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女来时不纳粮 第763节

  帝国历史曾经多次经历大衰退与大混战,无数信史与经书正典都流散在战乱中了。

  后来为了统治方便以及教会自救,各地的学者与主教都在假托古人的名义偷偷写伪书。

  更有甚者,对经文内容增删几个词语就能出现截然相反的含义。

  外加古今异义的词汇以及传抄中的错误,导致现存经文中的圣主经常左脑攻击右脑。

  比如现在霍恩的圣道派神学中基石理论的“自由权”问题,在现存经书中就有完全不同的几种说法。

  一会儿在《圣兰良行传》肯定奴隶制说“自愿为奴者在新千年会自然而然地得到自由。”

  一会儿又在《圣扬德行传》中说“你们在帝国时都曾经为奴隶,所以你们不可卖为奴隶。”

  在这种问题上,向来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大公会议几乎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像上一次大公会议,都是1270年限制“疑经”活动的会议了。

  这个会议的主要目标,就是大家不要再“疑经”了,因为这样总是内耗,疑不出任何结果。

  在1270年的第五届大公会议之前,虽然神学派别群魔乱舞,在思想上总能推陈出新。

  像如今如今法兰境内的火热的重商学派,崛起的重农学派,乃至导致法兰账册革命的数理学派,都能看到当时疑经时期的遗留。

  只可惜一届大公会议,一场百年战争,彻底终结了勉强向上的神学界。

  至于原先本来就晦涩凝滞的弥赛拉神学体系,变得更加粘稠板结。

  历代有志的神学家,不是没想过要突破阻碍。

  时光不能倒流,历史文书无法自己拼凑回来,疑经又被制止,那么留给他们的空间就只剩章句雕花。

  格兰迪瓦敢确定,经过历代先贤的层层搭建,弥赛拉神学的高楼已经筑成。

  而这座高楼上,别说乌云了,就连微风都没有一丝,固若金汤。

  “如果要您直面那位圣孙,在辩论中赢过他,那您的胜算其实没有那么大……”作为首席幕僚,菲埃特思考了一刻多钟便开口。

  这位幕僚的发言,其实还是给格兰迪瓦留面子了。

  格兰迪瓦读过霍恩在《真理报》上写的文章以及《教皇箴言录》。

  这山沟沟里出来的农夫,不知道从哪儿学了这么多复杂深奥的理论思维。

  格兰迪瓦自认经院哲学的水平不算低,可读个霍恩的文章都吭哧瘪肚的。

  读完之后,如果有人问他能不能写一个差不多的?

  那格兰迪瓦只能微微一笑,然后回去后大骂自己的幕僚们为什么不能和霍恩的幕僚们一样帮他写出这么精彩的文章。

  “可要说把他从神学理论拉下来,拉到章句解读中……”

  听到菲埃特这句话,格兰迪瓦笑了起来,这是他强项啊。

  圣联建立才几年啊,关于章句典籍的解读,要论知识库,要论人手,那绝对是远胜于圣联的。

  圣联名义上的教士多,但很多其实都是官员,几乎不搞学术的。

  引经据典,总结相似道理,再重新解读出结论,再以结论为典,继续在文章中爆典。

  这是个水磨工夫,以圣联创始的这个水平,完全做不到。

  这不是格兰迪瓦轻视圣联,用那位圣孙的话说就是,这是客观条件上的限制。

  不管圣联再怎么可怕,这些东西都是需要日积月累和购买古籍的。

  格兰迪瓦和几个幕僚探讨一番后,最终确定了这个计划是可行的。

  很快,他们便按照格兰迪瓦的意思写好给国王殿下的具呈。

  将整篇具呈通读一遍,格兰迪瓦的浓密的眉毛却是抖动了一下。

  光顾着写为什么会赢,赢什么,怎么赢,却忘了写从哪里赢了。

  “……这就需要找到一个圣道派思想的一个进攻点。”格兰迪瓦单手背在身后,用羽毛笔敲打着脑袋。

  年轻幕僚教士阿索特眼睛一亮:“要不攻讦那个妖僧加拉尔的圣孙子身份,那圣主可是处女……啊!”

  没等他话说完,旁边的菲埃特就在桌子下,一脚跺在他的脚背上,疼的他当场叫出了声。

  正奇怪老领导这是在做什么时,阿索特才发现了格兰迪瓦漆黑如锅底的面孔。

  哦,差点忘了,这位教皇大人自称是天使转世,更是当众表演过脚离地一寸的奇迹。

  早些年在乡间的时候,同样是靠着变魔术与佯装疯癫说出富有哲理的句子而成名的。

  从神学理论上来说,天使是灵肉一体的,不存在灵魂转世。

  如果用这一点攻击霍恩,相当于自己抽自己的脸,格兰迪瓦是绝不会用的。

  转了半天的格兰迪瓦此时一拍脑袋:“对啊,这不现成的吗?”

  拿起羽毛笔,格兰迪瓦提笔在具呈的最后添加了最后一行小字。

  “……这便是关于圣道派奴隶制与自由权误用的‘疑经答辩’……嗯,这就对了,呈上去吧!”

第1015章 五军之战

  “希洛芙,你又在看书哦,休息一下好不好……”

  霍恩将书房门打开一条缝,朝里间问道。

  “没空!在研究!”

