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源来这番话,是发自内心的感慨。他混迹汴京多年,见过形形色色的读书少年,但像你这样沉稳、遇事不惊的,却是从未见过。】
【你没有接过话茬,而是问道:“张先生,赎身之事,可否置办妥当。”】
【月华轩这等青楼赎身女子并非易事,若是只需要金银,不少姑娘早就存下了足够的银子。】
【也是需要九大姓之类的家族作保,青楼才会放人。】
【张源来闻言,神色变得认真起来:“此事我自然不敢马虎大意。我已经询问过原少爷,他答应会向诸葛夫人提及此事。”】
【“只等群芳宴过后,谢府便会出面为我们作保。”】
【“原少爷,虽是性子不好相处,说话从来都是算数的。”】
【你缓缓点头,谢原确实如此,有几分侠士之风,一诺千金。】
【上次梧桐出事,张源来也是尽力相帮,是值得结交之人。】
【“张先生,有什么需要帮忙之处,尽管开口。”】
【张源来笑道:“眼下就有一件事还请观公子大驾。”】
【你微微疑惑,有些不解之意。】
【张源来说明来意,原来是群芳宴上那位名叫“雅雅”的歌姬与几位月华轩的密友相聚,除开几位月华轩女子还有与她们相熟的才子。】
【张源来缓缓道来,原来群芳宴上,那位名唤“雅雅”的歌姬,欲邀几位月华轩的知己密友共聚,不仅有月华轩的佳丽,更有与她们交好的青年才俊。】
【此番聚会,意在共赏花魁娘子的倾城之姿,饮酒赋诗,畅谈风月,实乃一场私下里的雅聚。】
【张源来知晓你在群芳宴上形单影只,周遭皆是陌生面孔,众人皆是结伴而行,唯有孤身一人,显得颇为寂寥,故而特地来相邀。】
【“观公子,一个人也是无味,不如赏脸一起,权当大家聚在一起,何兄,可是玩的不亦乐乎。”】
【张源来笑道:“我可是给雅雅她们夸下海口,会来一位风采照人的少年郎。”】
【此时离群芳宴开已然不久,四方舞台上已经有不少人走上舞台布置。】
【你面对此事,低头微微沉思。】
1.同意此事。(提示:有可能对未来有利。)
2.拒绝此事。(提示:有可能对未来有所影响。)
3.亲自参与。(0/3)
大鼎敲响,吐露出霞光万丈,上面的文字缓缓定格。
俞客看着上面的三个选项,也没有什么犹豫的。
排除掉亲自参与后。
俞客心中倒是奇怪,这此天人转生以来,一直没有机会使用“亲自参与”。
他直接选择。
1.同意此事。(提示:有可能对未来有利。)
【张源来见你仍有些迟疑,“观公子,不如咱们先去瞧瞧,若真觉得无趣,转身离去便是,也无甚大碍。”】
【你这才抬起头笑道:“张先生如此盛情,那就恭敬不如从命。”】
【张源来脸上一喜。】
第342章 才子佳人,见过公子!
群芳宴丁区的一处。
摆着一张案台。
席间,摆着瓜果点心,还有几壶美酒。
六七人在此聚会,三女四男。
言笑晏晏地观看着群芳宴的四方戏台。
何孝也在其中,他当年给谢观读过书。
何孝今日脸色红润,是小酌了几杯,他慢慢放下酒杯。
他体型消瘦,束发戴冠,五官颇为不错,身着一袭白月色的袍子。
今日更是特意打扮过,脸上敷了粉,喝了点酒,脸上晕出两团酒红。
尤其是面对几位月华轩的“绕指柔”般的佳人,他的脸色更是得意。
这次他可是没有金银去来群芳宴,也是多亏有“雅雅”相助。
他才有机会来这里。
美人相伴,饮酒作乐,自是文人雅士。
只是,在几位月华轩头牌边上的几位儒生,有点碍眼。
何孝目睹数名儒生围绕于一位金衣女子身旁,她雍容华贵。
这些自诩崇山书院学子的家伙,实则不过是因无缘入院,便倚仗家中财势入了这等书院。
何孝心中暗道,有什么了不起。
此时!
其中一位双十年纪的白衣女子,端庄温婉,似察觉何孝之窘态,遂含笑举杯道:
“何先生,请饮酒。”
“多谢雅雅姑娘。”
何孝礼貌回应,举杯轻酌。
他深知这位冯雅雅姑娘乃友人张源来之红颜知己,也是此次的金主,故而不敢放肆。
张源来,乃是他屈指可数的好友之一。
朋友妻不可欺,这是道义。
除去雅雅,余下二女,尤为引人注目的便是那位被众人围拢的金衣女子。
然而!
