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沙俄当皇帝 第184节

贝斯勒选定的东北部外围的5号和6号要塞都是陈旧的砖石结构要塞,被重型炮弹击中后很快就碎了一地,化作废墟。

当德军步兵在下午早些时候前进的时候,战壕里没有被重炮震死、活埋的俄军士兵打退了德军的第一次进攻,但之后其守军撤回了其他堡垒之间的防御工事中。

之后一连好几天,贝斯勒重复着他缓慢但坚定的攻城作战。

每天的攻城战几乎都是类似的程序:上午是攻城炮的密集轰炸,顶不住现代化重型炮弹的老旧堡垒被摧毁,随后德军发起进攻。守军在焦黑的战壕之间对德军步兵进行阻击,双方进行惨烈的战斗之后要么德军直接占领阵地,要么德军被打退,然后发动新一轮的进攻。

就这样一直持续到7月29日,贝斯勒已经拔除了大多数外围堡垒,于是德军的攻城炮阵地向中央要塞推进。在此期间,俄军的火炮反击设法摧毁了17门攻城炮中的2门。

8月3日,俄军在新格奥尔吉耶夫斯克要塞的驻军指挥官意识到这座堡垒已经不可能再坚持下去,于是下令销毁储存于该要塞地下仓库的弹药储备和粮食补给,并率领军队朝没有被德军包围的西南方向撤退。

俄军撤退时点燃的大火吞噬了无数物资,也包括大量的爆炸物。在冲天的火光中,可能有相当于100吨TNT当量的爆炸将原中央要塞所在的地点化为了一个大坑。巨量的爆炸威力甚至让西南方向30公里外的华沙都有隐约的震感。

随着拱卫华沙的外围筑垒地段一个接一个被德国第9集团军和第12集团军攻克,沿维斯瓦河总督区首府华沙的沦陷也很快就要来临了。

第三十章,华沙易手,其下(求月票

视线重新返回德军最先采取攻势的南部战线。

马肯森率领的第11集团军以及由他操纵的奥匈第4集团军在7月14日经过漫长的战斗后夺取了加利西亚首府伦贝格。

7月15日拂晓,西南战区司令德米特里耶夫指挥最后一支俄军部队离开了伦贝格郊外的阵地,现在俄军已经基本放弃了他们在1914年从奥匈帝国手上夺取的加利西亚大部分地区。

在战争爆发前的1914年,伦贝格是奥匈帝国的第四大城市。伦贝格的沦陷对古老的哈布斯堡帝国是一次重大打击,无论从政治影响上还是在工业和资源方面都是如此。

1915年收复伦贝格无疑是一次提振奥匈帝国所剩无几士气的好局面。

当奥匈帝国的军队进入这座近半化为废墟的城市时,所有人都得到了当地居民的热烈欢迎。无限的喜悦感染了每一名士兵,他们得到了鲜花和茶点,到处都是点缀的庆祝装饰。

曾经跟着奥匈帝国撤退一起逃亡的伦贝格市长现在在当地居民代表的簇拥下发表了长篇演讲,最后以“老皇帝弗朗茨一世和德国凯撒威廉二世万岁!”结尾。

不过喜庆之余,这座城市已经满目

疮痍。俄军在离开前洗劫了所有商店,放火焚烧了军营、火车站和作为军事指挥部的旧城堡。

在俄军占领伦贝格的时候,当地的东正教基督徒,主要是鲁塞尼亚人——这是奥匈帝国的称呼,在俄国被叫做乌克兰人。这些拥有相同信仰的斯拉夫人热烈欢迎俄罗斯大军的到来,而信仰天主教的斯拉夫人——波兰人则对俄军报以警惕。

整个漫长的19世纪中,俄国人对波兰的伤害历历在目,所以伦贝格的波兰人并不会欢迎俄军的到来。

当布鲁西洛夫的军团接管这座城市的时候,随即发表声明称这无疑是一块俄罗斯的土地,居住着俄罗斯的人民。他试图与当地的波兰居民合作,支持和允许他们开设波兰学校。但是乌克兰社区的代表反对他这么做,他们想要乌克兰自己的民族学校以及语言。

