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第845节

  宁夫人摇头苦涩道:

  “妾身也不知,只能等进了城,问了我家老爷才知晓。也幸亏得少保搭救,否则……”

  说着,就要垂泪。

  赵都安笑了笑:“本官此来便是为了助宁总督一臂之力,何须说谢?倒是本官来迟一步,让夫人受惊了。”

  这时,依偎在母亲身旁,豆蔻年华,脸上还带着少许的婴儿肥,模样与母亲颇为相似的少女眼睛忽闪,大着胆子道:

  “你就是那个赵使君么?我爹常说起你。”

  “哦?总督大人说我什么?”赵都安好奇。

  宁夫人面色微变,急忙要呵斥,天真烂漫的少女却已心直口快,洋洋得意道:

  “爹说你厉害,做赘婿都比他强,爹只做了娘的赘婿,京城的赵使君做了陛下的赘婿。”

  宁夫人尴尬的无地自容,一张脸腾地红了:“不是……小女年幼口不择言……”

  赵都安哈哈大笑,起身感受着船只扬帆起航,推门离去,望向远方隐约可见城池,心道:

  倒也是个妙人。

  ……

  ……

  建宁府。

  漕运衙门官署所在气势恢宏,比知府衙门都要更气派许多,在民间更有漕台的称呼。

  官署后衙,一座满是江南水乡建筑风格的院落内,灰色的瓦片,白色的墙壁,以及艳丽的花草包围的天井中。

  漕运总督宁则臣在舞剑。

  宁则臣年岁已有五十,却并无老态,体魄强健,黑发浓密,鬓角修理整齐,容貌端正,既有文人的儒雅,又不乏身居高位养成的官威。

  此刻他只穿一身宽松的练功服,手中一柄剑沾满了水,舞动起来,呼啸破风,虎虎生威。

  一套剑法到最后,沉沉劈出,湿漉漉的剑刃卷起一片片花瓣,花坛中的草木都随着剑风倾倒。

  “大人好雅兴。”一名文吏打扮的中年人走进来,笑着说。

  宁则臣收剑归鞘,有些感慨地拿起桌上的毛巾擦拭汗湿的脖颈,感慨道:

  “老了,退步太多,要知我年轻时,曾一度想做游侠,后来带水兵,练了些许军中功夫,虽没什么修行的天资,却也算好手,如今……也就只能给人舞剑观赏了。”

  文吏打扮,实则为总督幕僚,兼“师爷”的中年人笑笑:

  “大人如今的位置,可比区区游侠利国利民千万倍?”

  “呵,说的好听,但处处掣肘,看似大权在握,却没几个可用之人,又哪里比游侠快意?”宁则臣叹息一声,问道:

  “夫人的行程有消息么?”

  温师爷说道:“按上次送来的信儿,算着日子,这两日也该到了。”

  “要我说,夫人就该带着孩子在临封多住一段,这建宁府不太平啊,结果非要回来。”

  “数月不见,夫人想必也是惦念大人,家人团聚总归是好的。”

  宁则臣点了点头,问道:“说正事吧。”

  “是关于新政在沈家的田亩丈量上受阻的事……沈家没有公开出面,但明显是威胁了那些佃农,一直在抵抗……”温师爷汇报道。

  他手中没有带任何纸张文字,只凭借记忆,却将整个事件细节说的分毫不差。

  宁则臣安静听着,面色不善,等听完才冷哼一声:

  “沈家乃是本地第一大族,其余宗族都看着沈家怎么和朝廷打擂台呢。这样,你派人找一下城中的帮派泼皮,不要让官府官差出面,只要这群帮派之人如此这般……”

  温师爷无奈道:

  “总督,咱们终归是官府,您也是堂堂漕运总督,用这些见不得光的手段,只怕会落人话柄,给朝中的官员弹劾。”

  宁则臣不屑道:

  “弹劾?一群朝中蝇营狗苟之辈,加上一群只会瞎叫唤的言官,除了在陛下耳根子旁嘤嘤狂吠,还能做什么?有什么用?

  一个个讲究君子手段,哼,都是一群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无用清流,嘴上说的好听,事情能办成么?

  就按我说的办,随便他们弹劾去。咱们如今这位陛下虽是女子,却是个有主意的,自然会替我挡下来。”

  温师爷只好点头:“行吧……”

  就在这时候,忽然院子外头一名吏员急匆匆跑进来,禀告道:

  “总督大人,漕帮贺小楼遣人送来信函,指明要您亲自过目。”

  ……

  排版先更后改

第452章 好热闹啊,不介意多我一个吧?(6k)

  京城。

  这一日一大早,整个虞国的都城就陷入了盛大的氛围中,天未亮时,城内禁军列队过街,一名名士兵亲自提着水桶,洒扫皇宫通往南城门的主干道。

  各大衙门张贴告示,官差悉数出动,红花会被警告约束百姓,不得生乱。

  而这一切动静,都只因为,女帝陛下将于今日南下封禅。

  皇城寝宫内。

  徐贞观展开双臂,站在房间的巨大穿衣镜前,由两名宫女为她穿戴龙袍,戴上垂挂珍珠帘的冠冕。

  “陛下,好了。”伴随宫女开口。

  徐贞观睫毛颤抖,缓缓睁开眼睛,审视着镜中站立的自己,华美的龙袍下摆垂在地上,拖曳出去老长,冰肌雪肤上,嵌着威严的双眸。

  “陛下,剑。”另一名宫女上前,双手恭敬托起先祖留下的太阿剑。

  太阿剑牢牢锁在剑鞘内,安静异常,这柄代表虞国皇室的神兵,于昨日夜便已请出太庙,将跟随女帝,一同南下,赶赴洛山。

  徐贞观伸手,抓住剑鞘,亲自将其悬于腰间,转身踩着光可鉴人的大理石地面,走出宫殿。

  门口,六尚女官莫愁,与白马监司监孙莲英一左一右,垂首而立:“车辇已备好,恭迎陛下出宫!”

