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沙俄当皇帝 第93节

全俄共有932座城市,人口超过10万的有19座。其中,基辅和里加超过20万人,罗兹、敖德萨、华沙超过30万人,两个首都圣彼得堡和莫斯科超过100万人。其他一些城市,像萨马拉、明斯克、喀山、下诺夫哥罗德、尼古拉耶夫等,人口也接近10万。

从总量上说,俄国人口在欧洲是位列第一的,但人口素质相当低劣。

只有21.1%的人口接受过小学及以上的正规教育,全俄9岁以上人口中有72%是文盲。

相对而言,欧俄五十省的居民识字率较高,高加索和西伯利亚地区略低,中亚地区最低。在识字人口中占多数的属于社会里的“中上层”——贵族、官僚、资产阶级、神职人员、知识分子及其亲属。四分之三以上的农村人口是文盲。

之后谈一下人口分布情况。

目前俄国五分之四的人口全都居住在相对较小的欧洲地域,亚洲地域的面积是前者的三倍但只有五分之一人口居住在此。

人口相对稠密的欧俄地区还可以进一步细分成几个不同的地区,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是以华沙为中心的原波兰会议王国,如今的沿维斯瓦河十省;其次是以莫斯科为中心的俄罗斯中心地区;位于第聂伯河西岸,以基辅为中心的右岸乌克兰排名第三。在这之后还有和波罗的海关系紧密的圣彼得堡、南俄冉冉升起的经济新星库尔斯克、哈尔科夫、顿巴斯等等。

总之,俄国人口密度很低,但在地理分布上,多数人居住在欧洲且集中在几个主要的聚居地带。

全俄人口普查结果还显示,当前俄国人口构成情况非常年轻,50岁以下的人口占76.5%。

其中1到9岁年龄的人口最多,达23.9%,几乎相当于总人口的1/4,这说明俄国的出生率很高,人口总量正在快速增长。

考虑到俄国当前没有禁止童工也没有什么合格的退休金、养老金,所以10岁以上的孩童,60岁以上的老人大概率都是参加劳动的。由此可以推论,当前劳动力人口可以超过总人口的65%,都是十足的人力资源。

最后谈一下民族和宗教成分。

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在俄国全境生活着100多个民族,其中最大的民族集团是泛斯拉夫人。

按照19世纪俄国的民族观念,“俄罗斯人”的概念不仅包括俄罗斯民族,而且还包括乌克兰族和白俄罗斯族,被习惯地分别称为“大罗斯”、“小罗斯”和“白罗斯”,这三个民族共同组成“俄罗斯人”。

“俄罗斯人”共有8393.4万人,相当于整个帝国人口的2/3。

其中俄罗斯族(大罗斯)5566.7万人,乌克兰族(小罗斯)2238.1万人,白俄罗斯族(白罗斯)588.6万人。以p社史观,这三者属于俄国的主体民族和可接受民族。

俄国境内的波兰族有790万人,再算上为数不多的捷克人、斯洛伐克人、保加利亚人、塞尔维亚人、霍尔瓦提(克罗地亚)人。泛斯拉夫民族一共有9200万人。

分布在伏尔加河沿岸和乌拉尔河上游的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各民族人口,包括鞑靼、巴什基尔、楚瓦什等民族,总人口近600万。

从波罗的海到科拉半岛和北乌拉尔的广大地区居住着乌拉尔语系芬兰-乌戈尔语族各民族人口,包括爱沙尼亚、芬兰、卡累利阿、科米(含泽梁人和科米-彼尔姆人)等民族,合计约有500万。

还有两个成规模的少数民族居住在欧俄五十省内,那就是犹太人和德意志人。

犹太人的数量多达500万人,主要居住在维斯瓦河沿岸各省的犹太人定居点、诺沃罗斯和白俄罗斯各省。德意志人有170万人,他们是中欧德意志移民的后代。在南俄还居住着110万摩尔多瓦人和罗马尼亚人,以及18万的希腊人。

