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第891节

  ……

  洛山山顶。

  身穿龙袍,头戴冠冕,手捧太祖灵位的徐贞观走入云雾后,就看不大清下方的人了。

  她身形飞掠,如同奔向九天之上的仙子,很快抵达了山顶。

  这里被清理出一大片平地,而最醒目的,赫然是一座以五色土搭建而成的祭坛。

  徐贞观飘然而至,落在祭坛下方,恭恭敬敬,将太祖灵位放在了祭坛之上。

  “太祖护佑……子孙贞观,为天下太平,今日封禅于洛山……”

  徐贞观默默祈祷,这并非封禅的必要仪式,事实上,封禅成功与否,与这灵位也没多大关系。

  她只是想这样做。

  徐贞观结束祈祷,抬起头,眉头紧蹙,只见几个呼吸的功夫,原本清朗的天空突然阴云密布。

  一股难以言喻的阴冷气息降临。

  “丧神么……”徐贞观冷哼一声,“大胆邪祟,胆敢逆转天机……”

  她抬手虚抓,太阿剑锵的一声出鞘,将自己递入女帝手中。

  而就在女帝准备一剑破去乌云时。

  忽然,山风袭来。

  徐贞观转身,美眸望向远处,只见洛山山腰的云雾间隙中,遥远处通往东海的江水上,一道竹筏飘然而至。

  竹筏上,一名穿着麻布衣裳,黑白间杂的长发凌乱披肩的魁梧男子孤身前来。

  无人撑船,竹筏自行。

  布衣男子跨出一步,竹筏微微一沉,他人却已踏过云层,出现在洛山顶峰。

  青山之主,天下四位天人之一。

  武道第一。

  武仙魁!

第464章 围杀女帝(5k)

  女帝驾临!

  赵都安远眺一队华贵的车辇浩浩荡荡,朝着洛山脚下进发。

  并在距离山脚还有一段距离时,盛装打扮的虞国女帝,一步步从高高的皇家车辇上走了下来。

  徐贞观一身龙袍,在灿烂的阳光下极为刺眼,她头顶的冠冕华丽中透出九五之尊的贵气。

  腰间悬挂着太祖帝兵太阿剑,身后跟着一左一右,两名近侍。

  分别是主管“六尚”的莫愁,以及白马监司监孙莲英。

  再往后,才是随行的大批以礼部尚书为首的文臣、武将,浩浩荡荡上百人。

  这还是因形势所迫,大批重臣需要留守京城,维持朝廷稳定。

  否则帝王封禅大典,整个王朝的高官、宗室、皇亲国戚都该莅临。

  声势会更大出许多倍。

  礼乐声中,徐贞观率领群臣浩浩荡荡,抵达山脚处。

  女帝一步步走上搭建的一座高台,俯瞰群臣。

  封禅大典有两处祭坛,分别位于山顶与山脚。

  山脚下的祭坛早许多事日便在建造,上立诸多正神牌位。

  女帝身后随行官员排成队列,在太常寺官员指引下,将携带的各色供器、祭品依次摆放在祭祀神明的香案上。

  这个过程中,礼部官员不时诵念一位位正神名号,等到所有神牌前,都摆上了贡品,一名官员出列,大声道:

  “安神已毕,九州太平!”

  在场群臣纷纷跟随大声道:

  “安神已毕,九州太平!”

  赵都安作为巡逻护卫的武将,并不参与封禅大典仪式,饶有兴趣观看。

  知道这方世界的“九州”,乃是地理古称,大略等同于如今的“九道”。

  高台上,盛装出席的女帝抬手,群臣缄默。

  鬓角霜白的孙莲英从袖中取出起草好的祭祀文书,大声念诵,无非是歌功颂德,讲述女帝继承大统的台词。

  念诵完毕,女皇帝扫视诸神灵位,眼神睥睨,道:

  “请太祖灵牌!”

  登时,莫愁捧着虞国太祖皇帝灵牌上前,交由女帝,徐贞观手捧灵牌,抛下群臣,沿着洛山正面的山道台阶,朝山顶走去。

  “我虞国封禅仪式,乃太祖皇帝所立,太祖曾言,事在人为,王朝鼎盛与神明无关,故而这祭祀神明,并非关键,山顶由五色土搭建的祭坛,才是核心,虞国皇帝,只敬先祖,不敬神明。”

  海公公的声音传入赵都安脑海。

  赵都安扶着腰间寒霜剑的剑柄,仰头望着山道上独自登山的女帝。

  山道漫长,女帝却走的极快,好似缩地成寸般,不多时,就已上了山腰,人成了一个小点。

  再往上,女帝手捧灵牌,走入洛山环绕的云雾中,再看不清晰。

  “接下来如何?”赵都安询问。

  海公公淡淡道:“我等守好山下这座祭坛就好,山下的归我等,山上的归陛下。”

