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之上,下来一男两女,先下来的是青年男子,他长相近乎夺天地造化,龙睛凤眉,即使稍微懂一点面相之人都能够看得出贵不可言,不过想要再仔细一点看,却又如同身在一处重峦叠嶂的山脉之中,只见其形,不见其意。
随后下来的是一位妙龄女道,她身穿玄黄色的道袍,下车的时候手掌下意识地抚摸着小肚,这是怀孕之人习惯性的动作,她面相宁静,如同山中流淌出来的清泉,虽然不奇特,但是仿佛与此时春光交融,她在男子的搀扶下,脚刚刚落在地面上,那绒绒的春草就一蓬蓬生长,交织成为地毯,如同一朵嫩芽色的云,在大殿前铺展开来。
最后年龄稍长的一位女性身穿一件鱼龙升天纹蓝底道袍,用黄玉簪将道冠别好,周身倒是没有一点玄奇,即使是绝美的容貌仍然有一种寡淡的味道,如同清水,让人稍不注意就忘却,只能够记住刚刚好像有一位绝美容颜的女道走过。
年龄稍长的女道立在山门口,伫立了几息之后,才感叹地对男子说道,“已经好久没有回山门了。”
周铁衣当然知道母亲的意思,即使太乙观与玉京山相隔不远,但是作为道家放在玉京的人质,周母自从嫁给了周擒龙之后,就从来没有离开过玉京山。
所有人都以为如果周母要离开玉京山,一定会轰轰烈烈,没有人愿意轻易让一条道家鱼龙脱离掌控,从而鱼游大海。
但是最大的轰轰烈烈,莫过于天下之人都不敢轻举妄动。
此时的周铁衣和妙玉就有这个本事,在他们两个珠玉之前,即使周母这位道家亚圣种子也显得不再那么关键,即使是当今圣上,自然也没有想过要出手将周母钉在玉京山中。
这玉京困龙局,倒是无声无息之间就解开了。
周铁衣笑着说道,“等今年的蒸汽飞艇投入使用之后,我让他们多开几条玉京山到瀚山城的航线,以后母亲每个月都可以回山门住两天。”
即使周母不愿意暴露自身现在的道法修为,但是以周铁衣现在的权势,有五六种手段可以让周母在太乙观和玉京山之间往返。
其中加开蒸汽飞艇航线是最正常,最不引人注意的办法。
本来玉京山和瀚山城之间就有飞鹏,只不过之前因为飞鹏的数量,五六天才有一趟航班,但是随着如今蒸汽飞艇大量投入产能。
现在墨家和公输家联手,一个月能够造出大概五六艘蒸汽飞艇,而随着技术逐步成熟和钢铁产量日益兴盛,以后每月几十架蒸汽飞艇并不是梦,而一年几百架蒸汽飞艇,就足以将大夏的空中航线彻底开辟出来。
周母当然知道这是儿子对自己好,笑着说道,“不会扰民就好。”
“怎么会扰民呢?”精骑的统领,周铁衣的第一号狗腿子阿大奉承道,“天下百姓们现在巴不得飞艇多开几架,好顺利往返各地,只不过现在少爷为了安全,仍然只是将飞艇投入到几个航区,天京和瀚山城本来就有飞鹏航线,是最适合的几个航区。”
自从蒸汽飞艇被研发出来,确实对于百姓们是一个好消息,以前飞鹏那是顶尖的大商人,豪门贵族才有的享受。
但是燃烧蒸汽的飞艇使用成本要远远低于燃烧墨石的飞鹏,特别是在有墨家,公输家机关术的鼎立协助之下,一个让人惊讶的事实就是现在使用飞艇的运载成本甚至要低于使用铁路的运载成本,仅仅只是比使用水运要略高。
在周铁衣的建议下,飞艇的内部装潢也更加趋向于平民,没有铁路线路的制约,航行于千丈高空之上,现在已经成为士族阶级和商人阶级的首选。
当然对于普通的市民们,他们即使能够承担得起飞艇的费用,但是却没有使用飞艇的必要。
