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想着周铁衣现在将他们叫到中央银行衙门来,是为了明天股票继续大涨,但没想到居然会说粮食有关的话题。
钱光运虽然还没有理解其中的原因,但还是恭敬地说道,“请周侯示下。”
周铁衣沉吟片刻,“西部九省道的粮食不要轻易调配,调配需要有军令。”
他第一句话开口,就让所有人大吃一惊,在场的人都知道现在西部诸省道的灾害严重,岌岌可危,但周铁衣反其道而行之,竟然让他们这些商人主动不要调集粮食过去,这不是故意在坐地起价吗?
周铁衣没有看向众商人,而是看向面前的大夏地图,他当然知道这么做的后果会加速西部九省道灾情,让那里的流民更加困难。
但他必须要这么做,如今大夏就像是起了火的林场,看起来他今天运筹帷幄,凭空从未来弄出来银子。
周铁衣却自家知道自家事,他敢这么做,还是因为天京富庶,粮食充足,短期内的恐慌没有影响到粮食的买卖,就被他用股票转移了百姓的注意力。
但是夏旱秋涝,粮食减产是客观的事实,现在是大夏朝廷在开仓,但根据周铁衣的了解,现在粮仓内的粮食顶多支持到明年夏天,但明年是大旱天又是客观事实,所以要开源节流。
节流就只能够学林场救火,要学会放弃一些树木,西部九省道牵扯到佛教乱局,明年不仅不能够快速改革扩产,反而会让救济粮越陷越深,所以周铁衣这个主管后勤的人就要在今年做出决断。
此时周铁衣就像是一个独裁者,不等其他人讨论反驳,他继续说道,“各大钱庄单独分离出来,准备好自己的资料,提交过来上市。”
这对于所有商人都是好消息,现在谁不知道一旦上市,就是白赚银子的好机会。
“商会将旗下的地统合一下,形成皇庄一样的统一地块,建立农业公司,记住我说的是所有的地,无论这地是谁在背后拿着!”
两个消息连通,商人们瞬间知道周铁衣的意思,这些商会手里面的地即使是朝廷堂官的,也必须要拿出来,不过周铁衣会给相应的股票作为补偿。
这一来二去到底是赚是亏还不好说,但不同意的人肯定要承受雷霆手段。
“第三,银行招收打手,按照以前钱庄的规矩来,不过人数翻十倍。”
钱庄打手大家都知道,不过那都是一些小钱庄的手段,做到八大商会这个地步,其实大家已经不想要用打手了,因为打手会弄脏自己的手。
但现在钱庄背后站着周铁衣这尊大神,连各部堂官的手也被一点点砍断,怎么又要重新招打手了?而且数量还是以前的十倍,这已经可以组建军队了吧。
联系到如今近卫调动,尽管这个可能微无其微,但之前对周铁衣言听计从的商人们还是忍不住轻声说道,“侯爷,打手的事情我看不必了吧,现在有您在后面看着,这天下何人敢动钱庄的生意?”
周铁衣抬头,只是随意看了一眼,刚刚说话的商人赶忙低头。
“你以为我要造反?”
低头的商人吓得一踉跄,跪倒在地上,这还是大夏朝廷的衙门,他们这样说话,周铁衣或许没事,但他这个意思一传出去,就真的有事了。
“侯爷,小的不该多嘴,不该多嘴。”
这位在外面呼风唤雨的钱庄管事立马扇自己嘴巴,虽然周铁衣语气很轻,甚至带着笑意,一点都没有责怪他的意思,但周铁衣只要向外面放出这个风声,那么就轻易可以借刀杀人,他就算向朝廷解释,也会成为杀鸡儆猴的那只鸡,所谓言语如刀,也不过如此。
周铁衣冷哼一声,“收起你们的小聪明和小心思,本侯知道在做什么!”
他想了想,这件事确实应该给个解释,借由这些商人的嘴传出去也不错。
“如今天下银两,你们说中央银行管了几成?”
