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青仙尊 第164节

  董深虽不认识李锐和谭虎。

  但对安宁卫的官职却很熟悉。

  谭虎一个堂堂从六品百户,居然对李锐一个七品言听计从,足见李锐的厉害。

  他更加不敢小瞧。

  客气的带着李锐一路走向清风山庄,一边走还一边介绍清风山庄的山景以及典故,服务得那叫一个周到。

  华清宗几人见了,都是暗暗心惊。

  清风山庄虽然比不上华清宗,但也是有头有脸的大门大派。

  能被一个长老如此礼遇,已经是超规格。

  他们自问若是来此,虽然也会被客气相待,但肯定达不到李锐这样的待遇。

  “不愧是老江湖!”

  李锐与长老董深一顿攀谈。

  很快就进了清风山庄。

  董深最后带着李锐众人来到一间足足能住下十户人家的五进大宅子,环境清净优美,甚至透过圆形拱门还能看到流水凉亭。

  之前安宁卫不是没来过夜不收的人。

  十几个人住的是两进的宅子,四个人睡一间。

  比起今日的待遇可谓是天差地别。

  董深客气道:“寒舍简陋,比不得安南军卫所,诸位还请将就几日。”

  即便是在华清宗见惯了奢华的秦华几人都不得不承认。

  这可一点儿都不将就!

148.第148章 浅池观鲤,鱼跃龙门

  曲水流觞,亭台楼阁,竹兰八景,集与一院。

  “读书人果然会玩。”

  李锐带着众人负手走在宅院中。

  听闻清风山庄的第一代庄主是个江南人,结庐隐居的时候带了江南园林的习惯,与安宁景色大不相同,却别有风味。

  什么结庐结的不应该是小草庐?

  大错特错。

  据李锐看过的《大虞江湖风云录·云州篇》中的记载,清风山庄的第一代庄主是落榜书生不错,只不过他的落榜和一般人不太相同,他是未能三元及第,自称落榜。

  自身可是进了三甲的,同进士出身。

  参加科举的考生足有数十万人之多,同进士出身至少也是前三百名,足见其含金量。

  而且又传闻,那位初代庄主除了是大读书人之外,家里也是江南有名的富商。

  江南。

  那可是天下首富之地。

  在江南都能算富,在其他地方就是巨富。

  一栋乡间小别墅,还真就与小草棚没什么区别。

  所以呀,少年人,励志的鸡汤还是要少喝,哪儿有什么白手起家、天道酬勤,不过是给外人看的罢了。

  在分房间一事上。

  李锐难得的霸道了一回。

  这事要是相互谦让,最后就是谁都不满意,这个恶人似乎也只有他能当。

  年纪大不容易招人记恨。

  “我和谭大人一间。”

  “梁河和唐海一间。”

  “还剩一间,就姜姑娘单独一间,诸位没意义吧?”

  李锐停顿了一息,见众人不说话,就确定。

  “那就这样。”

  说是一间,其实都有单独的房间,并非是大通铺,又或是一间屋子两张床。

  至于姜嫣单独一间。

  看似是李锐分到最后,把她给剩下,其实是李锐早就算好的。

  堂堂江东剑仙的独女,住个单间还真就不过分。

  姜嫣原本想说什么,可一想到自己确实不喜与他人同处一个屋檐下,也就把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先各自休整两日,而后再去巡视。”

  李锐在放假这事上,一向颇为慷慨。

  秦华等几个华清宗弟子对视一眼,都看出对方眼中的喜色。

  他们原本还在为去华清宗该如何找李锐请假而为难,没想到李锐就自己个儿给他们放假。

  “我就说李前辈通情达理吧。”

  少女唐棠欣喜的小声说着。

  各自回了房间。

  谭虎好不容易逮住机会,偏要拉着李锐秉烛夜谈。

  也不知道他是从哪儿学来这么个文邹邹的词。

  还幸好不是抵足夜谈之类的,李锐可没有强人锁男的想法。

  左右也是无事。

  李锐就给谭虎讲了个少年将军的故事。

  “.”

  “霍侯爷一战深入敌后万里,斩国王首级,封狼居胥,被武帝册封冠军侯。”

  谭虎本就是边军。

  这种万里大纵深的战术听的他那叫一个瞠目结舌。

  普通将领连出城十里都要慎之又慎,孤军深入万里.乖乖,人形指南针不成?

  李锐好心的没有把那位霍侯爷的结局道出。

  “年仅二十四岁病逝,武帝赐谥号‘景桓’”。

  “布义行刚、致志大图为景,辟土服远、武定四方曰桓,自他之后,成了武将梦寐以求的谥号,一如冠军侯。”

  见谭虎还是兴致勃勃的模样。

  李锐立马打住。

  “一天一个,谭老弟可不能贪多。”

  见李锐如此说,谭虎也只能悻悻然做罢。

  晚饭是清风山庄差女婢送来的,一个个襦裙轻摆,清艳而又不寡淡,举止谈吐端庄,比之清河不少大家闺秀都要大家闺秀。

  这就是一方势力的底蕴。

  从这些女婢身上就可见一般。

  送来的才都是些清淡可口的小菜,什么清炒笋子、莲子莲藕汤,最荤的一道也就是个烤乳鸽。

  谭虎不满的嘟囔着:“没酒没肉,这吃个卵。”

  他还是喜欢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感觉。

  李锐倒是吃的怡然自得。

  这才表面看上去平常,可实际大有学问,不仅烹饪技法高超,而且食材更是选的上上等,都是时令的新鲜菜。

  古人言依时而食。

  说的就是什么时节,吃什么时节长出来的东西,莫要乱了规律。

  听上去玄乎,其实也就是春吃笋,夏吃藕,秋吃蟹,冬吃鱼。

  为何春天吃笋,因为春雷一声春笋出,那个时候的笋子最嫩。

  为何秋天吃蟹,因为秋天的蟹是繁殖的时候,最是肥美。

  都是些老人家的经验的罢了。

  到了傍晚时分。

  谭虎实在饿得慌,就摸黑叫着唐海几人去了城里,说是去找找宵食。

  看样子,晚上是不会回来了。

  李锐心里跟明镜似的,练武之人血气方刚,估计宵食就是羊腰子,然后正好去青楼消食。

  原本也叫了李锐,但是被李锐给婉拒了。

  人老了,还是更喜欢清净。

  夜深。

  清风山庄本就在山谷,远离城池,窗外不时响起某种不知名雀儿的喜人欢鸣。

  “倒是个修生养性的好地方。”

  李锐缓缓正在眼睛。

  七十二周天已经走完。

  见天色尚早。

  李锐索性推门走了出去,在宅院中月下闲逛。

  

  那位清风山庄的初代庄主确实很有眼光,山谷清幽,配合上月色,别有一番滋味。

  不知不觉间。

  李锐就走到一汪浅池旁。

  池子不大,不过方圆丈许,池中有鱼,大多都是艳红喜人的锦鲤。

  虞国富裕些的读书人,最是喜欢在院中养几尾锦鲤。

首节 上一节 164/39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