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诸天,躺赢证道 第274节

  在这一殿厅的中央位置,凸起来一个黑色的石台,类似蒲团,呈现八卦状,隐隐氤氲着些许白色的光晕。

  “这是悟道石台,对于至尊参悟大道,都有极强的效果,日后你可以直接在这里参悟。”

  “另外,主人还有一件悟道妙宝可以给你,但是有一个考验,那就是创造出十种圣城之主级数的法门,才能够得到。”

  周承微微颔首,帝君和巅峰道君都一样,实力全看所掌握的道。

  普通、顶尖、最强三种层次的道最常见,掌握最强道的便是圣城之主,多条最强道融合便是帝君主宰。

  再往上的异宇宙之主、帝君域主等,基本上都是掌握强大的宝物或者异宇宙才能抵达的层次,某种意义上不算是境界,只能叫做战力评价。

  当然,这里没有终极之道帝君,终极帝君是BUG层次的存在,尤其是掌握擅长攻击的终极道帝君,杀伐之强甚至能力压真正的至尊。

  “我已经创造出五种主宰层次的法门,难度比创造十种圣城之主级数的法门还要高,前辈不会认死理吧?”

  周承说话间,大五行神光在身后绽放,演化出火刀、金枪、木楼、土塔、水珠,对应五行的五大神通。

  洞府之灵哈哈一笑道:“这一考验本身就是为了筛选天赋,你只要能够创造出来,那就代表着悟性和见识,已经达到了主人的要求。”

  而后便看到这白发老者一挥手。

  嗡!

  透明的涟漪荡漾开来,在这殿厅的半空中浮现出两枚宝珠。

  其中一枚约鸡蛋大小,荡漾着一股柔和的道韵,令人能够进入到这一种大喜悦、大安宁、大平静的状态,对于悟道有诸多妙用。

  另一枚宝珠,其上则是流淌着无尽璀璨的秘纹,那些秘纹在时刻交织变化,演化万千进化体系的奥秘。

  “这第一枚宝珠,被我主人和诸位至尊命名为‘石火珠’,堪称悟道第一宝!”

  “这石火珠的来历很特殊,是类似你本尊的神异生命的生命晶核,乃是一个燃烧的石胎生命,不过要比你强得多,不弱于真正的至尊。”

  “你只需一缕神念融入其中,就能够使用这件宝物,让自身时刻都处于一种悟道状态,故此称之为悟道第一宝,也是合道第一宝。”

  周承接过这枚石火珠,一缕神念渗透体内。

  顿时,这枚石火珠便化作亿万温暖的柔和烛光,涌入周承的体内,弥漫在浑身上下、内外。

  嗡!

  这一刻,周承进入了真正的悟道状态。

  身心绝对的放松,贴近天地自然、混沌本源,心神和意识都进入特殊状态,仿佛无尽灵光在心头交织。

  这洞府之灵所说的丝毫没错,融合这枚宝珠,可以让悟道效率提升不知道多少倍,悟道第一宝名副其实。

  “这件宝物再加上这悟道台,能让你的参悟效率提升到一个恐怖的层次,不过即便如此,你想要在十万八千混沌纪内,悟透你所说的太始,基本上也没可能。”

  洞府之灵完全不看好周承,按照周承的目标,那就是要悟透所有的道,让整个无限混沌在他的眼中再没有丝毫玄妙。

  这就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成就!

  别说十万八千混沌纪的大限,便是寿命无限,都不可能做到。

  因为无限混沌宇宙的本源奥妙,在时刻的衍变,时刻的变化,怎么可能有人掌握所有的变化?

  更何况那些合道的帝君,每一个生死道君,都是在从无中走出自己的路。

  每一次合道,都会让无限混沌的奥妙更加高深。

  有限的寿命参悟无限的道理,这就是一个悖论。

  “走到哪一步,便是哪一步,我若是失败,便会留下我的传承,为后人开辟生路。”

  周承说完,看向另一枚宝珠,其上有九十九重玄奥的纹路:“这枚宝珠是?”

  “这枚宝珠是主人的九重空间最终版本,没有流传在人间,完善到了帝君层次。”

  白发老者伸手一招,那宝珠落在周承的身前。

  “你毕竟不是帝君,对于元力奥妙只是推演到的生死道君的层次,可以借助主人的传承查漏补缺,若是你能够解开宝珠上的九十九层秘纹,将会看到主人留给你的一段话。”

  “若是你日后能够以终极之道进行合道,成就帝君,化作永恒,那你便可以炼化我,成为这至尊洞府的主人,加油吧。”

  话音落下,洞府之灵的虚影再一次消散,将这里留给周承,让其悟道。

第254章 大道源头难证,万道之基难寻

  “让我看看,启至尊所收集的十一卷终极之道传承,以及启至尊本人所修的道,都是哪般。”

  石台蒲团之上,周承盘膝而坐。

  一卷卷玉简悬浮在周承的身前,伴随着元力的涌入,升腾起无边的道之威能。

  炽热、汹涌、毁灭、新生……演化终极之火。

  昏暗、光明……无尽变化,昼夜轮转,引动终极之光暗。

  十一卷终极之道传承,其中五行之道占据四种,分别是水火木土。除此之外则是雷电、风这两种终极之道。

  以上六种道,在无限混沌中都很常见,但是能够将其修炼到终极层次的天骄,无尽岁月难出一位。

  剩下五卷终极之道,则十分罕见,乃终极光暗,终极时间、终极空间、终极因果、终极灵魂。

  按照启至尊留下的批注,若前面五种终极之道还有成功合道的希望,那这五种终极之道,连希望都几乎没有。

  “我要修的道,更加难寻。”

  周承叹了口气,而后目光落在启至尊的传承神念之晶上,而后轻轻一点。

  嗡!