之后真正接管利沃夫城市行政权力的长官是彼得格勒中央政府派来的格奥尔基·亚历山德罗维奇·博林斯基伯爵,内务部专员和他带来的公务员团体。

博林斯基伯爵和其他几名政府专员展开了一次讨论,这些彼得格勒来的政府长官们中,一部分人认为加利西亚是俄罗斯领土,要强制推行俄罗斯帝国的法律。至于语言,也必须采取俄语教育,最多再加上波兰语,乌克兰语是绝不会允许的。

如今俄罗斯帝国的民族政策采取的是古老但实用的从罗马帝国时代就流传下来的“分而治之”政策。

总的来说,从大的宪法、法律角度上看,俄罗斯帝国是强调多民族共荣的大帝国,但实际对不同民族的民族政策存在区别对待的隐性政策,可以说是挂羊头卖狗肉。

这就好比美国一方面是当下的闪耀着繁荣与梦想的“自由灯塔”、“山巅之城”,另一方面美国南方州在19世纪后半叶和20世纪前半叶大搞“吉姆克劳法”这种对黑人的种族隔离和歧视制度,这并不冲突。

比如说对待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民族,彼得格勒中央政府采取的是严厉且强制的民族一体化。俄白乌一体化就意味着占帝国人口过半多数的主体民族就是信仰东正教的东斯拉夫人。

所以彼得格勒政府一直在有意识地遏制和打击任何白俄罗斯民族和乌克兰民族的民族主义活动。

而对于其他信仰基督教的不同少数民族,比如说波兰,那就是既打击又拉拢。因为波兰人相对来说分布广人口多,所以一边慢慢给他们松绑,另一边又打压波兰的极端反俄人士,由波兰上层贵族、精英分子主持波兰民族的自治政府。

至于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芬兰这些人口较少的小民族,则以安抚为主。从经济上来说,这几个民族已经深度嵌入到了俄罗斯帝国的经济圈中,再加上人口对比过于悬殊,所以政治上松绑也翻不起什么风浪。

因此具体到对待利沃夫的接管工作时,当地亲俄的乌克兰人反而被彼得格勒来的官僚认定是存在大量“极不忠诚”的潜在分离主义者和乌克兰民族主义者,这对俄罗斯帝国的俄白乌一体化民族构建来说是“有毒”的。

因此乌克兰民族学校被全部关停了,只允许那些使用俄语教育的乌克兰学校授课,而波兰语教育则照常进行。

不过随着俄军的撤离,这些俄国官僚带来的“插曲”结束了。

成千上万的加利西亚亲俄分子由于过早站队俄国,唯恐在奥匈帝国接管伦贝格后遭到清算,只能跟着俄军一起逃离。

威廉二世在得知伦贝格收复的捷报后喜出望外,随即将奥古斯特·冯·马肯森将军晋身为陆军元帅。德国第11集团军参谋长汉斯·冯·塞克特被晋升为少将。康拉德的名誉也有所好转,他的皇帝弗朗兹一世授予他利奥波德大十字勋章和铁王冠勋章,德皇也给他追加了一份德国军队的勋章作为荣誉。

相比于被“大本营战报”所感染而喜庆的同盟国普通民众,法金汉的忧惧非但没有随着战线和战报的双重利好而退烧,反倒是进一步认为德军应该见好就收。

实际上,德军总参谋长法金汉的设想奇迹般地与俄军总参谋长阿列克谢耶夫不谋而合。

法金汉认为,德军在击退俄军后夺取维斯瓦河东岸至布格河西岸之间的土地就差不多行了。马肯森的下一步进军目标就是位于布格河沿岸的布列斯特-利托夫斯克要塞。

因为法金汉已经发现了德军在东线是不可能包围俄军的,俄军没有那么蠢,故意往德军的包围圈里撞。而德军的运动战、穿插机动……无论是戈尔利采突破战,还是之后的作战中,俄军的防御阵地也证明了,他们是不可能让不携带重炮的德国集团军突破的,这一点已经在东线无数次战斗中都证明了。

那么带着重炮前进的德军又怎么可能跑得比俄军快,把俄军包围呢?

