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若不出这笔所谓的‘剿匪银’,官府是决计不会动的。”
杨议面色阴沉,“关键在于,那些商贾恐怕不愿轻易掏这笔钱。”
若商贾们不肯出钱,官兵便有了拖延的完美借口。
可若是出钱,他们也得带头出一部分,关键这一部分无法再回流,只能实打实的落入陈吴等人的口袋,如何能让他们甘心?
“不管他们情不情愿,事情既已推进到这一步,借剿匪之名除掉陈盛的计划绝不容有失!”
高远峰斩钉截铁地说道:“这笔钱,我们三家共同承担一部分,另一部分让那些商贾分摊,而且动作要快,不能拖延太久,免得那吴匡和陈盛察觉到不对。”
事已至此,他们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出银子倒也不是不行。”
黄东淳冷哼一声,目光意有所指地瞥向杨议:“只是希望这一次,不会再出什么纰漏,免得满盘皆输。”
他显然对之前灵髓蛊失窃一事仍耿耿于怀,虽然在高远峰的调停下表面揭过,但黄家蒙受的巨大损失,岂能轻易释怀?
“黄东淳,老夫说过多少次了,上次之事,与我杨家绝无干系,说不定是你们黄家自己内部走漏了消息,这才功亏一篑!”
杨议脸色一沉,立刻反唇相讥。
“好了,二位都少说两句。”
高远峰连忙出声打断:“过往恩怨,暂且搁置,眼下当务之急,是合力对付陈盛与吴匡,切莫因小失大,自乱阵脚!”
黄东淳与杨议对视一眼,各自冷哼一声。
第49章 出兵,剿匪!
接下来的数日,常山县内的局势愈发波谲云诡。
剿匪一事牵动着各方神经,陈盛原以为“剿匪银”的提议足以让那些商贾扯皮推诿一段时日,拖延进程。
却不料仅仅三日之后,这些商贾竟似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推动着,迅速达成一致,愿共同献上剿匪银两千两,以作犒军之资。
然而,区区两千两,远未能填饱吴匡的胃口。
毕竟此番运作,尚需分润一部分给县令林狩,况且三日时间也委实短了点,吴匡当即便通过下属,隐晦的表达了“诚意尚显不足”之意。
消息传回,高、黄、杨三家家主自是勃然大怒,暗骂吴匡与陈盛贪得无厌。
两千两白银已非小数,足以让寻常人家几世衣食无忧,便是如七星帮这等盘踞一方的大帮,多年积累的现银也不过如此。
然形势逼人,箭在弦上。
为确保借刀杀人之计顺利施行,三大家族纵使心中万般不甘,也不得不再次妥协。经过一番暗中的博弈与协商,他们最终决定,再追加一千两白银。
同时,为防吴匡食髓知味、继续狮子大开口,他们亦暗中授意,将官府索要“剿匪银”之事巧妙散播出去,在常山县内引起了一阵不小的非议与骚动,意图借此施压。
当然,他们对此番舆论加以了严格控制,其目的并非真要搅乱时局,而是逼迫县衙尽快出兵。
如此软硬兼施之下,吴匡与陈盛心知,若再行推诿,于情于理皆说不过去。经商议后,终是定下了出兵剿匪的章程。
他也提前【趋吉避凶】了新情况,对此次剿匪的情况了然于胸。
是以,在储岳山希望调动北城武营作为剿匪主力之时,吴匡与陈盛交流过后也并未反对,但他还是认真叮嘱陈盛小心行事,若事有不对,必须以保全自身为主。
而那总计三千两的“剿匪银”,自然也需进行一番利益分配。
县令林狩,虽未出一分力,但凭借其地位,稳稳拿走了五百两。
县尉吴匡,作为主导者,分得一千两。
剩余一千五百两,方是用于打点武备营上下。
依照常例,大统领储岳山与诸位统领皆能分润不少,最后剩余的零头,才真正落到卖命出力的士卒手中。
然而此番,储岳山为表“忠心”与“高风亮节”,竟公然宣布,自己分文不取,将名下份额全数散于麾下士卒。
而此举也为他赢得了一片赞誉之声,一时风头无两。
大统领既已做出表率,其余各位统领纵使心中不舍,面上也不好意思多拿,只得纷纷效仿,将白花花的银子散了下去,倒是让底层士卒难得得了些实惠。
为求计划万无一失,在商贾筹集“剿匪银”的这几日里,储岳山更是时常亲赴北城武营,与陈盛“联络感情”。
言语之间,不仅极尽拉拢之能事,更是隐晦流露出待陈盛修为再进一步,他便主动退位让贤之意,试图以此麻痹陈盛,降低其戒心。
早已洞悉其奸计的陈盛,内心自是冷笑连连,不可能上当。
但表面上,他却恰到好处地流露出几分受宠若惊与对储岳山的“亲近”之意。二人往来愈发密切,关系看似“深厚”无比,直令武备营中其他几位统领暗生妒意,却又无可奈何。
谁让陈盛不仅背靠县尉吴匡,如今更得储岳山“青眼相加”呢?
