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三国,朝九晚五 第159节

  不过很快,他脸上的笑容就又收敛了起来。

  因为,潘濬还在,他还没走。

  陈逢很是给面子的转过了头,疑惑的道:“承明还有何事吗?”

  “是。”

  潘濬想到陈逢之前的嘱咐,苦笑一声道:“却月城的根基,当真要往偏僻之地转移?”

  “当然了。”

  陈逢轻笑点头道:“若不如此的话,其他人又怎么可能会购买城区的房子呢?若是不购买,咱们又怎么囤积钱粮?”

  说完之后,他脸上不由多了几分‘你难道就想不明白吗’的神色。

  毕竟,这可是最基本的了。

  “啊?”

  潘濬显然没有想明白这一点最基本的,不过在陈逢解释之后,他却是明白了……当然,也是因此之故,他直接就愣在了当场。

  “以前的房子能卖多少,现在就翻个五六倍卖出去……”

  陈逢见此,还以为潘濬不明白他为什么这么做,当即便解释了一句,同时又疑惑的嘀咕道:“五六倍……会不会太少了一些?”

  “不,不少了。”

  潘濬赶忙摇头:“便是水泥、透明琉璃所造的房舍,五六倍也着实不少了。”

  他感觉陈逢没有抓住重点,仿佛是故意一般。

  因此,在说完话的同时,他忍不住地翻了翻眼皮。

  “八倍吧。”

  陈逢似是完全没有看出潘濬的想法,很快就给出了一个确切的数字,同时还给出了相应的解释:“这些房子的造价,确实不算太高,但你想啊……房子旁边不仅有菜市场、商铺……之后,我甚至还会建造学舍,延请名士讲学。”

  “这样一来,八倍还多吗?”

  “别忘了,钱财那都只不过是身外物罢了……最为关键的,还是下一代!”

  说到这里,陈逢忽然痛心疾首道:“你想想,如果别家的孩子都师从名士,你自家的孩子却因为你没有买房子,而只得到了普通师者的教导……你家的孩子,以后真的不会怪你吗?”

  “……”

  潘濬想了想陈逢所说的场景,忽然浑身一阵颤抖。

  因为对方说的没错。

  虽然这年头讲究父父子子君君臣臣,但…也还是有不少父子闹翻脸的传闻。

  所以,如果真如陈逢所言,甚至还把这些话当做了售卖的口号……

  而且更为关键的是,陈逢之后还真的建造了这样的学舍,那么……之后谁又敢不买呢?

  当然了,这里面也还有一个问题。

  而且是很关键的问题。

  老师从哪里来?

  “江夏如今应该有不少不愿出仕,且生活艰难的普通名士吧?”

  陈逢似乎看出了潘濬的考虑,笑着开口道:“就让这些人搬过去嘛……直接给他们房子,当然,他们必须教学多少年,这些房子才能是他们的。”

  “这般倒是可以,但濬以为,若只是如此,恐怕还不足以将所有人都纳入其中。”

  潘濬下意识地按照陈逢的思路走了一遍后,提出了问题:“这些人毕竟只是普通的学士而已,有些人或许会仗着自家的门路,让儿孙拜真名士为师……若如此,又当如何?”

  陈逢愣了。

  而后,他盯着潘濬的脸庞仔细看了好一会儿后,实在没忍住的嘟囔道:“要说起来,你可比我还坏啊。”

  “使君说什么?”潘濬显然没听清楚。

  “没什么。”

  陈逢自然不会解释,摆着手道:“这不算什么问题,只要我之后在江陵,或者是襄阳再设一学舍就足够了……嗯,高等学舍!”

  “到时,只要这舍长由玄德公亲自出任,再由我、你、孔明、士元……等人亲身在其中教学。”

  “你觉得,这高等学舍会不会很有前途?”

  潘濬只是一想,便大点其头道:“这是当然!”

  “可……”

  他虽然赞同了这一点,不过也还是有问题存在,比如……这样的学舍,或许只要找找关系就能进去了。

  陈逢直接打断了他,循循善诱道:“如果我说,这样的高等学舍只能由这些普通学舍升入呢?”

  还能这样?

  还可以这样?

  怎么可以这样?

  这是何等……

  潘濬,呆了。

第163章 学区房带来的震撼,权贵子弟都疯了

  “若真是这等房产,便是作价二十倍,也是应当!”

  “请使君务必放心……濬,且去了!”