  “走吧。”徐贞观平静说道,迈出门槛,莫愁与孙莲英二人,亲自接替宫女,一左一右托起那极长的龙袍下摆,令其不沾染尘埃。

  午门广场上早停着龙辇,徐贞观乘上龙辇,在上百人依仗队伍簇拥下,出了皇城。

  于是,簇拥跟随的队伍又扩成成数百人。

  浩浩荡荡,沿着主干道朱雀大街南行,一路上,道路两边早有禁军净街,百姓们被准许远远观看。

  而道路两旁,每隔一段,便有打扮庄重的朝廷各衙门官员伫立迎接,车辇经过时,跟随上去。

  还有宫女捧着花篮,不时抛撒花瓣。

  礼乐声中,女帝出了城门,来到城南码头,整个码头也早已戒严。

  李彦辅、袁立、董玄、薛神策等重臣于此等待。

  今日码头中只有一艘船只,那赫然是一艘虞国最大规模的战船,几乎如一座城楼高,粉刷一新,船头被装饰成龙首。

  威严庄重,令码头外围送行围观的百姓们望而生畏。

  “娘,好大的船啊,”赵盼站在人群中,脸蛋憧憬地望着:

  “陛下这是要去洛山?大哥提前去的那个地方?若是能一起前往观礼多好。”

  尤金花威严,用手掐了下女儿的屁股蛋,虎着脸道:

  “什么话都敢说?龙船也是你能坐的?”

  赵盼就很不乐意:

  “没准等封禅结束,大哥就乘这艘船与陛下一起回来呢。到时候,我找大哥帮忙,让我上去看看。”

  尤金花板着脸,心中却也有点想。

  “诸位爱卿止步吧,朕南下这段时日,朝中诸事务仰赖诸卿,若有不决,可问董太师。”

  徐贞观对一众大臣说道。

  “臣等,必不负圣恩,尽心竭力。”

  徐贞观点了点头,迈步走上一等战舰级的龙舟,此次南下封禅,路途遥远,沿途经过各地,各地方都要迎接。

  她离开前,为确保京中朝局安定,已做出不少安排,此行随驾的,除了礼部一众官员外,就只有莫愁和孙莲英两位三皇女时期的心腹。

  等撤上舷梯,宽阔的甲板上,徐贞观走到龙首位置,感受着巨大的龙舟战船缓缓震动,驶离京城。

  她视线向南方远眺,心中思忖:

  “这个时候,你也该到建宁府了吧。”

  “南方豪族,根深蒂固数百年,你势单力孤,哪里斗得过他们?”

  “不过,无妨。朕来助你。”

  ……

  ……

  “贺小楼送来的信函?”

  漕运衙门内,宁则臣愣了下,这位虞国实干重臣拧紧眉头,迈步走来,将手中的剑递给温师爷,抬手抓来信封。

  身为漕运总督,宁则臣对漕帮首领贺小楼自不陌生。

  知晓此人仗义疏财,出身微末,年轻时,加入漕帮,每获得金银,自己不留,悉数分给手下,按其说辞:“旁人存钱,我存人情。”

  彼时就已有潜蛟气象,后成功顶替上代帮主,接管漕运帮派后,以长袖善舞姿态,于官府和地方豪族,乃至靖王府诸方势力间周旋。

  宁则臣对其亦不敢小觑。

  “他寻我不亲自登门,倒要看看搞什么。”

  宁则臣撕开信封,抖开信函,一扫之下,如遭雷击,面孔倏然惨白,继而涌起愤怒:“好胆!!”

  温师爷吓了一跳:“大人,这是……”

  宁则臣呼吸粗重,眼眶发红,将信函递给他,温师爷看了后,也变了脸色。

  信上内容简单,大意是贺小楼听闻,总督夫人回城路上遭遇“水匪”绑架,现已失踪,信上附一地址,特邀总督今日晚间赏光,亲自谈论此事。

  他立马将报信的吏员驱赶出去,才惊慌道:“大人,此事……”

  宁则臣面色铁青,嘴唇发白,却是双目如电:“是贺小楼的做的。”

  什么水匪绑架……他不傻,建成道哪里来的水匪,有能力,有胆子绑架他妻女?贺小楼又这副态度,再明确不过。

  温师爷道:“贺小楼没道理,必是替人办事。”

  宁则臣咬破嘴唇,眼珠发红,忽然笑了:

  “看来是某些人嫌弃我这个总督挡道,终于忍不住,冒着杀头的风险,也要我低头了。”

  温师爷迟疑道:“要不要先派人去确认下真实性……”

首节 上一节 845/9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2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