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青仙尊 第130节

  “李老哥,客气,我这人喜欢清静,就不去了。”

  李锐见状,也不强求。

  有些人不是不合群,只是真的享受孤独。

  他见过很多人,各有各的活法,所以包容心很强。

  与贺山一同下了楼。

  临走前,贺山的态度明显没有之前那般冷冰冰,客气了不少。

  人情往来,大多其实就是如此。

  以心还心罢了。

  虽然不见得有什么实惠,至少也能讨得两句客气话,心里也舒坦不是?

  李锐如此做,不过是习惯使然。

  刚出了武库,天色已经黑透。

  李锐走在回府邸的路上。

  忽地——

  砰!

  砰!

  砰!

  远处空中亮起阵阵白光,天空映照出道道白烟。

  望向远处,不禁低语:

  “又是一年。”

  走路回家的步伐也加快了不少。

  又是一年。

  当夜。

  清河难得的下了一场大雪。

  “瑞雪兆丰年。”

  农家人都晓得,要是能下一场大雪,来年小麦就能有个好收成,朝廷甚至还会有专门的庙祝祈祷此事。

  李锐是现代人。

  当然晓得这是因为雪相当于一层隔热层,让土地的温度不至于过低,也能避免虫害。

  “好兆头。”

  杨勇望着窗外的鹅毛大雪,嘴角是如何都合不拢。

  他最是信这些,白天还特意拿出自己攒了很多年的碎银让王照去集市上打了点烧酒。

  吃完了年夜饭,许是难得这么高兴喝了不少酒,李锐、杨勇还有王照三个人都染上几分酒意,懒洋洋地蹲在火盆前守岁。

  杨勇和王照忙活了一天。

  年夜饭无比丰盛,猪、鸡甚至还有牛。

  虞国重农桑,牛是极为重要的生产工具,所以朝廷明令禁止屠杀生牛,除非是老死或者病死,才能被分割食用。

  所以牛肉极为珍贵。

  要不那些大侠为何坐下来就要三两牛肉?

  放以前,可是想都不敢想。

  一夜雪。

  三人絮絮叨叨的说着,一直过了子时,李锐才催促杨勇和王照回房睡觉。

  翌日清晨。

  

  雪渐停。

  地上厚厚的铺了一层雪白,空气中还弥漫着硝石的气息。

  李锐换上了更厚些的狐裘袄子。

  狐狸毛暖融融的,丝毫感受不到寒意。

  不紧不慢地来到丁字武库。

  楼里只有李锐一人,他给梁河几个人多放了一天,他前脚刚走进武库,贺山后脚就跟了进来。

  “李老哥。”

  贺山主动抱拳打招呼。

  李锐也抱拳:“贺老弟,年胜一年。”

  过了年。

  当然要说几句喜庆话,别人听了舒服,自己也能讨得个吉利。

  贺山上了楼。

  李锐继续在楼下翻书。

  怡然自得。

  过年,其他的士兵也都无心上班,武库更是一个人都没来。

  对此,无论是曹威还是姜临仙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此乃人之常情。

  这种事情朝廷都默认了,他们也没必要掀起众怒。

  房间中。

  李锐轻轻吐出一口气。

  飞龙在天图走了三十六周天,九玄灵霄图也走了三十六周天。

  他日日都是如此。

  从未懈怠。

  就在他练功时,房门忽地被人敲响。

  连敲了七八下。

  显然是心情急躁。

  他推开门,就看到一脸欣喜的梁河正站在门口。

  李锐:“小河,我不是准了你一天假。”

  梁河笑嘻嘻道:“堂主,我突破了,现在是入品武者了。”

  李锐一喜。

  “这可是好事。”

  梁河天赋不错,现在能在未满十八的时候就入品,虽然比不了那些天才,可放在清河已经是相当不错的程度。

  “堂主,若非您指点,我哪儿有如今的成就。”

  “突破了,就想着一定要把这个喜事第一个告诉你”。

  梁河没有因为突破而志得意满。

  李锐摇了摇头:“你本身就是块好料子,虽入了品,但日后还是要勤勉不辍才行。”

  他这话可不是谦虚。

  民间有云,烂泥扶不上墙。

  他又不是老神仙,怎么可能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关键还是梁河本身就是可造之才。

  当然,若是没有他的点拨,梁河至少也要三五年才能突破,或许更久。

  一个未满十八的入品武者,和一个二十五的入品武者,可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比如他。

  面上是七十岁的八品,一样没多少人在意。

  毕竟年龄越小突破越快就代表着天赋,未来不可限量。

  梁河面色一肃:“谨遵堂主教诲。”

  之前他听说刘通去了华清宗,没过多久就突破了,同为年轻人,又在一块共事过,说不羡慕那是假的。

  所以他心里一直都憋着一口气。

  现在突破,念头通达,顿觉海阔天高。

  李锐欣慰的望着梁河:“既然突破了,那就不能再做个普通小兵,此事我自会帮你处理。”

  梁河有些受宠若惊:

  “堂主,此番大恩大德”

  李锐笑着打断,严肃道:“小河呀,你安心受着便是。”

  体贴的上司不好找。

  可忠心的下属其实也能难找,特别是又忠心又有潜力的,更是难上加难。

  他其实从来不会做亏本的买卖。

  梁河对他很忠心,能给他带来的好处只会更多。

  初一。

  宜静不宜动,大多都只在家中呆着,这时候走亲访友就是犯了忌讳。

  初二晌午时分。

  李锐吃了饭,这才慢慢悠悠的朝着魏明的府邸走去。

  不多不少,敲了三声门。

  是一个年轻仆人开的门。

  那年轻仆人认得李锐,立刻露出笑容:“原来是李爷,快快里面请。”

  片刻后。

  李锐就看到正坐在堂中的魏明。

  魏明是他第一个拜访的人。

  也许有人会问。

首节 上一节 130/39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