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去皮囊,无非二百零六骨 第83节

  叶恒定定的看了男人一眼,说出了自己的名字,就算他不说,也猜到了男人的身份。

  《史记·五帝本记》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黄帝居于轩辕之丘”。

  黄帝,是华夏的祖先,也是华夏的第一位古帝,五帝之首,被尊祀为“人文初祖”。

  《淮南子》一书说:“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帮助)后土(管土的神),执绳(法)而制四方”。

  黄帝是管理四方的中央的首领,他专管土地,而土是黄色,因有土德之瑞,故名“黄帝”。

  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也有说巳姓,名轩辕,一说名轩。,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

  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作《黄帝内经》等。

  关于黄帝的传说有很多,史书记载的确有其人,他不仅统一了华夏各部落,制定礼仪、制度,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因此后世对于黄帝多有研究猜测,以至于衍生出了许多传说,都具有强烈的神话色彩。

  黄帝大约在公元前2717年至公元前2599年之间,根据史书记载,出生于姬水之滨,故以姬为姓,传说他出生时,有神光覆盖其母,预示着非凡之命。

  不过古代迷信,都信奉君权神授,但不可否认的是,黄帝在华夏上下几千年的文化当中,都有种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华夏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源远流长的影响。

  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没有黄帝的话,恐怕也没有现在的华夏。

  也正因为如此,大量关于黄帝的传说和故事流传下来,例如,《山海经》、《史记》等古代文献中都有关于黄帝的记载和描述。

  不过其中的真假虚实,引得后世人猜测议论纷纷,并且一直到今天仍有许多未解之谜,也许某些事情,真的无法用科学来解释。

  叶恒打量着眼前的男人,上次在西王母庙当中,他并没有见到黄帝本人,只是看见了他所著的经文。

  没想到这次有幸能够映照神话见到了黄帝,说来也算是一段缘分。

  不过这里的黄帝,并不是现实当中黄帝本人,他就像是岁月长河里面的一段剪影,可以说他存在,又可以说他不存在。

  因为是凝聚了众生意愿,香火凝聚成型,在大部分人的心中,他是人文初祖,无所不能,所以被赋予了一定的特性。

  叶恒现在遇见的黄帝更倾向于神话传说,类似《山海经》《淮南子》里面记载的存在,拥有了强大的能力,如同先前的西王母一样,充满了浓郁的神话色彩。

  叶恒对于《黄帝阴符经》早有所闻,先前在西王母庙中就窥得一二,后面仔细钻研,还有许多不解地方,如今黄帝本人就在眼前,有什么问题,直接问他本人便可以解惑。

  这也是他来郑兴市的主要原因。

  “我有一事不解,既然天机张而不生,天机驰而不死。天有驰张,用有否臧。张则杀威行,驰则杀威亡。人之机亦然。天以气为威,人以德为机,如何才能够平衡两者间的关系。”

  黄帝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指了指地上。

  “你可知此篇经文虽然短暂,但却内含天机之奥,外契人事之妙。全文通篇贯穿天道自然和谐,始终渗透着“阴符”的无为与自然。”

  “日月往来,阴阳升降,消息盈虚,从而形成寒暑交替、昼夜晦明、春夏秋冬、风云雷雨等现象,通过这些现象的升迁变化,就自然形成了品物万类。”

