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末世的文弱书生 第121节

  新年贺节投递名帖,在眼下这个世道,对他们这些随从小厮身份的人来说,是个能露脸的好差事!

  因此,常顺在一众同行羡慕的目光下,抱着拜匣,满身喜庆出去投递名帖。

  从靠近赵宅的那几个坊,一路投过去。

  洪老爷子那儿,裴家的裴珺裴璟那儿……

  一直到庆云坊。

  庆云坊内。

  青一道长这个年过得心事重重。

  今儿一大早起来诵读经文,修一修心境。

  刚结束,一名道童匆忙跑进来。

  “师父!师父!”

  青一道长对他们这种咋咋呼呼的行为很是不满。

  都说过多少次了,需清净身心,要内外炼养!

  修行远远不到家啊!

  道长缓缓睁眼,神色淡然:“咋?有狗出没?”

  道童瑟缩一下,有些紧张,拿着一份看上去很是高贵的名帖:“师父,刚才常顺过来送年贴。”

  青一道长:“……”

  唔,真有狗出没!

  道童走过来,双手把名帖递近,没敢去看青一道长的脸色。

  怎么说呢,师父若是生气,十次里面,或许十次都与温坊长有关!

  青一道长静静看了看那份名帖,甚至没伸手去接,直接让道童把帖子扔桌上。

  “行了,忙你们的去吧。”道长说。

  道童快速退出去,关好门,以防外面的冷风吹入。同时也是担心被迁怒。

  多数时候,温坊长有什么动静,师傅就会暴躁。

  只是,新年贺节,温坊长应该不至于写什么不合适的东西惹师父生气?

  唉,大过年的。

  室内没有其他人,青一道长半睁着眼睛,沉默地看着桌上的名帖。

  这不是他们庆云观收到的第一份拜年贴,但是,就如道童所感受的那样,温故的名帖,看到就令人精神紧绷!

  如今世态,名帖许多都是自制的,有的朴素,有的华丽。从名帖的风格能大致推断写帖人的家世身份。

  温故送来的这贴,别具一格。

  帖子五颜六色的封壳,在他眼里像是五彩斑斓的毒物!

  看着静静放在桌上的名帖,半晌,青一道长终于动了。

  起手式!

  先来一段经文咒语!

  辟邪!

  然后拿着拂尘,做法事似的唰唰几下。

  驱秽气!

  完事儿之后,才小心打开,看向帖子里面所写内容。

  “呃?”

  又看一遍。

  很正常的拜年内容,咒语法事生效了?

  青一道长这才大喘气,放松地坐了下来。

  他都快被那狗书生整成被害妄想症了!

  拂尘法器放置一旁,他拿起这份拜年贴,评价道:

  “帖子外壳倒是不错。”

  如今资源紧缺,大部分人家里都供不起笔墨纸砚,更别说多彩的颜料。

  也就只有极少部分的富户贵族手里还有些颜料存货。

  看得出来,温故用的是赵家那边的绘画颜料。颜色很正,都是高档货。

  名帖外壳绘制的图纹,既有新年的喜庆热闹,又带着一点玄奥之意。

  色彩缤纷却不浮夸。

  “那狗书生跟人学书画,看来学有所成!”

  青一道长捋须睥睨。

  贴子外壳上的图纹,越看越满意。

  这~~~~

  这类帖子可以仿一仿!

  以后跟福主信众们来往回帖,也得有点特色。他们庆云观该有自己的高逼格,名帖也代表着颜面。

  左看右瞧,跟别的拜年贴前后对比,还是狗书生这份最令人满意!

  “拿来吧你!”

  青一道长毫无愧疚,看着拜年帖外壳上的图画颜色,思量着,先去研究一下,以目前的条件哪些颜料可以搞出来。

  一想到这些,脑子里就飘过了许多种颜料。植物的、动物的、矿物的、合成的,各种颜料过了一遍

  之后,只需要根据现有的材料筛选。

  作为资深炼丹人士,这类东西对他来说并没有太大的技术难度,只需要花点心思和时间……

  这么想着,青一道长突然顿住,烫手一般把帖子甩飞。

  那狗东西该不会又在套路我吧?!

