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夏窃神权 第425节

  董行书转而说道,“他在太乙观上讲五仙之道,必要和春耕农业相配,此事我们不能够放,因为这才关乎天下大道,你现在亲自去天后平章宫,就说我的意思,王明义在平津渡改革有功,可堪大任,回调天京,可为春耕农事改革专使。”

  张事忠立马明白了董行书的意思,他们师兄弟之所以能够联合,而不像唐安世那样反目,是因为两人在教育理念上相同,都认为他们这一代即使输了,但却能够培养出新的一代继承儒家意志的年轻人。

  这些年轻人即使学习了周铁衣的那一套改革理论和技术,但最终还是会以儒家道理为核心,塑造新儒学。

  现在天京局势变化越发复杂,王明义在平津渡主导了一场新型改革,已经有了自身的收获,现在必须要回京。

  因为现在回京立马就可以委以重任。

  他们在史家书库上‘不追究’,但是相应的,天后,圣上就要拿出东西来安抚他们两个‘遗老遗少’,而他们的要求就是一步将地方改革的王明义推入中央改革核心,彻底立下新儒这杆大旗。

  这确实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时机,张事忠想道,如果不趁着这次机会,农业改革权柄核心,很难交到一个弱势势力的年轻人手中。

  “我这就去做。”

  张事忠起身,离开了司民府。

  与司民府相隔不过几条街的司律府中,青空规先考校了一下梅俊苍的法家学问,十分满意地点头道,“以前我觉得儒家那套天命出人杰的理论夸大其词,见了你身上的变化,才知道所言非虚,再过一个月,等大夏天宪彻底翻译好,你也就会顺利圆满五品‘借势’。”

  “四品‘操术’最重要的不是玩弄人心,是克制自身欲望,你若明白了这点,那么一两年内,入三品就不成问题。”

  青空规对梅俊苍提点道,法家四品‘操术’,名为‘术’实际上是以术御人,以权谋之术,操控人心,这点对于手握大权的梅俊苍而言不算是难事,青空规唯一担心的就是梅俊苍权力太大,最终会迷失在权术的欲望之中。

  至于四品到三品,为天下立规矩,这一点周铁衣早就为梅俊苍铺垫好了。

  从一开始的奢侈税试点到如今逐渐成型的天京商税,这条通天阶梯,周铁衣一直给梅俊苍留着,只要法家的人不抢,梅俊苍进入三品自然毫无阻碍。

  “为人师者,则为弟子谋深远。他为你做的,也不枉你叫他一声老师。”

  青空规审视着躬身的梅俊苍的眸子。

  下面的人觉得周铁衣和梅俊苍因为道途的问题闹掰了,但是没有达到道统之境,怎么能够看得清周铁衣给梅俊苍铺好的路。

  从始至终,梅俊苍一直在一条坦途上前进,又怎么会和周铁衣闹掰呢。

  既然没有闹掰,那么今天梅俊苍来自己府上的意思就很明显了。

  梅俊苍笑着躬身道,“老师一向也很敬重司律,时常说让我跟着司律才能够学到真本事。”

  青空规呵了一声,不以为然,“他敬重我?他不骂我优柔寡断,循规蹈矩就算是好的了。”

  随后他抬头,透过青冥的天空望向太乙观的方向,吐出一口浊气,“太学院的事情他要怎么处理?”

  梅俊苍抬头,“自行其是。”

  青空规琢磨了一下,笑着问道,“看来他内部的矛盾也不小,你来我这里,是想要让我别插手此事?”