她单手托腮,眉宇间流露出一丝意兴阑珊。
据悉,此女曾是月华轩的头牌,当年花魁之选,她险些胜出。
而今,却只能目睹月华轩新晋花魁们在群芳宴内争奇斗艳,心中滋味,恐怕难以言表。
何孝对其最是有好感,可是女子却不爱理人。
除雅雅与金衣女子外,尚有位身着开襟胸衣的女子,半片雪白若隐若现。
她眉眼间妩媚横生,嘴角一颗黑痣更添风情。
此女正与儒生们谈笑风生,时而翘指而笑,身姿摇曳间,胸前绚烂之色引人遐想,令何孝等人“不敢直视”。
此女乃月华轩的舞姬,尤善胡璇舞,亦是花魁之下另一头牌,名曰周允儿。
三女年纪相仿,情同姐妹,今日相聚,实为给雅雅送行,共赴此群芳宴。
周允儿望着冯雅雅,打趣道:“雅雅姐,你家那位怎么一去不复返了?”
冯雅雅在三女中居长,素日对二人多有照拂。
“莫非是又遇老相好,寻个幽静之地,干柴烈火去了?”
周允儿言语大胆,语气软糯嗲声,令在场男子皆不由留意。
冯雅雅深知这位姐妹性情直爽,嘴上虽喜欢“开腔”,却并无恶意。
何孝见状,连忙接过话茬:“允儿姑娘有所不知,张兄为人正派,堪称真君子。在谢府众多清客中,最是老实敦厚本分。”
周允儿闻言,捂嘴轻笑,妙眸流转,直勾勾看着何孝,吐气如兰:
“老实……敦厚?那不知何先生是否也如此老实呢?”
何孝被她看得口干舌燥,心中暗自思量。
虽在西厢楼混迹多年,也算是情场老手,但他手中的金银羞涩,却从未让他有机会接近周允儿这等月华轩的顶尖头牌。
何孝定了定神,正色道:“何某自然也是恪守君子之道,不欺暗室,行得正坐得端。”
周允儿闻言,脸上绽放出如花般的笑容,“老实的男人嘛,虽好,可却懂什么情趣呢。”
何孝闻言,看着周允儿“横看成岭侧成峰”的身资,不觉心跳漏了一拍,神色恍惚。
冯雅雅见状,轻轻摇头。
允儿妹妹虽年纪尚轻,但凭借其出众的身段,早已令无数男子心驰神往。
这些年来,她守身如玉,自有一套独特的处世之法,对男子的种种手段了如指掌。
何孝这等士子,恐怕早已被她拿捏得死死的。
这位允儿妹妹,心气高的很,寻常男子多半都没有放在眼中。
她心中早就有一个信念,“若没有凤凰枝,意中人,她宁愿天下的男人死绝。”
周允儿笑道:“你家那位说的可是寻一位风采照人的少年郎。”
“可别来了,不及何先生一半风采。”
冯雅雅微微沉思这才开口道:“张郎,不是吹嘘之人,这位谢家公子他多次和我提及,语言之中多有敬佩之意,绝对不凡。”
“几个月前那句,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就是此人所做。”
金衣女子这才缓缓抬头,若有所思。
何孝正准备说话,他对这位谢观影响颇为复杂,却也不可否认,其人却有才华,少年气度不凡。
这时!
一道略带嘲讽的声音响起。
“谢家公子!”
“莫不是那位谢家庶子,在谢家不受待见,据说如今还没开蒙,别说秀才连一个童生身份都没有。”
冯雅雅顺着声音望去,只见席间一位白衣儒生正站在金衣女子身旁,嘴角挂着冷笑。
“我有一好友在谢府学堂教书,这位谢观连学堂的门都进不去,还被赶去李家求学,其中……”
白衣儒生故意拖长了语调,话未说尽,但其中的嘲笑和妄自揣测之意已溢于言表。
他脸上的冷笑更加明显:“俗话说得好,落地的凤凰不如鸡,这等大府的庶子,还不如普通人家来得自在。”
白衣儒生名叫贾瑜,其父是汴京的金吾卫统领,而他本人则是崇山书院的学子。
崇山书院在汴京声名显赫,仅次于书院,学成之后便可直接进入太学进修,进而入朝为官。
甚至!
其中的佼佼者还有机会面见天子,谏言国事,被誉为“天子门生”。
周允儿见状,轻笑一声:“看来,贾瑜公子对这位谢观公子颇有怨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