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女来时不纳粮 第757节

  驼背沃林却是先鼓掌:“好啊,怎么样?如果不是牧草,你就把在船上赢的钱全部还给我们。”

  安瑟伦恍然大悟,冷哼一声:“要是你们输了,船上赢的钱再给我一份。”

  “好,赌了。”

  歇利侧头看向一旁的巴托:“巴托,你呢?”

  尽管顾忌两兄弟的拳脚,可巴托还是咬牙道:“我也想去看看那水田。”

  巴托本来在老家就有肥沃的农田,不过五岁时就被贵族们圈地圈走拿去种郁金香了。

  他叔叔跟庄园管事关系好,被留下照料,而他和他的父母只能四处流浪,给人当佃农与雇工。

  原先的公簿农,领主们还压榨得不算太狠,变成了佃农,那鞭子更是甩的飞起。

  今年刚刚二十五岁的巴托,老的跟四十岁一样,满身都是鞭痕。

  说实话,虽然名义上法兰人更加富裕更加先进。

  可难民船上的法兰难民,都明显地比莱亚难民更瘦更矮。

  巴托更是颧骨凸起,眼窝深陷,看着就跟个骷髅似的。

  这不是莱亚人比法兰人心慈手软,只是莱亚王国的行政力量,还做不到如此程度的剥削而已。

  歇利曾经听过他们聊天,巴托及其擅长照料橄榄与小麦。

  但凡是他照顾过的土地,往往亩产都能多出半成,甚至巴托还开创性地发明了橄榄的插枝移植法。

  农场主给他的奖励是一块咸猪肉,那块肉巴托吃了一年。

  可见农场主对雇工与佃农的酷烈。

  法兰王国一船一船地朝着开拓地和诺恩输送流民,可还是止不住盘踞道路的流民。

  甚至有两座城市数十公里道路两侧,全部都是游荡的流民的情况。

  单论流民问题,法兰可比莱亚严重多了。

  歇利摇摇头,将脑中的胡思乱想甩开。

  一行人徒步走了没多久,便来到田间。

  歇利率先走上前,找到朝着一位躲在大树下歇息乘凉的老农问道:“那位长者,我有事想问您。”

  听到歇利语气口吻,不像是什么地痞无赖,老人撑着田埂,穿上草鞋走来:“你要问什么?”

  “这田里种的是牧草吧?”安瑟伦抢先问道。

  “不,是米果。”

  “呜呼——”鹰脚湾兄弟俩一击掌。

  至于安瑟伦则黑着脸,将今天从鹰脚湾兄弟手中赢过来的钱尽数还了回去。

  米果作为一种喜湿的作物,对水的要求其实蛮大的。

  “你们这是草地灌溉法吗?”

  “草地灌溉法,那是什么,这是米麦连种啊。”

  鹰脚湾兄弟俩又一次爆发欢呼,而安瑟伦则彻底拉下脸,丢给了两人几枚第纳尔。

  “米麦连种是什么?”安瑟伦一手交钱,一手迁怒般问道。

  那农夫忽然警惕起来,将他们上上下下打量一遍:“你们是哪个乡的?”

  知道这老农起了疑心,歇利连忙上前:“我们是莱亚来的难民,这是我们的身份文书。”

  老农虽不识字,但见过这花纹。

  他不敢确定几人的身份,但想想米麦连作业不是什么秘密,《真理报》上都大大方方登了,便干脆向歇利解释起来。

  所谓米麦连种,是霍塔姆郡一位司铎长提出的农业实验项目。

  就是学习黄金平原地区常见的草地灌溉法,然后将牧草换成米果。

  其中的关键点就在于,米果要提前育秧,等到5月下旬抢收小麦后,再直接移植水田。

  等到8月下旬收割米果,此时气温下降,河流水位也下降。

  此刻,关闭闸门,排干水田,挖出河流淤泥肥田,再用重犁耕开土壤。

  用一到两周时间,等待麦田稍微干燥,再抢种冬小麦。

  “这来不及吧?”安瑟伦只觉得荒谬,“你们用的撒播?”

  “没有啊,我们用的条播,只不过我们有马拉式播种机,效率很高而已。”

  安瑟伦更觉离谱:“你们不种植牧草,那马吃什么呢?”

  “平原郡的驽马都是吃黑蛇湾出口的甜豆发酵饲料配合山间野地的芜菁、青草还有仓库里的青贮。

  至于山地郡,要么吃的是碎石原的金丝草,要么就是直接放到山上草甸随便吃。”

  甜豆那种人消化不了的作物,给农用马吃却是相当合适。

  “你们直接购买马饲料?那不贵到天上去了?收的回成本吗?”

  “收的回啊,一磅小麦能换七八磅甜豆与金丝干草呢。”老农掰着手指头,“一般是村子里大家集资,找到恩情百货统购,批发更便宜。”

  安瑟伦一时哽住了,买饲料喂马居然还不亏本?怎么做到的?

  他有时候偷偷牵自家马匹,去领主家草场偷吃,还经常亏本呢。

  什么饲料干草,能够一磅小麦换七八磅啊?