所以法金汉已经预见

了鲁登道夫在科夫诺的攻城战或许也是一场比戈尔利采更加艰难的正面进攻,后来进入8月焦灼的科夫诺攻城战证明了法金汉的判断。

不过在法金汉下令德军停止全面攻势之前,他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战利品即将夺取——维斯瓦河上的大城市,华沙。

随着马肯森占领利沃夫,俄军中部战区的侧翼已经被南线德军所威胁,继续维持维斯瓦河沿岸的防线无疑有腹背受敌的危险,于是撤退不可避免了。

8月13日,随着最后一批物资被搬运到开往东方的列车上,俄军逐渐撤离华沙,把十多万物资供应全面中断的华沙市民留给了德军。

8月15日,华沙沦陷。

当华沙易手的消息传到俄军大本营的时候,俄军总司令尼古拉沙大公的情绪不出意料地再次崩溃了。不过他在众人面前还是一副沉着冷静的模样,只不过在私底下对他的告解神父吐露心声的时候情绪激动,认为他根本没有能力统御几百万俄军,还认为这是沙皇尼古拉二世在“迫害”他。

以当时人的荣辱观念来说,军人丢失领土,还是很有影响力的大城市华沙,显然是一种失职而且脸上无光的事情,因此尼古拉沙大公备受精神上的压力。

但是在后方,对俄军总司令的责难只发生在少部分人中。虽然俄军的战线在节节败退,但大多数人仍然支持尼古拉沙大公作为俄军总司令,这或许是因为他在战前一直是一位积极支持民主活动的高人气统帅有关。

得到华沙对法金汉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他推举的马肯森收复伦贝格,而他主持的东线对俄攻势夺取了极具政治影响力的大城市华沙,这重新稳固了因为没有人缘而备受质疑的法金汉的德军总参谋长地位。

反观法金汉的挑战者,兴登堡和鲁登道夫,在俄军北线没有得到任何进展,即使德国宰相霍尔维格再怎么维护他们,没有拿得出手的战绩就是不行的。

于是在鲁登道夫明显底气不足的反对和抗议中,法金汉很快就中止了后续的对俄作战。

奥匈帝国外交大臣伊斯特凡·冯·布里安请求法金汉允许奥匈帝国陆军的一个骑兵团进入华沙并举行庆祝典礼,但法金汉果断拒绝了。因为法金汉担心任何庆祝占领华沙的纪念活动都会刺激俄罗斯帝国民众战斗到底的决心。

甚至法金汉还和康拉德达成了协议,要求德奥两国国内均不要举行庆祝活动保持沉默。

在法金汉的要求下,宰相霍尔维格和他进行了商讨,最后同意由德国外交部私底下去找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十世作为中间人商讨德国与俄国缔结和约的事宜。克里斯蒂安十世是尼古拉大舅的儿子,也就是舅表弟。

于是很快,丹麦特使出现在彼得格勒请求沙皇会晤。

第三十一章,德国的困境,其上

尼古拉没有与丹麦特使会晤,转而让俄国外交部秘密接待。

沙皇之所以这样做,第一点是表明他的立场与政府的立场保持一致,第二点是他也没什么好跟特使谈的。

虽然说现在尼古拉的权力不断膨胀,近似一位独裁者,但是沙皇的个人权力、中央政府的权力、统治集团的权力、统治阶级的权力,这四个说法是互有区别的。

以沙皇尼古拉一世的话来说,大意就是,别看我是一个说一不二、拥有至高权力的专制沙皇,但是我说的这些不容置疑的话都是大家都同意和支持的话。

这里的“大家”就可以理解成围绕在沙皇身边的统治集团。

另一方面,在战争时期,信息的自由流通受到彼得格勒政府管制,各种私下传播的流言蜚语反而比战前更加频繁、离奇。所以到了这个时候,越是简单、直接的方式,才越有可能被心思各异的俄国国内政治人物接受,以免产生信息不对等带来的误解。

