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夏窃神权 第295节

  周铁衣总算是明白为什么王安石变法会在朝堂上三进三出了。

  也只有自己这种开了历史透视挂,才能够把握好各方利益,把握好每个历史节点,不然任何一个节点出错,都会是一场巨大的政治风暴。

  即使强如王安石,也黯然神伤,强如张居正,也人亡政息。

  第二个核心点是生铁本身的成本。

  这可以从运输成本和生产成本两个方面解决,而刚好自己两个方面都可以解决。

  以蒸汽鼓风机和热鼓风机外加高炉建设,扩大产能,降低生产成本,以铁路运输,消耗产能,降低运输成本。

  两者可以形成良性循环,但只差最开始的启动资金。

  这也是最难的一点。

  即使是国家,原始资本积累是最难的一个环节,也是需要牺牲最多的一个环节。

  周铁衣认真思考了片刻,看向身体有些瘫软的管事,忽然大笑道,“说得好,有赏!”

  说罢,他从白玉棋盘中取出一枚明珠。

  “此乃力陈国之大害之言,本侯将奏明圣上,为你讨赏,今先以天使身份,赐下明珠,以彰显圣上英明。”

  周围的官员们或露出惊喜,或露出惊骇。

  他们认真思索了一下周铁衣的意思。

  很明显,这铁引周铁衣也准备管了,但这对于他们山铜府是好事,不是坏事,会让他们山铜府地方受益。

  而周铁衣以天使的身份赐下赏赐之物,这是一种政治表态。

  这位生铁厂主事如果之后出现不正常的死亡,那么周铁衣就要彻查到底了,这就是政斗开始,其余因为今天这件事,想要处理这位‘多嘴’的生铁厂主事的各方势力就要考虑值不值得付出这个政治代价。

  当然前提是周铁衣能够在铁引这场政治风暴中如之前一样大获全胜,而不是大败亏输。

  不过周铁衣这番行为,倒是让官到吏都感觉暖心,因为有问题,周侯是真的顶上去啊!谁不想要有这种领导?

  经过长达十息的沉默之后,刚刚还一副天要塌了,浑身酸软的管事一瞬间仿佛从幽冥升入了天宫,竟然在众人面前喜极而泣,“周侯……”

  周铁衣上前两步,将手中明珠塞到这位管事手中,接着笑道,“有赏那么我就要看到你解决问题的能力,我现在给你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两点,第一,我会将天京新的蒸汽鼓风机的图纸交给你,你来改建这两个高炉,我要看到年产一千吨的高炉,并且从两座,扩建到四座,从而降低你们的生产成本。”

  管事犹豫了一下,产这么多铁,不说后面的主家愿不愿意,单是产出来的铁该怎么办?

  而后就听到周铁衣开口道,“第二,我会先让天京的火车商会拿铁引来收你的铁,就按照你们能够赚钱的价格来卖,具体的价格我会监督,不会让你们出现亏损生产。”

  “天京来收铁只是救急,还需要你们本地自救,这才是长远之道,几日后我会去墨城和机关城,找墨家,公输家商议,建几条能够跨越太行山的火车轨道,连接远在六千里之外的天京,而火车轨道会大量用到优质钢铁,在建造的时候就近消耗产能,建成之后,降低整个钢铁的运输成本,到时候说不定你这个生铁厂还要多建几座呢。”

  “当然了其余还有很多用到钢铁的地方。”

  周铁衣指了指面前的空地,“看到这新式房屋了没有,这种房屋就要用到大量的钢铁,以后我要以钢铁建造上百丈的高楼,要将这种高楼建造到我大夏国每个角落,当然那个时候以你生产的铁的质量恐怕不过关,所以在生产的过程中,你可以尝试和墨家,公输家多交流,适配出不同的‘铁’,有的铁利于修铁轨,有的铁利于建房屋。”

  灰蒙蒙的天空之下,周铁衣侃侃而谈,所有人都被带进了周铁衣构想的那个宏伟蓝图之中。

  连接六千里的铁路,高百丈的钢铁巨楼……

  即使墨子,公输班再世,也不敢有这种念想吧?

