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夏窃神权 第397节

  只要周铁衣今天处理得稍微有任何一点不合法,明日都会成为朝堂上攻讦的地方,从而成为天下学子们暴乱的理论根基,而地方衙门以儒家为首,只要稍微一放纵此事,就能够激起民变。

  但不能够合乎法,却可以合乎理,也可以绕过儒家地方官来处理这件事。

  天下有很多人可以绕过法律来罚人,父母就是儒家钦定的这一类人。

  而且相比于在书院中,还只是读着圣贤书的学生们,已经被社会毒打的中年人们更知道该怎么向生活弯腰低头。

  连当初梅清臣想要保住自己儿子,都打断了自己儿子的腿,更何况天下的父母呢?

  打断腿,马上就接骨正好,顶多在家里面躺上几个月,总好过被送到前线死囚营。

  而诛神司今天发生的事情,也会很快通过报纸传遍天下,让天下父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件事,到时候就不需要儒家地方官提醒了。

  ······

  平章宫,这里是靠近北门的外殿之一。

  自从天后从北门召集学士编修《农典》,这处往日冷清的大殿立马就变得人声鼎沸起来。

  虽然天后的北门学士是从太学院,今科的同进士之中招收,但是这次冲击周府,反对废除五帝祭祀的学生中却没有天后的人。

  因为废除五帝祭祀是目的,顺带攻讦周铁衣的派系只是手段,这点天后比谁都清楚,自然不会本末倒置。

  当诛神司内审案的消息传到这里,天后隔着珠帘轻笑着对左右说道,“他处理事情还是如此出人意料啊。”

  天后左边,这次招收的编修中同进士高文灿揣摩了一下,说道,“可惜他没有选择以退为进。”

  对于天后派系来说,最有利于他们的局面,莫过于周铁衣选择以退为进,辞去中央银行司长之职来堵住学生之口,这对于在圣上面前立下军令状,要接掌中央银行的天后而言,能够兵不见血刃地拿下中央银行的权柄,就是天大的好消息。

  “高朋友这话可就说错了,他如果这次退了,才是真的万劫不复。”

  高文灿旁边的一位青年出声说道,他与眉眼呈现困相的高文灿不同,英俊挺拔,剑眉星目,虽然身穿文士服,但是却有一股武将风范。

  张岳松出身于纵横家,以前纵横家被儒法两家排挤出朝廷,虽然是上九家的修行之法,但是在如今大夏朝堂之上,硬是没有一位纵横家的堂官。

  但随着周铁衣搅乱了朝堂局势,改变了天下景象,纵横家们自然也看到了机会,开始积极投身于朝廷,不再局限于地方势力。

  而纵横家出身的张岳松自然敏锐把握住了天后真正的意思,在这次儒生闹事上,天后实际上是不希望周铁衣以退为进的。

  因为周铁衣处理得越好,实际上是越有利于废除五帝祭祀的。

  天下绝大多数人都以为废除五帝祭祀是由头,扳倒周铁衣才是目的,但事实却恰恰相反。

  仅凭柯黯然一人即使上书废止容易,但难的是如何制止天下儒生闹事,维持如今所谓的盛世之相。

  不过柯黯然虽然自己做不到,但是他却能够找到做到这点的人,所以才设下一局,将申屠元牵扯进来,目的就是为了将矛盾指向周铁衣,让周铁衣来解决这件事。

  高文灿对于张松岳否定自己的话心生不满,他们虽然是天后挑选出来培养的嫡系,但是互相之间也看不顺眼,不过高文灿出身于名家,自然还是能够做好表面文章,笑道,“他今天能够化险为夷,但是明天在朝堂之上可就不一定了。”

  张岳松听到高文灿的话,不屑的嗤笑了一声,对于高文灿这个溜须拍马之辈,他一向是看不起的。

  高文灿听到张松岳的笑声,脸上怒意一闪而逝,“张朋友为何发笑?”

  张岳松说道,“我笑儒家为了朝堂攻讦,竟然唆使榜眼行刺杀之事,他们是操纵朝堂之事惯了,真以为天下离开他们就不转了,原本以为董行书是冢中枯骨,但没想到董行书才是以退为进,他前日咆哮朝堂,就是要避开这祸事,等周铁衣收拾完唐安世等人再回来主持局面。”

  高文灿开口就欲争论,不过天后突然开口笑道,“不错,儒家是操持朝堂权柄惯了,真的以为这天下离开了儒家就无法治理,不过今日这教子棒一出,倒也提醒了本宫,这天下并不是离开儒家就不转的。”