尼古拉不见丹麦特使就属于这种界限分明、简单易懂的范畴。

对彼得格勒政府来说,丹麦人带来的所谓“德国媾和提议”没有多少价值。引用列宁的话说,现在的俄国就是一个“与英法帝国主义眉来眼去的资产阶级专政国家”。

就算列宁的话存在出入,那么彼得格勒的统治集团也大致是由奉行本国本民族利益至上的新保守主义官僚、亲英法的右翼资产阶级和民主人士组成。这样底色的一大批政治人士就算对英法的行为有所不满,但也不会直接撕毁1914年签署的不与同盟国单独议和的外交条约,倒向与德国单独媾和的立场。

而且德国的和谈提议有多少诚意还犹未可知。

法金汉的提议是德俄两国结束战争状态,双方回到战前的边界,由俄罗斯帝国支付象征性的赔款。

但德国宰相霍尔维格对法金汉的建议抱以极大的消极看法,原因和1914年末的理由类似。即使俄国接受了法金汉的提议,这已经是

几乎不可能的事情了。这个和约拿到国内能被多少人认可?付出几十万人鲜血作为代价,就当作无事发生?

与法金汉极力主张的宁事息人,化两线作战为单线作战的主张针锋相对的是德国的兼并主义者。

这些德国右翼分子和军方人士对和平的底线是要求俄国割让德国占领的波兰,并且在俄罗斯和乌克兰边境上建立一系列的缓冲国家,肢解俄罗斯的欧洲领土。一个由德国主导的中欧同盟才能对抗大英帝国的海外殖民地,这是在德国面对英国海上贸易封锁和经济制裁下逐渐深入人心的观念。

即使德国宰相霍尔维格明白兼并主义者的观点过分夸大了德国在东线的战果,但他也认为,俄国至少必须放弃边界沿线的一些领土才能满足德国国内民众的和谈底线。

至于德皇威廉二世……尽管德皇本人在国内仍然受到民众的爱戴,但他已经没有多少实权可言。因此这场和谈是宰相和总参谋长绕过德皇进行的。

但是俄国政府为什么要服务于德国人的心理价位?难道俄国政府就可以违背民众意愿,草草缔结和约吗?所以这就是一次毫无进展的秘密外交。

虽然法金汉的和平提议被彼得格勒政府果断拒绝了,但他也没有气馁。因为目前法金汉的地位已经无人可以撼动,兴登堡和鲁登道夫组织的北线和中线的攻势已经证明,在东线战场,俄军的战斗力并不比西线的英法军队差劲。

鲁登道夫的东线优先主张之所以被德军内部的高级将领所支持,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认为,德军更优于俄军,可以以少胜多,因此东线大有可为。

但事实却证明,德军绝对没有德国人自己设想的那样绝对凌驾于俄军之上。

那么在俄国广袤的战略纵深之中,投入大批德军宝贵的人力物力进攻,然后还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维持占领区的军政管理和后勤供应,这不就是一个对德国来说入不敷出的无底洞吗?

所以法金汉在8月15日占领华沙,巩固了他的总参谋长地位之后,就力排众议抽调了16个步兵师的兵力转移到西线战场——无数迹象表明,法国正在准备新的进攻。

9月5日,在双方你追我赶的十几天紧张行军和阻击战后,德奥联军和俄军沿着涅曼河、布格河一直延伸到罗马尼亚边境布设新的战线,东线三个月以来的大规模战事基本告一段落。

一方面双方的兵力损失都需要休整和补充,另一方面是天气情况的恶化。9月充沛的降雨再次将东欧平原上的大部分道路变成了泥泞,进一步制约了交通和补给的效率。

有时候绵绵不绝的秋雨会下一整个礼拜,战场也因此变成了一大片沼泽。据前线的德军士兵描述,大约一米深的土地都成了燕麦粥似的粘稠糊状。

在东欧的泥沼中,大炮也丧失了一部分威力,因为许多炮弹无法爆炸,而是沉进了泥浆中。如果让炮兵连队想要转移阵地,那简直是难如登天的事情。即使成功挪动了大炮,它还是很可能因为后坐力在泥浆中偏移位置,导致炮兵每发射完一枚炮弹就要重新瞄准。

