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友们请自重 第499节

  是,大神通者是可以做到逆转时间,甚至将过去截搭到现在,但这种神通手段可不是一般的费时费力,而且还要承担相对应的因果。

  一整个南海的生灵,还包括相当数量的修行者,这个因果体量,虽说后土皇地祇能够承受,但也不现实。

  因为那个工作量实在是太大了,即便是后土皇地祇,也绝不是一时片刻就能够做到的。

  大神通者,也并非全知全能。

  正相反,即便是大神通者,距离那样的境界,也有着无比遥远的距离。

  “菩萨说对了一半。”

  后土皇地祇轻声开口,罕见的多说了几个字:“只有本座自己,确实无能为力。”

  观世音菩萨眸光一闪,却也没有问,因为显然后土皇地祇没有解释的意思。

  见此,观世音菩萨也明白了这位大帝的意思,当即道:“此间事了,贫僧这便回转珞珈山去也。”

  “菩萨慢走。”

  后土皇地祇微微点头,目送观世音菩萨的身影缓缓消失。

  而后,后土皇地祇闭目感知片刻,方才睁开眼睛,看向了姜临。

  “整个南海,兆亿计的生灵,想要全数复活,即便是大天尊都会觉得棘手。”

  后土皇地祇的这一句话,却让姜临神色一动。

  “您的意思是,有办法?”

  后土皇地祇可不是会说废话的人。

  “还好,有你在,还好,这些生灵是被那邪物波及而死。”

  后土皇地祇轻声感慨着,抬手对着姜临说道:“给我你的一滴血。”

  姜临没有任何犹豫,咬破了指尖,逼出来一滴纯阳指尖血。

  那一滴血飘到了后土皇地祇的手中。

  看着那微微晃动的血珠,后土皇地祇吹了一口气。

  顿时,那一滴原本泛着晶莹仙光的血,变得暗淡了下来,带着丝丝近黑的沉淀。

  “这是……”

  姜临眨眨眼,不明白后土皇地祇为什么要这么做。

  这位大帝将姜临这滴血上的一切神异都剔除了。

  换而言之,这滴血不再是“金仙姜临”的血,只是单纯的,属于“姜临”的血。

  没有任何的前提附加的,属于姜临的血。

  后土皇地祇没有解释,只是用两只手虚拢住这一滴血,而后,伴随着手指弹动,这滴血骤然扩散,化作了无数的,繁杂无比的,每一道都微不可察的血线。

  “敕命。”

  后土皇地祇神色严肃的开口,威严的声音传遍了整个南海。

  ‘嗡!!!’

  下一刻,手中的无数血线开始蔓延,朝着整个南海蔓延。

  一滴血,被拉伸延展到了极致,直接覆盖了整个南海。

  后土皇地祇的神色越发严肃,但眼中却流出一丝放松的情绪,她再次点动手指,迸发出一道道的伟力。

  那伟力之上,带着姜临完全无法感知和触碰的位格,这是境界差距的最直观体现。

  “去!”

  伴随着后土皇地祇手掌下压,那覆盖整个南海的血线,骤然间沉进了南海之中。

  与此同时,其所施加的伟力也在此时爆发。

  在姜临和刘云秀懵懂的眼神中,南海活过来了。

  所有被那邪物吞噬的生灵,都在这一刻活了过来,甚至包括那些植物。

  总而言之,南海之内,所有的有生之物,都已经恢复到了被邪物吞噬前一刻的模样。

  整个南海仿佛跳帧一般,从绝对的冷寂中复苏,变的活泛了起来。

  “逆反时间,大神通者基本都能够做到。”

  后土皇地祇轻声开口,没有过多解释的意思,因为解释了的话,姜临听不懂,而且还会对姜临未来的道途有影响。

  “不要问任何问题,有些东西,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现在的你来说反而是最好的。”

  后土皇地祇珍而重之的叮嘱姜临。

  姜临从疑惑和懵懂中回过来神,闻言,立刻严肃的点点头,道:“前辈教诲,晚辈铭记在心。”

  他向来是一个很听话的人,既然后土皇地祇都这么说了,姜临果断的放下了一切探寻的心思。

  “此间事了。”

  后土皇地祇的身影开始缓缓的消散。

  只是在姜临的耳边留下了一句话。

  “再见今次这般邪物,勿要有任何延误,立即斩之,一应后果,都无须顾及,自有本座与紫微为你担着。”

  姜临眨眨眼,深深地点头。

  刘云秀看了他一眼,很懂事的没有多问,只是说道:“既然这里已经没事了,那咱们继续去老君山?”