“自然天下银两都是中央银行管着。”
“管着,我看未必,中央银行现在就算有你们八大钱庄帮衬着,能够管的银两也不过三成不到,我确实制定出了今年的税率,但是离开了天京,东南,机关城等繁华地界,又有多少人听我的话?”
众多商人沉吟思考,确实,周铁衣威势无两,大家见到都要让着,但也要见到周铁衣再说,这天下太多的地方见不到周铁衣。
“地方灾害,明年百姓耕种,肯定要借粮借钱,小地方的地主,地痞无赖会趁机涨息,扰乱中央制定的政策,所以需要有人去执行,这就是我让你们招收打手的原因!”
周铁衣语气狠厉了一些,众人也听懂了意思,打手,那就是要在关键时刻能够绕开朝廷法规下狠手的人。
周铁衣这是想要以八大钱庄为核心,开始慢慢统合地方中小钱庄业务,凡是有不服的,或者是敢私自用高于银行利率借贷的,就要以坏了钱庄规矩让打手们出手。
前世也有这种制度,称之为联邦税务警察,最后也弄得尾大不掉。
周铁衣想过将这件事单独交给诛神司来管,但诛神司现在局势并不明朗,大夏圣上已经下旨,要扩招五千人以上,可以预见,随着天下局势越发糜烂,诛神司的人数也会倍增,周铁衣虽然要在诛神司内培养嫡系,但现在也有意识在控制诛神司的权利。
所以先将银行警察给弄出来,看合适的时候,将诛神司现在管着的天京的商税也弄到中央银行手中,同时保证银行警察是一个‘私人机构’而非朝廷衙门,以此来预防中央插手。
做到此处,他也有些明白为什么前世那个巨大的帝国会有那么多私人机构了,这是一场场权力斗争的结果,不是说大家不知道更好的管理方式。
只不过用了更好的管理方式,或许连执政都做不到。
听到周铁衣不是要和朝廷作对,而是要收拢地方钱庄,八大钱庄的管事们松了一口气,“我们明白侯爷的意思了,不过很多地方钱庄牵扯甚多,恐怕不好解决。”
周铁衣瞥了一眼,“怎么个不好解决法?”
“有些地方钱庄牵扯漕运,皇亲国戚……”
周铁衣摆手,轻而易举做出决定,“乱世当用重典,杀!”
“侯爷,我等恐怕力有不逮啊。”
“年关过后,山铜府稳定下来,我会将亲卫调回天京,到时候专门负责此事。”
真正的自己人,当然负责油水最重的活,到时候妙玉师姐,阿大等人负责那些三品的人物,钱庄的打手负责乡间地里的小人物,自然能够快速整顿天下的银行业务。
这样就能够提供低价贷款给农户,保证明年耕种机器推广和生产稳定,到时候就算是旱灾,有先进机械帮忙,加上提前兴修的水利设施,至少能稳住粮食生产红线,这才是货币的基础和改革的基础。
当然这只是周铁衣准备的一件事,他思考了一下,说道,“元旦过后,我要参加玄都山召开的罗天大醮,宣讲地仙法门,将要离开半月,你们族中若有修道的后辈,可随我一起前往玄都山。”
这就是赤裸裸的拉拢了,听到这等好处,在场众人连忙说道,“谢过侯爷宣法。”
除了蒸汽技术,这个世界,修行也是第一生产力。
第480章 烈火油烹之景
玄都山地处南方,即使已经到了隆冬十二月,但是仍然满山青翠,状若一株在地上盛开的巨大青莲。
这里是天师封地,历来为道家祖庭。
所谓的天师,乃是道尊家族血脉,受其荫庇,历代皆有一品。
本来这件事与道家道法自然之说有背,不知道道尊是出于何目的,以莫名大法,每代传承一品,但历代天师都接济渡世,恪守道德,所以天下人也就逐渐习惯了天师一脉,直到本朝。
宝华殿乃是天师宫处理俗事的地方,今日因为接到一封信函,所以天师宫一位位老道都从入定之中清醒过来。
“这罗天大醮什么时候轮到他一个外人说话了!”