旅游这个词在市民阶级之中,仍然只限于郊游,而非远游。
不过飞艇的兴起倒是有另外一个作用,那就是官吏任免。
大夏疆域辽阔,不是每个人都是上三品的修行者,能够日行千里,以前即使有飞鹏,但是即使是县令一流的底层支柱官员们仍然无法轻易使用的上,一是路线不一定合适,二是价格太贵。
所以官员的任免以及到任仍然需要花费一月乃至数月的时间。
但随着飞艇的铺开,结合如今的水运航线,大夏已经能够轻易掌握最繁华地区的任免,在今年年初的官吏一体策实施上尤为明显。
以前罢免一个地方的官吏,一来一去,即使是繁华地区,也要将近一两月的时间,但现在有了飞艇航运之便,短则三四天,多则不过半月,就可以轻易任免地方官吏。
这也为年初儒家地方遗老遗少的清洗铺平了道路。
周母露出自豪地笑容,她知道自己这是在享受特权,不过在享受特权之余,能够与人为便,能够造福百姓,就自然问心无愧。
而眼前天下的改革,这次跟着儿子一起出来,她更是有着亲身的经历,即使春旱已经有了苗头,但是一路上百姓们仍然没有慌张。
地方的钱庄在八大银行的打压下,如同被套紧绳索的野马,只有生意人才知道怎么对付生意人,无息的春苗贷款已经顺利发放下去,凡是在这中间敢坐地起价的地方钱庄都被直接抹除,收拢在八大银行名下。
对于八大银行而言,他们现在反而希望有些不知死活的地方钱庄闹事,从百姓身上收刮到的那一点贷款怎么比得上一个个钱庄积累几十年,上百年的产业。
新兴的耕种机器,诸如蒸汽拖拉机也开始投入使用,只不过现阶段周铁衣仍然只敢在新修的大型农庄中使用,毕竟新的耕种机器对于普通百姓仍然不是一笔小花费,而如果采用合作社的制度,在底层缺乏管理经验的情况下,难免越帮越忙。
所以改革在困难时期一定要简化百姓们的事务,而不是增加变数,只有等先进经验确定,同时有一大批新的认同新政的底层事务官,才能够逐渐深化推进改革,这在哪一个朝代都一样。
第519章 周天有五仙
祖师殿中焚香袅袅,道童们在旁敲击着玉磬金钵,金石敲击的声音在青烟春光中荡开,一下子从视觉,嗅觉和听觉将人带入宁静缥缈的道境之中。
“今日你来宣讲,当上座。”
太乙观主,周母的师父冲和道人仙气飘飘,指了指主座让周铁衣坐下,不过言色之间没有阿谀奉承,倒是平平淡淡就像是在说一件事实。
作为周母的老师,他倒是无论怎么对周铁衣都可以。
周铁衣微微一笑,“那我就当仁不让了。”
说罢,他就坐在主座上的蒲团,而后众人才依次落座。
落座之后,周铁衣也没有废话,看着周围年轻弟子期盼的目光,他直接开口道。
“周天有五虫,嬴翎毛羽昆,周天有五仙,天地人神鬼,五虫者,天地造化,先天而生,五仙者,后天之功,万物化生,此谓之周天十类。”
周铁衣宣讲法门,首先讲解的是自己对于修行的认知,借用前世《西游记》中的划分,所谓先天而生的五虫,就是生物学上划分的五种生物,而五仙则秉持着万物皆可修行,但是因为修行之法,划分不同的阶段。
修行之人宣讲法门自然与众不同,特别是周铁衣虽然不是圣人,但是自身道统根基之深,与圣人也无异,很多修行法门的关键,用书籍笔录难以完全记录下来,因为法门根据个人的理解不同,个人修行程度不同,实际上是在变化的。
所以最顶级的法门实际上是一种信息的参与变化。
随着周铁衣宣讲法门,一道道无形的太素辰风以周铁衣为中心,向外扩散,在太素辰风的吹动下,不仅是周铁衣自身,连同万物也从物质化为能量,形成一个与天地时刻交融的系统。
