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趋吉避凶开始顺势成神 第41节

第59章 清算!

  随着张岳、李琮伏诛,高台上残余的那些人彻底失去了反抗的意志和能力。

  仅仅几轮箭雨过后,他们便只能带着惊恐与不甘倒下,浓稠的鲜血在高台上汇成细流,顺着台阶缓缓流淌。

  整个校场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在陈盛以数十条人命立威之后,所有人看向高台上那道身影时,眼中都充满了敬畏。

  而东南二营的士卒在敬畏之余更添几分惶恐,不少人低着头,生怕下一个被点名的就是自己,因为方才被处决的人中,近半都出自东南二营。

  “张岳、李琮之流,多年来勾结地方豪强,无恶不作,致使常山匪患日益猖獗。”

  陈盛的声音打破了沉寂,在晨风中格外清晰:“他们不死,天理难容,但尔等不必惊慌,本官向来言出必行,既已说过今日只诛首恶,胁从不问,便不会再追究尔等。”

  这番话让许多人暗暗松了口气,但仍有人心存疑虑,偷偷观察着陈盛的神色。

  “昨日剿匪立功者,本官已命人整理成册。”陈盛话锋一转,声音提高了几分,“三日之内,必定论功行赏,绝不拖欠!”

  “程延华。”

  “属下在。”程副统领快步上前,躬身听令。

  “自今日起,你代任北城统领。”

  “谢大统领提拔!”

  程延华声音中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

  “孙元良代任南城统领,严鸣代任东城统领,王跃仍任西城统领。”陈盛目光扫过众人,语气不容置疑。

  严鸣虽尚未归来,但这个位置陈盛早已为他预留。

  孙元良是吴县尉推荐的人选,显然吴匡虽信任陈盛,却也不忘在关键位置安插自己人,对此,陈盛并不意外——若吴匡全无防备,那才反常。

  王跃能够留任,一是因为他识时务,昨夜便主动示好,表明拥护之意;二来他是县令林狩的亲信,暂时不宜轻动。

  不过陈盛自有手段,若王跃日后表现不佳,随时可以将其架空,甚至让他步储岳山的后尘。

  孙元良听到任命喜形于色,王跃则暗自庆幸,这个结果比他预想的要好得多。

  陈盛目光扫过校场上的士卒,声音陡然转厉:

  “常山高氏,罪大恶极!平日里欺压百姓,更在官府安插眼线,与城外水匪勾结甚深,储统领之死,便是高氏从中作梗,意图谋逆。”

  他顿了顿,让这番话在每个人心中沉淀,而后继续道:

  “如今人证物证俱在,本官奉县尉之命,讨伐高氏,此番立功者,按军功双倍重赏!尔等可愿随本官一同剿灭叛贼?”

  “愿从大统领之命,剿灭叛贼!”程延华率先响应。

  “愿从大统领之命!”王跃、孙元良等人齐声附和。

  校场上的士卒受此感染,也纷纷振臂高呼:

  “愿从大统领之命!”

  “剿灭叛贼!”

  震天的呐喊声在校场上空回荡,杀气腾腾。

  听着这山呼海啸般的响应,陈盛眼中寒光闪烁。

  盘踞百年、根深蒂固又如何?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都将土崩瓦解。

  “出发!”

  陈盛长刀出鞘,直指东方。

  校场上的士卒迅速整队,浩浩荡荡地向高家府邸开拔。

  ……

  与此同时,城东高氏大宅内却是一派祥和景象。

  正堂之中,几位高家长老面带喜色,交头接耳,仿佛遇到了天大的喜事。

  “那宝物果然非同凡响,启成和启年这两个孩子,都已经成功突破到锻骨境了。”

  “太好了,我高家振兴指日可待!”

  “假以时日,我高家必将重新威震常山!”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仿佛已经看到了高家日后威压常山的那一天。

  “四叔祖到了。”不知谁喊了一声,众长老连忙起身相迎。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拄着乌木拐杖缓步走入大堂,他虽年事已高,但目光依然锐利,缓缓在下首首位坐下后,轻轻敲了敲拐杖:

  “什么事让你们这么高兴?”

  “叔祖,是天大的喜事。”

  高远河兴奋的届时道:“启成和启年这两个孩子,在炼化了金玉膏之后,已经成功突破到锻骨境了,假以时日,突破化髓境也指日可待,我高家真的要兴旺了。”

  其他长老也纷纷附和,个个眉飞色舞。

  “启年和启成今年多大了?”四叔祖抚须问道。

  “都未满二十,特别是启成,今年才十九岁。”

  “好,好啊。”

  四叔祖开怀大笑:“倒也不枉费咱们高家为那妖僧做事。”

  为了换取那妖僧承诺的“金玉膏”,这半年来高家可谓费尽心机,不仅四处搜集珍稀药材助其疗伤,还要小心遮掩其行踪。

  为此,他们甚至不惜将意外知晓此事的陈兴舟灭口。

  没错,高家杀害陈兴舟并无其他原因,仅仅是因为他偶然得知了那位妖僧的身份,为防止消息泄露的风险,高家果断采取了灭口措施。

  然而福祸相依,也正是因为杀了陈兴舟,才让高家与陈盛结下不解之仇,如今,这个陈家余孽,已然成为高家的心腹大患。

  “叔祖,家主的意思是,想送启成和启年到府城上宗修行,您看……”

  “家主深谋远虑啊。”

  四叔祖一眼就看出了几位长老的犹豫,不由得皱起眉头:“老夫知道你们想让这两个孩子留在族中修行,将来好壮大家族,但你们可曾想过,我高家是因何而兴盛的?”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众人:

  “若不是三十多年前,高远兆拜入府城上宗修行,哪来我高家今日的繁荣?如今远兆年近六旬,而这些年来我们送去的那几个子弟,都没有什么出息,一旦远兆出事,高家失去上宗照拂,还能在常山县立足吗?”

