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英神色凝重,声音低沉的说道。
对于接下来的战略决策,他心中也有些犹豫。
深入北疆追击元帝,危险重重,稍有不慎就可能全军覆没,但如果不追击,让元帝逃脱,北元很可能会死灰复燃,再次成为大明的威胁。
听到郭英的话,众将都陷入了沉默。
他们都清楚,随着元都被攻破,这场攻伐之战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但接下来,无论选择继续追击还是稳固元都,都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
深入北疆追击,将士们可能会迷失在茫茫草原之中,遭遇北元部落的袭击,最终全军覆没。
千古以来,只有霍去病封狼居胥,那是因为霍去病真正杀入了北疆,杀得匈奴溃不成军,打出了汉威。
但这样的战绩,谈何容易。
“大将军,末将,请命追击。”
朱应没有丝毫犹豫,向前踏出一步,大声请命道。
“冠军侯,你无需如此。”
“昔日皇上旨意,攻破元都,灭北元。”
“如今,我北伐之军也算完成了圣旨了。”
“至于北上追击,这,太过危险了。”
郭英看着朱应,微笑着说道,也并没有苛责什么。
在他眼中,朱应是大明的栋梁之才,他不想让朱应去冒险。
而且,他深知深入北疆的危险,一旦大军开赴,他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够将将士们安全带回来。
北疆那广袤无垠的草原,看似平静,实则暗藏无数危机。
大漠风沙肆虐,水源稀缺难觅,复杂的地形犹如迷宫,极易让大军迷失方向。
一旦深入其中,后勤补给将面临巨大挑战,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绝境。
想到这些,郭英尽是忧虑。
当然!
最为根本的一点,郭英也是有私心的,他自觉以自己的能力,实在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将大军安全带回来。
倘若真的遭遇不测,折戟沉沙,那么即便此次成功攻破元都,收复了北元数十座城池,得到数百万人口,立下的北伐大功,恐怕也会瞬间化为乌有,甚至会被朝廷视为过大于功。
说到底。
或许是郭英年岁渐长,曾经的那份果敢与无畏已悄然减退,心中多了几分顾虑与畏惧。
老了吧!
所以,他不敢下令,更不敢去赌!
也不敢直接开口答应朱应让其追击。
“大将军。”
朱应向前迈出一步,语气坚定的说道:“皇上旨意,灭北元。”
“其真正意图便是要将北元彻底瓦解,使其无法再作为一个整体存在。”
“如今,元帝仓皇逃窜,北元的诸多皇族、权贵也纷纷作鸟兽散。”
“倘若任由元帝退回其蒙古祖地,凭借他在北元的威望,仍有机会重新凝聚北元势力,进而压制草原上的诸多部落。”
“这绝非皇上所期望看到的局面。”
“想要真正彻底地消灭北元,就必须擒杀元帝,斩草除根。”
“如此,北元才会陷入四分五裂的境地,对我大明的威胁方能彻底消除。”
“末将当初之所以恳请大将军赋予大宁全员骑兵编制,正是为了应对今日这种局面,为的就是能在关键时刻深入北疆,追击元帝,消除吾大明北疆之隐患。”
朱应一口气说完,神情更是肃然。
听到这番话,郭英不禁神情一震,原本黯淡的眼神又瞬间明亮起来,带着几分意动。
他抬起头,目光紧紧的盯着朱应,仿佛又重新认识眼前这个年轻的将领。
朱应的一番言论,条理清晰,切中要害,让郭英内心深受触动。
一旁的诸将也都满脸惊愕,完全没有想到朱应竟然如此认真,也如此胆大。
竟然真的想北上追击!
“果然如姚广孝所想。”
朱棣心中暗自思索:“朱应,绝对不会放弃深入北疆的机会。”
“此番,已然到了本王必须做出抉择的关键时刻了。”
“今晚,必须要试探他一番了。”
“如若能够拉拢,那再好不过。”
“如若不能……”
“唉……到了如今地步,本王也不得不选择。”
朱棣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寒光。
随即。
朱棣深吸一口气,调整了一下情绪,脸上重新挂上了温和的笑容,从人群中站了出来。
他微笑着看向朱应,语气平和的说道:“冠军侯无需如此着急。”
“此番元都刚刚平定,将士们经过连日苦战,早已疲惫不堪,急需休整一番。”
“在我北伐之军进攻北元最后两座卫城时,战报便已加急上奏到了应天。”
“依本王推测,不出几日,皇上的旨意定会传达至此。”
“这几日,且让将士们先行好好休整,恢复体力。”
“至于北上追击之事,我们从长计议,再做定夺。”
闻言!
众将也都是纷纷点头。
郭英见状,也连忙点头附和:“燕王所言极是。”
“此番大宁将士们冲锋陷阵,劳苦功高,确实需要好好休息。”
“北上追击一事关系重大,不可贸然行事,还是等皇上旨意下达后,我们再共同商议对策。”
郭英一边说着,一边用眼神示意朱应,希望他能理解目前的局势。
见此情形!
虽然不能立刻追击。
但此番郭英的话都说到了这一个份上了,朱应也很清楚,郭英这是担心让自己北上了,要是出事了,他不敢背锅。
索性。
朱应微微点头,沉声道:“末将谨遵大将军与燕王吩咐。”
不过在心底,朱应十分清楚,以目前的局势来看,此番北上追击元帝,乃是势在必行之事。
以远在应天的朱元璋性格,断然会下旨继续追击的。
从始自终,这就是朱元璋的目的。
让北元不复存在,四分五裂!
……
第180章 朱权:朱大哥!朱应:朱权老弟!
一日时间转瞬即逝!
大战平息。
城中自有收尾和清理战场痕迹的军队。
夜幕也悄然落下。
朱应结束了在城内的巡视,回到了大宁边军军营。
军营中!
广阔的营中校场。
士兵们正围坐在一起,热闹非凡。
“哦豁!”
一个士兵兴奋的喊道:“今天火头军可真是大出血了,居然有羊肉!”
顺着他的目光。
篝火上正有一大只羊在炙烤,肉香扑鼻。。
“哈哈,今天可要吃个够!”
另一个士兵附和道,也是一脸决激动之色。
“兄弟们,今天可要放开了吃!这可是将军特意为咱们向大将军申请的。”
“此番咱们大宁边军率先攻破元都,立下了首功,这是大将军对咱们的赏赐!”
“好久都没吃到荤腥了,今天可算能敞开了吃……”
军营校场内,许多篝火熊熊燃烧,将整个校场照得通明。
篝火上,炙烤着完整的羊,甚至还有在大明禁杀的牛肉。
这些都是从城中俘获的战利品,如今在郭英恩赏赐予的权柄范围内,得以成为将士们庆功宴上的美食。
毕竟!
如今的元都以及夺取的北元城池都还处于军管状态,并非官府接管,大明律法也尚未完全施行。
这一次北伐大破北元,收获颇丰,俘获的牛羊不计其数。
整个大宁边军的校场上,弥漫着浓郁的肉香味,让将士们的食欲大增。
许多将士都激动不已,一边大口吃肉,一边大声交谈着,笑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
可惜的是,由于北伐尚未彻底结束,为了保持军队的军纪和战斗力,此时不能饮酒,将士们只能尽情享受这大口吃肉的畅快。
校场中心的点将台上,朱应大步走上台去,目光扫视着台下的将士们,然后大声喊道:“兄弟们!”
这一声呼喊,在这夜幕之下响彻,瞬间穿透了喧闹的氛围,让整个校场都安静了下来。
下方数万计的大宁边军将士们,皆是看向了点将台上的朱应,每一个眼中都充满了狂热和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