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诗诗闻言,秀眉微蹙。
她知晓这位南方佛国的佛子虽出身佛教,却如同长生天的魔道圣子一般,杀心极重。
佛门最重的戒律便是杀生,而这位空度在汴京手中不知沾染了多少人命。
汴京的黑市中,贩卖人口的勾当猖獗,而空度便是其中最大的金主之一。
贺兰真术乃是苏诗诗的拥趸,对她一见倾心,自然见不得刘渊在她面前得意。
而南方佛国的佛子空度又与刘渊关系甚密,方才的对话,不过是两人之间的暗中较量。
刘渊见此,倒是无意争执,目光投向湖面,仿佛对这一切毫不在意。
绿裙女子指尖轻拨,琴声悠扬,曲意空灵,将亭中的紧张气氛稍稍缓和。
苏诗诗见状,微微一笑,岔开话题,目光投向亭中最后一名女子:“琴岚姐姐,似乎有些心不在焉?”
那女子一身男儿打扮,长相不俗,眉宇间多了几分英气。
她独自双手抱胸,斜倚在亭柱上,对几人的谈话置若罔闻,也不理会。
几人的目光都落在她身上。
能在此地出现,并被苏诗诗称为“姐姐”,自然身份不俗。
女子姓李,名琴岚,在李家这一辈中排行第七,李家之人也称她为“七姑娘”。
而琦陌春坊的背后,除了皇家之外,最大的东家便是姓李。
李琴岚作为李家长房,身份尊贵,却偏偏喜欢男装打扮,不爱琴棋书画,不喜女红,只喜欢舞枪弄棒。
彩裙女子见状,笑着揶揄道:“琴岚姐,你肯定是在想等会儿那位谢家的谢观来了,该怎么去退婚吧?”
李琴岚闻言,眉头一挑,“小幺,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
彩裙女子与她相熟,倒也不怕,笑嘻嘻地说道:“待会我就看看,这琴岚姐未来的夫君究竟是何等模样?”
李琴岚冷哼一声,目光投向亭外,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屑:“什么夫君不夫君的,不过是家族联姻罢了。我李琴岚的婚事,还轮不到别人做主。”
“待会他若来了,我自有办法让他知难而退。”
亭中众人闻言,神色各异。
苏诗诗微微一笑,语气温和:“琴岚姐姐何必如此?谢家公子未必如你所想那般不堪。”
李琴岚摇头,语气中带着几分冷意:“诗诗,你不必劝我。我李琴岚的婚事,只能由我自己做主。”
刘渊略显无奈,今日本是他嘱托苏云邀请谢观前来聚会。
未曾想!
不知为何,消息竟走漏风声,让那李家七姑娘李琴岚得知,执意要来。
刘渊提醒道:“琴岚姑娘,观公子乃是今日之客,亦是我的好友,还望你莫要太过。”
李琴岚冷言以对:“我还能把他怎么着不成?吃了不成。”
长生天太子贺兰真术在一旁冷笑:“什么才子,不过是个儒家门下的酒囊饭袋罢了,手无缚鸡之力的草包罢了。”
草原尚武,可不懂什么才子风流。
苏诗诗后虽心生不悦,却也未加辩驳。
~
【侍女引领着你们一路走来,沿途的风景美不胜收,即便是与大观园相比,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久,你们便来到了那座典雅的亭子前。】
第411章 湖中鱼 神鸟现世 至真至善至圣
【你与谢原尚未踏入亭中,远远望去,只见一人端坐于轮椅之上,心中不禁泛起一丝诧异——那便是大隋太子刘渊吗?】
【一国之储君,竟有残疾之身,这在历史上实属罕见。】
【苏云似乎察觉到了你的疑惑,低声解释道:“大隋的隋圣帝在还是闲散王爷时,与先前的王妃情深意重。据说那位王妃去世后,他便再未续弦。渊殿下虽身有残疾,却始终稳居东宫之位。”】
【“子凭母荣。”】
【你轻轻点头,心中了然。这般情形并不稀奇,历史上不少雄才大略的君主,纵然后宫佳丽无数,却始终对正妻情深不渝,不弃糟糠之妻。】
【如此观之,这位渊太子,虽在大隋为质多年,却也大隋百姓中享有极高的声望。】
【倘若他能保持父亲的恩宠,待他日返回大隋,或许真有执掌神器、登临帝位之机。】
【这也难怪这位渊太子在九大姓之中受重视程度如此之高。】
【你们一行人走入亭子内。】
【苏云脸上带着欣喜之色,快步上前,拱手道:“苏云来迟,还望诸位见谅。”】
【“四妹也在。”他目光转向苏诗诗,语气中带着几分亲近。】
【苏诗诗起身,盈盈一礼,柔声道:“三哥。”】
【她作为苏相的义女,逢年过节常去苏府走动,与苏云早已相熟。】
【几位花魁见状,也不敢怠慢,纷纷起身行礼,恭敬地称呼道:“云公子。”】
【苏相之亲孙,其身份在汴京比皇室太子还重三分。】
【三位太子亦微微颔首,以示礼节。】
【除开苏云,还有谢原、谢轩,最后还有你。】
【随后,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落在了四人中最后踏入亭内的那名少年身上。】