  教子棒能够绕开儒家官员惩戒学生,自然治理天下也能够绕开儒家官员。

  ······

  周铁衣定下了一个‘审案’的基调,之后的审理自然用不着他一个个看着,反正只要打断腿的学生,当天就可以被其父母领走,又因为有医官在旁边帮忙正骨,也不会落下残疾。

  而只要这些学生在床上躺几个月,几个月之后天下就又是另外一番局势了。

  诛神司的静室之中,周铁衣唤出虚鱼天虚子,瑰红色的虚鱼一出现,就欢快地围绕着周铁衣打转,如今天虚子开了灵智,自身开始修行,也知道周铁衣今日将他叫出来,肯定是有好事发生。

  虚鱼本来就是夺天地造化之生灵,游走于虚空之间,之前周铁衣一直没有找到合适虚鱼修行的法门,甚至连相应的神职也很难赐予虚鱼,不过今日抽离出来的逍遥游道统倒是十分适合。

  不过仅仅只是逍遥游中乘天地之息的法门周铁衣还觉得不够,杂家有二品‘逍遥游’,但却没有出一品,在周铁衣看来,应该是少了鲲鹏变。

  刚好他知道有一门接近鲲鹏变的法门,就是当初周母传给妙玉的鱼龙变。

  “这道统传承自杂家的逍遥游,倒是极为适合你,待我等会儿再去为你找来鱼龙变的法门,若你能够将两者结合在一起,领悟出属于你的虚鱼天鹏变,到时候也许能够帮杂家道统再进一步。”

第498章 复盘

  是夜,望月楼。

  楼外那朵桃花在白雪的覆盖下并没有像周铁衣今春祝福的那样常开不败,最近一两天,嫣红色的花瓣虽然凋谢得极慢,但是已经从枝头落下。

  “这天下哪有常开不败的道理。”

  楼中妙玉从清修之中睁开眼睛,看向外面那朵桃花,轻声感叹了一句。

  同为修行五帝法门,她自然知道这桃花最近几天落下的原因。

  当初桃花常开不败,是奉了青帝赦令,如今桃花落下,正是应了五帝移除大夏祭祀,气运大减的道理。

  其实从这朵桃花的凋谢,即使不知道朝廷内的勾心斗角,但妙玉也能够推断出这次移除五帝祭祀已经是定局了。

  “师姐,没有影响到你吧?”

  周铁衣化作一道阳气,悄无声息进入望月楼,吹融了满园的冬雪。

  只不过即使冬雪消融,但是那朵桃花依旧不见好转,反倒是因为这股阳气,又有几瓣桃花从枝丫上落下。

  妙玉看到这一幕,明白移除五帝祭祀这件事,周铁衣不仅不会阻止,反而会顺水推舟。

  “真的要将五帝从大夏祭祀之中移除吗?”

  妙玉问道。

  这可不仅关系到她自己的修行。

  五帝作为人族始祖,移除祭祀,更关系到天下局势变化,至少短时间内,会让大夏修行五行法门的人实力大减。

  而五行法门作为军阵的基础之一,又会关系到前线的战事。

  她实在是想不通,为什么这件事突然之间就成为了定局。

  “是。”

  周铁衣肯定地说道,“不破不立,要神道,人道合流,那么自然就要让天下人先接受五帝是人,也是神这个概念,虽然这次移除五帝祭祀超出我的预料,但我并不准备反对这件事,反而要顺水推舟,打击儒家的核心道统,这样才能够为进一步改革奠定基础。”

  “影响肯定有,不过我的根基在太极之道,这次五帝气运变动不会损害根基,倒是你……”

  妙玉担忧地看向周铁衣,虽然没有和周铁衣去往第四阎罗殿,但是两人心意相通,她能够感知到这次移除五帝祭祀,周铁衣不反抗,反而顺水推舟会付出多大的代价。

  道伤,从来就不是一个简单的词,对于顶尖修行者而言,这仅次于兵解转世重修。

  周铁衣笑道,“修行哪有一帆风顺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若连这个道理都想不明白,也不要指望看到圣道上的风景了。”

  妙玉想了一会儿,道,“你倒是越发有大修行者的风采,只是这天下想不明白的人太多了。”

  周铁衣嘿了一声,“师姐是指儒家那群人?”

