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第823节

  顾名思义,乃是以背靠城墙的一座小山般的土坡为主体,用篱笆圈起来的一片栽满了桃树的花园。

  其间有大片空地,据说六百年前,皇后死后,彼时的太祖皇帝时常便来桃园中散心练武。

  当赵都安带着一群情绪低落,压力巨大的供奉越过篱笆,进入桃园中央时,发现青山弟子已经到了。

  柴可樵依旧是那副樵夫打扮,平静站立,神色中充斥强大的自信。

  七夜的伤势已经痊愈,黑布蒙眼的剑客屹立于其身侧,手中的剑鞘黑如砚台,那柄剑,便名为“古砚”。

  戴着斗笠的肖染身材纤瘦,腰间系着的布条在风中轻轻飘舞。

  她握剑伫立,眼神凌厉地锁定赵都安,嘴角缓缓上扬,竟然隔空做出了一个“抹脖子”的挑衅动作。

  “董太师?薛枢密使?好些天不见。”赵都安神态自若,全无紧张。

  视线在三人组身上扫过,便惊讶地看向了桃园中的熟悉看客。

  今日,耄耋之年的董玄带领韩粥、王猷、郭解元等修文馆学士齐聚于此,俨然是因离得近,就在皇城内,故而来凑热闹的。

  至于以薛神策为首的几名枢密院,以及皇宫内禁军统领武官,则俨然是身为“军中武夫”,才不肯错过这场比武。

  “赵少保气色更超从前。”

  “哈哈,我等今日来瞧热闹,却是期待大人手段了。”

  一群军中武官与内阁学士纷纷笑着见礼,看的青山三人组一阵皱眉头。

  “好端端的比武,倒好似上朝一般。”七夜哼了一声。

  柴可樵忽地望向桃园外:“陛下来了。”

  果不其然,赵都安与一群同僚寒暄后,转神便看见一群人浩浩荡荡走来。

  四周宫人开路,最显眼的,自然是兼具天上仙子,人间帝王两种属性的虞国女帝。

  在她身旁,一左一右,跟着老熟人莫愁,以及一身鲜红蟒袍的海春霖。

  “参见陛下!”

  众人行礼。

  徐贞观轻轻颔首,微笑道:

  “阔别百年,今日乃又一次我虞国皇室与青山高徒试武……”

  女帝俨然早有准备,一番开场词,赵都安在人群中听的左耳进,右耳出。

  今日这场比斗,并不如佛道大比那般声势浩大,引得整个京城百姓围观。

  只发生在皇宫桃园内,观者百余人,然而且对虞国皇室的意义,却或许还要比前者更大。

  “历代青山与皇室试武,皆非但会记录入史书,还会传入江湖,在接下来百年里,被一代代江湖武人铭记……”

  赵都安耳畔,仿佛回响起昨日海公公与他说过的话。

  整个人也不由被凝重气氛感染,稍稍认真了起来。

  他环视周遭,忽然有所明悟,眼下的,岂非便是当下传世之战?

第445章 当下的传世之战(新的一月求保底月票)

  第445章 当下的传世之战武功殿外,女帝的御辇安静停靠,马尾甩动间,骏马喷出响鼻。

  莫愁处理好尚膳局的事情后,携着提灯宫女,抵达此处,皱了皱眉:“陛下还没出来?”

  一名女官恭敬点头:

  “回禀昭容,陛下进去与赵大人谈事,命我等在此等候。”

  这么久了……莫愁想了想,迈步越过武功殿的门槛,却在行将进入后院的时候被两名供奉抬手客气拦住。

  “昭容请止步,陛下吩咐,不得打扰。”一名供奉道。

  莫愁咬了咬嘴唇,点头道:“我在这里等一等。”

  ……

  后院。

  “就到这里吧,你既已掌握了搬运气脉的法门,便足够了。”

  当又一轮教学结束后,徐贞观轻声道。

  “……臣愚钝,要不再教一次?”

  “……你说呢?”

  赵都安讪讪一笑,抽身而退,手中捏着一根桃花枝,道:

  “陛下日理万机,臣大略懂了。”

  伴随二人拉开距离,徐贞观脸上稍显灼热的温度迅速下跌,她轻轻吸了口气,将手中桃花枝一丢,矜持地“恩”了声,道:

  “想掌握此法,并不容易,你且遵照这剑法,尝试隔空斩树上桃花。”

  这还不简单?赵都安手腕一抖,低低破风声中,头顶一片桃花落下。

  徐贞观似笑非笑:

  “等你什么时候练习至出剑无声,桃花虽斩断,却牵连在树枝上不肯轻落,才算入门。”

  斩断又不能落下?什么苛刻要求……赵都安嘴角抽搐,但还是点头道:

  “臣知道了。”

  说着,便竟盘膝于地,静心体会贞宝传授的剑法精髓,不时拿起桃花枝挥舞两下,又放下来,再次沉思。

  “朕今晚便也在此下榻,你有何不解,可来询问。”