  随着黄帝娓娓道来,像是有种莫名的力量,正所谓言出法随,周围的气息瞬间起了波动,变得有些不凡,好似冥冥中有什么东西在孕育。

  地上那些字迹也发生了变化,一股玄而又玄的气息注入其中,它们开始颤抖起来,很快就脱离了原本的位置,不断在土地上游走,重新的组合。

  明明是死物,这一刻却被赋予了强大的力量,或者说这些字符本身就带有偌大的神秘,之间都有神力进行连接。

  黄褐色的大地俨然成为了一副画卷,而在这上面竟然形成了太阳还有月亮等图案,各种各样奇异的景色,纷纷呈现其中,简直让人目不暇接。

  灿烂的阳光还有柔和的月辉交织在一起,周围还有星光点缀,几乎和真实的存在没有什么区别,日落月升,斗转星移,仿佛孕育出了无上的生命力。

  能够感受到一股蓬勃盎然的生机正在不断发展,自成一片世界。

  有生命就意味着有死亡,此消彼长,却总保持在一个平衡的状态里面,似乎有双看不见的大手,时刻关注着这一切。

  除了大小和形状,这片小世界几乎和现实世界没有什么区别,叶恒一时间看的有些入迷,还是黄帝的声音把他的思绪拉回到了现实当中。

  “天地人三才及万物暗合,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生养,相互感应;天地与万物之间,万物与人之间,事物与事物之间,人与人之间,都是这样的关系。”

  正是因为如此,才构建了一个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人间,三者缺一不可,同时若是其中一种超过了平衡,那么来自天地间的神秘力量就会出手制裁。

  这也许就是天地间的大道所在,不会让任何一个事物超过既定的发展。

  叶恒忽然想起中生代末白垩纪生物大灭绝事件,是否就是因为失去了平衡,所以才会造成如此现象。

  关于恐龙灭绝,后世流传着诸多原因,有人说是因为陨石撞击,有人说是因为板块的运动,还有人说是环境突然变得恶劣,恐龙没有办法再继续生存下去。

  总而言之众说纷纭,到现在都没有一个官方的说法,谁也不知道这其中究竟牵扯到了什么,可以说是世纪谜团。

  如果不是因为恐龙消失在这个世界上,现在站在金字塔顶端的还不一定会是人类。

  但也正因为这个庞然大物的种族灭绝,才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创造力,人类的始祖得以修生养息不断繁衍发展到了今天这种地步。

  他沉吟片刻开口道:“如果哪一天人类的发展也超过了天地的制约,或者严重影响到了其他生物的存在,那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即宜,三才即安。”

  黄帝深深看了叶恒一眼,给出了模棱两可的答案,看似什么都没说,然而所有都在这短短一句当中。

  天地与万物生成,盗万物以衰老;万物与人之服御,盗人以骄奢;人与万物之上器,盗万物以毁败。皆自然而往。三盗各得其宜,三才递安其任。

  但若是哪一天,人类过度索取,三者关系彻底失衡,那么天地也就会变得“不安”,是否曾经发生的大灭绝事件又会再次重演呢?

  不过这一切都只是叶恒的猜想而已。

  黄帝好像知道叶恒在思考什么一样,继而开口道:“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生者,人之所爱,以其厚于身。太过则道丧,而死自来矣。

  死者,人之所恶,以其损于事。至明则道存。而生自固矣。福理所及谓之恩,祸乱所及谓之害,损己则为物之所益,害之生恩也。

  从某种程度来说,死亡也代表着一种新生,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关联的存在,看似矛盾对立,实际上两者却能够互相转换。