“确实,他母亲当年在天师宫学法,都规规矩矩的,没想到他竟然这般不当人子!”
“罗天大醮乃是我们道门祭天之礼,非天师首肯不得召开,何论他宣告天下,让我们天师一脉以后如何管理天下道门?”
一位位老道吵吵闹闹,就为了周铁衣这封召开罗天大醮的书信。
而他们吵闹的根本原因,最后一个老道说清楚了。
罗天大醮是道门二十年培养天下年轻人的利器,虽然现在距离当初周鱼龙召开罗天大醮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按理来说再次召开也应当,但也应该是天师来宣读,不应该是周铁衣在天京大张旗鼓说出来这件事。
就算周铁衣想要做这件事,先悄悄来他们玄都山,放个软,看在周鱼龙的面子上,诸位老道最终也会同意,但千不该万不该,周铁衣不能够先宣布这件事,然后强压着他们玄都山开罗天大醮,即使大夏皇帝威势最盛的时候,也没有这么做过。
“我看开罗天大醮是假,道门道统之争是真!”
一位老道冷笑道,说出了更深一层的含义。
所有人再次看向手中的请柬,上面写得明明白白,这次罗天大醮,不仅要召集天下道门新秀,最主要是要召集那些常年逡巡在四品的道士们,宣讲周铁衣的地仙法门。
而地仙法门在场众人也听说过,虽然不见道家三品天象,但是另辟蹊径,以人道补天道,也算是一条堂皇大道。
但如果让天下道士都修行地仙法门,毫无疑问会损害原本的天象道统,而天象道统的核心解释权,就在道尊血脉,一直掌握道家释经权的玄都山一脉上。
所以即使周铁衣低声下气来求,结果也肯定不像这些老道说的那么轻松,其中少不得要让周铁衣让出一大块利益来,甚至倚老卖老,让周铁衣许下重诺。
这时候一位老道问道,“老天师怎么说?”
归根到底,这件事还是要老天师拍板。
从天师那里传话回来的道童开口道,“天师口谕,诸如往常。”
宝华殿往东数三座山头,并不是玄都山脉最高峰,但却是天师的稻田,天师常年在那里修道。
此时偌大的院子内,一束束金色大稻穗在寒风中垂头,那露出的米粒如同玉石,正是天下闻名的玉精米。
老天师打理着稻田,心痛地对旁边的骑牛道童说道,“今年天旱,这稻田不好打理啊。”
骑牛道童年龄约在四五岁左右,正是当时挡住幻祭司的道家绝世天才李青华,他撇了撇嘴,“老头,你就别和我打机锋了,我俩都待在一起几百年了,至于天天说话这么费劲吗?”
老天师被李青华戳破,笑呵呵道,“不是我打机锋,是天下人都看着我这几亩稻子,我给了你,不给他,总归是不好的。”
“所以你就看着他们争?”
“天道之中,不仅守虚,亦有弱肉强食之理,世人既然那么喜欢对错,那就让他们争个对错。”
······
“号外,号外,火车商会,轮船局,蒸汽飞艇厂拟招工十万,八大钱庄欲申请上市,各司用工短缺,拟面向报童学校招收学徒,授予修行之法!周侯欲开办农庄,与农家,公输家,墨家,商家商定,推行大型机械化耕种!”