高加索边疆因为大高加索山脉的地理分隔,所以成分最复杂,大约有50多个民族,人口最多的是134万格鲁吉亚人,其次117万亚美尼亚人,其他不多赘述。

中亚地区同样民族混居,人口最多的哈萨克族410万,其次乌兹别克人72.4万,之后不多赘述。

西伯利亚的少数民族大约有67万人,主要是雅库特人、阿尔泰人、哈卡斯人等,还有蒙古语族的各民族,比如布里亚特人、卡尔梅克人和蒙古人等。

远东散布着大约6.6万广义上的通古斯民族。此外还有3.7万中国人,2.6万朝鲜人。

俄国居民的信仰也五花八门。

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宗教毋庸置疑是基督教,包括东正教、天主教、新教三大教派和诸多小教派,比如旧礼仪派、路德教、洗礼派、门诺教等等。基督教各教派信徒接近全俄总人口的85%,其中东正教信徒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为69.35%,其次是伊斯兰教和犹太教,信奉者各占总人口的11.70%和4.15%。

这些情况基本就代表着尼古拉开始统治俄罗斯帝国时的人口情况,下一次人口普查将于十年之后,也就是1907年进行。

纵览归纵览,当前尼古拉比较关注的数据在于这么两点:俄国欧洲部分的识字率和俄国的城市化水平。

前者意味着人口红利会进一步变成工程师红利、大学生红利等等,后者则代表着俄国的经济发展程度。

生育率是不用操心的,尼古拉相信之后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俄国人口增长率还会再创新高。

民族成分和宗教成分尼古拉觉得担心也没啥用,他的一贯观念是,只要俄国的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更多居民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作

为经济主体的俄罗斯民族只会因为经济水平的提高,不断获得更多话语权,其他民族当然就会主动融入俄语圈。就像是八十年代大陆流行粤语歌曲来自经济水平更高的香港。

当然,如果俄罗斯民族一直穷困潦倒还妄图把经济水平更高的比如波兰、芬兰、波罗的海民族同化,恐怕只能用火与剑了。

综上所述,拿到数据后的维特政府经过研究讨论,将未来的政府工作目标给出了一个具体的节点:1900年末俄罗斯帝国钢产量达到300万吨。

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根本的数据就是钢产量,钢产量意味着成熟的产业工人、完备配套的先进设备、效率现代化的管理模式、配套的辅助设施建设和交通网络。

以当前俄国每年接近7.5%的工业增长速度来说,300万吨也是个不小的挑战。

第四十五章,迷信、女权和自我实现

1898年10月初,皇后亚历山德拉再次被宫廷御医诊断怀孕有一个多月了。

这是尼基和奈奈的第三个孩子,沙皇夫妇目前正在以每两年一个的速度造人。

子孙繁荣对意识观念尚且停留在农业旧社会的俄国宫廷来说无疑是一件喜事,人丁兴旺就可以对冲因为医疗条件落后带来的婴儿高死亡率,后代数量充沛也能代表着罗曼诺夫家族的旺盛生命力。

不过罗曼诺夫家族没有哈布斯堡家族那样灵活多变的联姻原则,罗曼诺夫王朝在全欧洲范围来看也是非常强势的亲家。

不论是入嫁还出嫁,俄国宫廷总是要求公主必须保持东正教信仰,因此很长一段时间,罗曼诺夫的公主们几乎都找不到什么合适的婚姻对象。

东正教国家几乎都被奥斯曼帝国吞并了,于是罗曼诺夫公主只能在俄国国内自产自销。

别国公主入嫁俄国,第一优先考虑对象自然是东正教国家。然而并没有,于是退一步允许改信东正教的公主,这个问题还一度让如今的皇后亚历山德拉考虑过是否要完成和尼古拉的婚约。

历史上只有没钱的德意志小王公们愿意让女儿改信东正教去俄国当皇后,所以德意志地区的十几个小邦国长期是欧洲各大国王室联姻的中介胜地。

提及这几点历史因素才能理解为什么当黑山王国从奥斯曼帝国独立出来的时候,罗曼诺夫家族会感到欢呼雀跃:几百年来终于有一个东正教小伙伴能跟我联姻了。

亚历山大三世就很重视和黑山王国的联姻关系,这种坚持在后世看来难以理解,但信仰确实占据了当时很大的考量范畴。

在当下俄国陆军中正在发挥很大影响力的人物,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大公的妻子就是黑山公主,这是亚历山大三世亲自拉郎配挑选的。

