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竟欲于越州背山一战?此举颇为蹊跷……”
言罢!
他眼中闪过一抹疑惑,似乎这布局与当下战局格格不入。
“兵法有云,绝地而后生,置之死地而后存。”
武将开口道:
“北风于越州布阵,左依托黄河天堑,后倚越山为盾,右边还有治水,相当于两翼都无后患。”
“越州地形复杂又狭窄,难以铺开大军,只得分批上阵,如此一来,虽限制了兵力展开,却也减少了混乱中自相践踏之虞。”
此举在兵书之中,素有“背水一战”之名,亦称“破釜沉舟”,乃是将士们以寡敌众,孤注一掷的决绝之战术。
然而,眼前之景,却令人心生疑窦。
北地如今叫燕地。
燕地只是大庆一地,北风乃是一国。
北风之军,非但人数众多,足可聚拢五十万大军。
更兼有天险黄河为助,按常理而言,理应在燕北军渡河之际,伏兵以待,给予其致命一击。
然而!
北风却一反常态,竟欲舍弃两州之利,于越州之地,背山而战,此等决策,实乃令人费解。
细思之下,此举之弊显而易见。
北风放弃了北方广袤的战略纵深,以及他们对那片土地的熟悉与掌控,几乎是将所有的主动权拱手让人,转而采取固守之策。
北风怕到这个地步,不战而先怯?
兵法之道,诡谲多变,或许北风正是以此示弱,诱敌深入,再寻机反击?
又或许,他们另有图谋,欲借此决战,一举奠定胜局。
一众身经百战的武将有些迷茫。
武缨轻笑一声,她缓缓说道:
“拓拔术遗怕是真被打怕了,他们担心在战术与策略上再次落入下风,于是索性放弃了那些繁复的计策,直接摆出一副生死相搏的姿态,企图以力取胜。”
“真是可笑至极。战斗尚未真正打响,他们就已经在气势上弱了三分。明明占据着优势地位,却只知道龟缩不出。”
武缨越发对这位陆沉感兴趣。
拓拔术遗怕的是这位陆家少保。
她自负行军打仗,排兵布阵从不弱人。
这时!
又有黑冰台的千卫匆匆走进军账,带来了最新的军情。
“禀告陛下,楚、韩两国的探子送来了紧急军情。”
在战争之中,信息的重要性无可估量,往往一条关键情报便能扭转战局,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要素。
女帝自领兵以来,屡战屡胜,这辉煌战绩不仅源自她超凡脱俗的军事才能,更离不开其亲手构建的情报网络——黑冰台。
它如同一张无形的网,密布于天子脚下,为女帝提供着至关重要的信息支持。
战争的关键,除了粮草充足、兵马强壮外,信息的获取与运用同样至关重要。
武缨不由想到,陆沉在陆家军之中也只“水银”。
号称:“水银泻地,无孔不入。”
女帝淡淡道:“说。”
黑冰台的千卫道:
“韩楚两国的大军,七日前便已在石洲城外五十里处安营扎寨,但奇怪的是,他们一直没有动静,也没有发起任何攻势。”
“据探子回报,他们只是每天夜里敲起战鼓,制造声势,却迟迟不见攻城之举。”
周玄听到这里,眉头紧锁,心中充满了疑惑。
韩楚两国的大军直抵石洲,却为何迟迟不发起进攻?
这种行为与他们之前的作风大相径庭,实在令人费解。
黑袍人接着补充道:
“昨日,从大庆京派遣出去的一千人马已经到达石洲,领军之人乃是陆家军中的贾符和程浦两位将领。”
“这一千精骑在石洲城外扎营后,从昨日开始便不断挑衅韩楚大军的四十万大军,但韩楚大军却始终保持沉默,没有出营迎战。”
周玄心中涌起一股不好的预感!