  梅俊苍摇头,“既然是自行其是,那么司律若想要插手,自然就能够插手,我只是将其中一些信息传递给司律,帮助您判断罢了。”

  青空规沉吟片刻,“不可伤及百姓。”

  梅俊苍笑着回道,“此事都不会发生在玉京山上,又怎会犯百姓秋毫。”

  火车商会,郝仁从假寐之中起身,坐在位置上沉思了片刻。

  既然决定是那些荒古神祇出手,他自然不会再掺和进去,但虽说是不掺和进这件事,但是却不得不为之后发生的事情做准备。

  郝仁盘算了一下自己能够请到的势力,商家的钱光运已经进入三品‘兼济’,如今整个天下航运便利,工业发展,金融改革,这一条条都有利于商家修行,也让商家们真正成为周铁衣的坚定支持者。

  有多坚定呢,举个例子,之前周铁衣说要控制流通向西方省道的粮食,上上下下的商家硬是顶着救灾不利,可能杀头的罪名,严格控制粮食流通,甚至西方佛教的和尚们给再多金银细软,中层以上的商家依旧不为所动。

  因为周铁衣现在才代表商家最核心的利益,远比商家以前的支持者大得多的利益,稍微有见识的商人都明白,只有跟着周铁衣,顺着这条改革的路走下去,商家才能够出一位二品,乃至于一品。

  而只有商家出了二品,一品,才能够不当别人的鱼肉,不然你纵然赚了金山银海,也不过是取死之由。

  现在看到周铁衣有成圣的机会,特别是申屠元这个核心老人在造势,商家们自然也不甘示弱,今天早上知道这个消息之后,今天下午,天京大大小小的商贩就已经开始逐渐改口,一个个称呼周圣。

  这就是商人,他们短浅,他们贪利,但他们同样拥有着难以想象的精明和勇气。

  钱光运要通知。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家势力。

  郝仁起身之后,门外守着的心腹就觉察到了,敲门进来之后,“大人,我这就通知他们进来办公。”

  “不急。”

  郝仁抬手阻拦,“你去通知那个工会管事楚欢欢,让他通知他爷爷来会晤,以及递上我的帖子给东南商会的钱管事。”

  “是。”

  不过半个时辰,两位三品连同楚欢欢都被请进了郝仁的办公室。

  郝仁提前泡好了茶,对着钱光运说道,“圣人在太乙观讲道,群贤毕至,我等商家,受圣人提点颇深,不能不出一份力,听闻圣人欲建造三十三天,我等商人虽然别的不行,但是却有聚集天下财货之力,我想着钱管事能不能够联合几位商家老人代表我们商人前往。”

  虽然郝仁对申屠元的莽撞很不满,但是事已至此,连神道都要真正出手,这个时候再改口肯定是自乱阵脚,所以只能够坚定地将周铁衣的圣人之名给推广出去。

  而郝仁出手,自然比申屠元有着更多的资源和优势。

  钱光运听到郝仁话语上直接转变,真是又惊又喜,谨慎地问道,“若圣人准许我商家立下一层天宇,我必然欣喜,天下商家就算是掏空家底,也愿意此行为圣人讲道助威。”

  商家确实没有出过二品,但是若说积累,商家当真是不低,毕竟掌管着天下财货流通,即使要被背后的各家分食,商家暗自藏起来的好东西绝对不少,只不过以前不敢显露出来。

  但现在不一样,建立三十三天之一,只要周铁衣准许,商家们当真这次是砸锅卖铁都要参与进来,虽然他们没有二品,但是能够替代二品的宝物还是拿得出来的。

  郝仁先处理了钱光运这个自己人,然后才看向杂家的楚问生。

  这个杂家的老头仍然穿着百衲衣,他身边的孙女楚欢欢对郝仁投来的目光冷哼了一声。

  楚欢欢成立了第一个工厂工会,给杂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但是工会的成立,必然和工厂本身的利益有一定的违背。

  以前没有工会,大家尚不觉得,现在有了能够和上面沟通的渠道,工人们的要求自然而然汇聚到楚欢欢这里,所以楚欢欢也没有少和郝仁争吵。

  楚问生有着更多的人生经验,当看到火车商会一步步建立起来,并且实践了他们杂家很多理念之时,对周铁衣的敬佩已经远不止于当初隐居内的一番谈话了。

  所以尽管现在火车商会还有很多不足,但他也时常劝诫自己的孙女,很多事情过犹不及,即使给工人们争取权利也是一样。

  他拱手笑道,“我孙女涉世尚浅,郝管事多包涵。”

  郝仁当然不会和楚欢欢计较,他说道,“楚老,不知道如今能否联系得上杂家‘逍遥游’的高人?”