  赵都安抬眼,只见大群供奉,以及一名名或熟悉,或陌生的军中强者严阵以待,山脚下安静无声。

  忽然,他脑海中,突然传来裴念奴的,几乎呢喃的声音:

  “我,想起来了,想起来了……”

  ……

  ……

  建宁府城,靖王府亭台上。

  锦衣华服,不怒自威的靖王徐闻坐在栏杆边,静静钓鱼。

  鱼线飘散入池水,水光潋滟,王府内鲜花争奇斗艳。

  衣着素颜的王妃陆燕儿,以及世子徐景隆坐在亭内。

  气氛沉闷压抑,忽然楼下一道身影急匆匆赶来,赫然是靖王府密谍情报系统的头目。

  徐景隆起身下楼,片刻后登楼,面色凝重:

  “父王,都按照安排的吩咐出去了,法神派的术士,以及派出的死士,这会应该已经准备行动,冲击祭坛。”

  靖王没有转头,只是“恩”了声。

  王妃陆燕儿面色微变,却也不算意外。

  徐景隆迟疑了下,忍不住焦躁道:

  “父王,这样真的有用吗?只要冲击山下祭坛,就能令封禅失败?

  哪怕那法神肯出死力,可总杀不上山顶去,何况之前他就被太阿剑打伤,狼狈逃窜……儿子知晓您安排许多,但……她终归是天人啊!”

  女帝有龙气加持,战力便等同于天人境界。

  世子殿下内心惴惴不安,实在对破坏封禅没有底气。

  靖王平静地望向洛山方向。

  他今日起床很早,天没亮的时候就极为认真地梳洗打扮,分明称病没有前往洛山,却好似庄重的,是自己要参加封禅一般。

  这时看了眼天色,似乎觉得事到如今,已经没有隐瞒的必要,他感慨道:

  “是啊,她终究是天人……天人呐……又如何好对付?尤其,今日她在封禅大典中,以帝王之身,牵引洛山地势,勾动龙脉,实力只怕还会更上一筹,哪怕有强敌来犯,也不畏惧。”

  徐景隆听得愈发心慌:“那父王您……”

  靖王打断他,忽然话锋一转,说道:

  “你还记得,前些日子,如何对付那赵都安的么?”

  世子殿下理所当然道:“其身旁高手众多,难以刺杀,故而以术士咒杀……”

  他说了一半,突然愣住,徐景隆终归不是蠢人,瞳孔骤然地震,仿佛意识到了什么:

  “父王曾说,那咒杀赵都安的白衣门术士,乃是慕王借给咱们的。”

  靖王微微一笑,抬手扶了下鱼竿,道:

  “明白了?人走霉运时,喝凉水都塞牙,天底下,固然无人可以咒杀一位天人,但很多时候,想成事,需要的只是在天平上放一根羽毛,产生一点微小的影响,也就够了。”

  始终安静,故作漠不关心的陆燕儿开口,眼神凝重:

  “你究竟做了什么?”

  靖王淡淡道:

  “不是本王做了什么,是我们做了什么,你总不会以为,只有本王一人在阻挠她封禅吧?”

  ……

  建成以西,为云浮。

  云浮道,慕王府。

  作为“八王”中,实力只略逊色于靖王的实权藩王,慕王自小颇喜军务。

  偌大慕王府,建筑风格也偏硬朗,有着浓浓的兵营印记,甚至连府内仆从家丁,都以士卒为标准培养。

  今日,慕王府外,独属于慕王的私军牢牢封锁,外人一概不得靠近。

  王府内。

  中庭的“校场”上,搭建四座哨塔,此刻,身披铠甲,一身戎装,正值壮年的慕王爷站在哨塔上,俯瞰下方。

  偌大校场上,赫然被一群穿着白衣的术士占据。

  上百名术士排列成一个奇怪的,类似“六芒星”的法阵,将首领拱卫于中央。

  每一名术士,都是相似的打扮:

  白色丧葬风的术士袍,手持一杆哭丧棒,腰间悬挂着一个袖珍的,巴掌大的小棺材,棺材色泽各异,道行越深,棺材色泽越深。

  “父王,这白衣门的术士,当真能干扰千万里外的封禅大典?”

  哨塔楼上,站在慕王身后,同样披着戎装的公子哥忍不住问道。

  慕王世子模样阴柔,有着一双桃花眼,身子骨显得有些文弱,与身上的铁血戎装格格不入。

  气色也不如慕王红润,那白皙的如同女子的肌肤透着一股被酒色掏空的虚弱。

首节 上一节 891/9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