  灿然的清晖照彻这一方天穹,一股特殊的大道波动在演化,冥昭瞢暗,缥缈晦涩,玄妙异常。

  “这是……无极之道?”

  无极之道,在三界乃是八十一种大道之一,和太极之道一样。

  放在寻常的祖神、祖仙的之中,一般来说,十大天道是比八十一种大道更加强大。

  但是从世界境开始,便打破天道枷锁,不再有什么小道和大道之分,每一种道都足够强大,纯看个人的领悟高低。

  “怪不得启至尊会创造出这九重空间的秘法,会推演出无极不灭这条路,原来他所修的道,便是无极。”

  周承心念微动,无极这一种道,很特殊。

  故有言曰: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

  在不同的世界观中,无极都蕴含着不同的意思。

  但基本上都代表着一种本源、元初的状态,在这一界也类似,无极之源,生化万物。

  轰隆!

  神念传承晶石微微震颤,浩瀚无尽的感悟和信息涌入周承的心头,这是启至尊对于无极这一道的理解。

  “我曾欲将无极之道,完善到终极层次,但未竟全功。”

  “无极……仿佛真正的无穷无尽,没有终极可言,便无论融合多少大道感悟,都看不到终极的边缘。”

  “我以无极为基,包罗万象,纳阴阳无极、五行无极、因果无极、时空无极……等。”

  “最终以二十四条最强之道融合,仍旧看不到圆满的那一刻。”

  “但我已大限将至,再不合道,便要陨落。”

  “这世间万物,有得有失,我远超寻常最强融合之道的道君,合道难度恐怖异常,险些身死,若是推演出真正的终极无极,大概便没有日后的启至尊了。”

  “后来者,若非大毅力、大恒心、大智慧,莫走此路。”

  浩如烟海般的无尽感悟涌上心头,周承久久才回过神来。

  其他终极之道虽然强大,但却只是道君层次的道。

  启至尊虽然没有悟透真正的无极圆满,但却将这一条道完善到至尊层次,是这一界最初的至尊强者,故此道号为‘启’。

  永恒帝君层次的终极之道,才不弱于至尊层次的道,因此周承参悟这启至尊的传承,用的时间也最多。

  “启至尊,当真是惊才绝艳之辈,开拓前路,创出九重空间秘法,当受我一礼。”

  周承肃整衣冠,郑重行礼,而后长吐一口气,收摄身心,复归通明道心。

  “无极之道,玄妙非凡,可以作为我万道之基,纳诸般终极之道,一举成就无极圆满。”

  周承端坐石台之上,清明灵蕴从石台之上荡漾开来,席卷全身。

  温润的石火珠之力也弥漫全身上下,魂魄真灵内外,两大对于至尊悟道都有莫大作用的至宝加持,周承开始全身心投入那无极之道的钻研中。

  对于无极之道,用这一界的衡量,便是造诣感悟到了第五层圆满,这是天道极限。

  再往后,便是打破极限,演化无极世界。

  寻常修炼无极之道的祖神,若是抵达这一步,便可以成就世界神、混沌仙人。

  嗡!

  一股玄妙之力在周承周身涌动,轰鸣震动,演化无极世界。

  只是片刻间,周承便达到了多少祖神都未曾走到的一步,将开辟出道之世界。

  至此,便是对于无极之道感悟到了圆满,再往后便是要感悟其他奥妙,融入无极之中,走出自己的路。

  如纪宁,便是将剑道感悟到了极致,演化剑世界。

  再之后,则是以剑道为基础,感悟诸般奥妙,融入自身剑道中,成就阴阳剑道、天崩剑道、唯心剑道等五条最强之道,最后完美融合,更进一步,悟出终极剑道。

  “我已掌握终极五行,待得将五行之道的每一种都感悟到终极层次,便融入无极之道中。”

  ……

  岁月流逝,秋残冬去,春来夏往。

  四季轮转不过刹那,光阴流逝恍若弹指。

  也不知过了多久,沉浸在悟道之中的周承被洞府入口的动静惊醒。

  “我以终极五行、终极阴阳、终极时空三大终极之道融入无极之中,也悟不出演化无极圆满。”

  周承遇到了如启至尊一般的困境,掌握了五行无极、阴阳无极、时空无极。

  诸多道之意境完美融合,无缺无漏,但仍旧不成圆满,难成无极。

  原著中,纪宁悟透五种最强剑道,完美融合之后,仍旧不成终极。

  最终他超脱了最强之道的禁锢,认识到了剑道便是剑道,什么阴阳剑道、轮回剑道等,都只是剑道的一部分。

  终极的剑道,从不是什么最强之道融合,便能够成就。

  剑道,是一个完整的道。

  就像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般,逆溯本源,成就剑道之主,悟得终极剑道。

  周承此前感悟终极五行的时候也一样,五行就是五行。

  没有什么最强之道融合的说法,以高深至极的眼界和见识,直接悟透五行的真意,掌握五行轮转的万千奥妙,成就终极五行。

  后续感悟终极阴阳、终极时空这两大终极之道也一样。

  周承对于阴阳、时空的感悟,本身就高深的可怕,这是一次次穿越,无尽岁月以来的积淀。

  只需要周承将自身的感悟,印证这一界的无限混沌的本源,直接感悟五行大道本源、阴阳大道本源,厚积薄发,便能成就终极之道。

首节 上一节 274/3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