  他们看向周铁衣,此时才明白为什么从天京传来的消息,周铁衣不是在争权利,而是在争道统了。

  只有道统才能够支撑起一个人如此宏伟的构想吧。

  周铁衣笑容灿烂,看向身边这位铁厂的管事,“你能够做到这一点,为山铜府百姓开一条新的谋生之路吗?若你能够开办好这座铁厂,以后就来天京做事吧,到时候就会需要你将经验推广到天下。”

  管事这次不用主家提醒,下拜,声音哽咽,“小人定当肝脑涂地。”

  周铁衣亲手扶起这位管事,笑道,“肝脑涂地不至于,我要看到你在做事情,在想解决问题的办法,你将你能解决的问题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找我,至于什么是你能解决,什么是你不能解决,我想你心里清楚。”

  这就是取信于吏的第一步。

第348章 铁房子

  周铁衣等众人先消化完自己刚刚说的信息。

  他整个逻辑链自然没有问题。

  最大的问题实际上是扩建的钱从哪里出,也就是最开始的原始资本积累如何办。

  所以这需要地方世家主动出钱。

  所以白芷山这个试点区,也就是特区,自己就算用其他地方利益来填补,来供养,也一定要做得漂漂亮亮的!

  让所有人看到,享受到改革之后的成果,这样才会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这也是周铁衣一开始的计划,让一部分愿意跟着自己走的地方士绅转化为资本士绅,然后让资本士绅和原本的土地士绅斗,这样以士族内部的斗争为起点,瓦解如今的门阀体系,当然这个过程可能会出现反复拉扯,用几十,乃至上百年时间完成。

  但至少这个过程披着一层表面上的和平,让底层百姓不用在狂风骤雨中朝不保夕。

  见众人消化的差不多了,周铁衣看向工造局的主事,开口道,“这次征发的徭役如何算?”

  工造局主事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说道,“算他们一年两次的力役,不算加征。”

  这个时代的徭役制度十分复杂,不仅种类多,各个地方也大不相同,甚至让人感觉像两个时代。

  先进的如天京,即使还没有开展工业革命,但市民经济已经初具规模,甚至可以用银子抵消徭役。

  而落后的地方,普通百姓一年都没有见过几次银子,怎么可能用银子来抵消,所以有各种徭役,短期,长期,各种类型,如果遇到心狠的知府或者天时不利,还经常会出现加征。

  这个时候,反而是地方上各个宗姓大族会劝说知府减少徭役,因为他们同姓的人最多,所以这种门阀制度的存在,本身也有一定的合理性,是百姓可以用来限制皇权的依靠。

  周铁衣再次问道,“这次徭役的人中很多是矿民?”

  山铜府,乃至太行山是出了名的矿多地少,绑定在土地之上的百姓远少于大夏其他各个地方,和天京的情况类似,不过原因却恰恰相反。

  天京绑定在土地上的百姓少是因为百姓们种地收入少,而山铜府则是因为百姓们没有地种,所以不得不进矿。

  这都是整个大夏的特例。

  但不管是哪种原因,对周铁衣的工业改革都有一个好处,就是两地都因为各自地域特点,将百姓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让周铁衣有大量流动的廉价劳动力可以使用。

  这也是在天京之后,周铁衣选择山铜府作为地方改革起点的一个主要原因。

  不然光是将百姓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这个步骤,都足够周铁衣忙活几年的了。

  这甚至可能比他和官,和吏斗还要难。

  没有生活在这个时代,很难理解百姓对于土地的执着和依赖。

  工造局的主事钱柄睿说道,“回禀周侯,是。”

  周铁衣再次问道,“那材料钱谁出?”

  刚刚铁厂的主事,连带着白芷山现在的管事闵火容说道,“都是就近取材,由我们两家承担。”

  周铁衣再次笑道,“那么你们两家介意再多出一点钱吗?”

  两位管事低头道,“请周侯示下。”

  周铁衣说道,“我的想法是,你们发给这些徭役一份工钱,这份钱不用很多,但要给。”

  而后周铁衣继续说道,“铁厂不是要扩建吗?你们怎么招工?”

  生铁厂的管事一愣,周铁衣刚刚说了一个完整的蓝图,但是具体的细节还需要完善,以他的智慧,现在被周铁衣问起来,一时间还无法将两件事联系起来。

  周铁衣继续笑道,“我给你提个主意,下矿危险,很多普通人恐怕不是为了生活,不会愿意下矿的。”

  周围的官吏们微微点头,这点他们都知道。

  很多工作即使工钱少一点,也远比矿工好。

  如果不是山铜府矿多地少,还真没有多少人愿意下矿。

  “铁厂扩招,那么我们就将扩招的机会和这房屋绑在一起。”

  “而房屋的贩卖价格你们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本金,一部分是房贷,本金就是他们原本有的钱,这也是我要你们发给他们工钱的原因,而房贷则可以和招工工钱绑定在一起,他们借贷了之后,就要到工厂工作,你们之后发放的工钱,一部分让他们生活,一部分让他们还房贷,这样你们就能够以极低的价格招收工人了。”

  周围官员们听完了之后,从刚刚周铁衣宏伟的蓝图画卷中回过神,看向眼前的空地,然后以一种难以置信的目光再次看向周铁衣。

  您这个计划可真绝啊!