【刘渊目光温和,看向谢观,开口道:“想必这位就是群芳宴的观公子吧?”】
【谢轩虽心中不耐,却还是侧身让到一旁,露出了走在最后的谢观。】
【少年年纪尚轻,却自有一股沉稳之气。】
【“谢观,见过渊太子。”】
【刘渊闻言,笑意更浓:“果然是好清雅的少年郎。”】
【“不必称太子,叫我刘渊即可。我年长你几岁,你若愿意,唤我一声‘渊兄’也无妨。”】
【其笑容真挚,语气爽朗,令人不由得心生亲近。】
【此言一出,谢轩的脸色有些难看。他跟随苏云见过刘渊数次,却从未得到过这般待遇,心中不免生出几分不忿。】
【刘渊身后的长生天太子贺兰真术见状,冷笑一声,目光中带着几分讥讽,却并未多言。】
【苏诗诗是见过谢观的,笑着招呼道,“诗诗见过观公子。”】
【其余三名女子则是第一次见到这位传闻中的谢观,各自神情微妙。】
【彩裙女子妙眸微闪,目光在谢观身上停留片刻,眼中多了一抹惊讶。她细细打量,见谢观虽一身素衣,在众人华服之中显得朴素,却自有一股清雅之气,如淮竹般挺拔不群。即便面对刘渊的夸赞,他也神色淡然,处事不惊。】
【李家的七姑娘原本环抱双臂斜倚栏杆,此刻却直起身来,她目光如刀般将谢观从头到脚刮过三遍,终是松开交叠的臂膀,神色也缓和几分,至少家中选的不是个“歪瓜裂枣”。】
【场中最神色最奇异的是抚琴的绿裙女子。】
【她指尖一滞,琴弦忽地急促一颤,如飞鸟掠过水面,又强行归于平缓。】
【惹来几人注意。】
【绿裙垂眸盯着琴尾,耳尖却染了薄红。】
【亭中气氛因谢观的到来而悄然变化,众人心思各异,却都不得不承认,这位少年虽衣着简朴,却自有令人瞩目的气质。】
【苏云则一一为你引见亭中众人。】
【抚琴的女子是花魁——宋婷婷。她并未参加群芳宴,自幼在琦陌春坊长大。据谢原所说,此女来历不凡,虽身在琦陌春坊,却是自由之身。她见你时,竟露出一丝羞涩之意,令你略感疑惑,毕竟你们应是初次相见。】
【彩裙女子便是谢原提过的那位善养鸟雀的花魁,名曰——彩凰。】
【传闻她歌唱时能引来百鸟朝凤之景。她眉眼含笑,目光中带着几分探究。】
【最后一位男装打扮的女子,苏云介绍时略显尴尬,道:“这位是李家的七姑娘。”】
【你闻言心中微微惊讶,想不到在这里还能见道与你联姻的女子。】
【李琴岚只是抬手抱拳,并不理会于你。】
【谢原目光扫过亭中众位花魁,心中暗叹此行不虚。】
【原本此行是为茂林修竹间的雅集,竹涧焚香,溪流潺潺,曲水流觞,吟诗作对,何等快意!】
【可惜,如今多了李琴岚这位不速之客,众人一时未能按计划行事。】
【尤其是方才李琴岚信誓旦旦地说“自有办法让谢观知难而退”,令气氛多了几分微妙。】
【刘渊微微一笑,打破沉默,开口道:“方才在观公子到来之前,我们正议论‘湖中鱼,又安知鱼之乐’。”】
【苏诗诗目光盈盈,“不知观公子对此有何见解?”】
【你闻言,目光投向湖中。只见几尾鲤鱼悠然游动,偶尔冒出头来,激起一圈圈涟漪,荡开层层圆晕。】
【众花魁皆注视于你,绿裙女子亦停下抚琴。】
【你笑道,“池鱼哪得镜外天,吾等何知鱼之欢。浮光高悬空无依,隔水相望笑看官。”】
【“积一勺以成江河,累微尘以崇峻极,几许天地与我为一。”】
【“若不思考,鲲鹏便逍遥,若是思考,鲲鹏便不逍遥,湖中鱼也是如此。”】
【此言一出,亭中众人皆露出思索之色。】
【刘渊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抚掌笑道:“观公子此言,倒是道出了‘鱼乐’之真谛,其中倒是有几分道家之言。”】
【空度鼻腔之间发出一声冷哼,佛门之中最是痛恨臭鼻子的道家。】
【李琴岚闻言,眉头微挑。】
【宋婷婷则低眉浅笑,指尖轻轻拨动琴弦。】
【苏云也是落座,脸色笑意吟吟。】
【谢观本是他多次推崇之人,只是刚刚对答,便知谢观谈吐不凡不是俗人,他也有荣焉。】
【宋婷婷为众人抚琴一首,湖风轻拂,带着几分惬意,亭中气氛渐入佳境。】
【刘渊击箸而歌,神情洒脱,全然没有太子身份的拘束,仿佛只是一个纵情山水的文人雅士。】
【度空和尚见此,妖冶的面容上浮现出一片痴迷之色。】
【琴声渐歇,余音袅袅,似在亭梁间萦绕不去。】
【李琴岚虽不情愿,却被苏诗诗拉着落座。】
【彩凰盈盈起身,“小女愿为大家助兴,浅唱一曲。”】
【谢原立即拍手叫好。】
【然而,彩裙女子所唱并非寻常曲目,而是以口技模仿清晨的鸟叫虫鸣。】
【她的声音时而清脆如黄莺出谷,时而婉转如百灵啼春,令人仿佛置身于晨光熹微的山林之间,心生宁静之意。】
【最后一声鸟鸣悠长清越,不似凡鸟之音,仿佛百鸟凤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