  姜临闻言,点点头,笑道:“自然。”

  二人对视一笑,再次驾起仙云,直奔南赡部洲而去。

  这一路上,也没有再生出波折,一路到了老君山所在。

  看着脚下郁郁葱葱,仙炁盎然的老君山,姜临扭头看向刘云秀,问道:“话说,道祖他老人家,命你护送的经书是什么经书?”

  刘云秀闻言,抬手摸了摸袖口。

  可姜临等了许久,都不见刘云秀摸出经书来,其神色也越来越紧张起来。

  姜临皱起眉毛,刘云秀也在此时抬头,神色惊慌。

  “经书,不见了……”

第352章 谜语道祖

  “不见了?”

  姜临不由得挑了挑眉毛,第一个想法就是,道祖这么做到底有什么原因。

  开玩笑,那可是道祖的经书,还是放在刘云秀这位天庭公主的身上。

  诸天万界,三界六道,谁敢动?

  现在没了,就这么一个原因。

  除非是刘云秀粗心大意自己给整丢了。

  但这个可能性基本等于无。

  刘云秀也在此时回过神来,看到了姜临略微古怪的眼神,也恍然间明白了过来。

  “道长,道祖这是……什么意思?”

  刘云秀有些不解的问。

  她本以为这只是送一本经书而已。

  姜临若有所思的挠着下巴,可一时间也不太明白道祖的深意,只是问道:“你说,这是你自己的事,还是咱俩的事?”

  他指了指刘云秀,又指了指自己。

  刘云秀闻言,思索道:“道祖他老人家若是没看到我在等你才是怪事。”

  “那么,就是咱俩的事情了。”

  姜临看着脚下不远处的老君山,问道:“云秀,道祖他老人家给你的经文,是哪一部?”

  道门经文繁多,单单是主干,就有三洞四辅七大部,又细分一十二类,如本文,神符,玉诀,灵图,谱录等等。

  除此之外,更有无数修行法门,单单是最源流的修行法,就有存神,观想,内丹,外丹,房中等等。

  这些源流修行法,或取其一分支衍生,或二者乃至三者结合延伸,条目繁多,自成体系。

  而三位道祖中,兜率宫的那位,被称之为“道之师”,这样的存在,能给刘云秀什么样的经文,姜临还真猜不出来。

  刘云秀闻言,道:“那经文我未曾看过,只知道一个名字,唤作太清上品救苦拔难无量妙经。”

  “嗯?”

  姜临皱了皱眉毛,道:“新经?”

  身为道门弟子,不敢说所有的经文都有涉猎,但哪怕没读过的,也该知道名字,知道名字,就知道一个大概。

  但刘云秀所说的这篇经文,他居然听都没有听说过。

  难不成是道祖最新编撰的?

  这样也说的通,最新编撰的经文,流传下界道统,在人间传播。

  刘云秀就是新经文的第一位传道者。

  “听这经文的名字,应当是一篇修行与传道兼备的经书。”

  姜临喃喃自语的重复着刘云秀所说的经文名字,道:“太清上品救苦拔难无量妙经……重点在救苦拔难四字上。”

  “若是要以这篇经文为修行纲要,想必修者得经历红尘,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以渡人而修自身,以功德而成大道。”

  “如果是这般,确实符合我道门入世派的精要主旨。”

  道门自然也有派系,大致上可以分为入世和隐世两种。

  比如姜临,就是妥妥的入世派,黑律这玩意,你窝在深山老林里修一辈子,也不见得有出山斩个邪祟来的快。

  当然,隐世派也有其精髓奥妙所在,隐世修行,不入红尘,不履尘埃,证的是自身仙道,独善其身也没什么不好。

  而道祖新编撰的这部经文,显然是入世派的法门。

  “听起来,似乎还有太乙救苦天尊他老人家的法理在里面。”

  姜临逐步分析着。

  太乙救苦天尊,其法理精要,就在救苦二字上。

  所修所行,乃是普渡世人,救苦救难,看起来与观世音菩萨的法理有相同之处。

  实际上,这两位确实是有共同之处,同时也是死对头。

  毕竟一道一佛,这是根本之争。

  举个通俗的例子,就好像现在的某东与某宝。

  莫非,道祖是在给太乙救苦天尊站台?

首节 上一节 499/53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