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第919节

  靖王已通过术法手段,得知神龙寺暗中派出一队人马南下,围堵女帝。

  “如此一来,本王的人由南向北,神龙寺人由北向南,前后夹击,她插翅难飞!”

  靖王冷笑,抬手掀开盔甲后鲜红的斗篷,迈步望向整齐列阵,黑压压一大片,守在寒山寺脚下的披甲大军。

  “虞国若要昌隆,祖宗基业若想长青,岂能将大好江山,寄托于一女子?等她真诞下什么子嗣,再传位下去,这江山姓徐还是姓赵?亡国窃种,该死!”

  靖王翻身上马,扯动缰绳,扭头望长安,眼神炽热:

  “这天下,就该姓徐,千秋万代!不容有失!”

  寒山寺内。

  “菩萨,山下的大军走了。”

  

  一名僧人推开门扉,朝背对他的菩萨道。

  “知道了。”般若轻声开口,垂眸俯瞰眼前大水缸。

  水缸中栽种一株莲花,荷叶铺了半个缸,底下有一尾火红龙鱼游曳。

  民间传闻,龙鱼出,群雄逐鹿。

  “多事之秋。可惜了那上好炉鼎……”般若菩萨呢喃,似还惦记着赵都安。

  她旋即摇摇头,并不认为,失去了女帝这座靠山的赵都安,还能活着。

  “还有……玄印……你是否参与其中?”

  般若俯瞰水缸,清澈的水面荡开涟漪,隐约好似浮现京城图景。

  老尼姑眉头紧皱,她想立即返回京城,但却知道,靖王不会容许她北上。

  “不知京中庵里如何了。”

  ……

  京城。

  在这个书信很远的年代,消息的传递总是很慢的。

  不过因种种术法手段,女帝失踪,八王起兵的消息,还是在几日内,就被少部分人率先获知。

  这一日,辩机法师敲开了寂照庵的门扉。

  在般若居住的那座小院的池塘畔,找到了云阳公主。

  般若离开后,尼姑庵内,再无人可压制这位大长公主殿下,虽其依旧受到“禁足”,无法走出去。

  但在庵内,却行动自如,无人敢约束。

  于是,快憋疯了的长公主鸠占鹊巢,堂而皇之,将般若的住处霸占为己有。

  这会,她换上了大红的长裙,赤足坐在池塘边,将两只玉足浸透在水中。

  “法师你来了!”

  云阳公主眸子一亮,站起身,踩在石头上,笑吟吟看向唇红齿白,秀色可餐的辩机。

  辩机法师双手合十,淡淡道:“贫僧此番前来,乃是告知殿下一个消息。”

  “什么?”

  “陛下封禅失败,重伤失踪,八王起兵,如今各路兵马已奔向京师。”辩机感慨道。

  “什么!”

  云阳公主大惊,拉着辩机,仔细盘问,等得知详细情报,她一时又哭又笑,心中如同打翻了五味瓶,竟不知是快意多些,还是苦痛多些。

  徐贞观在时,她对这个侄女只有怨愤,这一年的禁足,更令她转为恨意。

  但当得知亲侄女真的可能要死了,心头又涌上酸楚和空荡来,仿佛一下子,失去了恨的目标。

  云阳公主茫然呆立,良久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把拽住辩机的袖子,将他的手,生硬地拉扯过来,按在自己胸口,央求道:

  “大师,我这里好疼,好心疼。”

  辩机眼神悲悯:“阿弥陀佛。”

  他心头忽然浮现起常读的佛经上的句子:

  渡己先渡人。

  “殿下,不如去禅房中,由小僧为你解开心结。”

  ……

  ……

  马车驶过长长的官道,进入百花村。

  每一年的盛夏,是坐落于淮水道,远近闻名的百花村最美丽的时节。

  届时,越过赤道的阳光会均匀地洒在这片藏于青山绿水间的村落,农人们栽种的,源自各地的花卉,纷纷盛开,争奇斗艳,花香最浓郁时,可飘出十里。

  住在百花村的村民,与世代住在皇家园林中的民户一般无二,都在官府的匠籍册子上记录姓名。

  世世代代,为皇家栽种花卉。

  成熟的花卉会栽在花盆中,一批批装上牛车,跨越千里送去北方的京师。

  出现在皇宫的宴会上,填补御花园的空缺,流通于京师权贵们的宅邸深处,被贵妇人们互相追捧,甚而衍生出“斗花会”这等娱乐活动。

  赵都安驾着中途想办法购置的马车,载着女帝,二人改头换面,进入了百花村。

  马车行走在乡下的泥土路上,道路两侧,是几乎一望无际的花海,浓郁的香气扑鼻。

  花丛中,大群的粉蝶在纠缠起舞。

  “陛下,按照地图,从百花村经过,是较为安全的路径,这片地域勉强也算皇室的产业,可以最大程度避开当地士族的眼线。”