  妙玉颔首道,“外面的事情我也略有耳闻,这几天闲在周府复盘了一下前因后果,如今你决定损害根基,才是对唐安世这次最致命的打击。”

  这次天京移除五帝祭祀的风波起源于柯黯然。

  只不过柯黯然最开始不会说这是目的,柯黯然最开始只是说这是手段,并且以此为基础,联络了唐安世等人。

  唐安世本来就对董行书日益不满,得到了柯黯然的联络,自然开始谋划起来。

  按照常理来说,这次柯黯然的谋划是有机会一石三鸟的。

  第一就是将人欲说和移除儒家五帝天命说联系起来,恐吓如今儒家已经有萌芽的改革派。

  如王明义,李剑湖之流,在地方上的改革做得有声有色。

  这点唐安世是看在眼里,他并不是反对改革,他同样也想要百姓过上好日子。

  只不过他眼中的儒道,肯定不能够承认周铁衣的人所说。

  所以即使要改,唐安世也想要改为天圣民三才感应说。

  特别是大夏圣上之前做出让步,发出《明己诏》之后,让天圣民三才感应到有能够约束圣皇的基础,这就更加符合唐安世眼中的治世学说了。

  所以他在策划这件事的时候,柯黯然将周铁衣的人欲说和移除五帝祭祀绑在一起,才能够得到他的肯定。

  因为地方儒家改革派再大胆,也绝对不敢动五帝天命说。

  这不仅是儒家的根基,也是诸子百家很多法门的根基,若是平日里,还只是断送个人的前途,但如今渊蒙压境,神道乱世,还有佛教祸害西方,动了五帝天命说,让诸子百家很多核心法门威能大减,前线溃败的责任王明义和李剑湖这些小辈肯定承担不起,所以他们不敢改。

  第二就是通过学生之乱问罪董行书。

  司民的职责本来就是安定民心,如今民心不稳,加上柯黯然代表的圣意,自然就能够顺势拿下董行书。

  在唐安世看来,董行书一次次对周铁衣的妥协,才是让周铁衣做大的原因,所以他不能够让董行书继续作为儒家朝堂之上的魁首。

  第三就是拿下周铁衣,至少逼得周铁衣让出中央银行的权力来堵住这次的事情。

  可惜唐安世想得很好,但除了第二点,剩下两点都是错的,甚至第二点本身,他都不一定成功了,因为董行书也有可能顺势而为,不然以董行书的城府,即使知道他自己被算计了,而且还是被儒家自己人背叛,也不会咆哮朝廷,被逮住这么明显的把柄。

  唐安世最大的错,就是他将五帝天命说看得太重。

  在他看来,如今大夏风雨飘摇,所以大夏圣上不可能放弃五帝天命说,周铁衣修行道家五帝宝诰,以五行祖炁炼罡,五帝祭祀也是其核心根基,不可能放弃,他们两人都不会放弃五帝天命说,天下人就更不会放弃了。

  这也是绝大多数聪明人的判断,崇山王赵釜也是这么判断的。

  但就像周铁衣在青帝祖庭解释的一样,他们这种判断,都建立在安定天下这个基础上。

  可惜对于大夏圣上,修行比安定天下更重要,所以他可以接受冒一定风险来压制周铁衣的修行速度,所以大夏圣上一开始就将移除五帝祭祀作为目的,而非手段。

  同理,周铁衣也可以接受损害根基来推动改革,从一开始和大明宫主推演天京局势,周铁衣都是站在一个不同的角度来谋篇布局。

  他不一定要赢,但别人也不能够赢,这就是周铁衣下棋的道理!

  既然周铁衣自始至终都没有刻意求大道,自然可以接受道伤的事实。

  只不过付出这么大的代价,他就要换取足够多的利益回来。

  而改制儒家科举制,推动官吏一体化,从而进一步推动如今天下的工业改革,这个利益足够他付出的代价。

  这个结果对于大夏圣上而言,也是能够接受的,因为他也达成了自己的目的,反倒是唐安世想法中的那副局面,对于大夏圣上而言并不是最好的结果。

  所以看似柯黯然和唐安世做了一局,来谋划董行书和周铁衣。

  但董行书以退为进,周铁衣以损为得。

  最后大夏圣上,周铁衣各有所得,董行书不亏不赚,反倒是唐安世可能大败亏输。

  “这次柯黯然倒是歪打正着了,我的核心道统在人神合流,对外一直表现的是五帝五行,让他抓住了机会。”

  周铁衣感叹了一句,然后说起今天来找妙玉的原因。

  “师姐,我想要借一下母亲给你的那卷‘鱼龙书’。”

  听到周铁衣忽然问起鱼龙书,妙玉心中杂念纷呈,不过修行了蜕凡忘情鱼龙变之后,她对于自身情绪的把控到了极致,即使近在咫尺,周铁衣也没有感受到异常。

  “你要这卷经书做什么?”

  妙玉用平常的语气问道,同时从腰间的乾坤袋中取出下卷的鱼龙变。

  周铁衣接过经书,对着虚空吹了一声口哨。

  周围的空间如同水波般荡开,然后一条瑰红色的小鱼游出。

  “虚鱼。”

  妙玉一下子就认出了这条小鱼的来历,不过随后她眉头微皱。

首节 上一节 397/4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