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三国,朝九晚五 第160节

  于是乎,不论是刚刚生了孩子的,还是暂时没有孩子,但却已经有了婚约的人,都在沉默中颤抖了。

  “陈使君所建房舍,还请为在下留出一座!”

  就这般不知过去了多久,一道突然出现的声音,方才打破了这份沉默。

  “还请为在下家里也留出一座!”

  “在下家中久未修缮,已是摇摇欲坠……还请使君能为在下家中留出一座!”

  “在下……”

  “……房!”

  “……要买房!”

  人们仿佛疯了似地,一个个满脸激动地向陈逢身边挤去。

  幸好陈逢身边还有护卫在,否则的话,这些人恐怕早就将他包围起来了。

  但就算有护卫在场,这些人却还是将陈逢给包围了起来。

  毕竟,在华夏的传统当中,自己或许可以挨饿,但孩子挨饿……却是万万不能的!

  如果涉及到了教育,那就更加让人癫狂了。

  这不是卷不卷的问题。

  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华夏人都希望自己的下一代能好一点。

  哪怕只是一点,那也是好的。

  所以在听到陈逢所说的学区房之后,他们便癫狂了。

  因为这代表的未来,已经不是好不好可以形容了。

  毕竟,如果陈逢真能够请到庞德公、水镜公……或者他自己下场,那完全就已经是一条金光大道了啊。

  “咕噜!”

  ‘……这韭菜都成精了啊,自己找上门来可还行?’

  人们的疯狂,陈逢显然没有想到,也因此,他不由便狠狠地吞了口唾沫,眼神里满是精光。

  如果非要形容这份精光是什么的话。

  大概,也就只有钱粮二字了。

  “各位,各位!”

  陈逢惊讶归惊讶,但他也没有忘记宣布另外一些比较重要的消息。

  比如,只有纸金才能购买房舍。

  “使君请说。”

  众人都很是听话地闭上了嘴巴,老老实实地看向了他。

  “各位不要着急……其实,这只是我的一个计划而已,如今眼见各位如此热情,自是不会就此罢休……另外,这些房舍若要购买,还请使用纸金……”

  “除此之外,诸位如此我也没有想到……所以,我之后一定告请玄德公,于江夏合适的城池,多建学舍……”

  陈逢将话说完了。

  现场又是一阵沉默。

  其中,有不少人都皱起了眉头……很显然,这些人都还不懂纸金到底是怎么回事,或者觉得纸金的信誉不足以担当如此大任。

  不过,陈逢却不会再度去解释什么了。

  他要的是钱粮,这些人如果实在是不愿意的话……那就算了呗。

  反正损失的又不是他陈逢。

  想内卷,还不想花钱……这天下间有这样的好事吗?

  因此,陈逢在说完了之后,便直接在护卫的保护下回到了西陵城。

  “纸金……”

  “钱粮……”

  “我明白了!”

  “这纸金,定然便是用来代替钱粮的……但,纸金不过就是纸张而已,如何能确定它之后还能买到钱粮?”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当真不愧是能在赤壁大破曹军的陈使君,其目光之深远,布局之宏大,实非我等可以想象!”

  “兄台,你这是要去兑换纸金?”

  “为何不去?”

  “可,纸金不过就只是……”

  “就算如此,又能如何?你哪怕再觉得纸金不行,可若是只有纸金能购买此处房舍呢?”

  “你,用还是不用?”

  “用自然是用的,可……”

  “既然如此,可还有旁的问题?”

  那人说完这番话之后,便满脸笑容地离开了。

  在场众人,则是有不少都陷入了沉思。

  他们都在想,纸金跟钱粮之间,到底能不能成功兑换……

  当然,也有不少人则是在想,纸金这种东西,到底能赚取多少钱粮。

  很显然,前者只是在想信誉问题,而后者……则是已经开始想着要加入这一体系当中了。

第164章 万事俱备,只待刘琦咽气

  不过,不论那些权贵子弟到底是个什么想法,却都影响不到陈逢了。

  因为,刘备回信了。

  “子吉所行,实为富地强兵之举,目光之深远,便是延绵百年,亦可承继……吾又怎能不允?”

  刘备的回信,不仅同意了陈逢的计划,同时还暗戳戳的让他大胆地去放手施为。

  但,事物总是有好坏两面的。

  就如同刘备的这一封回信。

  如果单单只是看上面的内容,或许会觉得这是天大的好事。

  可问题在于,这封回信还有后文。

  “荆南四郡一时难克,曹仁、满宠又已窃据当阳,时日一久,恐会形成对峙局面,当此之时,子吉可否教我?”

  什么意思呢?

  简单翻译一下就是,如果不遵刘琦为荆州牧,荆南四郡一时半会儿就很难拿得下来,这里面涉及的,同样还是名正言顺的道理。

  当然,如果只是这样的话,刘备或许不会来信,可问题在于……

  当前的局势下,还有曹仁、满宠这二人存在。

  他们新近占据了当阳,甚至有进一步将当阳发展为坚城的趋势。

  这般情况下,刘备愈发觉得棘手……所以,他希望陈逢能够给出一个解决的办法。

  一个……既能让他名正言顺攻打荆南四郡,又能让他获得荆州牧的好办法。

  “……”

  陈逢自然看懂了其中的道理,因此他沉默了很久后,忽然便忍不住嘀咕了一句:“刘琦怎么还不死?”

  没错,他一直都在等刘琦去死。

  只要刘琦一死,那么刘备现如今的一切,就都将是刘备自己拿下来的。

  而若和历史上一样,再度把刘琦推为荆州牧……那么很多大的改变,恐怕就不太好进行了。

  因为首先来说,如果刘琦是荆州牧的话,那么荆南四郡若是投降,其投降的对象便是刘琦。

  或许在外人看来,这压根也算不了什么,毕竟……曹操都还奉天子以讨不臣呢,刘备又怎么了?

  事实确实如此没错。

  但问题在于,看事情不能只是看表面啊。

  比如说,曹操在奉天子以令不臣之后,发生了什么?

  董承、王子服、吴子兰、种辑、吴硕……甚至还有孔融、以及之后的荀彧,都是因此而死。

  哦,还有就因为说了一句‘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之后便被处死的荀彧。

  这一切都是因为什么?

  只因曹操杀心过大?

  当然不是了,否则他怎么不杀李通、于禁、张辽……曹洪等人?

  毕竟真要严格说起来的话,这些人那可都是有取死之道的……最起码也比孔融、杨修等人更值得杀。

  那么问题来了。

  曹操为什么不杀后者,反倒是杀了前者?

  答案,其实只有一个。

  这些人或多或少都跟汉献帝亲近,越过了那一条怎么也不能触碰的红线。

  所以…不论他们再怎么有才,罪名再怎么小,最终都会死。

  因为刘协这俩字,在曹操心中就是一条即死线。

  不论谁碰,最终都一定会死,不论他到底有多么强的能力,多么大的势力。

  比如杨修。

  弘农杨家牛掰吧?

  杀了杨修之后,曹操甚至都要暗示夫人给其写信道歉的。

  但那又怎么了?

  该杀还是杀。

  为什么?

  就因为从杨彪开始,一直到杨修,这两父子都对刘协存在着一定的亲近想法。

  因此,他们就必须要死。

  换到荆州来,情况当然不会一样了。

  毕竟,刘琦很快就会死了。

  也就是说,哪怕是借用了刘琦的名声,他的影响力也将很快消失。

首节 上一节 160/5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