  就好比一鲸落而万物生的道理,一头庞大鲸鱼的陨落,却能够滋养无数生命的繁衍和发展,在这当中又延伸出了无数分支。

  就好比当初恐龙的灭绝,它们作为地球的霸主,当时掌控了整个世界,几乎没有什么天敌存在,长此以往下去,必定会有许多生物逐渐灭绝。

  恐龙覆灭之后,物种多样性得到发展和延伸,最后出现了人类,如果有一天人类因为自身繁衍,破坏了平衡,甚至威胁到了天地。

  也许他们灭绝后,又会出现新人类也说不定,但叶恒认为人类不一定就会轻易灭绝。

  在众多生灵当中,人类可以说是独特的存在,因为他们拥有无与伦比的智慧还有创造力。

  人合天道之机,关于生的问题,不仅是天地阴阳大化的状态,也是人与天地大化的对应关系。

  道教认为,人乃是天地阴阳交合的产物,因为天地之原初乃是元气。

  元气恍惚自然,共凝为一,得名为天;分而为阴则成地,名二也;因为天在上地在下,阴阳相互交合施生为人,名三也。共统共生,长生万物。

  人乃天地自然之产物,生存于天地之间,按照自然之道的方式生存生活。

  《黄帝阴符经》当中人类只有观天道自然之运行变化,执而行之,方可逢凶化吉,应天道之变而遨游于人间,此真乃人类生存准则的至理也。

  黄帝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无形中已经给叶恒指了一条明路,这个真理用在他身上也是可以。

  叶恒的修行便是如此,一切都是因缘而聚,因为感应到香火,所以映照神话,练假成真,有了后面的种种奇遇,从某些方面来说,何尝不是顺应天道自然变化。

  弄清楚这其中的关系后,叶恒也不再纠结,“如何才能够寻得真正大道呢?”

  经过这段时间的修炼,他已然感觉到自身修为境界不断精益,已经到达了瓶颈,然而总感觉像是差了点什么东西,无法真正得见大道。

  大概差了那一点点的机缘,可是叶恒却始终找不到这缕机缘究竟在哪里,若是无法勘破其中奥妙的话,他有种预感,说不定这辈子都会止步不前。

  “大道渺渺,不可捉摸,看似远在天边,实际上却又近在眼前,大道三千,却又殊途同归,你我所追求的其实是一种。”

