

  就在刚才,高顺去了一趟衙署,好声好气的将他请到府邸来一见,而且还备好了马车。

  刘勋上了马车后,刚坐下就觉得座下软榻稍稍有点硌屁股,他伸手下去一摸,摸到了六块精雕过的圆饼。

  每一个都有手掌大小,拿在手中颇为沉重,乃是纯金打造。

  他把六块金饼放在了案几上之后,对张韩的印象登时又有改观,他这可一点儿都不像是什么热血少年、白丁英豪。

  他完全就是个老油子,这送钱的方式,简直让刘勋哭笑不得。

  此刻,进了宅邸后张韩马上就迎了出来,笑脸相迎。

  寒暄几句后轻声道:“世叔,小侄在车上放了点我们哪儿的土特产,还请笑纳,等过几日,我自家中运的特产到了,我再送您一车。”

  “哈哈……”刘勋听得一激灵,连忙笑着掩饰慌乱,手脚都有点不随心动了。

  毕竟他心动了。

  一车?

  都是这样精雕细琢的金饼吗?这一块就足够买下一头耕牛外加百斛粮食,他竟然要送我一车!?

  刘勋胡须颤动,笑了一会儿后收起表情,认真的问道:“伯常,这是何意?可是,有事要我去办?”

  他鼓了鼓腮帮子,正色道:“若是违背良心、有损忠厚之事,还请君侯切莫开口。”

  “哎!你想哪儿去了,”张韩登时就不高兴了,“我是个知书达理的人,此前卸掉世叔兵权,实属无奈为之!”

  “子脩和我带的兵马贵精而不贵多,都是用于长途野战,守城攻坚并不在行,你军中将士多倍于我,难免会有异心。”

  “唯有收缴了兵刃、战马和兵甲,再操练调训,这样来磨砺其心,让他们与我曹军融洽,如此方能上下一心。”

  刘勋听得满头雾水。

  话,完全没毛病,但这和你送钱给我又有什么关联?

  张韩接着道:“此收降、训兵、筛选,最后成军之事,天下有能者均是如此,我即便得到了舒城也没有半点自大妄为,肆意庆功,极尽嚣张之能事,而是默默担恶名,为子脩真正收得人心在手。”

  “不过,这其中最对不住的,就是世叔伱了,”张韩肩膀一垮,所有强硬的情绪都随着一口气叹了出来,“你本是大军将领,最后免不了只能做个治理的太守,我这才想着,补偿你一番……你这……居然如此误会我!”

  刘勋心一紧,感觉被人狠狠地捏了一下,忙道:“不知者不罪!君侯,不!伯常啊,方才是我小人之心了,不该这般误会你。”

  “但你这也,太破费了。”

  “区区钱财而已,世叔何必如此?!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些钱岂能与情谊相比?”

  “说得好哇!”刘勋咀嚼着这句话,其中豪气,竟是让他也变得飘飘然起来。

  好诗句!

  不知谁人所作!?

  这张韩,竟是视钱财如粪土的豪士狂生!有意思,当真有意思。

  “其实,除却为子脩收取人心,巩固舒城之外,我这么干,也是因为后怕……唉,差点就死了……”张韩走到前院入正堂时,眼眸深为惊惧,这不由得引起了刘勋的兴趣。

  你张伯常这般勇武,竟然也有这种差点被人杀死的狼狈时候?!

  “伯常,说来听听。”刘勋眼睛睁得老大,心里好像有虫被勾起来似的,催问了起来。

  张韩微微一笑,将去年宛城劫难,娓娓道来……

  半个时辰后,已喝得微醺面红的刘勋眼中含怒,拍得案几猛跳。

  “竟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那张绣此时居然还有脸来和伯常争功!?”

  “呵,你且放心,我刘子台深知庐江江上道途,我有九种办法把他兵马截停于此。”

  “九种!”

第156章 我都准备弄他了!这多尴尬

  ……

  “那倒是,也不必……”张韩忙拉住了他,笑中颇具无奈,谈叹道:“世叔,我当然知道你有办法。”

  “可,大敌当前,我等内中耗损,彼此相斗,其实并不是上策,反而会让篡逆之贼有机可乘。”

  “我不怕受委屈,唔……实不相瞒,”张韩极为儒雅的缓缓跪坐起身,立身笔直,“我出身微寒,自小便是受着委屈苟活。”

  “受世道的委屈、酷吏豪绅的委屈,也受过士族冷眼,遭人嫌隙,早已习惯了。”

  “但,大事当前,我不能因区区小事,去阻碍己方的兵马,而我此刻真正在意的,是张绣此番所来的用意。”

  “世叔,方才我说过,我与子脩的兵马不过八千之数,贵在精锐,不在数量。”

  “而取舒城兵马后,整合得两万六千余数,张绣旧部本属张济,又在汝南操练多日,军备精良,其实不在你我之下。”

  “他如果动了歪心思,则麻烦……”

  “什么歪心思?”刘勋性本骄,得意则易忘形,当时若不是张韩名气太大,他反复提醒自己谨慎,可能兵败还要更早些。

  现在,他自然是不明白张韩这话的意思。

  张韩低头作苦思之状,伸出手指在案几上交替敲打,“嘶”了一声,摇头道:“这,这,说人坏话,会不会有损君子之风?而且还是无端妄测……我,我说不出口……”

  他说到这,喝了一大口酒。

  刘勋看得着急,忙催促起来:“你战场上倒是勇猛,这时候扭捏什么,快快说来!此地就只有伱我,其余便是你的亲信,谁人也不知道!”

  “唉,我是怕,张绣在宛城就曾做过诈降之事,而且这多半是暗中得到袁绍授意,世叔我问你,袁术举事的时候,可曾写信送去给袁绍?”

首节 上一节 142/3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