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边有佛陀立教,佛子出生一夜莲花开,佛庙东面的墙尽是塌落。】
【北方有信奉着长生天的鞑靼,有努尔家的天命雄主,密宗之中记载的赤帝下凡。】
【西边也有四百年内雄起的隋朝,小时误入仙境的隋成帝,搅动天下风云。】
【江湖中有剑者观潮二十年,一剑截江,飞流直下三千尺;有渔家读书郎,龙女出海捧书;有半妖少年,聚起妖魔,在泽湖兴风作浪,建立龙宫。】
【可是,天下变动,强者辈出,书院夫子当为第一,在这个一千二百年来天下从无争议。】
【书院没有任何名字,只有“书院”二字,建立在汴京城中,不仅是世家大族子弟求学的圣地,更是整个天下学儒的至高之所。】
【如今夫子也只有四位弟子,每一位弟子都是当世的大人物。】
【在大齐中了进士,便可借着大齐的国运修行,也叫太学士,强者能敌六百甲士。】
【秀才在大齐,地位亦不低,担任启蒙先生,自是绰绰有余。】
【华安笑道:“董秀才虽性格执拗,心地还是好的。若非如此,以他的学识,怎会在谢府中落得如此凄凉境地。”】
【“谢府的公子小姐皆对他心生厌恶,他一味死读书,不通人情世故。这些金枝玉叶,院中夫人的手中宝。”】
【“他可好稍有不顺,他便动辄施以打手板之罚,甚至将其逐出学堂。”】
【“院中夫人前去说情,董秀才亦是丝毫不退让,最终只得将他从谢家书院先生的位置上撤了下来。”】
【梧桐闻言,心中不禁生出一丝惊讶。】
【她未曾料到,几日前那位须发皆白、身着儒衫的老者,竟是如此性情中人。】
【她原本以为,老者有意刁难他们不得势的主仆,如今看来,其中另有隐情。】
【华安笑道:“观少爷,你觉得董夫子怎么样?”】
【他也想听听这位年少却颇为成熟的“公子”有何看法。】
【你笑了笑道:“不如华大夫也!”】
【华安听后抚须而笑。】
【梧桐倒是奇怪的看了自家少爷一眼。】
【炉火上煮着茶水沸腾,“咕噜咕噜”冒着泡,推动这壶盖。】
【外面的天空飘着鹅毛大雪,一片银装素裹。】
【梧桐加着柴火,屋内倒是颇为烤热。】
【华安倒是讲述最近的一些趣事,梧桐最是听的认真。】
【谢府到了如今,本来早就应该分家,可是那次谢家参与的宫变之后,谢家的老大因此“落了难”,就剩下谢灵和谢鸿。】
【谢灵和谢鸿因此产生了隔阂,关系不再和睦。】
【谢老太君担心未来会出现更大的变故,便决定暂时不分家,只是在谢府中划分出两院。】
【大院由谢灵的正妻袁夫人执掌,她也是名正言顺的谢家的嫡母,负责内院家务的打点。】
【二院是谢鸿的正妻赵夫人管理,两院私下也有争执。】
【谢家两脉中,大府一脉是注定要继承侯爵之位的。】
【二院虽是没有,可是当今的谢鸿交好都是朝中当今的大员,谢鸿年少时求学甚苦,孝顺有礼,天资聪慧,差一点就成了夫子的第五位弟子。】
【袁夫人对于这位数年未归的谢鸿,心中其实仍存有些畏惧。】
【加上如今谢老太君在,两院明面上起不来什么争执。】
【不过其中的“争风吃醋”就在下一代的培养上了。】
【不然,今年的谢玉在学业上有了进步,就赏赐各院,弄这么大的动静。】
【梧桐都是和各院丫鬟谈笑见解,没有像华安世代为谢家官医,了解谢家内的风波,一时间大为好奇正听的聚精会神。】
【你忽然开口打断道:“梧桐,院外似乎有访客!”】
【梧桐有些惊讶,不过知道自从少爷不能视物后,听觉就颇为伶俐。】
【经常能听到院外的动静。】
【梧桐倒是好奇,这么冷的天还有谁人来小院。】