相比于物质上的信息交换,能量上的信息交换要多得多。
只不过普通修道者根本无法承受住这样的转化,这种转化与儒家安民之法类似,甚至更为激烈,被太素辰风能量化的身体时刻都在接受天地无穷无尽的信息,也被天地之间无穷无尽的信息潮冲刷,最终会完全失去自我意志,彻底化道。
但是下一刻,一道黑白色的门户在柔和的太素神风之中顶天立地。
妙玉口吐真言,“谷神不死,谓之玄牝,玄牝之门,天地之根。”
巨大的玄牝之门和太素辰风相互交融,在太乙观的祖师殿中,形成一团被门户关闭着的巨大星团,星团之中,已经化作能量的众人意识形成一颗颗或深蓝,或赤红,或浅紫的星辰,这些星辰周围是原本构成身体的物质,此时如同环绕星辰的星云,又在玄牝之门的庇护下,不会从星团之中逸散出去,因此谷神不死,精神不死。
如此瑰丽,玄妙的景象自然吸引了本来就注视着这里的众人。
右侧的门神山,这里是另外一座道家祖庭飞仙宫,两位老道站在宫宇最高处眺望太乙观,其中一个老道更是施展天赋,耳朵大如蒲扇,只不过除了最开始周铁衣落座之时的说话声,过了一会儿,太乙观中变得寂静无声,仿佛所有人都离开了一样。
这位老道忍不住叹息一声,对旁边的人说道,“法不传六耳。”
另外一个老道实在是心痒难耐,他眼中精光四溢,袖口一道祖炁飞出,与山岚融为一体,飘行百里,想要观看一下太乙观的景象,不过当看到那团从祖师殿向外膨胀的星团,其中刺目的星辰光辉甚至比大日更加耀眼。
特别是那光映射到魂魄之中,连自己已经转化阳神的精神也在巨大的信息洪流冲刷下迅速消融,让他忍不住哀嚎一声,然后赶忙收拢了神通。
“师兄,如何?”
旁边的老道焦急地问道,他们这么做确实不厚道,但两位老道必须要冒着得罪周铁衣的风险确定一件事,那就是为了所谓的地仙法门值得得罪玄都山。
现在玄都山那边传来的消息已经很明显了,老天师不愿意发话,因为手心手背都是肉,而老天师以下,玄都山的老道们不愿意放弃天象正统,至少需要周铁衣拜入玄都山,将地仙法门融入天象道统之中。
因为玄都山一直都是道门魁首,是道尊血脉传承,当了两千多年的正统,即使有后起之秀的正统法门,也必须是从玄都山传给天下,不能从天下传入玄都山。
以前道家自然以玄都山马首是瞻,连最冒着天下之大不韪的大明宫主也没有真正对上玄都山,而是选择了对佛家出手。
现在周铁衣横空出世,携带着地仙法门的威势,自然要和玄都山争一争这天下道统。
所以这地仙法门从周铁衣口中讲出来越玄奇,那么越能够让天下道家‘背叛’玄都山。
在这之前,其实很多三品的道人都到玉京山与澜沧道人交流过,不过澜沧道人毕竟是受了周铁衣的教导,甚至不算是完全教导。
从澜沧道人那里听到的地仙法门虽然别开生面,但是却不那么吸引真正的三品道家真人们。
毕竟天象之道传承自道尊,是一条真正的通天大道,凝则成形,散则成炁,朝游玉京,夕游江南,比桎梏在一地的住世之仙自然要好得多。
不过这些三品道家真人们忽略了一个事情。
那就是过了独木桥和和没过独木桥的人,即使看同一处风景也大不相同。
对于过了独木桥的人而言,只觉得眼前万丈悬崖乃是一览众山小,胸中凌云生,但是对于没有过独木桥的道人们而言,三品天象就是凌空铁索,稍有不慎,就会粉身碎骨。
所以这些三品道家真人们即使知道地仙法门或许可以帮助很多徘徊于四品的弟子渡过鸿沟,但是在他们眼中,这不过是多了一条捷径罢了,若真是修道种子,不期盼这捷径,也能够登峰造极。
