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
沈玉儿母子自然是得到了许多皇子公主的印象,毕竟她坐在了朱标的身边,这是地位的象征,比之吕氏的地位都要高上了几分,而朱文熙甚至都坐在了朱标的身上,这自然是更引人注目。
随着皇族家宴结束。
沈玉儿母子也是归于府上。
文渊阁大殿内。
再次只剩下了朱元璋父子。
“标儿。”
“如今这皇族家宴越来越没意思了。”朱元璋叹了一口气,显得十分失望。
他心中所期待的家宴是那种无拘无束,完全放松下来的,但是如今的家宴根本不是如此。
每一个皇子公主都是充满了拘束,充满了对朱元璋的敬,甚至是恐惧。
这种感觉,朱元璋表面上没有什么,可实则心里也是有着几分落空的。
毕竟人越是老了,心中越是渴望那种亲情。
“爹你威严如天,弟弟妹妹们又怎会不敬。”
“毕竟我们家是皇族,可不是民间啊。”
朱标则是笑着说道,自然是看的极为通透。
在整个大明帝国内,能够让朱元璋坦诚相待的只有朱标,乃至于昔日的马皇后与朱雄英,除此外,别无其它了。
“话虽如此。”
“可咱这年龄越大,心也是越乱。”朱元璋叹了一口气。
“爹。”
“你能长寿百年,可不能说老了。”朱标立刻一瞪眼的说道。
这时!
朱元璋好似回过神来,看向了朱标,随后语重心长的道:“允熥这些年,你没有好好关注吗?”
“东宫一直以来的内务都是交给了吕氏在执掌,而允熥诸多事情也是由他来的,不过属于皇族子弟的教导,良师,这些都是儿子亲自过问的。”朱标立刻回道。
“你啊。”
听着朱标的话,朱元璋也是无奈的摇了摇头:“咱知道当初咱儿媳是因为允熥出生才会难产而死,你也在心底始终埋怨着他,甚至是对他不理会,这样不行啊。”
“爹。”
“儿子始终过不了那道坎啊。”
“看见他,我就想到了常姐姐,想到了常姐姐死在了我的怀中。”朱标面带苦涩的说道。
或许。
他真的无法过这一道坎。
“咱问允熥过得好不好的时候,那吕氏似在威胁允熥。”
“这女人,似乎不是那么简单啊。”朱元璋缓缓开口道。
坐在这主位之上,大殿内的一切都被朱元璋看在眼里,吕氏之前那个刻意的动作,在朱元璋面前自然是宛若小儿科。
“儿子刚刚也看到了。”
“只不过,儿子看着她对允熥一直挺好,应该没有必要刻意去针对允熥吧?”朱标带着几分严肃的问道。
“咱说了,东宫的一切,咱都不管。”
“锦衣卫也没有在东宫,所以咱也不知道东宫的情况。”
“你最好自己去查一查。”朱元璋缓缓开口道。
在大明天下内,如果说锦衣卫无孔不入,但只有东宫之中没有,毕竟在朱元璋眼中,自己儿子未来是要接管大明江山的,锦衣卫可以监视天下人,但唯独不会监督朱标。
“此事,儿子会去查一查。”朱标点了点头,也是变得严肃起来。
“还有,如今东宫没有正妃,咱也知道你一直想着常氏,也一直没有再立正妃。”
“咱坚持的还是立嫡立长。”
“如果你想要培养允熥,那就必须早早培养,如果你不想。”
“对于咱来说,你还是早立正妃,再生一个嫡子为好。”
“虽然你还年轻,但自古以来,皇权不知有多少出在继承人身上,所以咱还是希望你以此为重。”朱元璋语重心长的说道。
显然。
在如今的朱元璋眼中,对于吕氏还有他所生的朱允炆并没有多少看重。
毕竟朱标现在还是年轻力壮,他只考虑将朱标作为继承者,根本没有考虑朱标之后的。
此事。
朱元璋显然不会去做主。
“此事。”
“儿子会考虑的。”朱标想了想,点了点头。
“对于吕氏,你说到底,如何看她?”朱元璋忽然问道。
“说实在的。”
“吕氏很讨儿子的喜欢,而且一直也将东宫打理的井井有条。”
“但爹你曾经定下了祖训,妻为妻,妾为妾。”
“如若儿子将他扶为正妻,这就是给天下就藩的弟弟们开了一个坏头,宠妾灭妻这先河可就开了,虽说常姐姐已经去了,但仍是正妻。”
“而且如若真的将他扶正了,或许也会引起诸多的议论,朝堂不稳。”朱标带着几分深思熟虑的说道。
闻言!
朱元璋赞同的一笑:“你能明白这一点就好了。”
“嫡庶有分,千万不能太过了。”
“对于吕氏,你可以宠,但不能让她有不该有的念想。”
“虽说允炆那孩子看着比允熥聪慧,但就咱看着,咱的儿孙不会这般不堪的。”
“其中深意,你自行去找吧。”
“咱也不会管你。”
“反正你还年轻。”朱元璋语重心长的说道。
虽说没有明言。
但朱元璋透出的言外之意很清楚。
对于朱允熥,让朱标亲自去教导一番,如若真的不堪大用,那就让朱标再择选一个正妻入东宫,他日诞下嫡子就可作为继承者来培养,反正朱标还年轻,完全可以继续生。
朱标点了点头:“爹说的,儿子都记下了。”
“好了。”
“已经入夜了,你先回去休息吧。”朱元璋笑着道。
“爹。”
“今日是家宴重聚,你也不要太操劳了,一切都有儿子在呢。”朱标也是十分关心的对着朱元璋道。
听着这关心。
朱元璋老脸上也尽是欣慰之色,父子之情完全表现了出来。
“你这小子好好保重自己的身体就行,咱身体可好得很。”朱元璋笑着道。
“儿子告退了。”
朱标也是点头一笑,转身离开了东宫。
随之。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带着几分思虑之色。
“雄英。”
“允熥。”
朱元璋喃喃自语着,眼中流露出了一种难言的追思之色。
久久难以平静。
不过。
在想到了吕氏今日在文渊阁大殿内的举动。
朱元璋的眉头又是微微一皱。
“还有那吕氏。”
“标儿对她的宠爱,让她已经惦记上了不该属于她儿子的位置了。”
“此事,希望标儿能够妥善处置吧。”
“嫡庶之分,不能变啊。”
“咱定下的祖训,可不能毁了。”朱元璋又在心底暗想道。
显然。
在如今时间段的朱元璋,根本就没有对朱允炆太过看重,也没有真正着重培养,在他心底,朱允熥也是培养的第一个,毕竟是嫡子,如若朱允熥真的不堪,那朱元璋的心底还是希望朱标能够再迎娶一个正妻,再生下嫡子为好。
毕竟以妾室之身扶正。
这并不符合规矩。
只不过。
在历史上。
朱元璋却不得不考虑朱标的继承者,因为朱标死在了他的前面,而且或许也的确经过了他多次的考校,朱允熥实则不堪大用,所以朱元璋才会将心思落在了朱允炆身上,亲自培养,甚至于亲自下旨将吕氏的位分给扶正了。
违背了他自己所定的祖训与规矩。
显然。
在朱元璋的心底,说到底也是不想将位置传给其他的儿子,哪怕隔着一代,他也要将位置传给朱标的儿子。
如此父子之情,可想而知。
东宫内!
“你说什么?”
“这世间竟然有如此相像之人?”
“长得与朱雄英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