不过尼古拉的父亲配对的几位黑山公主在圣彼得堡搞的事情就不怎么样了,前文提到的江湖道士、法国“圣人”菲利普就是这几个迷信的黑山人炒作起来的。

作为别国的公主,还是先皇时期比较看重的对象,在俄国宫廷的社交圈子里显然能量也有不少。贵族女性凑在一起的圈子和现在女性的圈子也没差多少,茶话会、八卦、聊星座占卜等等神秘主义元素的新奇事务。

一来二去,无证行医的菲利普“医生”就从大公夫人的线搭到了俄国皇后的线上。

这个菲利普医生在贵族夫人的圈子里搞的噱头叫招魂术,就是吹嘘自己能够感应到天地之间的超自然力量,可以直接影响到别人的灵魂,从而间接干涉别人的身体。

比如说:“唉?夫人,我看你气色不太好,一定是魂魄上沾了些脏东西,让我亲手替你检查一下。”

别想歪了,菲利普对这些位高权重之人的妻子们也就是搞一些类似后世理疗、SPA、马杀鸡之类的手艺活,一边还可能和夫人们聊聊天谈谈心。真动手动脚的话,早就被沉尸波罗的海了。

在这个年代,你不扯点超自然元素,也达不到宣传的轰动效应,所以这些女人受到菲利普医生一半心理暗示一半老西医祖传手艺的连骗带哄下,确实感觉暂时性的腰不酸腿不痛了。

你要说没效果吧,可能还有点心理安慰的效果;要说有效果吧,说不定哪天就出医疗事故了。不过在迷信的人看来,一时半会儿不明原因地有效了,那就说明菲利普有真神通。

“这次应该是个女孩儿。”

皇后亚历山德拉无不欣喜地摸着还没有隆起的肚皮时对尼基说道。

“为什么这么说?你有什么预感吗?”

对尼古拉来说,一不用承受生育带来的生理痛苦,二不用付出多少抚养后代的劳心劳力,所以他也喜欢小孩子,奈奈要生尼古拉就在床上努力。

当奈奈提到尼基的第三个小孩时,皇后信心十足的宣布是女孩让尼古拉感到好奇。

“嗯,不是预感。尼基,你还记得那个

菲利普医生吗?”

“哦,那位啊?……不对,你去找他了?!”

“你干嘛说话突然这么大声?”奈奈抱怨尼基突然提高的音量,“嗯……我一直听尼古拉沙大公夫人说,那个菲利普有多么多么灵验,所以这次怀孕后我差人去问了问。”

具体情况当然没有皇后亚历山德拉说得那么简单,因为尼古拉反对奈奈和这种“气功大湿”接触,所以奈奈有意地忽略了部分情况,免得尼基不高兴。

“我是觉得,一个在法国拿不到医生证书的人,恐怕也没什么本事。”

尼古拉耐着性子慢条斯理地对奈奈说道,不过这个言论他已经提过好几次了,显然皇后还是耐不住好奇去跟这个菲利普接触了。

这可能是因为现在这个时代缺乏娱乐和精神寄托,神神秘秘的菲利普才能勾起奈奈枯燥乏味一成不变的皇后生活中的一抹色彩。

除此之外,这个时代刚好还是女权运动诞生的早期,贵族女性普遍接受过教育,但她们受教育后还是充当传统良家妇女的角色,这让许多夫人显然是进入心理压抑的阶段。

你可以让大学生在生活压力下去当牛马,但你不可能让大学生心甘情愿地当很长时间的牛马,他们要的是体面的生活、有尊严的生活,之后可能还要实现自我价值,这就是受教育提高的心理预期。

以此类推,像菲利普医生这种主打“安慰”贵族女性的早期心理医生正处在一片市场蓝海中,大有可为。

尼古拉也不是完全懂这些女权启蒙的原因,但他多少还是明白封建礼教对男女的压迫,最关键是满足这些受过教育但又闲的没事干而压抑的贵族女性们有获得自我实现的精神需求。

“要不这样吧。”

尼古拉思量了一会儿之后对奈奈提了个草草构思的预想。

在亚历山大三世的时候,俄国的高等教育被沙皇大力压制了,再度收紧了中下层和女性在亚历山大二世时代放宽的高等教育权利。

“你问问你的好闺蜜们,或者朋友们。我想,女性也应该受到良好的教育,在社会上拥有工作的权利……”