  赵都安戴着草帽,眼神略带警惕地四下打望,口中说着。

  距离逃出建成道,又过去了好些天,这一路上,他们又陆续遭遇了不下几十次敌人的追捕。

  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源自于淮水道的地方宗族势力。

  如同预料的那般,淮安王闭门后,整个淮水道,成为了各大士族的舞台。

  这帮底蕴深厚的家族,在地方上有着密密麻麻的眼睛,同时,暗中也都蓄养着江湖上的武夫。

  赵都安虽不惧绝大部分家族打手,但却担心暴露行踪,引起暗中追捕的高手的注意。

  所以,一路上被动应对,也免不了受伤。

  不过好在没有陷入生死危机,几次危险,也都疑似被跟在后头的供奉们出手解决。

  饶是如此,这一路奔波,他整个人都消瘦了不少,皮肤也黑了许多。

  不过一双眸子却炯炯有神,且气海内,气机磅礴充盈,吐纳时隐有山呼海啸之音。

  他有种预感,自己已经逼近神章巅峰,距离世间境越来越近。

  “好,那就在百花村借宿一日,不要多留,以免我们的身份,引来追兵,给这些虞国子民惹来麻烦。”

  车厢内,徐贞观掀开窗帘,望着外头姹紫嫣红的花海,紧绷的心弦也稍有放松。

  她用面具改变了容貌,如今只算个清秀的女子模样,身上穿着一件寻常的女子襦裙,并未再扮做男子——那样反而容易引人起疑。

  如今给外人看来,君臣二人,便如同一对外出赶路的小夫妻一般模样。

  至于伤势……

  徐贞观一路上不断调息,体内玄印留下的“掌力”终于渐渐消退,如今虽还有残留,但所剩不多。

  可惜,因这掌力的存在,她的内伤恢复的极为缓慢。

  如今虽也可行动自如,但力量勉强只能摸到神章初品,还不可持续。

  一旦运转气机,就会加剧内伤……别说重返巅峰,距离恢复“世间”境,都还要些日子。

  而这一路上,亲眼所见的地方沦陷,官府被叛军攻陷的一幕幕,则令她早已心急如焚。

  “陛下且放宽心,起码淮水目前还没被叛军彻底攻陷不是么?

  再往北,临封道肯定还在朝廷手中,西、北两方,皆有边军驻守,东边的青州王实力太弱,京营足以对付。”

  赵都安轻声安慰。

  女帝点了点头,露出笑容:“你说的是,是朕心急了。”

  这时候,马车驶入百花村中,前方出现了一栋栋房屋,好似童话里的世界。

第473章 蛊惑真人的宝藏(双倍求月票)

  第473章 蛊惑真人的宝藏一栋栋房屋星罗棋布地散落在花海中央,令逃难的君臣二人,一度恍惚间,有种进入世外桃源的错觉。

  而很快的,村中一些或在花田中务农的“农人”,或在院落中忙碌的村民纷纷好奇地打望过来。

  赵都安驾车,停在了村头的一户院落外头,迈步下车,听到院门内传来犬吠,以及孩童呼唤娘亲的声音。

  俄顷,院门打开,一名约莫三十岁上下的妇人好奇地望向外头。

  在她身后,还跟着个六七岁的小姑娘,梳着幼童的发髻,身子躲在女人双腿后,侧头好奇地用大眼睛望。

  “你们找谁?”妇人疑惑发问。

  赵都安客气地道:

  “打扰了,我与娘子乃临封人氏,因故南下,如今回返。

  因近日不太平,故而没敢走大官道,从这边村落借道,想在村中投宿一日,不知是否方便。”

  说话间,他从袖中取出一串铜钱,表示不会白嫖。

  妇人愣了下,望见马车中果真下来一位年轻女子,再加上君臣二人言谈举止,一看就不是小门小户,是有教养的,必不是歹人。

  她眼中警惕之色消减,热切地开门待客:

  “既是借宿,若不嫌弃,便请进来吧。”

  啧……还是这时代的人淳朴……不想我上辈子,借宿这种事几乎绝迹……赵都安露出微笑。

  徐贞观也微笑道谢,走过来时,悄悄瞪了他一眼,幽怨道:

  “这套说辞,你倒愈发熟练了。”

  赵都安笑了笑,这可不是他要占便宜,主要二人这个组合,行走在外,最合适的就是假扮夫妻。

  临封道因毗邻京城,口音相近,不容易被怀疑。

  君臣进了打理的极为干净的农家小院,在院中坐下,自称“柳王氏”的妇人倒花茶迎客。

  谈话间,赵都安得知,这户人家户主姓柳,那个小丫头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百合”。

  “二位路算是走对了,淮水地界如今匪患横行,听闻东南边的靖王,西南边的慕王,都带兵进了淮水……朝廷的兵马两边都要应对,听人说,怕也是撑不了太久……官道那边,说还有抓壮丁的。”

  柳王氏面对虽装扮寻常,气质却不俗的君臣二人有些拘谨,却没来由地颇有好感,分享当地情况。

  慕王府的兵马也开拔进入淮水了吗?

首节 上一节 919/9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