  楚问天没有立刻回答,先是从怀中取了一块帆布,像变戏法一样,对着周围的空间一拢,然后才说道,“你想要让我们杂家也去帮周侯立下一座天宇?”

  “正有此意。”

  楚问天想了想,“你接连让天京的杂家和商家这些亲周侯三品们离开天京,恐怕不只是帮周侯立下天宇那么简单吧?”

  郝仁神色微变,果然人老精,这楚问天瞬间就意识到问题的关键了,如今去太乙观立下一层天宇,是锦上添花之事,最重要的是将杂家和商家的积累调离天京,做最坏的打算。

  楚问天继续说道,“是和早上太学院的事有关吧?”

  郝仁微微点头。

  他点头的同时,一股风吹进这被封闭的室内,化作一位手持竹杖,身穿麻衣,身材魁梧,胡须扎着小辫的老者,这位杂家二品进来之后,开门见山,“若今天他要劫史家书库,我们杂家想要参与。”

  “为何?”

  郝仁有些不解。

  这位出现的老者轻叹一声,“因为我杂家的一品道统也被封在史家书库之中。”

第537章 打开史家书库

  日暮时分,太学院的鼓声敲响,一位位太学院学生们从书库中成群结队走出,唯有三人留在了书库里。

  高文灿手持着一方三指宽的黄铜小印,印底用篆书铭刻着馆藏二字,他右手边是诛神司的卫少安,左手边则是太学院一位三品副讲师孟伯谦,对方主修儒家学问,七品修身选择辅修史家,因此没有入朝廷,而是一直留在夫子院讲学,这次被李克功给派了过来。

  他们之所以选择这个时候进入,是因为张事忠从司民府中出来,到平章宫拜见天后,与天后谈妥了这次太学院书库内的东西交换的条件。

  毕竟高文灿虽然将事情做成了,但是先斩后奏,始终需要在之后付出代价,只有确定这次书库张事忠和董行书两人不会出现变化,几人才能够放心进入书库之中将需要的东西取出来。

  按孟伯谦的原话,在史家书库中只要没有董行书和张事忠的阻止,就算是一品他也能够抵挡,但若是有董行书和张事忠争夺书库的控制权,仅仅只是凭借一个馆藏印,他很有可能会控制不住局面。

  高文灿手指摩挲着手中的黄铜小印,低声说道,“奉诏查案。”

  他利用大夏圣上诏书,将自身与这方官印通过大夏国运建立起直接联系,从而暂时获得这方官印的掌控权。

  明黄色的国运汇聚于指尖,涌入官印之中,在一瞬间,高文灿恍然看到一双眼睛,带着至尊的意志从极高处落下来,落到自己身上,默认了这件事。

  只不过这个瞬间极短,短到高文灿都有一种错觉。

  国运是大夏气运的聚集体,其中包括人运,地运和天运三种变化,民心向背,山河地脉,风调雨顺这些都会影响到国运的强弱。

  这是高文灿知道的国运的意义,所以即使大夏圣上,都只是国运的维护者和调配者,而非国运本身,但是刚刚一瞬间,高文灿有种错觉,那就是如今的大夏圣上就是国运本身。

  大夏国运从万归结于一。

  这才是皇帝成圣之路?

  以前历朝历代的大夏皇帝因为都不完整,所以只能够当维护者和调配者?

  一时间高文灿收获了诸多信息,他明白这是因为自己在大夏圣上晋级二品的关键时刻得到了准许,才获得了这么重要的信息,这几乎相当于掌握了一部分大夏圣上状态的秘密,想到这里,即使高文灿后背也有些发凉。

  而他旁边的卫少安很奇怪,“怎么?有问题?”