真正对于道家三品真人们有吸引力的是更进一步的可能性,是进入二品的玄妙之境,但是这一点澜沧道人根本没有办法讲清楚,他自己只能够模模糊糊感知到这条路没有断,可以继续前进,但是却说不出个所以然。
如果周铁衣能够讲清楚地仙三品到二品的关键,有更进一步的可能性,才是能够让他们动心的东西。
因此飞仙宫的两位老道想要近水楼台先得月,施展法门‘旁听’一些玄妙,再决定去留。
刚刚消融了一点元神的老道士平息了刺痛的精神,叹息道,“只见其形,不见其道,罢罢罢,明日让弟子们前去拜会,我们两个在这里堵住玄都山的来人。”
太乙观祖师殿中,周铁衣感知到一道道家祖炁的试探,不过他稍作惩戒之后也没有追罚,面前太乙观的众人们已经逐渐适应了这种精神状态之后,周铁衣才继续开讲地仙法门的精要。
“鬼仙者,仙之下品,以物尸解,灵性托物,巧取寿数,幽冥不收,阳间不留,即使多得三百寿元,朝不见日,春不见雷,避污避煞,难见真知。”
随着周铁衣的讲解,一道道统洪流从他化作的星团之中涌出,开始与天地之间的鬼仙之道交汇。
鬼仙之道也就是道家五品的‘尸解仙’。
道家六品炼罡之后,已经进入炼气化神之境,只不过很多人天资有限,又或者受限于修行资源,寿命等外部条件,无力再更进一步,于是只能够谋求尸解,将自身灵性寄托在宝物之上,从而获得类似于阴鬼一样停留在世间的状态。
不过和普通的阴鬼不同,阴鬼是完全没有形体,尸解仙最妙的地方在于尸解,用宝剑,木杖等物尸解自身血肉,从而让这些宝物获得一部分自身血肉的特性,从而作为阴魂的寄居,让魂魄不至于完全无根,连最基本的喜怒哀乐都无法控制。
而修成了尸解仙,几乎就相当于一件富有灵性的宝物,能够通过寄托的宝物继续吞吐天地祖炁,也不用谋求山川地脉,或者人的精气神等物滋补。
但就像是宝物有蒙尘,灵性有消散的时候一样,尸解仙寄托的宝物又不能是那种最顶级的,已经拥有灵性的宝物,所以即使勤加修持,短则三百,多则五百年一样会消散在天地之中。
而尸解仙不得道,自然没有成就三品道统之人,今日周铁衣欲要用地仙法门贯通天地人神鬼五仙,不仅要成为地仙一脉的祖师,也要成就鬼仙一脉的祖师。
他今年的目标很大,大夏八大产粮区,想要保证基本的丰收,至少需要几十位,甚至上百位地仙坐镇,调理风水,来缓解今年和明年的干旱。
仅仅只是从四品之中选拔,以现在道家犹犹豫豫,还有人拖后腿的表现,肯定不够。
所以他要将桥搭给那些前途无望的人,而尸解仙就是这类人,他们为了苟且偷生,已经连肉身都抛弃了,现在有一条继续前进的道路,又怎么会惧怕玄都山不是威胁的威胁呢。
随着周铁衣的星团能量化,又因为有神道气运,人道气运为依托,周铁衣的道早就与天下几次交融,此时他的道触碰到鬼仙道统,顿时让一处处道宫深处,一家家高门大院宅中,一位位寄居在宝物之中的尸解仙们错愕抬头。
恍惚之间,他们能够感受到一团巨大的星云在号召自己,自身的灵性前所未有的强烈告诉自己这是机缘到了,而有些会占卜之法的尸解仙推算了一下方位,刚好就定在道家祖庭之一的太乙观,联想到最近周铁衣南下讲道,瞬间一个个来了兴趣,行动慢的准备晚上再出发,行动快的已经催促儿孙,弟子带着自己的尸解灵物即刻出发了。