尼古拉的设想是允许女性进行文学、教育、医学、艺术创作、表演、音乐、手工等领域的受教育和工作,发挥女性才能。再加上尼古拉先前已经让奈奈负责的慈善救济活动,这些事情估计能让皇后有得忙了。

“尼基,你是我见过最……最不像俄国人的俄国人。”

奈奈被尼古拉描绘的女性权利打动了,她早年在法国和英国,那里的女性显然比俄国更自由,所以某种程度上到俄国宫廷她确实有些压抑。

好在尼古拉足够开明,也知道对症下药。

“我姑且当你在夸奖我。”

摸摸鼻子尴尬的尼古拉怎么都觉得奈奈不像是夸奖,反倒是阴阳怪气。

误打误撞下,尼古拉二世也成为了俄国女权运动的启蒙人之一。

第四十六章,北极航线的设想

在差不多八月末九月初的稍早前,维特正在和几位富有想象力的人士讨论一个到21世纪都没有完成的企划:开辟从北冰洋沿西伯利亚海岸通往远东的海上交通线。

在大臣会议主席的办公室中,坐着三个人——资助这一大胆企划的维特,提出这个创意方案的门捷列夫,以及负责驾驶破冰船的海军将领马卡洛夫。

这位门捷列夫就是发明元素周期表的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他不仅仅是化学家,还是俄国工商部下属度量局局长。

门捷列夫对化学和科学领域的贡献暂且不谈,谈一下他在人口发展、工业技术、社会经济这类跨界领域上的想法。

按照现在俄罗斯帝国从1897年人口普查得到的自然增长率,门捷列夫认为到了公元2000年的时候,俄国将会拥有至少6亿人口。

当然,这位俄国科学家怎么也算不到德国人将会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为俄国人口发展趋势做出重大影响。

维特跟门捷列夫的关系不错,维特在技术领域一向倚重专家、内行人来指导俄国的产业发展,门捷列夫对俄国的石油和酿酒业都有很大的作用。

俄国第一座从石油中炼制润滑油的工厂是门捷列夫帮助下建立的,俄国的石油工业发展是门捷列夫在考察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石油工业后才逐渐复苏的;门捷列夫还是俄国财政部酒精技术委员会的专家,目前全俄的国有酿酒厂都依照门捷列夫设计的公式精准测量酒精浓度。俄国伏特加40°的标准由此而来。

门捷列夫还是贸易和制造业委员会的成员,支持在俄国建立保护性关税来促进国内工业发展,为此还写了一部700页的大部头《用关税解释俄国工业的发展》。

所以在外界,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也被称为“门捷列夫关税体系”。

不过也正因为门捷

列夫深入参与到了俄国政府的政策制订中,所以他反而没有受到人们的广泛赞誉。就比如门捷列夫强烈支持关税保护主义,于是许多人认为门捷列夫一定是收了同样支持高关税的工厂主们的黑心钱。

总之门捷列夫的头脑无疑是天才的,因此他很早就注意到了在远东地区,中国拥有的庞大人口意味着什么。

在他看来,中国虽然受到了鞑靼人——也就是满族统治者的禁锢,导致长时间中与世界脱节了,但他也得知了光绪帝开启的维新活动,将之与当下俄国正在积极开展的现代化运动进行对比,认为大清国也会如同俄国一样迎来再度兴盛的时刻。

“毫无疑问,这个国家显然正在苏醒,有4亿人口,具备一切像俄国一样快速成为强大国家的基础。”

所以门捷列夫根据自己的推测,认为俄国应该和中国结盟,而为了加强这种俄中友谊,一条直接通往远东、不会被敌国阻截的海上交通线十分重要。

于是门捷列夫研究了许多线路,最后认为可以试试看北极航线。

受到门捷列夫的倡议后,维特专门拨款为这一想法定制了有史以来人类第一艘极地破冰船“叶尔马克”号。

不过由于当下俄国的工业能力薄弱,这艘船是由俄国设计、英国建造的。

参与设计、建造的人士中就有在座的海军将领马卡洛夫。

“我觉得应该从圣彼得堡出发,绕过挪威北部海域,然后沿着同我国西伯利亚海岸线平行的水路前进。”

马卡洛夫提出了他的设想,他和门捷列夫二人都是被维特叫来研究北极航线问题的。

首节 上一节 93/2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