  许久未见的狼女趴伏在桌面上,右手压着羊皮纸卷轴,左手持一支钢笔。

  随着钢笔抖动,一行行字符在纸上浮现,然后传递到周围的研究僧手中。

  这群圣械廷各大学出来的精英研究僧侣与炼金学者聚集在这办公室中,各种嘈杂的声音交响。

  拨动算珠声,纸笔沙沙声,低语议论声……

  更有“把你报告往前翻,好,停在这!”“你一周就做了点这个?”一类的话语。

  望着一屋子专心致志破译《天女密卷》的学者们,霍恩不好继续打扰,只能退去。

  希洛芙已经完全沉浸到《天女密卷》中去了。

  她先前本以为与霍恩去黑蛇湾是双人成行,结果变成了五人成行,最后居然成了除自己外四人成行。

  巨大的落差下,狼女化悲愤为动力,疯狂破译和研究起了《天女密卷》与龙语魔法。

  希洛芙不搭理自己,从黑蛇湾返回圣械廷的霍恩办完了事,只好倚靠在窗边朝外张望。

  六月中旬,夏日炎炎,圣座大厦内本该闷热。

  好在大厦本身由大理石制成,各个房间内还有冬天窖藏或法师现制的冰。

  不过那些小部门与小办公室,可没有这待遇。

  只好开了窗,合上百叶,搬着发条风扇吹凉。

  这木外壳的发条风扇不敢开太高档位,否则扇俩小时就停了。

  沟槽的枢密院后勤厅,只给每个办公室只配发了一个小型发条仓。

  满头大汗地窝在办公桌上写字,僧侣们个个都是咬牙切齿地怒骂。

  这群后勤厅的吊毛真是会设计,就刚刚好,热又热不死,凉又凉不爽,就刚刚好。

  不过这种发条风扇制作昂贵,目前是配发品,只在市场上少量流通。

  霍恩从窗户里朝外张望,便能看到街市上大多人只是拿着蒲扇或羽毛扇扇风。

  就连那几只最爱吵闹的土狗,此刻都趴在阴凉的树下,吐着舌头,口水淌了一地。

  至于街道上的青年们,都是戴着宽檐草帽,长袖白衫外套薄呢马甲。

  在其肩膀上,约有三分之一的人还披了一件蛛丝混纺丝绸的扇形半肩斗篷。

  这是最近青年间新流行的穿搭,还是那位来自法兰宫廷的服装设计师的杰作。

  夏天穿长袖衬衫与马甲,是为了不被当成下流角色,至于斗篷则是传自圣联骑兵们的半肩披风。

  由于蛛丝混纺布轻柔阴凉还不透光,向来圣械廷各个布匹店的热销货。

  至于青年们爱穿斗篷,则是要遮掩腰间携带的刺剑。

  想到这,霍恩就忍不住抓挠起了头皮。

  在经历战事与民风革新后,他一脚刹车踩住了军国主义倾向。

  但余韵却是悠长,其武德无处发挥就注入了民间。

  在当今的小说市场上,骑士小说与猎魔人小说已然落伍,最风行的就是士兵军官小说。

  尤其是老兵小说,往往是一名青年因为恶霸欺压反抗杀人后参军,打赢圣战成为老兵后归来,清理家乡恶霸,期间斗智斗勇,最后迎娶暗恋姑娘的故事。

  很有几分后世的都市兵王以及兵王归来女儿住狗窝的风范。

  很多人其实批评其难登大雅之堂,但无奈卖的就是好,而且很具有现实意义。

  因为有大批退役士兵与军官,都在返回老家当百户长巡游修士。

  他们到地方往往还肩负着打击豪强,清理贵族余孽以及黑恶势力的责任。

  不管他们干的如何,那些最具购买力的人群——退役老兵们一看。

  天哪,这简直就是我。

  他们的阅读水平与理解能力,也完美适配这个类型的小说,外加半肩披风的穿搭时髦值爆表。

  吸引了一大群青少年争相模仿。

  城市里的居民还算有钱,能买得起清凉斗篷,乡村都是只能穿厚实的粗麻布斗篷。

  但就算热的要中暑,他们都是不肯脱下来的。

  这群黑斗篷少年中,尤以移民群体的青少年最多,就像是某种皈依者狂热一样。

  除了书商与服装商赚麻了之外,各种剑术馆与剑术俱乐部也赚麻了。

  不少家产被夺的骑士们再就业,拿出家传的剑术与超凡武艺传授赚钱。

  得到这些传授的青少年,好一点的被雇为剑士,跟随商队去各地跑商。

  坏一点的,因为决斗中杀人,被流放去黑蛇湾当保镖或者干探险队的都不在少数。

  霍恩还不得不说,这群闲散恶少年,还真是黑蛇湾开拓的主力人群。

  他们不满于农夫与劳工辛勤劳作赚取的金钱,想当军官又没有能力或机会,经商没有本钱又想一夜暴富。

  从社会稳定层面,他们的确是不稳定因素。

  单从殖民扩张层面,他们是天生的探险家。

  东部郡航道开辟以来,就有上千的黑斗篷少年去捞金。

  不过过于旺盛的武德注入,也带来了不少意想不到的麻烦。

  比如霍恩目前就在处理的一件事,芒德郡的“五军之战”。

  卷起手中的文件拍打着掌心,霍恩却是不知该喜还是该怒。

首节 上一节 763/9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