  将房子和做工绑在一起,让有房子的人才能够有好工作,您究竟是怎么想出这个缺德的计划的?

  之前周铁衣的提议让他们近乎以为周铁衣是真正外圣内王儒家推崇的入世圣贤,但这番话说出来,即使家里面雇用长工的地主们都沉默不语。

  怪不得周铁衣要建房子,原来是在这里等着呢!

  一时间他们竟然辨别不出周铁衣的善恶来。

  不过这个计划确实是站在他们这些官吏,世家的角度考虑,而且这确实是一个可行的计划,普通百姓们听了之后也不会闹腾,毕竟我们已经给了你们房子啊,虽然这房子也是你们自己建的,我们还顺带送了你们一份安全的工作机会呢!

  周铁衣继续说道,“以后煤炭的价格会上涨,现在煤的质量肯定不行,还要建一个焦炭厂,加上铁道工人……你们得多建房子啊,这样就可以建更多的工厂,赚更多的银子,这才是利国利民啊!”

  他语重心长地说道。

  前世有圈地运动,也就是著名的羊吃人运动。

  而周铁衣结合山铜府的实际情况,同样是圈地运动,但不用羊吃人,用房吃人就足够了。

  “周侯之智,实乃高深莫测啊。”

  周围官吏们真心实意地赞叹道,今日跟着周侯他们是真的学到了很多东西啊,简直觉得自己以前用的手段都是上不得台面的东西,和周铁衣的手段一比,无论是治国还是治民,都远远不如!

  众人之中,唯有李剑湖上前一步,在一众赞歌声中抱拳道,“周侯,此事尚有不妥。”

  周围安静了下来,他们之前觉得李剑湖已经完全被周铁衣‘驯服’了,但现在看来,事情还有微妙的变化。

  这世事变化,人心复杂,难以用一两句话,一两件事来判断出所以然。

  周铁衣笑问道,“有何不妥?”

  李剑湖不说,只是抱拳,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他站在周铁衣身边,看着官吏们的笑脸,知道底层百姓被欺压,被剥削了,但是周铁衣这套理论站在现在百家的角度上来看,又已经是仁政了,即使墨家这么多年,也没有为矿工找到一条新的路子,但周铁衣找到了!

  “黄毛小儿,国之大事,岂容你信口胡诌!”

  工造局钱柄睿训斥道,丝毫不在意李剑湖现在是儒家‘嫡子’的身份。

  他原本觉得艰难的事情,在周铁衣几句话中迎刃而解,现在谁反对这个提议,就和杀了他父母一样!

  在场一位儒家官员虽然也不满李剑湖没想好就插嘴,但是他还是决定先维护‘自己人’,这就是学说形成的学阀。

  “钱主事,周侯都在问话,你怎么插嘴了?”

  钱柄睿恨恨地看向这位说话的儒家官员,本来两人井水不犯河水,但今天这梁子算是结下了,不要让他以后找到机会,不然必要报应今天一嘴之仇!

  周铁衣见李剑湖不说话,轻笑道,“想不清楚就回去好好想,想清楚了再来告诉我。”

  他当然知道自己这套理论有大量致命的漏洞。

  就比如房子和工作绑定,有人偷奸耍滑怎么办,这样最后让工厂的生产效率降低,最终赶不上社会平均生产效率,导致工厂亏损,无法维系一整套信用扩张体系。

  其余还有个人公平,建房时候的贪污腐败,有人买了房却得不到工作,或者以极高的价格买房……

  问题太多,难以完全举例。

  但这都是可以解决的。

  在自己推行的工业革命扩张出去,会产生大量新的社会财富,只要整个社会财富以高速增长,那么所有的问题都不是问题,都可以解决协商,因为大家只有从上到下合作,才能够产生更多的财富,谁会和钱过不去呢?

  唯有到了蒸汽革命红利结束,增长放缓,各种问题才会爆发,而这至少会要二三十年的时间。

  到了那个时候,周铁衣已经初步完成工业革命,拥有足够的力量,可以开始清算世家,开始重新分配社会财富,到时候再来改,比现在要容易得多。

首节 上一节 295/4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