伤员的遭遇更是不堪设想,因为卫生员在泥沼里很难走动,更没有人敢背着伤员走动。毕竟深浅不一的弹坑里一旦积满水,人掉进去就很难从湿滑的陡坡里爬起来,只能痛苦地窒息而死。

德军在夏季展开的攻势反复证明,只有携带充足重炮和补给才能突破俄军的防御工事,而这些准备工作在秋季很难展开。

因此进入9月后,双方虽然还存在零星的交火但均没有继续战事的打算。

9月15日,法金汉和康拉德在同盟国占领的波兰城市卢布林会面,商议夏季攻势结束之后的相关事宜。

首先是波兰占领区的行政管理工作,占领区被暂时划分成了德国和奥匈帝国分管的两片地区,大致沿着维斯瓦河以西的皮利察河与以东的维普日河为界。德国军管区由原第12集团军指挥官贝斯勒从华沙管理,奥匈帝国军管区则从卢布林开始管理。

这是法金汉安插自己人限制东线指挥部的兴登堡和鲁登道夫权力的另一次人事安排。

就1915年5月开始的德军大规模攻势而言,具体可以分成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马肯森从南部开始突破,一直进攻到桑河,收复普热梅希尔;

第二个阶段是全面进攻,攻势从南至北全面展开,直到夺取华沙,将俄军从维斯瓦河推回布格河作为行动的最高峰。

以战前的设想来看,第二阶段德军寄希望于于北线展开新的突破,从而让德军穿插进入俄军防线的后方,截断中部波兰战线俄军的退路。但是在俄军的坚决抵抗下,这样的战略企图遭遇了严重的挫折。

而马肯森从南面试图重复鲁登道夫设想的包抄行动则从另一个角度证明德军的计划

存在严重偏差:俄国军队的撤退速度比德军包围他们的速度更快。

与此同时,德军每一次试图绕过北线战场,袭击侧翼的尝试都失败了。这与俄军在北线堆积的充足兵力有关。

“从目前在东线展开的所有行动来看,我们取得的所谓‘胜利’都是根据最高统帅部指定的目标地点是否被夺取来进行判断的,但我们没有歼灭敌军的可能性。总的来说,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不可能歼灭一个在数量上遥遥领先、具有强大阵地防御能力、拥有良好的后勤供应,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丰富资源的敌人。而我们只能被迫在铁路和公路遭遇全面破坏的地区进行有限作战……”

法金汉说,他已经不指望通过运动战对一个数量上更加强大的敌人进行全面而致命的军事行动,这根本做不到。而且这个敌人的领土和人口实在是太多了。

“那你是否有考虑过德国所面临的两线军事形势?与俄国的单独和谈也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或许今年夏天的结果是我们将东线往前推进了几百公里,可俄罗斯的实力被削弱到无法发动新的进攻的程度了吗?奥匈帝国的脆弱是否已经被改善了?他们能否面对俄罗斯新的进攻?”

在会议上,兴登堡承认他们的作战没有取得理想中的成果,但是法金汉把兵力转移到西线无疑是自找不快。俄国远未被削弱,奥匈帝国独木难支,这种情况下德国一会儿西边打打一会儿东边打打,这怎么可能获胜呢?

法金汉驳斥了兴登堡的观点,理由无非是之前那一套:俄国地太大、人太多、德国不能深入俄国内陆等等。

但是这次,法金汉已经隐约形成了一个新的理念:鉴于俄国人多地广,所以德国是不可能在消耗战中打赢俄国的,但是德国可以挑更弱的法国作为消耗战的对手啊。

特别是惨烈的科夫诺攻城战让法金汉萌生了把这种案例复制到西线去的构想,让法国人的血流干。而德国则可以在法国虚弱之后再次夺取巴黎,从而结束西线的战争。

第三十二章,德国的困境,其下

法金汉的设想还仅仅是一些朦胧的雏形,但他还有时间完善自己的计划。

因为西线的英法军队看到华沙沦陷后认为这对协约国阵营是一次不好的影响,因此想从西线讨回一些局势上的平衡。

和之前在阿图瓦和香槟地区发起的冬季进攻一样,霞飞于1915年5月在相同地区发起的春季进攻进行得并不顺利。

首节 上一节 184/2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