【她推开屋门,在风雪中看着八九个拥簇着一个公子踩着厚雪,一深一浅走来。】
【梧桐皱起秀眉道,回头道:“是大院的原少爷,带着戏班声伎,不知道怎么来了这里。”】
【华安一听是大院原少爷,倒是连忙从火炕上起身。】
【谢原,今年十三岁,大院一脉,谢灵的二房夫人所生,母亲也是九大族的诸葛家,当今太后就是复姓诸葛。】
【诸葛夫人和谢灵青梅竹马,要不是袁夫人横插一脚,她本是正妻,谢灵对其有心有亏欠。】
【谢原在大院中这一辈之中排行第五,深得父亲爱护。他是诸葛夫人的第二个儿子,第一个儿子不幸早夭,因此对于这个唯一的小儿子,极其宠爱。】
【谢原从小也就养成了骄横奢侈的性格。】
【在汴京的街上,他若看见人家放风筝觉得好玩,便会随手买下上千架风筝,在汴京城中肆意放飞。】
【风筝被风吹走后,他甚至会出动宫中禁军去寻找,若是被百姓的孩童捡了去,他也不恼,反而会用百金将风筝赎回。】
【若是在市集中偶遇心仪之物,而店家所报价格过低,他反而会心生不悦,定要亲自为那物件抬价,方肯心满意足地收入囊中。】
【至于读书学业,对于谢原而言,无异于苦差,他更向往的是那一诺千金、快意恩仇的江湖。】
【如今已年方十三,却早已厌倦了学堂的枯燥与束缚,终日沉迷于武艺修炼,对书卷之事不闻不问。】
【诸葛夫人,作为其母,对此却似乎并无太多约束。】
【渐渐地,谢原更是自封一个江湖绰号“卧云公子”,要求府中上下,无论是仆人还是丫鬟,皆须以此名号相称,若有不慎叫错,那便是一场棍棒之灾,令得大院中的丫鬟婢女无不“闻风丧胆”,对他敬而远之。】
【更令人咋舌的是,谢原竟时常将府中那些如花似玉的俏婢丫鬟,随手赏赐给街边的乞丐。】
【梧桐心中有些忐忑,她曾听小姐妹们谈论过这位原少爷,知道他最是喜怒无常,她自然而然地走到你的身边。】
【你还没来得及起身迎接,谢原已经大步流星地走进了屋内。】
【华安连忙行礼道:“见过卧云公子!”】
【你蒙着白纱,习惯了不用眼睛去看,只听到了杂沓的脚步声和嗤嗤的笑声,还有那袭人的香气,应该是谢原带来的一众人进来了。】
【梧桐看着谢原身后一众,他们都是十四五岁的俊美少年,个个衣着光鲜,神采奕奕。】
【他们都是戏园中的声伎,擅长吹拉弹唱,各有所长。在大齐,名士们多有押妓之风,而喜好男色者亦不在少数,尤其是读书人中间,这种现象更为普遍。】
【家中多豢养唇红齿白的书童,以防坏了门风。】
【谢原酷爱听书,因此身边总是围绕着一班子声伎,以供他随时享乐。】
【梧桐是第一次见这位卧云公子。】
【他披着狐裘,身材欣长,腰间系着银带,上面挂着弹弓,左边别着一把镶玉的宝剑,胸前挂着长命锁,头戴高冠,五官俊俏,嘴唇极薄。】
【一双卧蚕眼,说不出的风流写意。】
【据说,谢原的长相极像其父谢灵年轻之时,因此也深得谢老太君的宠爱。】
【谢原看了一眼华安,笑道:“华大夫,你也在啊,看来我这趟没有白跑。”】
【华安一听这话,心中不禁一紧。他之前曾被谢原考核医术,要求为一个妇人把脉,推测她腹中的孩子如何是否长出手足,然后还要刨开妇人的肚子验证,吓得妇人跪地求饶。】
【那次经历让华安至今心有余悸。】
【因此,面对谢原的询问,华安只是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却不敢轻易回话。】
【他生怕自己一不小心说错了什么,又惹来谢原的刁难。】
【谢原这次来观少爷这里,恐怕来者不善。】
第247章 下棋赌注,最豪杰者陆神洲!