眼前的情景,竟与他们在荆阳城遭遇的如出一辙。
势弱的一方不退守,反而派遣千余人马前来挑衅,一样的戏码,令人费解。
他深知陆沉的军事才能,两人虽未直接交锋,但陆沉的战绩有目共睹。
而周玄自己,曾与乾元女帝有过交锋,那场面至今仍让他心有余悸。
女帝的“威严”让他坚信,天下未有能与之匹敌者!
正是这份深刻的认知,让周玄最终选择了臣服于乾元。
然而,面对眼前的局势。
周玄心中有所盘算,再次请缨:
“上位,荆阳城乃关键之地,先行夺取,无异于棋局中妙手先得一子,稳赚不赔!请允我带三万精锐,誓破那区区一千陆家军!”
武缨闻言,轻轻摇头,缓缓重新坐归主位,语气平和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此刻,非动之时。”
“那么该如何做?”
周玄眉头紧锁,难掩急切之色,追问道。
入朝陵为王!
就在咫尺之间。
武缨微微一笑道:
“等!”
周玄不解。
“有人比我们更耐不住性子的。”
周玄连忙道:
“若任由局势发展,恐错失良机啊。试想,若我军此刻挥师直指朝陵,江南之地,岂不唾手可得?”
“届时,韩楚势力自难抵挡,北风和陆沉相争,我们坐收渔翁之利。”
“霸业可成!”
武缨轻轻摇头,选择了沉默。
与愚昧之人争辩,也只会与之为伍。
公孙平溪见状,微笑着向周玄解释道:
“天王,请稍安勿躁。我们需要明白,一旦我们成功攻下荆阳城,局势就将急转直下。”
“北风国与燕北军会立即停止内战,转而南下,同时韩楚两国也会联手,形成对我们的合围之势。”
“届时,乾元与天王的河西之地,将瞬间成为众矢之的。”
周玄听后,觉得大无这种可能。
公孙平溪无奈地继续说道:
“天王可曾想过,在天下这盘错综复杂的棋局中,每一位棋手都心怀壮志,不甘人后。”
“那么最容易出局的,是谁?”
“往往是那些最弱小的,或是……最为强大的。”
第145章 乱世义字当先,北方使臣
【虎牢关!】
【天下雄城。】
【你集结起三十万大军,开始北上。】
【这座雄关的大门奋力拉开而出,三十万大军豁然出关。】
【若长龙出塞!】
【上面的旗质,黑底白字一个大大的燕字,猎猎作响!】
【你回首虎牢关,有一轮在黄昏还未落尽的熔金大日。】
【黑云出城,甲光金鳞而开。】
【铁骑隆隆,三十万大军紧随其后,气势磅礴,如山似海。】
【次日!】
【大军到云州城下,大军稍作休整,继而北上。】
【第二日中午,渡过黄河!】
【你披上了许久没有穿的战甲,身边是陆羽,身后是封海潮,虞许,谢灵,令狐箭等陆家军之中的大将。】
【三十万大军之内的众将士们个个摩拳擦掌,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北地参军男儿谁人不想!】
【燕然勒功,追亡逐北!】
【通过云州,燕州,渡过黄河,每北上一里,士气便强一分。】
【随着大军前行,马蹄声轰鸣,宛如天际滚落的闷雷,又似战场上激昂的鼓点响起。】
【已成不可挡之势!】
【黄河之后是北风的门户——许州!】
【此州多是一片辽阔无垠的大平原,历经黄河与治水两条大河,千年不息的冲刷,孕育出了肥沃无匹的土地,是北风疆域内不可或缺的粮仓之一。】
【伱迅速做出决断,将大军一分为二,你亲自率领二十万骑兵在前方,而身后的十万步兵则如同坚实的后盾,在沿途布下重镇,确保粮草供应线的畅通无阻。】
【这条路线,既是进军之路,也是生死之线,每一步都需谨慎行事。】
【此举无疑昭示了燕地此次北上的决心——要打一场真正的持久战。】
【行军要有雷霆万钧之势,更需有滴水穿石之韧。】
【大战的序幕,已然拉开。】
【第三日清晨,你兵分两路,分别向许州与博州发起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