  黄帝的目光看向虚空,带着几分不可捉摸的幽深。

第112章 黄帝显灵了

  现实世界里,月色明亮,宛如一个巨大的白玉盘高悬于苍穹,在河里面撒下了粼粼波光,清冷的光辉使得整条河都变得有些不一样。

  不少鱼群都被扩散的灵气吸引而来,无数鱼虾汇聚在此处,时不时跃出水面,在半空中划出优美的弧度,霎时间水滴四溅,如同珍珠滚落下来。

  天上的月光也受到了牵引,迢迢星河,汇聚成一条横跨半空的虹桥,迷蒙混沌的气息如同瀑布从上方垂落下来。

  夜幕低垂,似乎已经与河面融为一体,灵气盘踞在河面上,形成大大小小的漩涡。

  那些鱼群受到了滋养,也变得更加有灵性,好像受到了某种神秘的召唤,开始有组织的衔起水中的月光。

  就在叶恒不远处,一缕缕银辉被打捞出来,漂浮在了天上,丝丝缕缕,一道半圆形的拱门,在夜色中若隐若现,充满了神秘还有奥妙。

  拱门点缀着几分月色还有星光,另外一头却是深邃不已,连接着其他的虚空世界,让人情不自禁的想要探寻。

  随着拱门出现的刹那,整条河水更加沸腾起来,那些鱼群变得更加活泼,一个个跃跃欲试,似乎想要跨越到拱门另一边。

  但所有鱼类都没有轻举妄动,它们浮在水面上,鱼眼整齐划一的注视着某个方向,那里正是叶恒所在的位置,像是在等待着某个时机。

  随着叶恒悟道过程不断的深入,他周身的金色光芒也扩散出来,其中部分流入了湖面,还有部分则是落在了石碑上。

  金丝不断在碑面上游走,像是有双看不见的大手,写写画画。

  很快玄而又玄的气息,从中不断升腾,最后和灵气汇聚在一起,全部都飘到了拱门的上方。

  天地刹那间裂开了一道缝隙,磅礴的力量从拱门内宣泄而出,虚空中传来一声若有似无的钟声,随后大道之音响彻云霄,整片寰宇都为之动荡起来。

  说时迟那时快,一尾白色的银鱼就这么跃出了湖面,水中月亮的倒影瞬间变得晃动起来,它像是要去衔那抹银月,速度之快,夹带起了无数星光。

  眼看就快要触碰到拱门,最后却还是差了那么一点,银鱼坠落而下,像是一闪而逝的流星,虽然短暂,却留下了灿烂的痕迹。

  这就像是一个开关,很快诸多鱼类纷纷行动,稀里哗啦的水声不绝于耳,无数鱼群前仆后继,却没有一条能够成功,纷纷从半空中坠落下来,但很快又会有一条新的顶上。

  它们奏响了一曲玄幻而又奇异的歌谣,在漆黑的夜幕当中,上演着神奇的场景。

  张叔的家就住在轩辕河的附近,他早年丧妻,中年丧子,如今已是孑然一身,就靠着撑船为生,偶尔也会捕鱼,为了生活方便,所以房子距离湖面并不远。

  本来睡的挺好,年纪大了觉浅,迷迷糊糊当中总是听到外面有动静传来,他睁开眼,下意识看向窗外。

  外面明亮,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白昼,可是夜色如墨,漆黑的幕布笼罩在大地上,更加显得那轮明月格外耀眼,有种伸手就可以摘到的错觉。

  张叔揉了揉眼睛,打了个哈欠,“今天又不是八月十五,月亮咋这么圆。”

  从他这个角度,恰好能够看到湖上闪烁的光泽,与往日里的漆黑一团不同,像是有什么东西不停的在跳动,时不时还有水声传来。

  张叔侧耳倾听,确定不是自己听错,心里忍不住泛起了嘀咕,“该不会是有什么大家伙吧。”

  左右现在瞌睡虫已经跑了,张叔拿着手电筒还有渔网,看看能不能有什么收获。

  随着他的不断接近,湖面上的亮度也越来越强,像是整条河都在发光一样,压根就不需要手电筒。

  等他走到湖畔看清楚眼前的场景后,忍不住瞪大了眼睛,手上拿着的东西也掉落下来,“我滴个乖乖,这究竟是什么啊。”

  夜幕垂落,连带着那轮月亮似乎也唾手可得,湖中央也有一轮月亮,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无数鱼群争先恐后的跃出水面,他之前看到一闪一闪的,就是鱼类身上鳞片折射出来的光,成千上万的鱼汇聚在这里,放眼望去密密麻麻的一片。

  整个轩辕湖的水生物都聚集在了这里,恐怕还不止。

  轩辕湖和其他水系相连,而在东南西北这几个地方,还有鱼群源源不断的汇入其中,显然都是从其他地方赶过来的。

  若是此刻有人站在高处往下看,便会发现,这些鱼群形成了一道规模浩大的白色长龙,无边无际,不见首尾,全部都在往这里赶路。

  随着鱼群的前进,乘风破浪,所过之处泛起道道白色的浪花,鳞片完全将水面覆盖。

  这些鱼就像是朝圣的圣徒,到达之后,便摆动着身体,卯足了劲想要跳跃到半空,追寻那不可捉摸的拱门。

  周围灵气氤氲,以至于湖面上形成了一层飘渺的雾气,白茫茫当中浮现出波光粼粼,隐约可以看到灵活的鱼鳍随风摆动,拖曳着一缕星光坠下。

  眼前的场景显得格外梦幻,却又充斥着一种说不出的恢弘大气。

  那些想要跃过拱门的鱼类,鱼眼都变得如同玻璃般纯粹,像是一下子开灵启智,充斥着莫名的神彩,就算是失败,也不曾放弃,反而不断的尝试。

  它们虽然没有成功,可是周身却沾染了拱门的灵气,每一次的尝试就像是淬体锻炼,经过无数灵气洗礼,周身的鳞片变得愈发明亮起来,似乎也沾染了星光月影,显得朦胧缥缈。

  甚至有几尾鱼还生长出了异色的鳞片,金光闪闪,实在是耀眼夺目,鱼鳍也变得更大,像是发生了某种变异。

首节 上一节 83/2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