第99章 不够分啊

  青一道长陷入了“疑似前方有坑,究竟要不要跳过去”的深度犹豫之中。

  赵府。

  温故把年贴都发出去之后,继续修改年后发展计划。

  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画册确实是今年过年的一点小惊喜,没想到真能遇到合适的人,顺便也让道长花点心思在颜料上。

  现在道长应当是不愿意,但为了庆云观的发展,迟早要搞这些的。那就辛苦道长,再努把力!

  赵晗的笔法朴素,画技稚嫩,大户人家看不上眼。但稍作修饰,再添一些色彩,搞些升级版画册提高逼格,相信那帮富户们应该很愿意在这上面花钱。

  不能小瞧那些世代积累的富户们在乱世里的抗风险能力,他们手中还有不少存粮物资。再给他们一些消费选择。

  画册提升大家的防疫意识的同时,温故也想以此做个试探。

  看时辰差不多了,温故收拾收拾,才和铁头前往今天大宴举办的地方。

  年初一,赵府大宴。

  宴请的都是在歆州身份较为贵重,或者为歆州流过血汗、立过重要功劳的人。

  赵府除夕家宴侧重“家”,初一的大宴,则更侧重“门阀”层面的政治意义。

  参加宴会的宾客,除了与赵家关系紧密的亲友,重要的将领、谋士,世家勋贵,还有像四海坊那帮土豪携物资来投奔的重要人员。

  今儿可以带家眷,名额有限,宾客们携带妻儿、敬重的长辈或者看重的后辈,总的来说,人数较多。

  温故没有四处闲逛,直奔目的地。

  这个时辰,已经有不少人到达了。

  年轻人们火气旺,也受不了拘束,到了之后没进入暖阁等着,而是三五成群在外面的游廊闲聊。

  温故到那儿没走几步就被叫住。

  “温故!这呢!”

  声音来自沈家那边。

  沈清和沈流兄弟俩,生怕温故看不见似的,大幅度挥手。

  他们找温故有事相商。

  今年过年,玻璃制品可是出了大风头,只是产量有限,即便是沈家,除了最开始买到的那一批玻璃窗,后面还想要也未必能立刻买到。

  沈清压低声音对温故说:“庆云坊的玻璃窑炉能不能再制一批?”

  赵家工坊太难预定了,排队排老长,就算没有玻璃窗,别的玻璃制品,比如门帘,比如一些能用来装逼的精致摆件,只要能买到都可以啊!

  温故低叹一声,看看左右,要说秘密似的。

  清流兄弟也不由得靠拢一些。

  温故道:“庆云坊的玻璃窑炉,年后估计就得撤掉了!”

  “啊??”

  清流兄弟俩大惊。

  温故解释:“工匠都被招去了赵家工坊。”

  “镜”项目相关的那些工匠,第一时间就被转到了新的工坊。

  那些工匠原本的主家也被约谈过。

  知道工匠动向消息的没有外传,但只要有心打听,也能打听到,直至现在已经不算秘密。

  清流兄弟俩遗憾不已,原本还打算的另辟蹊径,从庆云坊的玻璃窑炉那边搞点儿货,现在看来,还是迟了!

  但很快也顾不上遗憾,他们开始忧心:

  “万福园就要再次动工,里面装饰用到的玻璃器物不少,预算方面……还够吗?”

  以后买玻璃制品都必须要去赵家的工坊订购,不知道价钱如何?

  若是报价高,他们肉疼也得咬着牙买!

  温故递给他们一个“放心”的眼神:“这个事咱们抽个时间细说,但也不用太担心。”

  沈家兄弟俩心下稍安。也对,赵家的吃相不至于太难看。

  随即又关心起了万福园的进展。

  虽然工地监工的是他们派过去的,对工程进度有了解,但他们更相信温故的判断。

首节 上一节 121/1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