  可他却是没发现歇利早早地就呆愣在了当场,连后面的交谈都没能听见。

  按照这个法子,米麦连种,一年能收获两次粮食,可能七八年才要休耕一次恢复肥力。

  平原郡小麦平均亩产120磅,米果平均亩产180磅,千河谷一亩地年产粮食300磅!

  这比黄金平原最肥沃土地的亩产都要高了!

  这不是改进农作物亩产能提升的,更是整个生产模式的颠覆。

  如果黄金平原是正常的剑士,那千河谷就是长了四个手的剑士,拿的还是链锯剑。

  根据先前歇利记忆中的千河谷税册,霍塔姆郡可是有一百多万公顷耕地。

  如果全部拿来实行这种米麦连作的话,一个郡就有上百万吨的粮食产出。

  光靠霍塔姆郡一个郡,就能供给整个圣联的粮食。

  如果其余的土地全部拿来种植经济作物,其余的人口拿来挖矿和制作武器……

  歇利打了个寒颤:“目前整个霍塔姆郡,这种方法都推广开了吗?”

  “那倒没有,不过……”

  歇利原先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不过什么?”

  “不过。”不知何时起,旁边窜出了一个中年农夫,“这两年间,这种连作法估计会大肆推广。”

  “为什么?!”

  “我听说实验米麦连作的司铎长被火速提拔,连升三级,跑到南芒德郡去当水利农业口的副郡长了。

  所以我估计,今年各地司铎长们估计会全力推广米麦连种,谁不想进步呢?

  霍塔姆郡的郡长都发话了,谁能把米麦连种推广好或者有类似政绩的,他第一个给他打晋升报告!”

第1009章 巴托你醒醒啊

  “你是?”

  望着这个侃侃而谈的中年农夫,歇利敏锐地感觉到这不是一个普通农夫。

  中年农夫摘下草帽,露出一张带着箭疤的脸:“我是这个地方的百户长,休伊伦。”

  “哎呀!”

  不等歇利开口,他身后的安瑟伦忽然惊叫一声,凑上前:“休伊伦?真是你啊,他阿妈的,差点叫你爷爷我看走了眼!”

  “……安瑟伦?你也来千河谷了?”

  “莱亚乱成这样,听说法兰人还要驻军长歌城,谁敢继续待啊?不怕法兰人报复啊?”安瑟伦抱怨着,“倒是你,你什么时候来的?”

  “还能什么时候,被王国军抓壮丁抓成农夫的时候呗。”休伊伦拍拍胸膛,“还好一切得偿所愿,我早就是圣联人了。”

  经过两方这么一交谈,周围几人才清楚,休伊伦与安瑟伦两家曾经是邻居。

  不过休伊伦家里是流民,他自己一直都是在安瑟伦家当长工。

  由于勤快聪明的好长工难找,两人又是从小玩到大的,安瑟伦对休伊伦待遇还真不错。

  两人名为主仆,实则经常在一起下地劳作,几乎就是朋友了。

  只是王国内战时,休伊伦被抓作民夫,后来投降分地,便留在了千河谷。

  由于会的一手好犁把式,且热心助人,于四年前的百户长推选中成为百户长。

  “嗯,今天太高兴了。”休伊伦他乡遇故知,自然是有讲不完的话,“不如这样,我带几位去酒馆吃饭喝酒,我请客。”

  “好啊——”见有人请客,驼背沃林高兴坏了。

  巴托与歇利自然也是无不可,几人便就近去寻酒馆坐下闲聊。

  半途中,歇利却是找上了休伊伦,就是要询问这发明米麦连作的人是哪位大才?

  “那司铎长叫于连,霍塔姆郡人,原本就是个乡间的驻村神甫,之前还是支持教会的呢。

  不过后来,枪骑队凌虐各乡,巴尼福斯主教视若无睹后,他信仰崩溃,改信了圣道派。

  后来他通过审查,当了一个巡游修士。

  第二次千河谷战争时期,他潜伏敌后,带着一群卫道士袭击吉吉国王的军队。

  战争结束后,就被调到隔壁的司铎市镇当司铎长去了。”

  这个发迹轨迹很正常,目前绝大多数圣联高级僧侣都是这么个出身。

  但不少原教会出身的教士,一般都有一层隐形天花板,那就是司铎长。

  尽管霍恩说是一视同仁,可旧日救世军出身的僧侣们,却是隐隐形成了潜规则。

  那便是原教会教士出身,一律不得晋升司铎长以上。

  不过这个于连,却是凭着一手米麦连种的改革,将自己的名字递到了教皇面前。

  霍恩可不会跟你搞什么潜规则,叫过来,去圣械廷大学进修一下神学,任命为南芒德郡副郡长去了。

  这可不是什么小提升,相当于直接跨过了乡修会,提拔去了郡修会。

  以目前的局势,干个两三年的,便能转为郡长,甚至提拔进入御前修会。

  附近的司铎长们谁不眼红?

  近两年,但凡是个靠河或有水资源的百户区或司铎修会,都是大干快干,跑步实现米麦连作。

  经常能看到巡游修士乃至司铎长亲自上阵扛着锄头挖水渠,比普通牛马都卖力。

首节 上一节 757/7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