经过昨天的丧事喜办,特别是股票大涨之后,天京不仅没有被前线拒马城失守的消息伤到,反而出现了一种诡异的喜气洋洋之感。
而今天报纸上刊登的一系列消息,就像是在给这把火加油。
每一则报纸上的信息都十分巨大,而且相比于之前股票,债券这些虚拟经济,今天所有的消息都转向了实实在在的实体经济。
大量的招工信息充斥着所有报纸版面,而且和以前招工容易被压榨不同,这次招工信息上面明确写了要求和待遇,落在《天京报》上,几乎就相当于现在朝廷认可,不会有人敢在这件事上作假。
工资最低的是铁道工人,但要求也最低,只要能够下苦功就行,但也包吃住,同时每月还有二两五钱银子,这主要是面向那些往天京而来的流民设定的,招工数量也极大。
稍微高一点的就是要有识字基础,同时年龄在三十岁以下的工厂工人,经过初期培训之后,工钱从火车商会的三两三钱到蒸汽飞艇厂的三两六钱不等。
虽然蒸汽飞艇厂开的价格更高,但听说录取也极为严格。
待遇最好的莫过于以前大家看不起的报童了。
各大商会已经说了,要面向报童学校招收最优秀的那批人,招收进入商会当帮工,虽然工资并不高,只有二两五钱银子,但是却要直接传授九品商道的修行法门!
法不可轻传!
以前诸子百家虽然开办启蒙学校,但都是想要选拔那些资质最好,家境较优的学徒,因为圣人说了,天下财货皆有定数,所以修行者自然要有定数,这样才能够让财货满足修行者。
但周铁衣反其道而行之,不仅人人可以为士,同时天下财货也会不断满足百姓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所以跟周铁衣最紧密,甚至已经被看做周铁衣另外一支嫡系的天京众商道修行者做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开始广泛传播自家的修行之法,虽然是九品的修行法门,但是对于真正的百姓而言,这不亚于一条通天之途,至少能够让人看到穹顶之上漏下来的光。
更何况从报童学校开始,这些学徒就基本上有自理能力,虽然苦了一点,但也不会再给家里面增添负担,所以现在穷人家的孩子都想方设法去当报童,让报童职业供不应求。
而报童学院也说了,现在初步拟定半年考,顺利通过的人被商会招收,同时也将自己手里面报童的职位让给别人,确保后来者有份。
商道最先开始尝鲜,其他诸子百家,特别是法家,儒家,道家,佛家这几个最顶级的学派都在犹豫,要不要从报童学校中招收学徒,因为他们和商道并不一样。
现在天京商道繁荣,这些能够识文断字,接触过社会的报童能够迅速成为商道优秀的补充,生产价值。
但是诸如儒家,如果从报童学院招收,那么就要进一步供养这些报童,这反而会成为儒家的拖累。
诸子百家中,也唯有农家,公输家,墨家,医家这些偏向实用的理论能够快速运用这些优秀毕业的报童,但回报率和回报周期也远不如商家来得有效。
在百姓们欢天喜地的同时,诸子百家也逐渐意识到,以前他们看不起的商家恐怕这次要真正大兴了,更让他们在意的是万一周铁衣真的转修商道,准备以商道立圣途该怎么办?
若是半年前,有人告诉他们商家也有可能出圣人,诸子百家一定会大笑不已。
但现在他们不得不考虑这个客观的事实,周铁衣一向就不能够用常理来判断,他转修商道的几率看似极小,但却恰恰能够出乎意料。
同时周铁衣在商道的根基毫无疑问,完全可以用他的‘人欲说’作为立道根基,用他口中的工业改革作为进道之途,倘若几十年后,他确实完成了那个天下不断生产,就能够不断满足天下人需求的大世,那么称之为圣人也不为过。
意识到这点之后,诸子百家也不得不在这点上开始尝试,那些船头大的诸子百家不好调头,但船小的诸子百家好调头啊。
就比如天京食家的领袖已经放出话来,他们准备组建一个天京食家学会,同样从报童学校招收优秀毕业生,只不过招收的人要再经过半年的培训,一旦合格,同样会传授食家的修行法门。
当然这种尝试今天都被淹没在周铁衣推行的一系列招工措施之中,因为相比于食家,现在报童们还是更愿意挤商家的门槛,虽然他们不知道商家可能出圣人的言论,但是作为报童,他们自带打听消息的能力,知道自从交易所和银行开办之后,商道变得极为好修行,每天都有商道修行者突破的消息。
百姓们心慕商道,这天下气运也在无形中汇聚,进一步推进了商道修行,实乃烈火油烹之景。
除了天京的商道繁荣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地方的商道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