眼见陈盛似乎并未起疑,储岳山为更进一步取信于吴匡与陈盛,竟主动将武备营内一些盘根错节的关系网,向陈盛“坦诚相告”。
譬如哪位与杨家过往甚密,哪位曾受过黄家恩惠等等,若是不明就里之人,恐怕真会以为这是储岳山递出的“投名状”,意图改换门庭。
陈盛则顺势而为,借着储岳山之口,对武备营内部的人员背景、利益纠葛了解得愈发透彻清晰。
只要摸清了这些根深蒂固的关系,待他日后执掌大权,进行清洗整顿之时,便可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从某种意义上说,储岳山的这番“殷勤”,对陈盛而言,倒也算是一桩意外之“喜”。
……
时光荏苒,转眼便至十月底。
北城武营衙署内,陈盛依旧雷打不动地刻苦修行。
官方渠道所提供的丹药,品质确非市面上流通的普通货色可比。
尤其是吴匡所赠的“元髓丹”,药力精纯雄厚,对化髓境修行助益匪浅,使得陈盛的修为得以保持着一个相当不错的精进速度。
【基础刀法圆满(666/2000)】
【金钟锻体法圆满(53/2000)】
【钓蟾劲秘术大成(80/1000)】
【降魔三绝刀大成(232/1000)】
七日苦修,实力又有进境。
虽不及先前在地心灵乳加持下那般突飞猛进,但相较于寻常武者困于化髓境经年累月难有寸进而言,他的速度已堪称惊人。
这其中,《钓蟾劲》秘术功不可没。
正是凭借此法门对药力的高效炼化与吸收,他方能持续服丹而无需过多担忧丹毒淤积之患,换作旁人,绝难如此毫无顾忌地借助丹药之力。
然而,体会过“地心灵乳”那堪称一日千里的修行极速后,眼下这般“正常”的进度,反倒让陈盛有些意犹未尽之感。
但他也清楚似地心灵乳这般灵物,在常山县内,可遇而不可求。
“统领,储统领派人来催,请您即刻前往武备大营汇合。”严鸣步入衙署,躬身禀报。
今日,便是誓师出兵之日。
陈盛缓缓睁开双眼,对此毫不意外,他神色一肃,沉声问道:
“弟兄们都到齐了?”
“均已在校场集结完毕,等候统领号令!”严鸣肃然应答。
陈盛起身,伸展双臂,严鸣立刻上前,熟练地为其披挂上特制的轻甲。
在穿戴过程中,他敏锐地察觉到,陈盛官袍之内,似乎还穿着一件质地非凡的贴身软甲。
严鸣心中不由暗生敬佩:统领行事,果然还是一如既往的稳健。
校场之上,百余北城精锐披坚执锐,列队整齐,肃杀之气弥漫。
陈盛行至阵前,目光如冷电般扫过全场,最终在一个看似普通、低眉顺眼的士卒身上微微停顿。
那人若有所觉,抬起头与陈盛的目光短暂交汇,随即又迅速低下,恢复那副毫不起眼的模样——正是易容改装、混入军中的厉槐生。
这也是陈盛为储岳山精心准备的一记暗手,一招足以致命的杀棋。
这一次,他要让这位大统领,永远沉眠于青临江的波涛之下。
“出发!”
陈盛不再多言,利落地翻身上马,声音斩钉截铁,打破了校场的寂静。
第50章 优势在我!
当陈盛率领北城武营兵马抵达时,偌大的校场之上,已然汇聚了数百精锐。
因船只运力有限,此番出征仅征调了三百余士卒,皆为常山县内善战之辈。
其中,陈盛麾下的北城武营为一支;以王跃的西城武营为主体,辅以南城、东城擅水性的兵卒为另一支;最后则是大统领储岳山亲自统带的直属精锐。
三股人马,构成了此次剿匪的主力。
陈盛命严鸣带兵入列,自己则领着几名亲随,径直走向点将台下的储岳山。
易容改装后的厉槐生赫然在列,程副统领也默默跟在身后,自从高启恒死后,加之后来陈盛覆灭七星帮,其威望已然攀升至巅峰,轻而易举的便将他架空。
不过对此,程副统领却没有多少不忿,毕竟他有自知之明,陈盛不将他革职已经是看在他还算恭顺的面子上。
若他敢挑事,依对方的性格绝对不会心慈手软。
“属下参见大统领。”陈盛抱拳行礼,姿态一丝不苟。
“哈哈哈,陈老弟何必如此见外。”
储岳山满面春风,亲自上前相迎,态度之热络,与方才对待西城统领王跃时的公事公办判若两人,引得王跃面色微沉,颇感不忿。
这区别对待,实在是太过明显了。
“军营重地,礼不可废。”陈盛语气平静。
“好,陈老弟不愧是军中出身,规矩分明,怪不得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便将北城武营整顿得气象一新。”
储岳山依旧赞不绝口,随即凑近几步,压低声音道:“陈老弟,你可知此番我为何特意让你将北城兵马尽数带来?”
“哦?莫非其中另有深意?”陈盛恰到好处的露出一丝疑惑。
“没错。”
储岳山声音压得更低,带着几分推心置腹的意味:“你我都清楚,这剿匪可不是什么美差,那些水匪更非易与之辈。
让你带齐人马,是因老哥我早已暗中摸清了‘黑蛇寨’的底细,此番,是特意要送你一场天大的功劳,待你立下殊勋,日后晋升之路,便可更加顺畅。”
他口中的“黑蛇寨”,正是此次劫掠常山商队的那股水匪。
至于青临水匪,却并非单指一寨。
而是所有活跃在青临江上的水匪,全都被统称为青临水匪,这股力量可就太大了,绵延数县都不止,更不是常山县能够对付了的。
所谓剿匪,实际上指的只是常山县附近水域的一些人而已。
陈盛闻言脸上顿时涌现出一抹难以抑制的“惊喜”,声音都带着几分激动:
“大统领竟……竟为属下筹划至此?属下……属下实在是感激不尽。”
储岳山见状,心中暗自冷笑,不过面上却适时地流露出几分沉重与感慨:
“唉,老弟有所不知,在我常山左近的水匪中,就属这黑蛇寨最为猖獗,上一任县尉围剿附近水匪时不幸罹难,背后便有这群杂种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