  呆滞片刻过后,潘濬留下这两句话就跑了。

  毕竟却月城房子都还没建,所以再怎么说,这一切都只是陈逢的构想罢了。

  因此,他自然要赶快把房子建起来了。

  不然还怎么挣钱啊?

  “其实,就算是没有房子,也是可以挣钱的……毕竟当前时代的个人信用,还是很高的,尤其是我和你这样的。”

  陈逢嘀咕着,下意识地便想把潘濬给喊回来,不过仔细想了想之后,他又放弃了这一想法。

  毕竟,现在的个人信誉或许很高,人们也不愿意浪费自己的信用。

  但以后呢?

  谁知道以后会不会出现一些不去计较信用,一心只是想要赚钱的人呢?

  这样的人出现之后,陈逢可能就要挨骂了。

  谁让他是首创呢?

  不骂他骂谁?

  再者来说,如今刘备跟他又不是太缺钱粮,实在是没有必要把这种大杀器拿出来嘛。

  所以,这样的大杀器,完全可以放在以后。

  放在大家都看到好处、远景,同时刘备还急缺粮草的时候,再将其放出来也不迟。

  “对了,这些事还要跟魏延通个气,让他也在随县……”

  思索间,陈逢不由想起了魏延,但就在刚要下笔写信的时候,他却又停了下来。

  “随县,或许不行吧?”

  他拿出了一份舆图,扫了一眼上面的山川河流之后,摇了摇头,嘀咕道:“随县乃是前线,这样的学舍……可绝对不能放在前线。”

  “还是安陆好了,只要随县没丢,就能一直保持安稳。”

  “最为关键的是,如果能够把安陆发展起来,再加上西陵、却月……那就将是一个完整的经济三角地带。”

  “如果之后再加上竟陵、江陵……还有当阳、甚至襄阳……的话,那就将形成一个由无数经济三角所组建的大三角。”

  仔仔细细地看了好几遍地图之后,陈逢最终下定了主意。

  先发展西陵,再发展却月,同时发展安陆。

  在这期间,修路自然是关键,不过却不是最关键的。

  最关键的,其实还是疏通水运。

  因为对江夏、或者说对整个荆州而言,水运都是最方便,也是最适合的。

  “这封信只要交给魏延,安陆应该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但是……”

  “我还应该给玄德公写一封信,将这份计划告诉他。”

  花费了片刻时间,将一封给予魏延的信写好之后,陈逢又在思索片刻过后,给刘备写了一封信。

  “搞定。”

  由于一切都是现成的,或者都在心里有过盘算,因此陈逢后面写的信内容虽然很长,但却写的很快。

  随即,他便开始揉着有些发酸的手臂,看起了这封刚刚写好的书信。

  “这样一来,也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这个时候,我也应该把这份计划跟他们透露一点了,不然的话……他们又怎么愿意把钱粮给我呢?”

  大略看了一眼,又进行了稍稍改动,确定给刘备的信没有问题后,陈逢转而便满脸笑容地看向了外面。

  ……

  西陵,城西。

  一大群人跟在陈逢的身旁,静静地听着他的大计划。

  一开始的时候,这些人脸上的表情很很平静,直到……

  “我将会在这里建一个学舍。”

  陈逢一指前面的荒凉地带,笑吟吟地转过头道:“届时,我将会延请各路名师前来教学……最为关键的是,我还将会在江陵、或者襄阳等地建造一个高等学舍,让所有低级学舍的学生,都能晋升其中。”

  “高级学舍当中,将会由……当然,到时也不见得就一定是我,或者是……也可能是庞德公、水镜公亲自教学。”

  “这点面子,我陈某自问还是有的……而且,这也是为了整个荆州、乃至整个大汉昂扬崛起,相信这些胸怀天下的先生们,都应该不会拒绝。”

  “只是可惜,房舍建造艰难,到时恐怕不会有太多人……不过也好,这样一来,应该可以教导出更厉害的人才。”

  说完这些之后,陈逢才转过头,看向那些呆滞的身影:“诸位以为如何啊?”

  “……”

  所有跟随而来的权贵子弟们,都沉默了。

  虽然陈逢在这里没有任何的保证,也没有说过任何只要就学过后便可当官为吏的承诺……

  但他们却都从陈逢描绘的未来当中,‘看’到了那样的画面。

  更为关键的是,这是一份绝对称得上远大的前程。

  毕竟,这是一个师傅推荐徒弟的大好时代。

  只要能跟陈逢……或者庞德公、水镜公这样的人搭上关系,还怕没有美好未来吗?

首节 上一节 159/5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