  四叔祖的声音渐沉:“所谓家族传承,不仅要子孙开枝散叶,更要有靠山和资源。启年和启成都未满二十,完全符合上宗招收弟子的标准,再有远兆从中照拂,只要他们中有一人能够出头,就能保我高家再兴盛数十年。”

  他用力一顿拐杖:

  “这件事不必再议,老夫完全支持家主的决定。”

第60章 乐极生悲

  高家四叔祖的威严,在族中向来无人敢轻易挑战。

  这位年过七旬的老人执掌高家数十年,可以说,如今高家的兴盛,大半都是在他手中成就的。

  虽然高家号称百年传承,但实际上真正崛起不过五十年光景,在此之前,高家不过是常山县内一个毫不起眼的小门小户,直到四叔祖这一代才真正崭露头角。

  此刻他一番话落地,大堂内顿时鸦雀无声,众长老面面相觑,却无人敢再出言反驳。

  高远河见气氛凝重,连忙躬身打圆场:

  “叔祖息怒,我等并非反对,只是担心启成和启年拜入上宗后,与家族日渐疏远。他们毕竟是高家这十年来根骨最佳的子弟,若全都送走,族中恐怕再难有能撑起门面的年轻人,届时只怕……”

  这番话道出了在座长老们共同的心事。

  他们并非存有私心,而是确实在为家族长远考虑。

  四叔祖口中那位拜入府城上宗的高远兆,最初几年还与家族保持密切联系,近年来却越发疏远,已经数年未曾返乡,只剩下逢年过节时的些许书信往来。

  事实上,高家早已借不到他多少光了。

  也正因此,众人对于拜入上宗一事才有些抗拒,毕竟早年间的高远兆,几乎全是因为高家在背后倾力扶持。

  “怕什么?怕家族覆灭不成?”

  四叔祖冷哼一声,乌木拐杖重重顿地:“目光短浅,愚不可及,常山这个池子太小,养不出真龙。既然有机会将子弟送入上宗,就该全力以赴。

  至于日后是否疏远,那是后话,更何况,有了金玉膏在手,难道高家还培养不出其他出色的弟子吗?”

  自从得到金玉膏后,除了高远河炼化一小部分突破到化髓境外,其余长老一概不得动用此宝。

  所有人都明白,这等宝物即便放在府城也是上等珍品,若用在潜力已尽的长老身上,无异于暴殄天物,唯有用在年轻子弟身上,才能发挥最大价值。

  高启成和高启年确实是高家近年来最出色的后辈,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是真正的天才,不过是比常人优秀罢了。

  “叔祖说的是。”高远河不敢再辩,恭敬地低下头。

  四叔祖环视众人,话锋一转:

  “家主今日为何不到?”

  今日的聚会并非寻常闲谈,而是商议要事,家主的缺席显得格外突兀。

  “昨日家族寻得一株四叶灵花,家主亲自去面见那妖僧了。”高远河如实禀报。

  四叔祖微微颔首,不再追问。

  事关妖僧,确实是头等大事。

  因为对方不仅手握金玉膏这等宝物,还承诺伤愈后将赠予高家一场先天机缘,若非如此,高家也不会冒着偌大风险为其遮掩行踪,并且为其寻找各种珍贵药材了。

  “官兵剿匪,可有什么消息传回?”

  四叔祖面色转为凝重,这正是今日所议的要事。

  自昨日官兵出城剿匪,高家就一直密切关注动向。

  毕竟此事事关重大,乃是三大家族联手设下的一场杀局,意在将陈盛及其亲信一网打尽,以此逼迫吴匡让步。

  然而从昨夜等到今晨,黑蛇寨方向始终没有确切消息传来。

  令人不得不为此担忧。

  提到剿匪之事,高远河脸上也浮现凝重之色,摇头道:

  “今早我已派出两批人手前往黑蛇水寨打探,相信很快就会有消息传回来,叔祖放心,应该不会出什么岔子。”

  为了对付陈盛,三大家族这次可谓做足了准备。

  不仅派人盯紧了吴匡的动向,防备他出其不意,还买通了武备营大统领储岳山,再加上黑蛇寨主墨水蛟徐猛坐镇。

  在高远河看来,就算陈盛有天大的本事,也绝无生还可能。

  毕竟说到底,对方不过是个锻骨境武师。

  而锻骨与化髓之间的差距,远比外人想象的要大得多。

  即便真有什么意外,他也不相信陈盛能够翻盘。

首节 上一节 41/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