【“观弟,听说你眼睛哭瞎了,这几月忙着正事,一直没来看你,莫怪莫怪啊!”】
【谢原十三岁的年纪,正是变声的年纪,有些鸭公嗓,声音低哑嘶沉,不太好听。】
【“观弟,眼睛好了些没!”】
【你道了声:“多谢六哥挂心,已无大碍了。”】
【谢原看着你眼睛上蒙着黑布,眉头一抬,感觉新奇,看你颇有江湖侠客的味道。】
【谢原招呼身后几人:“你们站着干嘛,难道还要观弟请吗?”】
【说罢,谢原推开袍子,脱了靴子,自顾自自上了炕。】
【梧桐翘了翘嘴,见谢原一副宾至如归的模样,全然不顾此处并非他的府邸。】
【你到是无所谓,吩咐道:“梧桐,沏茶。”】
【谢原打断道:“观弟,别麻烦了,谢猴儿去把茶水泡上。”】
【“都是好茶,我从老太君哪里顺过来的。”】
【话音未落,谢原身后便闪出一个头戴金箍的少年,他一脸机灵之色,闻言立刻上前,从梧桐手中接过茶具,动作娴熟地开始煮茶,茶香袅袅升起。】
【你坐在谢原对面。】
【华安有些不知所措,躬身道:“卧云公子,观少爷,老朽就告辞了!”】
【谢原闻言,嘴角勾出笑意道:“华大夫,我这屁股刚挨着炕沿儿,你就要走,这不是明摆着瞧不起我吗?”】
【华安一听,脸色微变,连忙摆手,连声道:“不敢,不敢,公子言重了。”】
【他神色略显尴尬,站在原地,也不敢坐下,只是与一旁几名身着艳丽衣裳、面容娇美的声伎站在一起,显得格外不自在。】
【“龙凤团茶!”】
【梧桐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难以置信,她惊讶地注视着谢原下人刚刚丢入瓷壶中的茶叶,那散开的茶饼上,赫然印着栩栩如生的龙形,而其手中紧握的,则是一个凤形茶饼,精致异常。】
【你虽不能见,也是也听梧桐提起过。】
【这“龙凤团茶”乃是皇家贡茶,由龙纹和凤纹压制成型,区别于民间茶品。】
【有大龙团和大凤团之分,每斤八饼,其价值不菲。】
【在和帝时期,大礼致斋之夕,中书、枢密院各四人共赐一饼,两府八家分割以归,不敢碾试,藏以为宝,时有佳客,出而传玩尔。】
【两府八家共分一饼茶,还舍不得喝供在家中,只有好友来游玩才拿起来赏玩。】
【然而,此刻这珍贵的龙凤团茶,却被谢原随意地丢入了壶中,仿佛只是寻常之物。】
【此茶不适合煮茶,在爱茶者眼中,这般“糟蹋”,真可谓是“暴殄天物”。】
【谢原却不在意道:“酒肉况且穿肠过,这茶就是茶,不都是进了肚子。”】
【“雪波清甘涨井泉,自携茶灶就烹煎,岂不是美事!”】
【下人们心领神会,他们取来院中清冽的雪水,小心翼翼地倒入壶中,又麻利地丢入葱、姜、枣、桔皮、茱萸、薄荷等物,煮至百沸,再用木勺轻轻撇去浮沫,茶香弥漫在整个屋中。】
【与此同时,又起了一个碳炉支起了铁架,红枣、橘子、龙眼、花生、板栗等,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火炕的小桌上,更是已经摆上了精致的茶点盒,各式茶点琳琅满目。】
【转眼间,屋内已经布置出一副“围炉煮茶”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