  徐贞观忽然说道,旋即莲步轻移,进了不远处的内堂端坐吐纳。

  俨然是一副师父的态度了。

  只是她本以为,以这小禁军的油滑性格,必然隔一会,就找出各类剑法问题,找自己请教,趁机揩油。

  但她竟失算了,接下来一个时辰,赵都安都没离开后院,竟是当真刻苦修行起来。

  是为了在自己面前表现么?想尽快进步,给自己一个惊喜?让自己大吃一惊?徐贞观回忆着小时看过的寥寥几册话本小说中的桥段,揣测他的心思。

  嘴角微翘,摇头失笑,索性也盘膝而坐,冥想修行起来。

  “桃花剑法虽不复杂,却也是太祖皇帝所创,一夜又能有多大进境?”

  夜色渐浓,黑暗如同一床厚厚的被褥,覆在了皇宫上头。

  不知不觉,黎明破晓,当天边亮起鱼肚白时,女帝睫毛颤抖,睁开眼皮,才惊觉一夜过去。

  “这家伙,真练了一晚上?”

  徐贞观心中咕哝着,缓缓站起身,推开后院的门扇,只见清晨寡淡的天光下,淡淡的薄雾中。

  赵都安依旧如昨夜坐姿,盘膝坐于巨大桃树下,膝上横着那支桃木“剑”,双目闭合,头颅微垂,似已睡着。

  这家伙……这样就睡着了……女帝嘴角扯了扯,无奈地叹了口气,心中有少许的失望,旋即迈步走过去,试图叫他醒来回屋睡。

  然而恰在此刻,一阵清风徐徐吹入后院,那茂盛的树冠之上,无数桃花竟簌簌如鹅毛大雪,纷纷落下。

  眨眼功夫,覆了一地,只余光秃秃树干上寥寥残余。

  徐贞观美眸微微撑大,愕然望着这一幕。

  “陛下?”赵都安从打盹中醒来,揉了揉黑眼圈,又看了眼身上肩头洒落的桃花,扬起脸,灿烂一笑:

  “我做到了。”

  片刻后。

  在前院等了一夜,坐在台阶上双臂环着膝盖的莫愁被惊醒,她迷糊间,看到了飘然走出的虞国女帝。

  “陛下?您起来了?”莫愁无限幽怨地问。

  徐贞观却没注意到她,口中呢喃碎碎念着:

  “咄咄怪事,咄咄怪事……”

  ……

  ……

  青山弟子的到来,终归引起了以京城官场为首的许多人的关注。

  尤其是城中修行者,格外在意这场来自两大武学传承间的切磋较量。

  某座文雅的茶楼包厢内,薛神策与袁立应酬席间也谈及此事。

  “薛大人身为军中高手,觉得宫内这场比武,会花落谁家?”

  身为清流党魁的袁立捏着筷子,夹起一片鳕鱼肉,好奇询问。

  薛神策武官出身,哪怕私人宴席,坐姿同样笔挺庄重,闻言瞥了袁青衣一眼,淡淡道:

  “袁公对宫廷供奉莫非没信心么?”

  袁立笑了笑,感慨道:

  “本官不通武学,更不如薛大人明白其间差距,但本官会看人,此番听闻青山那几名弟子来势汹汹,想必是底气十足。好在前些天,赵少保略施手段,敲打一二,才安分下来,这几日双方虽陆续切磋不断,却再没有剑拔弩张的事了。”

  薛神策叹道:

  “我听闻,青山这一代英才辈出,那在冲击武破虚空,试图冲击人仙的武仙魁且不说,自断水流往下,强手不少,反观皇族……也只有赵少保名气大些。可惜,比武来的太早,他便是勉强踏入神章高品,也难以逆转……这种比武,不可能动用太阿剑。”

  言外之意:皇室要输。

  袁立轻轻点头,并未发表看法,包厢内一时沉默。

  薛神策主动挑起新话题:“袁公这些日子,格外忙碌。”

  袁立苦笑了下:“去岁新政颁发,斩下一批地方官,朝廷要拟定新任免官员的名单,自年前一直到如今,终于大体敲定下来。”

  薛神策好奇道:“莫非,是相国从中阻碍么?”

  李彦辅主管吏部,哪怕如今“新内阁”收走大权,但涉及官员考评、升迁任免,终归绕不过李党。

  袁立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却也不全是。任免之新官,皆要肩负推进新政之大任,其余地方还好,尤其涉及淮水、建成南方两道地域,须格外深重,建成道漕运总督催促了几个月,陛下又何

  尝不知那边缺人?但越是要紧,才越要甄别,这甄别新地方官的担子,便落在我都察院身上。”

  薛神策眼中流露同情之色,举杯敬酒:

  “袁公为国辛劳,且满饮此杯。”

  袁立笑笑,举杯回礼:

  “希望不要出什么幺蛾子吧。”

  ……

  寂照庵。

  春日后,院落中荷花湖解冻,草色渐绿,气候日暖。

首节 上一节 823/9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