星云之内,随着周铁衣的讲解,一处处尸解仙的气运主动靠了上来,这些是最近的地方的尸解仙,在推算出究竟是谁在联系自己的时候,面对周铁衣这位大神,他们当然乐意靠拢。
随着这些尸解仙气运的靠拢,演绎出一幅幅难以用语言完全说明的鬼仙之道,形成一幅幅具有象征意义的,完全由龙章构成的图案。
这些图案形成金刀宝剑,形成木杖金竹,只要在场之人稍微一观察,就能够从中获得一篇具象化的尸解法门,所以周铁衣这种层次的讲道,可遇不可求。
“鬼仙之上,谓之人仙,其得法有二,一为练武之人,六品炼罡,五品凝神,四品法相,看似精气神合一,但五气交杂,不去粗取精,虽固本培元,但好似顽石一块,练得铜皮铁骨,却固于顽石之中,进不得,退不得。”
周铁衣的声音之中带着几分唏嘘,今日今日,修行日深,他也明白了为什么武修在五品的时候必须要转修其他法门了。
以和武修最贴近的兵家法门举例,兵家五品名叫‘锻兵’,其包含两层,内锻金肌玉骨,外锻无双神兵。
其中五品法门又可以让兵家之人借助自己外锻的神兵之力,形成一道道神兵虚影,这不仅能够增强护道手段,最为重要的是开始与外界交融,两者法理交织,也是从‘一’到‘众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同锻造武器一样去粗存精,修得大道。
到了四品‘军魂’,聚集一军之力,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兵家五品的修行者,几乎绝大多数人的本命武器一定是军旗。
不过这开始修行,每一步都极耗费资源,锻兵的材料,锻兵的方法,以及之后统帅军队,这都是寻常武者无法做到的事情,所以武者们只能够苦哈哈继续苦修,所谓‘道中得一法,法中得一术,信心苦志,终世不移。五行之气,误交误会,形质且固’,将以炁养神,固于身体,最终与种灵精血完全交融,形成法相,看似与军魂相似不过一个是集万人之力,一个是集个人精气神之力,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唏嘘了武道修行之法后,周铁衣声音变得凝重,“人仙法门其二,鬼仙之上,托身于家宅,祭祀以香火,以血脉为纽带,香火为助力,练得真形,蜕返人窍。”
周围的弟子听到这里,思绪瞬间混乱起来,只见一颗颗星辰周围的星云膨胀收缩,显示出他们心情的不平静。
这法门他们自然听过,如今在大夏虽然还没有起风浪,但是墨石案已经初见端倪,乃是神道种下的‘祖先封神法门’!
第520章 入我门中,天雷不收
太乙观众多中下层的弟子心绪起伏,难以自持。
因为历来神道之祸就是人族大忌,这是儒家圣人两千多年前定下的铁律。
中间也曾有过道门想要统合道家和神道,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天一道脉,只不过最终即使惊才绝艳如天一道主,自称有道尊传法,还是功亏一篑,只在史书上留下‘七月,天变色,流火如昼,天一道脉绝’寥寥几字记载。
如今时隔四百年,道家再次出现想要统合道家和神道的人物,怎么能不让人心潮涌动,而太乙观的弟子们只觉得自己就像是登上了一艘通天大船,只不过这船在看不见路的深黑色汪洋之中前行,不知道最后的结果是船毁人亡,还是登临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