  高文灿快速稳定心神,摇了摇头,“不,我只是在熟悉这官印的权限。”

  他打了个幌子,然后利用这枚官印,打开了一条路,这条路穿过一排排书架,从前面的诸子典籍,名家文章,以及新建的报刊延伸至最里面的书阁,那里堆放着一本本史书残卷,历史轶事,大多数时候即使太学院的学生们都不会到最里面的史书馆找东西。

  三人快速穿过一排排书架,但恍惚之间,他们穿过的书架越来越多,周围也显得莫名的幽深寂静,仿佛是流淌的历史。

  此时外面云歇雨寂,和光霁月,忽然一阵微风起,仿佛是从门外闯进来,又仿佛是从三人呼吸之间闯进来,那风声在寂静的历史黑暗之中显得极为明显,让一册书页翻动起来,这是在提醒书库之中的人,有外人闯了进来。

  杂家二品逍遥游,乘天地万物之息以游天下。

  孟伯谦三人神色不变,孟伯谦冷笑道,“鞠子丹,你们杂家伪学终究还是和神孽混在一起了,当年之事,我们果然没有做错!”

  孟伯谦说话的同时,周围书页的响动越发激烈,一排排看不清的书架上,霎时间仿若有无数的书籍在剧烈的翻动起来,沙沙的翻书声搅动周围寂静的黑暗,让黑暗瞬间流淌起来。

  在黑暗流淌的一瞬间,时光穿梭,不过这一次不是正常地向前流逝,而是在无数历史书的响动中,时光飞速向晖穿梭,让周围一切的物质如同流光般闪烁,再也无法藏住任何人。

  激烈的时光变化之中,身穿麻衣,手持竹杖,胡须扎着小辫的杂家二品鞠子丹无法再轻易借取到天地万物之息,因为所有的气息都在快速变化,从死到生,又从生到无,这就是历史倒退的伟力。

  高文灿和卫少安在孟伯谦说话的瞬间,就将准备好的一件宝物拿出。

  那宝物是一张薄薄的蝉蜕,不过和普通蝉蜕呈现枯黄不同,他们手中的蝉蜕半是枯黄,半是新绿,其中不只是交织着生死的力量,同时也蕴含着春秋变化的力量。

  天地有象征着空间之道的虚鱼,自然也有象征着时间之道的奇特生物。

  夫子院中有蝉,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一千岁蜕生一次,所得蝉蜕历千年而不变。

  那薄薄的蝉蜕形成三张胎膜,罩住高文灿三人,三人的时光瞬间就在胎膜之中固定下来,即使周围的时光飞速倒退变化,他们自身仍然没有一丝一毫的异变。

  卫少安只见周围的一切事物仍然如同流光变化,根本看不清楚始末,只有一种陷进去必然会永不超生的恐怖之感。

  他总算是明白为什么孟伯谦自信有能力在这史家书库之中抵挡住一品了,在这种时光变迁法门中,寻常的三品即使数量再多,在这书库之中也发挥不出一点用处,即使是二品……他的目光看向对面的鞠子丹,这位杂家二品花白的胡须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重新染上黑色,但这并不是什么好事,因为逐渐‘年轻’的同时,这位杂家二品的气息也逐渐衰落,即将从二品重新跌落回自己年轻的时候状态。

  而就他所知,杂家即使因为擅长宇宙变化之法,所以有一定的长生之能,但眼前这位也绝对没有千岁,那是圣皇活着的时代!

  无法存在于那个时代,那么就会在这间时光倒退的书库之中直接被抹消,彻底消失在历史记载之中。

  鞠子丹看了一眼被蝉蜕笼罩的三人,他没有选择直接与这间书库对抗,他的任务本来就是潜入和接应,抓住和外界还没有彻底断开的联系,鞠子丹的身体重新化作一道风消无声息地飞出书库。

  鞠子丹化风离开,但是他带进来的人却没有离开。

  无数变化的流光之中,有四道被光辉笼罩的人影。

  孟伯谦凝重地看了过去,只见其中三人神威浩荡,绽放的光辉在这黑暗之中如同一轮明日,即使周围的景物不断如同流光般倒退,但是却无法影响这三人一点。

  另外一人倒是在史家法门的回溯之中变得衰落起来,气息接近于无。

  孟伯谦在心中盘算了一下,他刚刚至少倒退了三百年的时光,连鞠子丹都无法抗住时光倒退的变化,但是眼前这三位神祇却没有一丝一毫的变化,也就是说对方在这三百年的时光中,一直都保持着此时的状态。

首节 上一节 425/4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